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毋姓宗祠通用对联(QWX)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2 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border=0>

<TR>
<TD class=line style="PADDING-TOP: 10px" vAlign=top height="100%">
<DIV><B>一、姓氏源流</B>
    綦毋(Qí w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綦毋张的后人,以祖名綦毋为氏。据《姓纂·二》、《通志·氏族略》、《姓解·三》等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綦毋张,他的后世子孙以祖名“綦毋”为姓,称为綦毋氏。
    2、出自古代匈奴族有綦毋氏。
<B>二、迁徙分布</B>
    (缺)綦毋姓望居会稽郡(今江苏东南部至浙江西部一带)。
<B>三、历史名人</B>
    綦毋邃:事迹不详,大抵为战国时晋穆帝、晋哀帝时人,著有《列女传》七卷、《孟子注》七卷、《二京赋音》二卷、撰《诫林》三卷、注《三都赋》三卷,今并亡。其中所注《孟子注》,于《隋书·经籍志》、《旧》、《新唐书》均曾载及。然有九卷、七卷之别。
    綦毋俊:东汉上虞人,曾研究左氏《春秋》,安帝元初年间官交趾刺史、太仆。拔济一郡,让爵土之封。
    綦毋潜:唐代诗人,字季通(约692-749),一说季进,荆州荆南(<FONT face="宋体 ">治今湖北省江陵</FONT>)人。开元十四年(726年)登进士第,由宜寿尉入为集贤待制、校书郎,迁右拾遗、著作郎,终著作郎等。后以名位不达,挂冠归隐江东。与张九龄、储光羲、卢象、韦应物为文友,与李颀、王维唱酬颇多。其诗善于描绘山林景色,是盛唐时期田园山水诗作者之一。著有诗一卷,作品有《春泛若耶溪》等。存诗26首。
    綦毋怀文:北齐冶炼家,又作綦母怀文。官至信州刺史,讲求道术。总结北方冶炼经验,以生熟铁相浇,用牲畜溺脂浴淬,制成“宿铁刀”,锋利无比。这种“灌钢”技术,隋唐之际仍沿用。
<B>四、郡望堂号</B>
    1、郡望
    会稽郡:秦会稽郡治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包有江南、浙江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更包有浙、闽全部。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有浙闽之地(今杭嘉湖均属吴郡)。三国吴分设临海(台州)等郡后,辖境缩小。隋为越州。又隋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民国时合二县为绍兴县。
    2、堂号(缺)
============================================================
【綦毋姓宗祠通用对联】
〖綦毋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治左氏而官刺史;
举进士以擅诗名。
——佚名撰綦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上虞人綦毋俊,曾研究左氏《春秋》,安帝元初年间官交趾刺史。下联典指唐代诗人綦毋潜,字孝通,荆南人,开元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宜寿尉、右拾遗、著作郎等。其诗多写方外之情和山林孤寂之境,表现出追慕隐逸的思想。
============================================================
附录:【綦毋姓典故、趣事】
〖冶炼家綦毋怀文〗
    綦毋怀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冶金家,他总结了历代炼钢工匠的丰富经验,对古代一种新的炼钢方法——灌钢法作出了突破性发展和完善,同时在制刀和热处理方面也有独特创造,为我国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贡献。
    但是綦毋怀文在史书上记载很少,只知道他生活在公元六世纪北朝的东魏、北齐时代,他喜欢“道术”,曾经做过北齐的信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刺史等。据《北史》和《北齐书》记载,他曾使用“灌钢法”冶炼钢刀及利用两种淬火介质进行淬火以制作刀具。这是古代关于灌钢技术最详细、最明确的较早记载。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少量文献有关于灌钢的记载,但都非常简略,使后人难以了解其具体含义和方法。因此可以说,綦毋怀文虽然可能不是灌钢法的最早发明者,但却是目前所知灌钢法的最早实践者和革新者,为灌钢法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灌钢法是我国冶金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和伟大创造,在世界冶金史上也占有突出地位。灌钢法的基本方法就是将含碳量高的熔融状态的生铁和合碳量低的熟铁合炼,使碳分逐渐扩散、趋于均匀,最后成为合碳量较高的优质钢。灌钢法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冶炼钢铁的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和探讨,在总结前人丰富的冶炼钢铁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高效炼钢方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性成就,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国古代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世界其他各国一样,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春秋以前,我国的冶炼技术还处于比较原始的低级阶段,当时使用的冶铁方法称之为“块炼法”。这是由于当时炼铁使用木炭作燃料,热量少,加上炉体小,鼓风设备差,因此炉温比较低,不能达到铁的熔化温度,所以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等到炉子冷却后就取出铁块。所以称之为“块炼法”,炼出的铁称之为“块炼铁”。块炼铁冶炼比较费时,质地比较软,含杂质多,必须经过锻打工艺才能成为可以使用的熟铁。钢铁冶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块炼渗碳钢”。出土文物表明,我国最迟在战国晚期已经掌握了这种最初期的炼钢技术。人们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4 14:00 , Processed in 0.0844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