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句56法习作汇总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主题
293

8734

帖子

38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550
经验
2202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 1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壶中岁月 于 2012-1-16 03:01 编辑

绝句56法习作汇总
花径逢君赐玉音,屏间妙韵惹诗心。
一壶明月通幽境,酒润神交共绿琴。 ------望海老师题

时有谪仙狂,对沧海而吟,几度倾觞呼月落;
长为处士隐,向青山一诺,九冬吹雪唤梅开。-----没有问题老师题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主题
293

8734

帖子

38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550
经验
2202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9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间一壶酒~ 于 2013-2-23 20:58 编辑

第一类、重字法
(   第1至第5法,都是重字法,要求在七绝的四句中,必须在至少两句中有重复的字词(有时甚至四句都可有重字)。)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习作:《望海》
崖间望海海从容,四野茫茫闲浪冲。
接地连天无穷尽,轻舟一叶海萍踪。
  
七绝 《望海》(修改稿)
崖间望海海从容,
四野茫茫闲浪雍。
极目天边帆数点,
却思一叶海萍踪。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习作:《望湖》
十里湖山禅寺东,山亭独坐一蓑翁。
满湖尽看千帆雨,湖外但闻一笛风。

第3法:
第三四两句辘轳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欧阳永叔词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亦此句法
习作《学诗》
溪岸风凉山水寒,欲书秋趣砚池干。
无端去学冯公法,又恨冯公法太难。

第4法: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花径逢君赐玉音,屏间妙韵惹诗心。
一壶明月通幽境,酒润神交共绿琴。 ------望海老师题

时有谪仙狂,对沧海而吟,几度倾觞呼月落;
长为处士隐,向青山一诺,九冬吹雪唤梅开。-----没有问题老师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主题
293

8734

帖子

38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550
经验
2202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9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9:5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类、今昔法

    第六法至第八法,三十三法、四十九法。用表示今昔时间的关键词(如“去岁、今朝”等),使我们在写作时,必须考虑到过去和现在的比较,从而在短短的四句诗中,通过今昔对比来完成整首诗所想表达的主题。今昔法也是七绝的常用技法。常言道“诗为心声”,心有所感,发乎为诗,而抚今追昔,感慨必生,今昔作比,自然情有所依,下笔也就落到实处了。掌握了今昔法,或能解决初学者常常提到的“有感怀,但却不知如何下笔”的窘境。

第6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习作
《 观菊有感》
去年秋好饮东篱,微雨黄花一局迟。
今日堂前温老酒,音容不再泪双垂。

第8法: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习作《棋殇》(今)
长夜无眠多少回,输赢各半总添杯。
只今惟有残局在,不见当年老友来。
《棋殇》(修改)
长夜无眠多少回,
输赢各半总添杯。
只今惟有残局在,
新菊一庭犹未开。
  
第7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习作《又见桃花》
阅世经年渐出尘,无边风景不思春。
如今又见桃花笑,泪洒青衫是故人。
花径逢君赐玉音,屏间妙韵惹诗心。
一壶明月通幽境,酒润神交共绿琴。 ------望海老师题

时有谪仙狂,对沧海而吟,几度倾觞呼月落;
长为处士隐,向青山一诺,九冬吹雪唤梅开。-----没有问题老师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主题
293

8734

帖子

38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550
经验
2202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9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0:14 | 只看该作者
分类三、诘问法(一)

    第9法至第20法(第15法除外)以及第37、38法。前言中曾经提到,七绝章法最关键之处,就是转句,转句的成功与否是一首七绝章法是否合格的最要紧之处。但初学者常常感到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如何转,要么平铺直叙未转开,要么另起炉灶而离题万里。而诘问法(一)要求在转句中运用诘问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的手段。首先,有问,必有所依,所依者就离不开起承句的意象的铺垫,于是就能达到转而不离、若即若离。然后,有问,必有所答,于是问句又顺势为尾结的收合出新打开了思路。所以,诘问法是七绝章法中效果非常好的一种写作技法。冯振先生归纳了多达13种不同的具体形式来详细解析这类技法,占了56法的近四分之一,可见这种诘问法在七绝的写作技法中的实用性。
    练习重点:在第三句运用诘问句,问句要注意必须围绕起承句所描写的对象而问(可结合第一类的重字法、第二类的今昔法),即便是转得很远,也要与第一第二句形成某种内在联系。合句要对转句所问作答,而答句也要注意不仅是接转句而答,更要与起承句有呼应,从而使整首诗所表达的意境统一起来。
    关键词:不知、如何、何如、相问、为问、试问、多少以及问、谁、何、几、安、那、说、语、望等等。

第9法: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习作《折柳赠王维》
古道阳关别绪深,千年柳色染箫音.
渭城故友如相问,一盏雨烟越古今。
(下平十一侵)
如烟:有诗味,合句孤平。

第10法: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
习作《沙尘暴》
三春时节欲寻芳,却看满城沙暴扬。  
试问天公何所怨,森林万里已伐光。
(下平七阳)
如烟:却看或许更好?沙暴似有过重?

第11法: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习作《爱情》
莲开并蒂自无邪,戏水鸳鸯也恋家。
为问情深何所似,谁人腊月看梅花。
(下平六麻)
如烟:承句衔接稍嫌断裂,合句离体稍远。

第12法: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习作《秋夜》
更深阶静花已眠,清风送韵到窗前。
何人月下弹心事,惹落梧桐三两笺。
(下平一先)
如烟乱弹:起句孤平,承句韵为何物呀?
修改:《秋夜》
阶静更深蛩已眠,西风送韵到窗前。
何人月下弹心事,惹落梧桐三两笺。
(下平一先)

第17法: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
习作《菊》
姹紫嫣红不逊春,清幽古朴却居尘。
不知今日东篱酒,饮醉几多寂寞人。
如烟:“古朴”待酌,酒与菊关联不大吧?
修改:《吟秋》(将“咏菊”改为“吟秋”了)
菊气清秋景物新,
黄昏落雨浥轻尘。
不知今日东篱酒,
饮醉几多寂寞人。

第19法: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
      《菊》
愁染芳心散冷香,寒浸素面带清霜。
不知秋老摧幽草,犹自风前淡淡妆。
如烟:淡淡妆,或可更好,整体不错,合句再将菊的风骨提上来就更好。。

第20法:“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则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虽非诘问句,然后句作答,问意暗含句中)。
   《菊》
花开独自醉深秋,野老归山且饮愁。
清韵不知归何处,霜浓犹自卧枝头。
如烟:重“归”字可避免,合句离题稍远,霜为主语了。。
花径逢君赐玉音,屏间妙韵惹诗心。
一壶明月通幽境,酒润神交共绿琴。 ------望海老师题

时有谪仙狂,对沧海而吟,几度倾觞呼月落;
长为处士隐,向青山一诺,九冬吹雪唤梅开。-----没有问题老师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主题
293

8734

帖子

38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550
经验
2202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9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0:19 | 只看该作者
分类四  诘问法(二)

    第十五法,第二十一至二十四法。同样是诘问句,此分类是将诘问句放在七绝的第四句,用来作结。用问句作结,好处是即可以使得结句出新,也能留给读者更深的回味余地。论诗者常言:诗贵含蓄,句中要有余味,篇中要有余意,直白铺陈,诗之大忌。那么,怎么才能使一篇短短的七绝做到一唱三叹、余音不绝呢?用诘问句作结句,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以诘问句作结,可以避免直接把你想表达的情感一览无余地告诉读者,而让读者从疑问中去体会揣摩作者的思想,这样就能增加诗的可读性,不至于使整首诗流于平淡而无余味。
    我们可以先试着把例诗中的尾句改成陈述句来研读,诗意同样明白可晓,但仔细读来,陈述句就会显得浅白无力,而换成诘问句,则能引人遐想,有一唱三叹之妙,显然,这类技法颇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
      注意,分类三中第37法,尾句或有以问句作答者,颇与此类同。

    练习重点:要注意的是,虽然此类技法说的是第四句,但关键还是在转句。转句必须上联下引,为尾句诘问作铺垫,不能莫名其妙地突发诘问。而尾句的诘问,也必须与起承句所描写的意象相呼应,保证全诗的气脉通畅。注意,分类三中第37法,尾句或有以问句作答者,颇与此类同。

    关键词:如何、不知、几、谁、何、无(常用在尾字,比如“画眉深浅入时无”)等。

第22法: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 “无”、“几”等字。(注:以否定句答问。)
   《秋思》
黄昏煮酒饮秋香,遍野红枫已带霜。
未见菊花枝上老,不知人已瘦成伤。
(下平七阳)
修改一:
《秋思》
黄昏煮酒饮秋香,
遍野红枫已带霜。
未见菊花枝上老,
篱边人已瘦成伤。
修改二
《秋思》
黄昏煮酒饮秋香,
遍野红枫已带霜。
依旧黄花枝上艳,
不知人已瘦成伤。
花径逢君赐玉音,屏间妙韵惹诗心。
一壶明月通幽境,酒润神交共绿琴。 ------望海老师题

时有谪仙狂,对沧海而吟,几度倾觞呼月落;
长为处士隐,向青山一诺,九冬吹雪唤梅开。-----没有问题老师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主题
293

8734

帖子

38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550
经验
2202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9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间一壶酒~ 于 2012-1-2 20:46 编辑

分类六——突起法
    第二十五法至第二十八法。转结难,一直是诗词初学者常常感到头疼的事。起承两句写完,就不知道如何转了。而一首合格的七绝,关键在于转与结。冯振56法的重点其实就是从古人成功的例诗中总结归纳七绝如何转与结的技法。反比法同样如此。所谓反比,就是通过在转句与合句中的反比关键词的运用,选取某种特别有寓意的物象来进行反向的对比,从反向的角度进行思考、下笔,拓展诗的意境,从而达到转句宕开,尾结出奇、出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反比法具体而言,有在转句选择某个意象与起承句所描述的物象做对比,尾句从比较中抒怀;也可以把这种对比延伸到结句进行,结句不仅把这种对比突显出来,同时又寓情于景,含蓄收题,从而收到诗意在诗外、余音不绝的效果。

    练习重点:反比物象的选择,要远而不离。而物象中所寄寓的情感恰是从反比中体现出来。所谓比者,以景寓情也。同时要注意两点:首先,这种比较不能直接说破,要让读者从具体描述中体会比较的结果。其次,用来进行比较的物象之间,要有可比之处,或外形、或功用、或内涵、或寓意、或象征意义等等。
   
    关键词:不如、不似、不及、不输、输他、输与、分明等。

第二十九法至第三十二法,第四十法至四十五法,以及四十七至四十八法,五十法及五十三法。突起法与之前的反比法略有重合,也是在转结句中引入一个新的意象与起承句相对照,区别是这种技法不着重于对比本身,而是借助这一新的意象来抒发情感、寄寓诗怀。这一类技法用关键词突然在转句或合句领起一个新的意象(景或情),而这个意象好像表面看似乎是凌空而来、出乎意料的,给人以一个非常强烈的冲击印象,这样就造成了诗的起伏跌宕,令人回味不已。而仔细回味,这个意象却是在起承句中是可以找到线索的,也是通过反比的方法完成整首诗意境的营造。
   练习重点:如在转句突起,多以景语为主,景中寓情;如在合句突起,多以情语为主,寄情于景。同时要注意呼应起承句,逻辑关系合理,并能形成一定的比较关系,切忌与起承句互不相干、各唱各调。
   关键词:分明、一种、无端、纵是、最是、只有、唯有、自从、正是、好是。



第29法《七绝 秋桐 》(一壶酒--花间版)
霜染梧桐诗意浓,
金风细雨又相逢。
分明一树皆成韵,(集句)
料是秋心落笔锋。
》》》望海妄嗨(妄嗨:自造词。胡乱加油的意思):一东上平,用韵亦难。律工好绝。符合29法。起承二句铺垫成金秋美画一幅。可惜“诗”字过早引入。如果不是29法的话,”诗“字可谓妙笔。但是29法讲求突兀,“诗'字和后面的”笔“及”韵“二字,撞车。破坏了突兀。属于转句为合铺垫方式。妙结。意境也佳。可惜第一句过早的点出了”笔韵诗“的存在。似乎不是29法的常规格式。所以四句整体连读,就没有突兀的感觉了。和前面散竹友的七绝一样,属于好绝,但不属于29法好绝
壶言:二冬韵。另,逢、锋二韵同声犯韵,避之为佳。
望海:谢谢壶师。汗颜!!



第30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七绝 立秋》
风前落叶送秋声,寂静闲亭凉意生。
傍晚移舟无限爽,分明莲谢有余清。
望海胡评:,律工好绝。符合30法。酒兄此首有进步。表扬!生,声二字同音。第三句的转折铺垫也可以。移舟?渔舟是否更入诗词?第四句似乎有转折突兀,但是句子有些费解(可能我喝醉了!)。莲谢?我试着理解:“第三句爽字”似乎是为“第四句的清字”的转折突兀,做了铺垫。

第31法: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霸王别姬》(4支)
乌江水冷马啼悲,四面楚歌到镜台。
一种真情堪饮剑,千秋寂寞是男儿。
望海胡评:平水韵,律工好绝。符合31法。愚以为:此法的起承二句应该“密切相关的两种意境”,然后在第三句里抽取“共同点”,第四句转折突兀而出,托出一个“结句”。此绝好绝,但是技巧上虽接近此法,却不完全符合。起承都在描写乌江楚歌。承句没有跟上进行对比。第三句的转折铺垫集中在
一个“真情”字,很好。要是把“霸王”及“姬”分别放在起承二句里写,如何?第二句“孤平”。

郑:第2句“台”字出韵了,镜台之台是【十灰】韵,而作【四支】韵时做“喜悦”意

修改:
《霸王别姬》(4支)
乌江水冷马啼悲,恩爱美人伤欲离。
一种真情堪饮剑,千秋寂寞是男儿。

(眉毛越描越黑了{:5_114:} ,都是平水韵惹的祸{:5_128:} !)

-----
第31法《七绝:山云》(花间一壶酒~)
无由几处起山中,料得因缘皆是空。
一种痴心托明月,千般禅意任清风。  
望海胡评:平水韵,律工好绝。符合31法。愚以为:此法的起承二句应该是
“密切相关的两种意境”,然后在第三句里抽取“共同点”,第四句转折突兀而
出,托出一个“结句”。此绝技巧接近此法,但是不完全符合。起句以景说云。
承句没有跟上进行对比,却写了“情”。第三句的转折铺垫集中在一个“痴心”字,
很好。要是把“山”及“云”分别放在起承二句里写,如何?第三句用了“自救拗”
(仄平仄),赞一个!

修改:
七绝《山云》(一东)
缘何处处起山中,施雨封林润草葱。
一种痴心托明月,千般寂寞怨西风。   
(自己认为章法已经有进步,但字句依然生涩,先这样,想到好的再改。)


第40法: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
  习作 1.《雨夜清箫》(四支)
夜雨敲窗入梦迟,浓茶古卷醉清词。无端一处箫声起,扯落闲心到菊篱。

  习作 2.《梧桐》(下平七阳)
一树风华招凤凰,满庭浓绿送阴凉。无端一夜空阶雨,滴落秋心到故乡。

  习作3.《停电》(上平十四寒)
夏有空调不作难,几家灯火几家欢。无端一户大功率,此夜谁人能睡安。

习作4。《烽烟》(下平十二侵)
庙堂肃穆寂寥深,春来依旧探瑶琴。无端几处烽烟起,扰乱几多社稷心

习作5。《绝句》(下平六麻)
半盏清风半盏茶,一溪流水一溪花。
无端去练冯公法,万种闲情入木枷:lol


第41法: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习作1 《棋殇》
长夜无眠多少回,输赢各半总添杯。
只今惟有局残在,新菊一庭依旧开。
   (此一首既符合41法,又符合第8法,真的很巧哦  )

习作2《断桥》
  烟雨当年仙侣逢 ,深情缱绻已无踪。
痴情最是岸边柳,依旧牵衣唱晚钟。
(上平二冬)

第43法: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 
           习作《松》
屹立山间眼界高,扎根绝壁逞英豪。
任他风雪无情至,犹自舞枝涌碧涛。
(下平四豪)
  
第44法:“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习作1《灯前》
青史三千置案前,清茶古韵润心田。
书间纵有颜如玉,诉于菩提了宿缘。
(下平一先)

习作2《相逢》
浪迹天涯只羡仙,竹林深处遇青莲
江湖纵有青锋剑,怎向红尘斩宿缘。
(下平一先)


第45法:“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烛》
脉脉含情似眼眸,神光照影泪珠流。
若能夜夜临书案,纵是成灰无怨尤。
(下平十一尤)
花径逢君赐玉音,屏间妙韵惹诗心。
一壶明月通幽境,酒润神交共绿琴。 ------望海老师题

时有谪仙狂,对沧海而吟,几度倾觞呼月落;
长为处士隐,向青山一诺,九冬吹雪唤梅开。-----没有问题老师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主题
293

8734

帖子

38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550
经验
2202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9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间一壶酒~ 于 2012-1-2 21:08 编辑

分类七——反诘法
第34法至第36法。这个分类并不很准确,与“诘问法”有兼容之处,因尚无更准确的提法,暂且如此。分类大致的意思是通过一些表示“否定”的关键词如“莫问、莫怪、不用、不须”等,从而起到非常明显的转折作用。此技法多用于转句,对起承句所描写的意象进行扩展想象,反向提出一个否定的状态,然后顺势道出答案,深化对主题意境的挖掘,令诗意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而关键词如果在合句,其实是以上技法的倒装的手法而已,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练习重点:选择反诘否定的意象,一定要是起承句所提到的或者是在此情此景与其有紧密关联的,否则就可能偏题,呼应不了起承句,造成上下文的隔痕。
    关键词:莫怪、莫嫌、莫问、莫算、不须、不用。

第34法: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
 习作《山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莫怪此时春色晚,云深方可远尘埃。


第35法:“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者也
习作《寄桃花》
花雨轻飘逐水流,香魂郁郁带离愁。
红消自有枝头满,莫向春风湿眼眸。
花径逢君赐玉音,屏间妙韵惹诗心。
一壶明月通幽境,酒润神交共绿琴。 ------望海老师题

时有谪仙狂,对沧海而吟,几度倾觞呼月落;
长为处士隐,向青山一诺,九冬吹雪唤梅开。-----没有问题老师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主题
293

8734

帖子

38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550
经验
2202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9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间一壶酒~ 于 2012-1-2 20:57 编辑

分类八: 明喻法   

    第46法、第51法。用关键词“如、若”来进行明喻,也是转句写法的重要技法。同样用在转句,或物与物比,或人与物比,或景与情比,从而在比喻中抒发情感、议论或兴叹。这个技法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运用,但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内在相通的特征。
       练习重点:要注意所选择的喻体与起承句的关联,特别要注意比喻的合理性。同时,比喻是为主题服务的,相比的目的是要在比喻中寄托作者的情感、开拓出新的意境,而不是为比而比。
关键词:似、如、若、若为。
       分类九、其他

   第三十九法、第五十二法、第五十四至五十六法独立性较强,暂时无法归类,但是我们可以从关键词中领会这些技法的作用,尤其要着重注意领会这些技法在转句、合句中如何运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载 (353.72 KB)
2011-12-27 09:54


《题图一》

冬日寻诗郊野游, 琼林清净待谁留?
若为雪柳吹萧色,木屋闲居到白头 。
(第51法:第三句以“若为”二字作起者。)

《题图二》
远山寂寂罩轻纱,玉树婆娑惹思遐。
如此清凉如此景,泥炉煮酒待仙家。(下平 六麻)
(第54法:第三句一二及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花径逢君赐玉音,屏间妙韵惹诗心。
一壶明月通幽境,酒润神交共绿琴。 ------望海老师题

时有谪仙狂,对沧海而吟,几度倾觞呼月落;
长为处士隐,向青山一诺,九冬吹雪唤梅开。-----没有问题老师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主题
293

8734

帖子

38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550
经验
2202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9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间一壶酒~ 于 2012-1-2 21:02 编辑

写了这么多,基本上都是凑韵!!!
花径逢君赐玉音,屏间妙韵惹诗心。
一壶明月通幽境,酒润神交共绿琴。 ------望海老师题

时有谪仙狂,对沧海而吟,几度倾觞呼月落;
长为处士隐,向青山一诺,九冬吹雪唤梅开。-----没有问题老师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91 小时
主题
253

2994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92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0
发表于 2012-1-2 21:1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有心人,向MM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91 小时
主题
253

2994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92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1
发表于 2012-1-2 21:1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有心人,向MM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98 小时
主题
3330

8700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54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12
发表于 2012-1-4 16:50 | 只看该作者
祝贺花间一壶酒完成56法分类练习,精华鼓励!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主题
293

8734

帖子

38

精华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550
经验
2202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3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9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20:37 | 只看该作者
[quote]祝贺花间一壶酒完成56法分类练习,精华鼓励!
壶中岁月 发表于 2012-1-4 16:50 [/quo
谢老师鼓励!
很惭愧,写的不好,也没有全部完成,会继续修改,继续写。
花径逢君赐玉音,屏间妙韵惹诗心。
一壶明月通幽境,酒润神交共绿琴。 ------望海老师题

时有谪仙狂,对沧海而吟,几度倾觞呼月落;
长为处士隐,向青山一诺,九冬吹雪唤梅开。-----没有问题老师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8 小时
主题
5

226

帖子

4

精华

52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100
经验
2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19
14
发表于 2012-1-15 19:16 | 只看该作者
给俺同班同学献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04 小时
主题
76

1499

帖子

23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5588
经验
338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4
15
发表于 2012-1-17 23:25 | 只看该作者
祝贺花壶完成56法!送酒
琴罢倚松观鹤
客来赊月烹茶-自题
傲首刺苍穹,矢向未移,屡建奇勋凭血勇;
深波连禹甸,南疆不靖,长驱魑魅枕干戈。十点下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91 小时
主题
253

2994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92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6
发表于 2012-1-20 11:02 | 只看该作者
一看标题就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主题
42

1065

帖子

9

精华

891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4595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22
17
发表于 2012-1-26 09: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壶酒同学佳作!并祝你新年快乐!
世事无需分辩,是非自有公平。省下闲心几许,笑看柳暗花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52 小时
主题
95

1969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568
经验
56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9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20
18
发表于 2012-2-8 12:2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有心人!佩服学习精神!学习了!
相如作赋约金凤
萧管腾空化玉龙===日游四海 雅赠
龙呈霸气凭空舞;
凤带祥容与瑞接====墨缘雅赠
闲拈俏笔绣龙】章,
倚月轻吟凤】影长。
酒韵交相】谁共醉,
临屏约】友话霓裳。===望海雅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4 小时
主题
1

30

帖子

0

精华

53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8475
经验
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9
19
发表于 2012-2-19 15:41 | 只看该作者
56法???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4 小时
主题
22

1032

帖子

3

精华

477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550
经验
4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30
20
发表于 2012-2-21 08:18 | 只看该作者
天~~这么多啊~一壶酒老师太厉害了~
行矣轻衣若雪;
醉兮大梦随风
若行倦矣,绛雪山中舒傲骨;
归去来兮,轻云槛外掸浮尘 ----缅甸哥题
云水襟怀,松柏风骨;
梅兰心性,雪月禅盟。----队长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17 08:41 , Processed in 0.1064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