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争鸣] 2017年1月23日百家讲坛第四讲:风景联创作举要【资北儒生】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821 小时
主题
374

5413

帖子

0

精华

5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0341
经验
1152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8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8 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风景联创作的一些心得。作联没有定式,所讲的都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借鉴参考。
风景联顾名思义是描写风景的对联,又有题署联、状景联、名胜联等称法。关于风景联的分类称谓,联界并无统一的观点,而风景联的范畴又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风景联,包括了所有描写山水、场所等景点的对联,而狭义风景联则专指描写自然风景的对联,这里我们采用广义说法。
      风景联多见于名胜古迹之中。这些古今名人留下的对联,一则可助寻幽揽胜,一则可资凭今怀古。在饱览风光的同时,感受历代名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而名胜古迹当中,多数是纪念古人的庙、堂、亭、阁、宫、祠、馆、园、楼、台、廊、墓、坟、碑、碣之类等,这也是区别于世界任何国家的中国特色。风景联的最好归宿是刻挂。

风景联的分类
按题写对象分——
      根据顾平旦、常江等主编的《中国对联大辞典》观点,将风景联(名胜联)划分如下小类:山岭、川流、关隘、亭台、园林、楼阁、塔碑、井泉、馆堂、宫殿、城寨、轩斋、衙署、牌坊、陵墓、桥渡、湖潭、崖洞、寺观、祠庙、其他共21类。这一分类较为详尽,也可见风景联体例之庞大。

按表达方式分——
    单纯写景、由景即事(人)、由景及情、抑景扬情、其他……

1、单纯写景的风景联
      作者感于物而发于心,将自然景物的美好寄予文字之中,多以意境和气势取胜,或婉约、或清丽、或奇伟,常能让所读者如入其境。 这种对联并不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只是通过描写景物让读者自己来体会其美好和壮观。一般用白描、比拟、夸张等基本手法。
比如:
京城陶然亭联(佚名)
    万荷倒影月痕绿;
    一雨洗秋山骨青。

七星河公园凌波亭(郭彦波)
    晴胜瑶池,满眼波光何潋滟;
    雨浮蜃景,一川烟色自空蒙。

2、由景及事(人)的风景联
      写景同时联系相关事件或人物,进一步突出景点的特色,加强表达效果。景与事的结合,大多通过“用典”来表现。凡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故事、诗句、文章,都可以当作典故运用。
比如:
湖南桃花源水源亭联(曾昭寅)
    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
    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
用到《桃花源记》中相关典故。

汉口长沙会馆联(左宗棠)
    千载此楼,芳草晴川,曾见仙人骑鹤去;
    卅年做客,黄沙远塞,又吟乡思落梅中。
用到崔颢、李白写黄鹤楼诗。

3、由景及情的风景联
       通过描写景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想,与作者内心的某种情绪产生共鸣,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使读者能体会其内心的情感,多带有缅怀、励志、称颂、劝戒等意义。这种方式在写景的对联中是颇为常见的。
比如:
题南京清凉山联(薛慰农)
    四百八十寺,过眼成墟,幸岚影江光,犹有天然好图画;
    三万六千场,回头是梦,问善男信女,可知此处最清凉。
上联写景,下联则是带有明显劝勉意味。

北固山多景楼联(张绍华)
    杯酒吊南朝,空余半壁残山,长向江流作砥柱;
    梯云登北固,愿借一杯甘露,化为霖雨洒苍生。
通过写景寄凭吊与祈福之意。

4、抑景扬情的风景联
      这种对联虽然是因景物而作,大多数也题署于景物之上,却几乎一字不写风景,亦不记事,完全是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观点。但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是以景物为基础,不是凭空想象的,一般都是以与景观有密切联系的人或事为铺垫。
比如:
某县桂香楼联(佚名)
    万象在旁,莫嫌眼底乾坤小;
    一拳打碎,要使胸中块垒平。

富乐山玄德湖联(吕可夫)
    国是贵权衡,如何一碗端平?玄机尽在眼前水;
    民心知向背,务必万般持重,德政宜思湖上舟。
借景之名,直接抒情或抒发议论,其风景似抑实扬。

5、其他风景联
      风景联包含类别较多,有些联如单写景无从入手,如陵墓、祠庙、碑碣、寺观等,往往直接写景物关联的人物或神灵,写其形象、生平、事迹、功德等,这些风景联实际上是人物联、神佛联了。
比如:
良辅河汉武帝庙(刘红波)
    大漠逐胡尘,岁月不磨王者气;
    雄才兴国祚,山河犹带汉家风。

东阿曹植墓(郭彦波)
    君子歇时,有古柏为朋,名山当座;
    平生怆处,唯傍如泰岳,身比鸿毛。

苏州大观音禅寺(国卿)
    秉持义烈,显大神通伏虎降龙,领略金刚手段;
    仪仗威严,持真佛力呼风唤雨,分明菩萨胸怀。

风景联的创作过程
关于风景联的创作过程,与其他成联创作其实并无太大不同,古今联人也总结了好多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对联的创作有了更好的平台和信息来源,许多资料唾手可得,这是我们的幸运,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素材,如何提炼为我所用,考验大家的实力,建议多看看当代联家的创作心得。
     以下以我自身创作风景联的一般过程为例来进行阐述,共分为审题、取材、立意、构架、调整、定稿几大步骤。

第一步——审题
      审题就是思考题目的类型与写作要求。好比我们写高考命名作文,要详细阅读命题要求,包括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解写作范围、中心思想、体裁要求等,写风景联也是这样。比如同样是写亭台楼阁联,也分为悬挂和游记两种,这其实是从审题的角度看的。同样是一个楼阁,如果是有人邀请你写一幅联用来悬挂,那么写法可能跟单纯去游览了一番后,回来写个联来表达一下观后感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无我”、后者是“有我”。
     以下两联,哪一副更适合悬挂?

扫叶楼(王永江)
此处好修身养性,但愿茗常新,叶常扫
其人多佛眼慧心,一如花不语,水不忙

太湖(王永江)
    水连天大梦千年,醒来几月?
    谁与我扁舟一叶,钓尽余生。

另外,审题还包括一个思考如何切题的过程。
      所谓切题,好比将弓箭向靶心瞄准,以期射中。不思考如何切题,写出的对联将与题写对象形成脱节,对联评价中经常以“隔”、“虚”等来描述这一情况。因此,认真思考如何切题,可以较好地保证写联“不脱靶”。
      而要很好的审题、切题,首先需要对所题写的对象有个基本的了解。比如:写亭台楼阁联,至少要了解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建成时间、名字来源、相关人物、事件等,以便找到能更好切题的方向,针对性地写出好的风景联来。
第二步——取材
      当代联家曾小云有联料一说,本人深以为然,兹摘录如下:
     “ 顾名思义,联料即作联之材料也。广义者,涵所有关乎联题之材料,诸如情况介绍、景点解说、诗词、对联、图片、视频之类。狭义者,仅指能入联文之语句。
      题目甫出,要求既明,作联者之第一要务,即在广罗联料(不限于求联者所供材料),纸质、网络乃至腹肠,尽可搜刮为我所用。诗词、对联中有较易得可入联之语句,尤其相同或相类联题之古今联作,应尽可能通览,切不可放过。与联题密切相关之词语,尤须万分着意。此类词语,一为时、地、人、事四要素,二为特色景物、专有名词、特定称谓之类,二者皆为稳切联题之必需。三为数字、颜色、植物名、动物名、干支名等,此为较易成工对出亮点之词语。
      所得联料,或为一联之基石,全联以之架构;或为一联之锁钥,全联由之引控;或为一联之联眼,全联为之生色。”

      小云老师总结颇为精辟!取材是一个颇费心力的过程,却也是风景联创作必不可少的步骤。要做到风景联真正的切时切地切景,并突显出一地之特色,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联料并予以加工提炼,为我所用。而且,众多的联料中往往蕴含着一两个足以让全联出彩的“钥匙”,找到它,你的联就成功大半了。
第三步——立意
      立意是切题过程的延续,由于手上已经有了大量的联料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分析、提炼,找出能最好体现景点特征、韵味、亮点的行联角度及核心内涵,作为风景联的创作方向与主要思路,这一过程叫做立意。
      立意应力图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直达心灵之感,避免拾人遗惠,落入窠臼。
      一开始考虑立意,并不用太细,只要大致确定一个方向就行。写这个风景联是要表达一个什么核心主题,是壮美还是幽静,是凭今还是怀古,是出奇还是中正?等等。
      总体来说,一个好的立意,是建立在你对所题对象熟悉了解的前提下,当然也要动用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联写出来才可能说服自己,打动别人。

第四步——架构
      建筑,先要打地基、立主梁、起框架,然后才能成万丈高楼。一副好的风景联同样如此。
      在心里想好了切入点,大致考虑好立意后,就可动手写联,因为有前面的步骤,这时联的基本结构应当出来了,比如上下联分别要题写的内容,关键字词等。这时并不一定要在对仗上和声律上太多的苛求,只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表达结构就可以了,这时我们可以写出初稿。
      可以先根据前面的思考,想到一两个分句,然后再补充完整上联或者下联。
      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句式的安排。通过补充,把一两个分句扩展成一个完整的联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仗”这个特点,去考虑另一半(上联或者下联)的内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要时不时地调整字句、结构、对仗、立意、切入点的选择等等。
举例一:
山西原平天涯山大山门(曾小云)
    雪泥无迹,恨坡老未来,遂使海南专美;
    石鼓有声,欣遗山虽去,早教塞外播芳。
作者谈构思过程:
      此联以特色景物、特定称谓“天涯晓雪”为原点展开联想:由天涯思及海南,由海南思及苏东坡;由晓雪思及坡老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由石鼓思及曾于此题诗之元遗山,由元遗山思及苏东坡。如此思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串联并联,殊途同归,遂成此联。
     根据作者所云,在此过程中,上联中海南、坡老等关键字是最先确定下来的,通过对仗得到下联遗山、塞外等关键字。一步步充实而成此联。

举例二:
益阳古十景之“白鹿晚钟”联(郭彦波)
    裴公一去,白鹿不归,幸古刹恢弘,犹汲来资水波光、龙山霞色;
    明月初升,青篷欲泊,听晚钟清越,恍误入姑苏城外、灵隐峰前。
构思过程:
      白鹿晚钟景点处于资水风光带,由此联想到附近的会龙山,上有栖霞寺,“会龙栖霞”也是十景之一;同时想到裴休讲道,白鹿听经的典故;又由晚钟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想到寒山寺、姑苏、灵隐寺、杭州。
      如果仅从裴公白鹿的典故出发,由于前人所作颇多,难免有“落熟”之感,因此从地方形胜与人文底蕴立意,采用拉人作衬(灵隐寺、寒山寺)的手法,进一步拔高白鹿寺的地位,下联让人想到《枫桥夜泊》著名诗句,容易让人引起共鸣。
第五步——调整
      架构和对仗都是在写联过程中要随手考虑和调整的。特别是气脉,就如同写诗的“起承转合”一样,要分别体现在上下联中,同时也要体现在上下联的转换和联系中,写出来的联不能是流水帐,也不能艰涩难懂,要读着顺畅,但又不能一顺到底,要有起有伏,有收有放,有因有果,气脉的把握,贯穿在你成联的整个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立意和切入点都只能是微调,不能偏离一开始确定的基调,因为如果偏离,就等于是在进行一个不同的创作了。在这些内容都调好以后,达到一个平衡,基本联的雏形就出来了。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有一个好的立意点,但可能一下子找不到一个好的句式来表达,或者词汇量不足以达到表意的完整,达不到对仗的工稳,那么这个时候,你可能要暂时中断一下,或者去看看工具书,或者去看看前人联作,从中可以得好的借鉴,触发灵感。

举个例子:
赵尚志陵墓联(文伟)
掷项上头颅,抗日救国,岂任黎民沦虎口;
仰胸中血气,舍生赴死,永留飞将驻龙城。
文伟谈创作过程:
      在撰赵尚志将军陵墓联时,曾为“切题”与“称题”颇费心思。最初,想在末句点明赵将军的故乡“朝阳”,并已想好了与“朝阳”对仗的词语--赵将军的英雄事迹:“抗日”。 “朝阳”与“抗日”属于借对,平心而论,是极工巧的。但反复斟酌后,认为在赵将军陵墓联中使用“借对”这种颇有些“投机”的手法,未免有对英雄不敬之嫌,遂弃而不用。在此后的资料查询中,偶然看到朝阳竟然就是古之“龙城”。这一发现令分欣喜不已,脑海里立刻闪现出王昌龄的名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是我小学时从课本中学到的,乃唐诗中公认的千古名篇,但凡受过基础教育的中国人,都应该不会对这首诗陌生。
     确实,虎口与龙城是点睛之笔。

第六步——定稿
      根据上面的步骤写完联以后,一定要多读几遍。读的过程就是检查架构、气脉、对仗、立意等有哪些不顺的地方。联读起来一定要顺畅、同时也要有顿挫,所谓顺而不滑。用语用词一定要保持风格一致,千万不能有的很白话、有的很文言。立意一定要统一,不能自相矛盾,也不能上下联说的太近,那就会合掌了。同时,联的前后一定要有照应,前面提出的问题后面一定要有呼应。要保证没有句子是废话,也要保证意思是完整的表达。多读几遍,把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修改好。
      另外,可用借助联律查询工具,查有无重字或出律,进行最终调整之后,那么这副联作就算正式定稿完成了。
    值得提醒的是,大家要辩证看待风景联的创作步骤,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状态而定,不必拘泥成例。
      刘太品先生在《对联的语言与命意》一文中说到:“纯粹的‘意在笔先’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那必须要按部就班的依照‘拟定主题思想→做好谋篇布局→安排上联→对出下联→调整平仄对偶并润色文字’的程序进行创作,但在真实的创作过程中,除了少数超长联大致是按照这种程序来操作外,一般中短联语的写作并非刻板地分成这么多步骤,而是几个步骤混杂在一起,甚至很难分清命意和语言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过程为结果服务,好的结果多是殊途同归的,当灵感爆发时不必拘泥俗套,当头绪较多时,则宜步步为营。
钓竿一起风云涌
在线时间
1821 小时
主题
374

5413

帖子

0

精华

5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0341
经验
1152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8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11
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21:57 | 只看该作者
风景联实用创作技法

关于风景联的创作技法及观点很多,从修辞手法来说不外乎白描、夸张、比喻、拟人、排比、双关、引用、对比、反问、反复、镶嵌、集句等……从对仗手法来说有自对、借对、蹉对、宽对等……从表现形式上说有曲笔法、陪衬法、铺排法等……由于对联工具书大多对此已有阐述,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自行补课。
     这里谈的风景联的技法,主要针对整体写作技巧而言,或是多种手法之融合,或是一种手法之引领,对全联起到整体润色作用。此无固定模式,本人总结了几句口诀,聊为经验之谈。



1、句式灵动有章法——
     楹联有长短,句式无优劣,但实际创作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典型句式,他们的构成和音律特征对于风景联创作有借鉴作用。
     联的句分为律句、散句二种。律句:五言、七言,须符合近体诗格律。特点是文辞、韵律优美、有力度、画面感强,适合做结句、起句。散句:二字至九言,其至更多,一般按马蹄律。特点是灵活、有张弛,适合作为铺陈的分句。
     写风景联应注意句式律散结合,根据立意来灵活选则。特别是写中长联时,句式选择对于气脉有绝定性的影响。
如:题丰乐亭(宋少强)
    太守亦云里神龙,于山水之暇,略施宽简,顿使江淮翻格调;
    幽泉共亭前美景,便春秋一醉,莫问平生,许从淡泊见风流。
此联首尾均为七字句,起为散句,结为律句,更见张弛,如果均为律句或散句则达不到这种效果。

2、短中长联各鲜明——
短(9字及以下)
常见句式:四言、五言、七言、四四式
特点:多用重笔或典故,以及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言简意赅、小中见大。
中(10-16字)
常见句式:四七,五七,四四七,五四七式
特点:字数适中,适于表达,多律句,有放有收,结句需有力,重意境、格局、回味。
长(17字及以上)
句式复杂,如同组合拳。手法多样,下结句最为重要,上结句、两起次之,注意起承转合,捭阖收放,以气脉取胜。


3、巧选语言树风格——
(1)类唐诗的语言:比古文言文通俗;多用省略、倒装等手法,简洁明了、有节奏感;五言、七言居多,语句规整,很有“韵律”。
镇江金山皇帝行宫联(佚名)
    江澄万顷净如练;
    峰峙一拳高入云。

清喜阁(胡来朝)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朝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2)类宋词的语言:比唐诗更有张弛感;二~九言的句子都,更加平俗、“自然化”,领字也被经常使用。
湖北襄阳督学行台(赵尚辅)
    且开拓心胸,看汉水波涛,岘山风月;
    若评论人物,有武侯经济,工部文章。

大观亭(吴宝桢)
    凤水龙山,江左人文相望;
    吴头楚尾,中流形胜在兹。

(3)类元曲的语言:相比于唐诗宋词,其语言风格更加“下里巴人”。用到对联中,起到一些特别的效果,如戏谑、讽刺等。
岳王庙里秦桧夫妇像(佚名)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定远城隍庙(何维谦)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那知头上有青天。

(4)类古文言文的语言:古拙、旷远,能增加对联“厚重”感,从而使联读起来有嚼头。
雅丽书院门联(佚名)
    雅言诗,雅言书,雅言执礼;
    丽乎天,丽乎地,丽乎人文。

直隶督署(曾国藩)
    无日不以龚黄召杜相规,愿诸君力行古道;
    斯民正当水火刀兵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5)清末民初“白话”文:口语化,这种语言风格入联,使人读起来有些苦口婆心或者嬉笑怒骂的感觉,“自带幽默感”。
金乡县大堂联(王玉池)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河南法院联(佚名)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势,做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6)类现代诗的语言:是一种风景联的创新尝试,有独特的韵味。
清华园(王不二)
  到江湖相忘的时候,白桦树还刻着那两个名字;
  在你我初遇的地方,紫荆花正盛开又一场青春。



4、小类工对点龙睛——
      大工若拙,虽然对联太工则失味,但如果在联眼和关键处能适当使用小类工对,能起到巧点龙睛的效果。
宋荦(luo)西陂别墅(曾小云)
  竹有百千竿,池上钓鱼唐白傅;
  桃开三两簇,西陂放鸭宋黄州。
   唐白傅、宋黄州

福建尤溪朱熹故里(吕可夫)
  理学常新,湖山仍旧钤青印;
  儒风不老,溪水依然映紫阳 。
   青印、紫阳

西樵山宝峰寺山门(周美平)
  若欲登天,且试西樵峰七二;
  果真向佛,何愁南海路三千。
   西樵峰七二、南海路三千

益阳古十景之会龙栖霞(郭彦波)
  山势不须高,至路转峰回,龙相会、霞欲栖,吉壤裕千秋,今五里奉伽蓝有四;
  尘嚣皆偃息,守樟苍寺老,佛既灵、香自盛,名僧推二帝,教群峦仰空翠无双。
   伽蓝有四,空翠无双

5、巧用问句留回味——
风景联中的问句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引领全联、节奏顿挫、联意转折、意境拓开、引发余想……
梅州客家小镇(张绍斌)
  凭梅存古韵,山兀自高,且看飞瀑流溪,如诗如画,心必随岚霭晨昏而逸;
  据麓汇幽居,镇无须大,试问围龙走马,孰主孰宾?身宜作石街晴雨之游。

秀峰湖湖心阁(石印文)
  问西湖何日移来?秀水青峰,宜浓宜淡;
  登高阁方才悟得,天边云际,无我无人。

石家庄赵佗公园纪念馆(刘松山)
  秦郡尉乎?汉藩臣乎?帝制已无存,身后浮名随史笔;
  赤子心也,英雄气也,天公皆可鉴,世间醒眼察秋毫 。



6、用典无痕境界开——
巧妙用典,能使联语蕴藉、典雅,大大扩充信息容量,打开时空的局限,使古今中外相关物事尽纳此间来。
贾开宗故居(曾小云)
  骋才惜未尽,太傅三十三,开宗六十六;
  学剑恨无成,浮云北山北,流水南山南。
北山北南山南源于《后汉书》,指隐居不仕。“浮云”“流水”引自韦应物“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写归隐环境,正好与贾开宗辞军隐居切合。

东阿子建祠(郭彦波)
  究亘古之哀,惟陈王七步;
  论平生以著,有谢氏一言。
陈王七步成诗、谢氏一言“才高八斗”均为人物相关之典,较好体现一“哀”、一“著”,深得蕴藉之味。

7、拉人作衬高大上——
      这是风景联创作中非常好用、常用的一种技巧,也是一种高级而讨巧的技法,如善使用,常能收到惊喜。通过拉陪衬,入手成联,能使题写对象变得更加丰满、挺拔。
四川武侯祠(王永江)
    竹外邻汉昭烈陵园,君臣对望千秋,堪怜两表酬三顾;
    祠前有岳将军手笔,文武相知异代,怅恨孤忠泪满襟。
   汉昭烈、岳将军

涪陵大裂谷(郭彦波)
  绝壁自开天,延张家界十分险峻;
  群峰如掌峙,通梵净山一脉灵奇。
  张家界、梵净山

沈太保文端公宅(曾小云)
  筑千秋堤堰,苏氏学士,沈氏学士;
  尊三代帝师,睢阳文端,寿阳文端。
  苏氏学士、寿阳文端



风景联创作注意事项
      创作风景联,关键在于立意,而立意,要正确处理好景与情、景与人(事)、时与空、今与古、此与彼等之间的关系,要有层次,并且突出主次,契合题写对象,切忌离题。
     从写作手法上,切忌刻意、死板地运用各修辞手法,用典应恰当,语言应优美凝炼,指向清楚,语尽而意延。使作品扣人心弦,引起共鸣,能长久回味。切忌生僻、孤傲、媚艳、滑俗。
      好的风景联,联与景能互映生辉,共传于世。
一要写得“准”——即要抓住风景的特点,一针见血,小中见大,善于聚焦!
趵突泉(佚名)
    平地忽堆三尺雪;
    四时长吼半空雷。
     用夸张的手法,直言趵突泉特点:泉涌之高、声音之大。

避暑泉(苏纪利)
    闻名已减三分热;
    见状犹增一倍凉。
    直言清凉,读联便消暑气。

甘肃泾川大云寺钟鼓楼(吕可夫)
    云外起疏钟,水应山鸣,撞破天心催觉悟;
    月边飞远鼓,秦传陇动,叩开慧眼省晨昏。
    直言钟鼓楼之特点、状态、功能,且禅意尽显。

二要写得“活”——写出景致的神态情趣,其实也是雅的一种境界。
   《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一回里,说到“沁芳”,贾宝玉联是: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篙、柳本各不相干,一个借,既把两者联系起来,也赋予了柳的情态,“分”亦然,写出了花的友善。

广东肇庆七星岩壁立亭联(佚名)
  水与石争地;
  云携山上天。
     溪中乱石阻流,山间云雾缭绕,水与石,云与山,似乎自然如此,然此联“争”、“携”,把水与云情态写活了。

郴州东江湖(郭彦波)
  浮生一日我重游,欣鸥鹭来迎,闲橹摇开五岭翠;
  旷野千重心自远,恰岚云尽散,平湖映透九霄青  。   
   摇开、映透,尽显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旷达悠闲自显。



三要写得“朴”——似不带机心,无雕琢痕迹,浑然天成。朴拙风格在风景联其实最不易得,往往是灵光一现,妙手偶得。
灵隐寺冷泉(董其昌)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泉水流出自然会冷,却问几时?峰何曾会飞,却有”飞来“之名。这种写法返璞归真,顺手拈来,见淳朴,有童趣,有禅意,实不可多得。

半亭(卜用可)
    墙矮半分由蝶过;
    亭藏半壁让花开。
    真乃洞悉万物心,若无童真朴趣,何成此联。

安宁温泉(张英)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
    清联300之一,语虽熟,然隐逸、朴实之心毕显。

四要写得“宽”——即是格局大,不囿于此时此地,拉大时间与空间,思接千载,地接万里。这种情况下,用好数量词、动词、形容词也是关键。

浙江洞头望海楼(吕可夫)
    跋扈起重楼,赏樯燕齐飞,洞头壮复千年胜;
    凌霄观瀚海,望水天一色,云际雄推万里潮。
    跋扈、凌霄、壮复、雄推、千年、万里。

徐州鸣鹤阁(刘松山)
    九霄鸣鹤排云上;
    万里乘风倚阁来。
    九霄、万里、排云、倚阁。

鹳雀楼(李忠云)
   立中州而挽两京,握雍豫之枢,风气云凝拥雀阁;
    依古渡以连三省,占河山之胜,人文霞蔚壮尧都。
    立、挽、依、连、握、占、拥、壮、两京、三省。
五要写得“巧”——适当应用析字、嵌名、重复、缺如等机巧联的手法,或用一些奇思妙想,能给人以惊喜。

甘肃崇信龙泉寺山门(吕可夫)
    龙从天外飞来,呵气凝云,播一川绿雨;
    泉自岩中沁出,喷珠溅玉,拨两线青弦。
    嵌字技巧,龙、泉,奇特想象,一川绿雨、两线青弦

渌山书院日月亭(郭彦波)
    二水涵濡,仰高天日月升沉,交辉明境;
    一亭坐望,羡此地人山契洽,合是仙乡。
    析字技巧,日月明,人山仙

观音庙(郭彦波)
    修持紫竹林,开慈目而观渺渺;
    度化红尘劫,倾净瓶以济芸芸。
    重字、缺如技巧,渺渺、芸芸



风景联的审美观
风景是给人欣赏的,同样风景联也是如此。如何来欣赏风景联?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审美角度来进行。
对仗之美(工)——看字词
遣字用词是否妥当、优美,小类、对仗方式(自对、借对等)是否合理?

建筑之美(稳)——看句式
句式长短、结构、领字安排是否灵动、美观?

音乐之美(谐)——看韵律
联句是否顺口、合律,可吟唱,音乐感强?

画面之美(雅)——看意境
造境是否准确、雅切,体现景物特征,有画面感,使人身临其境?

韵味之美(醇)——看回味
是否耐品、回甘、有共鸣,让人印象深刻?

大观楼联的审美
大观楼联(孙髯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对仗之美——骈辞骊藻,对仗工整、出彩。
建筑之美——长短句、领字灵动顺当,四言为主、五六七为辅,一字领、三字领
音乐之美——顺口,合马蹄韵,适合吟诵
画面之美——360度立体画,几千年史诗电影,指点江山,纵横捭阖
韵味之美——或赞赏,或凭吊,或叹息,余味无穷



本讲参考了以下文献:
顾平旦、常江等——《中国对联大辞典》
余德泉——《对联通》
刘大川——《谈风景联创作》
李求真——《名胜联的创作与欣赏》
恶人谷珠楼——《联类例举》
曾小云——《精提联料成佳构》、《纷繁花下三千履》
文伟——《中华之魂参赛联创作谈》
王永江——《对联创作心得》、《对联语言风格的"另类"解读》
吕可夫——《吕可夫楹联作品集》
在此一并致谢!
钓竿一起风云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82 小时
主题
1

144

帖子

0

精华

3375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81258
经验
78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0-23
3
发表于 2017-11-14 13:16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慢慢学,谢谢老师分享!老师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3 小时
主题
28

514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81139
经验
357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9-26
4
发表于 2018-9-29 07: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53 小时
主题
624

3676

帖子

4

精华

10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82567
经验
1859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7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0-16
5
发表于 2018-12-13 12:09 | 只看该作者
精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5 01:17 , Processed in 0.08480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