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诗笔记》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8 2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size=3></FONT> </P>[Power=1000]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0:03</FONT></FONT></P>
<P><FONT size=3>形成主流风格的原因,不外乎几种:一是文学这种体裁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关注点,因此形成风格。二是与社会环境有关,与统治者的政治意识,经济的繁荣程度,文化的发展氛围都有关系。三是与当时的领头羊,也就是引领诗坛人物的喜好、意识及影响力有关。四是与流派形成的主体意识有关。</FONT></P>
<P><FONT size=3>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1:33</FONT></FONT></P>
<P><FONT size=3>这四怎么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12:43</FONT></FONT></P>
<P><FONT size=3>当然,还有其他诸多影响因素,这里不展开说,你粗粗知道一下就行。有兴趣可以细看中国文学史。</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4:00</FONT></FONT></P>
<P><FONT size=3>与流派形成的主体意识有关。比如说,宋朝的江西派、江湖派,他们所推崇的人物不同,形成的意识也不同</FONT></P>
<P><FONT size=3>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4:28</FONT></FONT></P>
<P><FONT size=3>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明白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5:11</FONT></FONT></P>
<P><FONT size=3>朝代的主流风格是不是可以影响当朝的所有人呢?</FONT></P>
<P><FONT size=3>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6:05</FONT></FONT></P>
<P><FONT size=3>应该不会影响所有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猜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ing </FONT></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6:46</FONT></FONT></P>
<P><FONT size=3>呵呵,时代对个人的风格是有影响的,但不是绝对的。</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7:19</FONT></FONT></P>
<P><FONT size=3>钱钟书先生另有一种分法,我感觉比较简单而且客观。</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7:41</FONT></FONT></P>
<P><FONT size=3>钱钟书在《诗分唐宋》中说,“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8:02</FONT></FONT></P>
<P><FONT size=3>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8:13</FONT></FONT></P>
<P><FONT size=3>什么意思呢?</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8:31</FONT></FONT></P>
<P><FONT size=3>诗可以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也可以不随时代变迁而变化。诗是人作的,人不变,诗也不变。</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19:09</FONT></FONT></P>
<P><FONT size=3>而人,变来变去,也就“两种人”。“故有古人而为今之诗者,有今人而为古之诗</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20:07</FONT></FONT></P>
<P><FONT size=3>有古人而为今之诗者,有今人而为古之诗者</FONT></P>
<P><FONT size=3>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20:27</FONT></FONT></P>
<P><FONT size=3>这个,能理解吗?</FONT></P>
<P><FONT size=3>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20:41</FONT></FONT></P>
<P><FONT size=3>不很理解<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正想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FONT size=3>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22:11</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师傅解释下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23:42</FONT></FONT></P>
<P><FONT size=3>这就是现代与古典两种风格的交替</FONT></P>
<P><FONT size=3>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24:44</FONT></FONT></P>
<P><FONT size=3>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也是指这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25:30</FONT></FONT></P>
<P><FONT size=3>古人而为今之诗者,古人也有追随时代的特征,而进行一些走在时代先锋的尝试。今人,也有复古,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2:26 | 只看该作者
<P 0pt?> </P>[Power=1000]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3:32</FONT></P>
<P 0pt?>网络的出现,吸引了一批高素质、有热情、有才情、有文化底蕴的古诗词爱好者,走上了创作之路</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3:44</FONT></P>
<P 0pt?>你是其中的一个,呵呵,我也算一个。</P>
<P 0pt?>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4:16</FONT></P>
<P 0pt?>的确啊,要是没有网络,我从来不敢想象自己也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4:46</FONT></P>
<P 0pt?>我们这条路要怎么走呢?跟他们一样?老瓶装新酒?把包装搞得更精致些?</P>
<P 0pt?>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5:05</FONT></P>
<P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没想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5:53</FONT></P>
<P 0pt?>给你三分钟,想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pt?>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5:48</FONT></P>
<P 0pt?>不过我一个朋友总是说古诗词都被古人写完,无法超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6:28</FONT></P>
<P 0pt?>宋诗无法超越唐诗,那些诗人们为什么不罢笔?</P>
<P 0pt?>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6:27</FONT></P>
<P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目前能装点新酒就觉得很不容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7:02</FONT></P>
<P 0pt?>找另一个层面去突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7:13</FONT></P>
<P 0pt?>宋人其实也是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8:09</FONT></P>
<P 0pt?>宋人的主流风格形成,与理学也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他们的时代文化</P>
<P 0pt?>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8:17</FONT></P>
<P 0pt?>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8:33</FONT></P>
<P 0pt?>唐人的理趣诗能写过宋人?</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8:53</FONT></P>
<P 0pt?>艺术价值的东西有时不是单一的标准</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49:44</FONT></P>
<P 0pt?>呵呵,我不反对你装新酒,而且觉得你这新酒装得还是不错的,我不想影响你的风格,只想与你交流一下理念,供你做个参考。</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0:37</FONT></P>
<P 0pt?>找另一个层面去突破,是需要时代文化及时代环境的支持,需要群体的努力,不是个人行为所能影响的</P>
<P 0pt?>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0:40</FONT></P>
<P 0pt?>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0:55</FONT></P>
<P 0pt?>我们能做是什么呢?</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2:34</FONT></P>
<P 0pt?>如果你先择了现代诗,你不能脱离西方文化,不能落后于时代节奏。如果你选择了古诗词,同样的。。。。。。</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3:13</FONT></P>
<P 0pt?>不能脱离中华的古典文化。</P>
<P 0pt?>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3:18</FONT></P>
<P 0pt?>把古典诗词结合时代的感觉,这样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3:44</FONT></P>
<P 0pt?>你这个感觉很好</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4:15</FONT></P>
<P 0pt?>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我们首先要解决是什么问题呢?</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5:51</FONT></P>
<P 0pt?>先要解决中华的古典文化传承的问题,我们需要古典文化作为我们创新发展的基石。</P>
<P 0pt?>萧然人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6:24</FONT></P>
<P 0pt?>不能一味泥古,也不能弃古而行</P>
<P 0pt?>笑语盈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57:09</FONT></P>
<P 0pt?>那怎么又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3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20:0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00000>《词学十讲》龙榆生</FONT></P>
<P><FONT color=#000000>选调:</FONT></P>
<P><FONT color=#000000>  每一歌词的句式安排,在音节上总不出和谐和拗怒两种。而这种调节关系,有表现在整阕每个句子中间的,有表现在每个句子的落脚字的。表现<B>在整体结构上的,首先要看它在句式奇偶和句度长短方面怎样配置,其次就看它对每个句末的字调怎样安排,从这上面显示语气的急促和舒徐,声情的激越与和婉</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  连用多数仄声收脚而又杂有特殊句式组成的短调小令,常是显示拗峭挺劲的声情</B>,适宜表达“孤标耸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调。例如《</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64.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好事近</FONT></A><FONT color=#000000>》、《撼庭秋》、《钗头凤》、《盐角儿》、《忆少年》、《</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131.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调笑令</FONT></A><FONT color=#000000>》</FONT></P>
<P><FONT color=#000000><B>  慢曲长调,在音节上呈现拗怒激越声情的,一般更是多用仄声收脚的四言和六言偶句,杂以二言或三言短句,并押入声部韵</B>。例如《</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124.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兰陵王</FONT></A><FONT color=#000000>》,<B>有的慢曲长调,虽然在句度上显示“奇偶相生”之美,但奇句多用逆入式的特殊句法,偶句多用六言句式,而且在句中的平仄安排又多拗犯,也一样可以构成激越的声情</B>。例如《浪淘沙慢》</FONT></P>
<P><FONT color=#000000><B>  以三、五、七言句式构成而又使用平韵的词牌调,音节是最流美的</B>。如《</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4.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忆江南</FONT></A><FONT color=#000000>》、《</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14.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浣溪沙</FONT></A><FONT color=#000000>》、《</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28.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鹧鸪天</FONT></A><FONT color=#000000>》一类短调,它们的句式都属奇数,而<B>在整体上看,必得加上一两个对称的句子,这就使参差和整齐取得一种调剂,而使它们的声容态度趋于流丽谐婉</B>。还有《</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29.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小重山</FONT></A><FONT color=#000000>》、《</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129.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南乡子</FONT></A><FONT color=#000000>》、《</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2.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南歌子</FONT></A><FONT color=#000000>》、《</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10.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江城子</FONT></A><FONT color=#000000>》。至于《</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19.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阮郎归</FONT></A><FONT color=#000000>》<B>这一短调小令几乎句句押韵,一气紧逼而下,是较宜抒写缠绵低抑情调的</B>。  至于<B>例用平韵而以四言和五言或六言和五、七言混合组成的短调小令,它们的音节态度基本上也是属于流丽谐婉这一类型的</B>。如《</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26.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少年游</FONT></A><FONT color=#000000>》、《</FONT><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27.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临江仙</FONT></A>》</P>
<P>1、表现声情激越、挺劲,往往用短句且连用仄韵收脚,另外就是平仄多拗犯,律绝中的拗句也有如此作用,若仄音字偏多则表现激越,平音字多则情绪较为缓和  </P>
<P>2、仄韵连压会有一种促迫感,平韵连压则往往缠绵悱恻</P>
<P>记一个过去混淆的概念:步韵、次韵是完全照原韵;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依韵,用同一韵部的字
</P>

<P><FONT face=宋体>论韵位安排与表情关系<p></p></FONT></P>
<P>“<FONT face=宋体>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FONT>”<p></p></P>
<P><b>一般谐婉的曲调,例以隔句或三句一协韵为标准,韵位均匀,又多选用平声韵部的,率多呈现</b><b>“</b><b>纡徐为妍</b><b>”</b><b>的姿态。</b><FONT face=宋体>小令短调中,如《<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28.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鹧鸪天</FONT></A>》、《<a href="http://longyusheng.org/cipai/cipai29.html" target="_blank" ><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4
 楼主| 发表于 2007-8-27 13:27 | 只看该作者
<P><B><FONT size=3>章法:</FONT></B></P>
<P><FONT size=3><U>清刘熙载在</U>《艺概》卷四《词曲赋》中说道:
  余谓起、收、对三者皆不可忽。大抵起句非渐引即顿入,其妙在笔未到而气已吞。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尽。对句非四字六字即五字七字,其妙在不类于赋与诗。</FONT></P>
<P><FONT size=3>对于章法,东坡曾说过,作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FONT></P>
<DIV class=quot><B><FONT size=3>四声:</FONT></B></DIV>
<DIV class=quot><FONT size=3><U>明</U><U>王骥德</U>说得比较详尽。他在所著《方诸馆曲律》中谈到四声平仄,是这样说的:</FONT>
<DIV class=quot><FONT size=3>  四声者,平、上、去、入也。平谓之平,上、去、入总谓之仄。曲有宜于平者,而平有阴、阳;有宜于仄者,而仄有上、去、入。乖其法,则曰拗嗓。盖平声声尚含蓄,上声促而未舒,去声往而不返,入声则逼侧而调不得自转矣。</FONT></DIV></DIV>
<DIV align=right><FONT size=3></FONT> </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1 20:29:5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9 19:49 | 只看该作者
<P>今天读完了《词学十讲》感觉于选调收获颇多,每一个词牌表达出的情感和节奏和它的句度长短、用韵疏密密切相关,一般谐婉的曲调,常隔句或三句一谐韵,句句押韵声情势必迫促,一句中平音字多感觉自然和婉。</P><P>一些慷慨激越的曲调,如《满江红》、《念奴娇》、《贺新郎》、《桂枝香》、《兰陵王》例用入声韵。</P><P>第八讲四声阴阳没仔细看,惟记几点:领字多用去声(因这一个字具有领起下文、顶住上文的特定任务,作为长调慢曲转筋换骨的关纽所在,非激历劲远的去声字不可),平平仄平句中,仄亦用去声方能将声音激起,至于“阴平搭上,阳平搭去”的法则,了解而已</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29 21:4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  所谓的按谱填词,实际上是按曲谱来填歌词,填出来的词,是用来唱的。刘禹锡有《忆江南》词,标云:“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表明不再是按诗的句法,而是依照一定曲调的曲拍,制作文辞。
  宋人“因声以度词”、“以曲拍为句”,当然是依曲谱直接制作文辞,与后世据词谱填词仍不是一回事。这中间的演变,是由于曲谱失传,或虽有曲谱而后世难得通晓,只好以前代文人传世之词作为范本,进行创作。
  而以具体作品为范本,毕竟不够便捷,于是学者又将前代同调词作集中起来加以比勘,总结每一调在形式、格律方面种种要求,制订出词谱。至此,词的制作便由最初的依曲谱制词,演变为依词谱填词。词也由融诗乐歌舞为一体的综合型艺术,转变为单纯文学意义上的一种抒情诗体了。
  所谓N多变体,当时只有一体。同一个曲子,你填的和我填的虽然不一样,但都能唱,都是按曲调来的。就如现在的歌曲,有国语版,粤语版、日语版、台语版种种,
  据陶然先生考究,唐至北宋时代的词曲歌谱有朝廷官修的教坊谱、梨园谱、《乐府混成集》等以及民间流行的各种坊本乐谱,这些词曲谱实为词的演奏与歌唱方法的具体体现。南宋时词乐虽已渐趋衰落,然词人按曲谱填词,尚可大致无失。至元代,随着燕乐的消亡,这些无人学习、无人传唱的歌谱也就逐渐消亡了,而词人作词也无法依乐谱填词,只能按古人词作之平仄,仿效为之,依律填词矣。
注意,按古人词作之平仄,仿效为之,叫依律填词
沈义父《乐府指迷》中也说:“古曲谱多有异同,至一腔有两三字多少者,或句法长短不等者。”
  沈义父是宋理宗时代的人,可见宋末元初尚能得见这种本为唱词而编写,故体式上常有增减变动的曲谱。依曲填词,体式上有增减变动是很正常的事,现在我们看诸语版的歌词,也是一样。到了元代中期,据虞集《叶宋英自度曲谱序》云:“近世士夫号称能乐府者,皆依约旧谱,仿其平仄,缀辑成章,徒谐俚耳则可。乃若文章之高者,又皆率意为之,不可叶诸律,不顾也。”可见对于“旧谱”中歌法元人已不甚了然,作词多以字声平仄为则,至于协律与否,已不复究诘。
  作词多以字声平仄为则,是元人搞的鬼,这个搞鬼造成什么后果呢?词曲谱既无效用,自便逐渐散亡,词人之作自不可亦不必歌矣。元人啊,蒙古人统治时代,就是这么摧残咱们老祖宗的东东
  吴梅《词学通论》中所云:“词之谱法,存者无多,且有词名仍旧,而歌法全非者,是以作家不多。即作亦如长短句之诗,未必如两宋之可按管弦矣。”可见乐谱的失传是在元代的中期,而两宋的词可按管弦,也就是说是可以唱的
  这一搞鬼,导致古乐不存,可能直接导致至少是加速了词的衰落。这就是为什么元以后再也无法恢复词的繁荣。
宋人好不容易雅化成一种文体的东东,元人又恢复了它俚俗的本色。到了元代中期,据虞集《叶宋英自度曲谱序》云:“近世士夫号称能乐府者,皆依约旧谱,仿其平仄,缀辑成章,徒谐俚耳则可。乃若文章之高者,又皆率意为之,不可叶诸律,不顾也。”
皆依约旧谱,仿其平仄,缀辑成章,徒谐俚耳则可
徒谐俚耳则可,这是元人的标准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这一搞鬼,也造就了元曲,算是塞翁失马吧

我们再来看看格律化的词谱
  现存最早的格律化的词谱是明代张延的〈诗余图谱〉,出现比较完备的词谱则是到了清朝,万树修订的〈词律〉和康熙时期陈延敬、王奕清奉敕编撰的〈钦定词谱〉。
  因为乐谱的失传,明清两代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根据宋人的词作,仿照律诗的平仄,整理出格律化的词谱来,并转入对词的格律的研究,但这样终究是管中窥豹,词这种文体便不复兴起。至今,我们只能从格律上来学习、仿照、研究宋人的作品,这是一种深深的遗憾。</FONT></P>
<P><FONT size=3></FONT></P><FONT size=3></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7 20:09:4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6

148

帖子

0

精华

211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0153
经验
29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22
7
发表于 2007-9-7 15:01 | 只看该作者
<P>看得简直无语,唐诗与宋诗最大的分别在于声情,换而言之,唐诗大多是让人唱出来的,宋诗则大多是让人读出来的,有些连读都不适合,只适合看.</P><P>唐代诗人写诗,不只是给人读,更多考虑到给人唱的,因此在创作中特别注意语言的轻新和节奏的流畅.包括格式要求最严谨的律诗.元稹咏韩社人新律诗:"轻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禅",这是当时诗歌界的普遍要求.元稹赠白乐天诗云:"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辞",自注说:乐人商玲珑能歌,歌予数十诗".可以这么说,唐代的诗歌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歌词",很多著名诗人也就是著名歌词写手,并以此为生活来源.王灼&lt;碧鸡漫志&gt;:"唐史称,李贺乐府数十篇,云邵诸工皆合之管弦",又称"李益诗名与贺相将,每一篇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P><P>音乐对于诗歌这种形式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想象一下今天的流行歌曲,前几天满大街都在放"该死的温柔",词不怎么样,但唱到街知巷闻,如果没有好听的曲子,再好的词也没几个人能记住.而唐诗是曲子不错词更好,自然脍炙人口.宋词的出现,根本原因也在于音乐性的发展和强化,每句字数大体相同的格律诗形式,做起曲来比较困难,容易拘束呆板.长短句的出现,正是为了让作曲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曲子好听了,宋词也就广泛流传了.在宴会等场合也代替了音乐过时的格律诗,成为普遍喜爱的艺术形式,而宋诗失去了脍炙人口被百姓传唱的功能,变成了一些知识分子书斋里的玩意,逐渐没落.</P><P>至于读不读中国文学史,多读些书自然没错,但以此作为能否写诗写好诗的标准,我觉得很滑稽.李白杜甫没读过中国文学史,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自己成为文学史,倒是今天读过中国文学史的人没有一百万也有八十万,怎么就没见一个牛B到能超唐越宋的诗人出现?</P><P>如果旧体诗还有振兴的机会,我觉得需要一个能够真正把旧体诗从知识分子的小书房里重新带回社会的人,能够重塑格律诗的音乐性,让它们可以演唱的人.而并非那些抱着书堆考据的学者和只会在文字上涂涂抹抹的诗人,</P>
纷繁旧事留灯下,只把蕉声侧耳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8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22:08 | 只看该作者
我只是觉得把旧体诗重新带回社会几乎是不可能,时代发展语言也在发展,这一点我倒是看好现代诗,自己一直只是把旧体诗作为业余的喜欢,甚至下了网便离得很远了,不知别人是什么情形呢,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23:18 | 只看该作者
<P>评别人的诗,不要以自己的眼光为权威;看别人评自己,不要以别人的眼光为权威。不以自己的眼光为权威,此是容量;不以别人的眼光为权威,此是自信。</P><P>很喜欢这段话,放这儿</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6

148

帖子

0

精华

211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0153
经验
29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22
10
发表于 2007-9-20 13:08 | 只看该作者
<P>权威不权威,基本都靠吹.没事多灌水,顺便泡美眉.</P>
纷繁旧事留灯下,只把蕉声侧耳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22:1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没注意到泡美眉的人今天居然有空来灌水啊,多灌,多灌,俺喜欢[em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9-23 23:0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比翼格(1-7)
●○○○○○○
●○○○○○○
魁斗格
●○○○○○○
○○○○○○●
蝉联格
○○○○○○●
●○○○○○○
云泥格
○●○○○○○
○○○○○●○

○○○○○●○
○●○○○○○</FONT></P>
<P><FONT size=3>辘轳格
●○○○○○○
○●○○○○○

○○○○○●○
○○○○○○●

○○○○○○●
○○○○○●○

○●○○○○○
●○○○○○○</FONT></P>
<P><FONT size=3>双钩格
●○○○○○●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3 23:08: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21:40 | 只看该作者
<P>[POWER=1000]</P><P>观诗,一观字面,字面清楚,用词典雅,先得印象分,非功力老到者不能为。

二观其结构,结构章法是否清楚、合理,若能变而出奇,增加印象分。非章法娴熟者不能为。

三观其意,意脉是否畅通,是否情景相融,若能勾络到位,可能高分,此深思熟虑之故也。

四观语气,语气是否与诗意相合,是否有精到之处。</P><P>五复观全篇,是否完美,欠缺何在,取长避短,学而习之。
[/POWER]</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4:33 | 只看该作者
<P>[Power=1000]</P>
<P>《北宋词史》读书笔记</P>
<P><b>引言:词的起源</b></P>
<P>1、起源于远古说 <U>太过牵强,什么事务追溯起来都可以在远古找到影子</U></P>
<P>2、起源于《诗经》、《楚辞》   <U>这一说法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提高词的社会地位,为词在正统文坛中争得一席之地</U></P>
<P>3、起源于汉魏乐府说   <U>注意到了词和乐府都具有歌唱性这一共同特点</U></P>
<P>4、起源于六朝杂言说   <U>注意到了语言形式相同点,忽略了歌唱性</U></P>
<P>5、起源于唐诗说   <U>敦煌考古发现的大量五代曲子词使这一观点无法立足</U></P>
<P>6、起源于五代说   <U>显然有违事实</U></P>
<P><FONT color=#ff0000>作者对燕乐兴盛对词的促进作用有些夸大,忽略了语言丰富发展的必然</FONT></P>
<P><b>引言:宋词的“雅化”进程   </b></P>
<P><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00>第一,从敦煌民间词至“花间”代言词。 温庭筠、韦庄等的《花间集》,文人开始大量创作歌词</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00>第二,从“花间”代言词至文人抒情词。  冯延巳、中、后主开始,及宋初晏殊、欧阳修等,苏轼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定者,他跨越“言志”与“言情”界限,语言上以诗入词并改造了词风</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00>第三,从文人抒情词至大晟典雅词。</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00>柳永的出现,冲断了词的“雅化”进程,有意识地向民间词之俚俗与“花间”之代言回归。柳永的作为,从反面刺激了歌词“雅化”的进程。以柳词为批评的靶子,众多词人第一次从创作上自觉意识到“雅化”的必要性。</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00>在北宋词“雅化”进程中贡献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大晟词人,尤其是集大成的词家周邦彦。</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00>雅化手段:<b>雅化也即诗化</b></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00>1、化句  2、注意章法结构  3、追求韵外之旨以示风雅(有所寄托) 4、注重音韵声律以示醇雅</FONT></P>
<P>
</P></FONT>
<P>[/Powe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8 14:44:2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5:27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醒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听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看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过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望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忘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FONT><DIV>
<P><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size=4>平仄两音意义不同的字</FONT></P><DIV>
<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size=4>疏 仄-名词       平-形容词
难 仄-名词       平-形容词
扇 仄-名词       平-动词
烧 仄-名词       平-动词
行 仄-名词       平-动词
吹 仄-名词       平-动词
思 仄-名词       平-动词
乘 仄-名词       平-动词
从 仄-名词       平-动词
传 仄-名词       平-动词
闻 仄-名词       平-动词
调 仄-名词       平-动词
论 仄-名词       平-动词
胜 仄-名胜       平-经得起 胜过
骑 仄-名词       平-动词
观 仄-名词       平-动词
兴 仄-名词       平-动词 形容词
令 仄-名词       平-动词 使
教 仄-名词       平-动词 让
分 仄-名词 名份    平-动词    量词
王 仄-动词       平-名词
衣 仄-动词       平-名词
冠 仄-动词       平-名词
荷 仄-动词       平-名词
间 仄-动词       平-名词 中间
污 仄-动词 染     平-名词
中 仄-动词       平-其它
长 仄-动词及长幼    平-长短
漫 仄-动词 漫出    平-形容词 漫漫
相 仄-宰相       平-互相
燕 仄-燕子       平-国名
翰 仄-翰墨       平-鸟羽
便 仄-方便       平-安静  
为 仄-因为       平-作为
雍 仄-州名       平-和也
占 仄-占据       平-占卜
扁 仄-形容词      平-名词 扁舟
治 仄-形容词      平-动词
正 仄-形容词 副词   平-正月
判 仄-判别       平-拼着
不 仄-否定       平-是否
傍 仄-依        平-同旁
浪 仄-波        平-沧浪
强 仄-勉强       平-强有力 
施 仄-施舍       平-施行
当 仄-相称       平-应当 正值
称 仄-相称合适     平-称谓
要 仄-要不要      平-约也
旋 仄-副词 俄顷    平-动词
和 仄-唱和       平-合好 与
颇 仄-略有       平-形容词 偏颇
供 仄-陈设       平-供给
那 仄-无奈       平-何也
华 仄-华山       平-华美
禁 仄-禁止 禁令    平-经得起
殷 仄-雷声       平-富 大
重 仄-轻重 副词    平-重叠
任 仄-听任 任务    平-动词</FONT></DIV></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164

1814

帖子

3

精华

239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007
经验
23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3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22:44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Power=1000]</FONT></P>
<P><FONT size=3>诚斋体:指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的诗风,因号诚斋,故名。其诗善于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对象,多为七绝,风格活脱佻达,幽默风趣。
诚斋体的特点:
1)善于以诗人的独特眼光发现和捕捉景物的生动形象。
2)诚斋体的另一特点是风趣幽默,诙谐洒脱,处处显露出诗人的透脱胸襟。作者随触面发,在适当情境中巧生联想,揭发习惯的可笑,揭示某些生活哲理。
3)语言通俗生动,一改江西诗派专事搜求书语源、无一字无来历的做法,而是大量化用口语俚语入诗 。
</FONT></P>
<P><FONT size=3>要了解诚斋体,文学史上可能没有太多东东。俺看得也不多,所以谈不出个一二三来。考虑了一下,几个步骤:1、大体应该先了解了南宋的文学史,再对照中国史了解下杨生活的年代。2、杨万里与陆游好象都同属江湖诗派,江湖诗派与江西派在主旨上是对立的,所以搜了这两个诗派,了解其大致情况。3、是“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作品特点南宋以后的诗话多有涉及,记得严羽“沧浪诗话”有专门提到,可以在网上搜下,包括后人对杨的评价及诚斋体的总结。4、情况了然于胸,可以读他的诗了,他的诗很多,全宋诗中似有数百篇,收集下,分类读读,从绝句入手,律诗暂缓,有心得可记录下或交流</FONT></P>
<P><FONT size=3>1、杨万里生平<WBR>
<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2、诚斋体的主要特点</FONT></FONT><WBR>
<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3、诚斋体的“活”法</FONT><WBR>
<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4、诚斋体表现视角的创新</FONT><WBR>
<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5、诚斋体的艺术表现特征</FONT><WBR>
<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6、童心于诚斋体</FONT><WBR>
<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7、诚斋体产生的心理渊源</FONT><WBR>
<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8、诚斋体诗的雅与俗</FONT><WBR>
<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9、诚斋体的幽默</FONT><WBR>
<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10、诚斋体的局限性</FONT></P>
<P>[/Powe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1 22:37:5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4-19 18:55 , Processed in 0.1219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