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7|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截止4.30】联都试部2014年第1场(总第43场)会试考场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137 小时
主题
108

106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5060
经验
3852 点
威望
2 点
在线时间
11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15
1
发表于 2014-4-29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居散人 于 2014-4-29 15:10 编辑

联都试部2014年第1场(总第43场)会试考题

1,诗钟两题(古音),20分
鹤顶格:吐槽
吐谈尔雅因书冶
槽道端方以意持
注:吐谈:汉典解,犹谈吐。 槽道:汉典解,犹规矩。
分咏:裹脚布/宋江
一己愚忠埋众义
千秋腐俗缚邦魂

2、300字左右楹联赏析,20分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中大星沉。
——左宗棠挽林则徐
此联上比从林则徐人格品质入笔,开门见山,以首二句对比,表现了朝廷荼荠混杂而此公能修身自持的品格,一个必字,表达了左宗棠对林则徐人格的绝对肯定和信任,而尾句,二百余年遗直在,以时间作为跨度极力突出了其人格的至高地位。上比鲜明直率的表达了左宗棠对林则徐的赞佩之情,于私于公,俱为中肯。而也正以上比这种绝对的肯定和赞佩作为铺垫,极大的突出和渲染了下联的悲与惜。
下联着墨于林则徐的功业地位,开笔则言其于国于民,皆为栋梁, 想林则徐虎门硝烟,确如长城,如时雨。第三句忽作转折,让人为之一凛,结句落笔干净磊落,由于前句对人格及地位的铺垫,整联让人起参天之木轰然摧折之感,让读者废卷扼腕。
上下联前二句俱采取当句自对方法,极大发挥了自由空间,联句中充溢沛然之气,恰如林左二人品格。林与左交好,曾经夜长谈,一年后林则徐病逝于广东,左闻此讯时的心情可想而知,相去八千里,如观大星沉,这是一种君子相别的无奈和惋惜,结句是全文重心所在,八千里中大星沉,开阖落拓,君子之挽!
3,时事成联,20分
    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27日通过《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两个《决定》,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定相关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这意味着,以后对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以及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国家公祭活动,将是在国家这个层面所采取的悼念行为,是有法源依据的国家正式行动。
——用楹联表达:你如何看待此两个《决定》?(字数不限)
谁惯奸猾伎俩,捏课本以愚众,篡屠杀以作讹,颁决定如斯,誓铭鉴史实伤恸。
今当映照民心,振国殇之凛悲,激东海之汹浪,沓弘声入岛,笑可观右翼惴惊。

4,字数不限,20分
题《永乐大典》
编纂新成,有名籍十千,集为大典
传承不辍,以残章八百,警与后昆

5,(以征联要求为准,评卷以主考官个人观点为准)20分
征联题目:“明辉杯”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全国诗词楹联大赛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3698&extra=page%3D1
内患误国,外寇辱国,想当年誓死,亿夫同泣
英魂镇远,气节致远,教后世回眸,两纪弥荣(今音)
注:镇远,致远两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4 12:03 , Processed in 0.0750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