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下里巴人话语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267 小时
主题
1228

2万

帖子

102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欲把泰山研化墨

Rank: 10Rank: 10

UID
293
经验
2660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0 0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下里巴人话语
</b>里巴人话语
  
  
  关于农村,在我童年或少年,给我的印象太多了。因为其朴实,自然,因为其贫困,窘迫。我记得一年级时,学费要交14元,却许多人都交不起。上三年级时,其教室为平房,没有窗户玻璃,就几根木杈了事,每逢下大雨天,雨点从窗户飞进,加之屋顶也漏,是以我们时常赤着小脚在雨水积泡的教室中上课。最值得回忆的是,过年了,好不容易得到一鸡腿,却因为天寒,穿的衣服不够,把手冻着了。是以,吃得鸡腿却撕不得。我曾出句:儿时鸡腿有嚼劲。就是此段的回忆。十多年后,以上的这些我少见了。农村的变化很大。但这些童年的回忆却还是在脑海中时有出现,包括我生平接触的第一副对联,是小学三年级的老先生给我们讲的关于“踏倒磊桥三块石;辟开出字两重山”的对联故事。
  
  
  除了贫困外,朴实,自然,是农村给人的最大印象。邻里之间有空便在一起坐会,喝些酒,买些花生米,唠家常,说农事。邻居有困难,就互相帮助下,接济下粮食或钱票。他们的本性是天生善良的,也包括了我们农村的父母亲。我的农村作品里就显示了以上特色,并非我的文字使用能力有多高超,而是基于一种农村特色的真实与自然,感情与感恩的因素。曾出句“平常酒伴花生米”。写对“自家土灶烧柴裂;隔壁沙锅炒斗香”,基本就是这一写照,无文字的任何因素释然。
  
   现在的农村与以前的相比,变化很大,红砖房多了,小楼房也有了。村道改为水泥路了。加之政府对农村的关注,对农村的建设出力,所以感觉很深的是村村通电视工程,村村通沼气工程,小学生的学杂费用减免,农民可以买到放心的种子化肥。等等,我为此感到欣慰,是以联题“沼气便宜真便利;山煤更贵要更新”。“春水才添三寸绿;砖房又见百间新”等。
  
   村的风光依旧是那么美丽。有春风夜雨,有鸟语花香,有小桥流水,有碧野黄牛,有池塘,有鸭子,有蝌蚪。还有桃红柳绿,竹林橘园等等。有了这些,就不难理解城市中的人在厌倦了灯红酒绿,钢筋水泥的生活,愿意走出围城,来到农村放松,享受大自然的空气。
  
   我的作品里有关农村的不少,有自己的心情体会,所以少浮躁,少名利,多的是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与思考。现在的网络对联面临的饥荒就是有关农村的作品呀太少太少了。当我得知许多人在为争吵春耕时节,有没有雨中扶犁的场景时,我笑了,生活的体验来自农村,就知道有没有,偏偏不知道,还争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人,这只会让乡村三岁的小孩子都会取笑。写对联的同行们,还是多多关注农村素材吧,毕竟那是个给你衣食的父母。玩对联若忘记了此,还有啥意思。


若是天涯你不来,我与月光皆不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4-5 00:39 , Processed in 0.0713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