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每一天 于 2011-7-14 21:08 编辑
B12-乐乐作业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一)、《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上景下情。起句和承句是景,转句入情合句实比2、运用兴的手法。起句兴起,风,天,猿,渚,沙,鸟表现作者悲哀惆怅的心情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情景交融2、运用赋的手法,忽然来的消息和激动的心情。
(三)、《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上情下景
2、没有运用兴的写法。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问君的心情,赋起。前分句描写君的心情,嗟,叹的意思,别,分别的心情。谪居,官场受挫。我叹息与二位作别,不知有何意想? 请下马,我们把盏谈谈贬谪的地方。
(四)、《积雨辋川庄作》
唐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上景下情
2、兴起的手法。久雨空气湿润,烟火上升缓慢。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
(五)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情景交融
2、没有用兴的手法。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赋的写法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第一:要注意起句不要写的太满 要给承句留有余地
第二: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递进、平行、相连的关系
第三: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第四: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第五: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第六:起句一定要扣题。
第七: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除非是刻意的需要。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
《七律·谒包公墓》
庐州包水潋波光,肃肃陵园向晚阳。
正气长留松柏翠,摩碑塑记孝廉刚。
未持端砚标天地,铡亮陈州警庙堂。
谒敬贤公皆赞叹,为官清正振朝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