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因耽险韵每逃禅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

74

帖子

1

精华

167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18
经验
1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8 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5:28 编辑 <br /><br />大烟袋对这句的评说让人不好接受。
上句意思就含糊,“岂畏狂名时避酒“——”难道是害怕担当狂名才常常躲开酒的吗?“是不是这样理解的?
”因耽险韵每逃禅”和上句一样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好象都不是自己的句子。意思应该是”因为迷于推敲韵脚(作诗),总是把功课(参禅)都忘了“。
愿意的话就请指教。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厽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厽提现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199 小时
主题
248

1321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0
经验
4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9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2
发表于 2004-5-9 2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5:28 编辑 <br /><br />我先将我的评语复制过来:
“险韵”本诗韵术语,指诗句用艰僻字押韵,化险峻为平妥,宋苏轼曾用“尖、叉”二字为韵,推为险韵之名作。唐宋诗人中有好押险韵以炫奇者,可作此联“耽险韵”之注脚;逃禅,逃避世事,参禅学佛。“耽险韵”与“逃禅”有何内在联系?得12分。
我是基于把“逃禅”理解为逃避世事,参禅学佛意时作出了“‘耽险韵’与‘逃禅’有何内在联系?”的疑问,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发现“逃禅”另有“逃出禅戒”一解,这样句子就很好理解了,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句子,此题已重评,并在原试卷中作了说明。烟袋在此向白劳君致以歉意!
关与“逃禅”参看: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9 小时
主题
248

1321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0
经验
4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9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3
发表于 2004-5-9 2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5:28 编辑 <br /><br />干脆复制过来:)
                                   消  夏   说  
   
近来酷暑闷热难堪,热得我确实想逃出(这里绝对不能作逃入解)这"蒸笼禅"。本人素来厌恶空调,从来都是一把扇子使到秋。然扇子这东西是按劳分配的,用多少力得多少凉,一点便宜你也占不了。用力过度了得到的不光只是凉,还得搭你一身汗。所以古人说使扇子是"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秋便负心",到了还是给人一种赔了的感觉。总之在避暑上我还是倾向于"天人合一"的"心静自然凉"的民谚说。"心静自然凉"或许是个好办法,关键是怎样才能心静。那就是静下心来读读书,作点小感慨文字。据说古人的不少高论都是给热出来的,不信只要看看传世的许多谈文论艺佳作都好取个《消夏录》之类的书名即可知矣。
前些日子我随手拿起老杜的诗来浏览,当然是挑那些平白如话的但却又很著名的来读,为的是消夏。《饮中八仙歌》很有趣,流畅的节奏有如听快板评书。但没读两行就发现了一点小小的困惑,即不知诗中说的"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之"逃禅"二字究竟应该怎么解。全诗如下: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这里的"逃禅"显然是指苏晋因贪杯怠慢佛禅事,从"禅"中"逃"出。然自老杜以降以至于当今,"逃禅"一词多都被反著解反著用,作"儒士学佛"之意,即用如"逃"入"禅"中,当然也有用如老杜诗中之意的,但为数绝少。那么这禅究竟是逃入呢还是逃出呢?查了些书,说法似乎是两者兼可,历代注老杜此诗者的解释则模棱两可,亦无定说。可见"逃禅"还确实充满著古代朴素的辨证法:怎么说都通。
不懂就问。我于是把这小小的困惑作为疑问,贴在了坛子上,以祈高人赐教。但后来又想,对此类问题感兴趣的网人大概委实不多,所以我也没打算真想从坛子上得到什么反馈。估计那帖子贴了其结局就跟一粒芝麻掉到井里,连花也溅不起来。然而这网络世界毕竟浩瀚有如大海,昨天往回翻了几页,竟见有高人回答了,正所谓"兔脱如飞神鹘见,珠沉无底老龙知",惊喜无任。其中有名曰"老卜"者,引证"逃"字用例,又引仇兆鳌在《杜工部诗详注》的说法,大致认为"逃禅"是暂时逃离禅戒之意--老杜在《饮中八仙歌》里用的是此意。但后来为何多解作"以学佛者为逃禅"而有悖老杜原意?似尚无法明了。现在实事上"逃禅"一语确实是如1989年版《辞海》所解释的那样,兼有"醉酒而悖其教"与"逃避红尘,参禅学佛"两义。
我想老杜在《饮中八仙歌》用的"逃禅"作逃离佛禅之意解是正确的,因为这从他列举的几位高人的脱逸行为可证。若解作苏晋喝醉了酒还念念不忘参禅正事,显然与其他诸"仙"的放逸行为相左;或可解释为喝醉了反而参出了超乎寻常的禅机,则老杜的"醉中往往爱逃禅"句中完全没必要用"爱"一词。反之,表现人物性格的放诞任性用"爱"是最恰当的,这里的"爱"显然是贪爱之意。
那么"逃禅"后来为何又被解作"逃避红尘,参禅学佛"的意思呢?"逃禅"一词是老杜的发明,我看问题一定出在后人袭用此词时误解了老杜原意,遂使得两意并存于后世。现在我就试著破破这个疑案,寻找真犯人。
案,中唐时有位元和间人叫牟融,他的一首《题寺壁》诗中袭用了老杜"逃禅"一词,诗中曰"闻道此中堪遁迹,肯容一榻学逃禅?",然此处他已经反老杜之原意而用之矣。如果没有发现更早的资料,说牟融的《题寺壁》实开"逃避红尘,参禅学佛"之意的先河,当无疑问。宋人的《逃禅词》名字取的就是此意,影响至巨,后来此意广为人用,至今不绝。
其实我觉得真正能解大诗人的诗者必大诗人不可,能解老杜者非苏东坡莫属。他在《谢苏自之惠酒》诗中评说老杜《饮中八仙歌》云"杜陵诗客尤可笑,罗列八仙参群仙。流涎露顶置不说,为问底处能逃禅?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这里的"为问底处能逃禅"是说苏晋虽逃出禅来,但试问他又能逃到哪里去呢?这里苏子无疑是按老杜原意理解逃禅的。苏子又在《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予亦次其韵》一诗袭用"逃醉"云:"怜君解比人闲梦,许我时逃醉后禅",这里直接套用老杜原意,也就更加明白无误了。奇怪的是持此意的势力到后来反而成了弱势,远没有牟融误解派的势力强大,至今犹然。比如至少我手里现有的论文集中,就有今人两篇这样的学位论文:<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禅原因初探>,<明末清初遗民逃禅之风研究>,足见牟派影响之大。
话说到这里,好像顿觉凉爽多了,宜乎哉,"心静自然凉"!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ニ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ニ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

74

帖子

1

精华

167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318
经验
1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6
4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5:28 编辑 <br /><br />长了不少见识,我不知道“逃禅“还有后一说,谢谢指教!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ゼ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ゼ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4-11 15:50 , Processed in 0.0746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