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璇玑第一次作业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主题
69

3854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树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3137
经验
1375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 1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一、下载唐诗三百首和平水韵表,每天熟读二十首唐诗。
二、什么叫格律   
试词赋曲等关于字数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
三、什么叫押韵  
又叫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四、仔细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C组夜(秋夜客舍)》
作者:杜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 韵】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1、 标出此诗的平仄
2、 找出韵字
3、 押平水韵中那个韵部
    下平八庚
三、对联
C组:
(1)一点闲愁托付酒==(再嫁东风)  半弯弦月寄相思
(2)诗酒人生金不换==(再嫁东风)  幸福世界德养之
作业截止时间1月13号,评阅截止时间1月15号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主题
69

3854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树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3137
经验
1375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5
2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5:52 | 只看该作者
1.简单叙述渔夫老师今晚讲了哪几种综合分析法写评诗的方法?
.一、简单叙述渔夫老师今晚讲了哪几种综合分析法写评诗的方法?
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先从立意,谋篇,炼字,押韵,对仗,引典,造句,修辞,平仄四声……来分析。然后再综合分析。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综合写诗评的方法:
1、从分析作品意境入手
第一步:描绘作品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原作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看作者是否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指出具体。仅仅指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指出为什么而“感伤”。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了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就是步骤一)
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这是步骤二)。
表现了作者结束奔波游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时的愉悦闲适心境。(这是步骤三)
这样的诗评简单明了
2、从结构思路上入手:
看一首作品中句与句之间是不是存在密切联系。
那么分析作品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及起承转合
这种方式的分析步骤是:
第一步:概述作品的内容
第二步: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如:王安石《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第一步)。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领联直写自身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的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第二步)。
诗人通过这首七言律诗抒发了家国之思(第三步)
3、从分析作品技巧入手。
文字是音符,情感是旋律,而所有的事件和所见所想的一切景物或过程,则是素材。那么,诗词,就是一曲自己谱写的人生之歌。
所以我们第一步用提问方式:这首作品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第二步用提问变体: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第三步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作者用以抒发情感的手段方法
要求做到准确无误
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第四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其手法有效传达出作时怎么样的感情。
如:陈与义的《早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轩干分外明。
寂寞小格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作者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作者的第一句写感觉,第二句写视觉
三四两句,则视觉,感觉、听觉并写。
先听见蹄声响亮,才略开睡眼;“小”桥和“稻”田,当然是看见的。而稻田深处也是从听觉判断出来的。
作者在这里也用了反衬手法。“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稻田深处草虫鸣。”寂中有声。
三句四句
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动“寂寞”寂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
一会下来探讨
而“无人”在这里又表现天色尚“早”。这个早比齐己《江行晓发》所写的“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要“早”得多。
4、从分析语言特色入手: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如: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第二步:结合作品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阐述作品中用语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如:杜牧的《泊秦淮》
烟花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就是委婉含蓄
商女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后庭花》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么不使作者产生历史将复演的隐忧呢?
表现出作者对封建贵族辛辣的讽刺,深深地悲痛,无限的感慨。
5、从抓住诗眼入手:
第一步:肯定作品中“好”或肯定哪个更好
第二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第三步: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
第四步: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如:白居易《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大家看第三句“一看肠一断”。“看”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真切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为什么呢?接下来我继续分析:
这个“看”字,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而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这一看和一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意深深,看一回心就伤一回,时间也不能磨灭心中的伤怀别绪,让人久久牵挂着,很感人。
6、从分析炼字入手:即抓住作品中某字进行分析
如:王维《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我们看第三联中的“明”和“出”是不是最炼得最传神的字(第一步)
什么呢?
一是这两个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景色(第二步)。
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闪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第三步)。
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意境清幽秀丽,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第四步)。
为学须铢积寸累。——曾国藩《克勤小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主题
69

3854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树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3137
经验
1375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5
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05:55 | 只看该作者
1.简答题:
简要说明律诗的二十一条评诗标准是什么?
答:
  评阅律诗的二十一条 标准
1)观主题;主题跟内容 一致。
2)格式、标点规范、齐全。
3)合律。忌三平、三仄尾、孤平句。
4)用平水韵一韵到底,韵词性要有变化,阴阳交替,韵字不入诗。
5)首字 平仄比例 4/4 或者3/5;
6)入声字, 五律  : 4--5个 ;七律 : 5--6个;七绝  : 3--4个。
避免用于音节处。
7)注意音节:12/34/5/6/7 ,尾三字不用词组;
8)起承转合清楚;脉络清晰。分句之间衔接、关联、 无断裂;但 各句又有独立性,完成不同的任务;
9)诗是景+情、还是全是景、或全是情的方法。
10)起句要兴,合句要比。
11)起句:点题,突出五“何”: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景;时间用景表述。
12) 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个景物。
13)承句承接起句是否展开起句的主要景色、给转句做好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承句的后分句 后三字 要为转句铺垫;转句的后分句第五字要为合句埋下伏笔,是否有断裂的痕迹;
14)合句前分句(就是第七句)是否收住前6句。合句用最普通的文字写出有深意的句子,要把读者的思维引向句号的后面。
15)中二联对仗是否工稳( 平仄、词性);切忌“合掌”。
16)诗句中要多用‘动词’把画面活起来;名词不可都在每句的同一位置,以避免句式相同。
17)景色要跟感情绝对配合好; 用景色渲染心情,
18)恰当用典古;
19)观技法;描写、议论、抒情。
20)诗的类别;边塞诗、田园诗、伤别诗、羁旅诗、写景诗、托物言志诗、咏怀古迹诗等;
21) 不求句句好 , 但求一句精!
为学须铢积寸累。——曾国藩《克勤小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0 17:35 , Processed in 0.7777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