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武冈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结束更新】小3班名联推荐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6:25 | 只看该作者
第069号作品
一曲后庭花,夜泊销魂,究是三生杜牧;
东边旧时月,女墙怀古,我如前度刘郎。

潘恩题南京停云水榭。联语乘兴吟怀,别有寄寓,有对买唱享乐、醉生梦死者的嘲讽,有重游南京即景生情、怀古抚今之感慨。化典自然,恰切题旨,对仗工整,清新隽永。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6:25 | 只看该作者
第070号作品
人言为信、我始欲愁,仔细思量,风吹皱一池春水;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

黄体芳题南京胜棋楼。联语句工词丽,用典自然,意境深沉,切事切景切情。上联“仔细思量”和下联“如何结局”两句乃点睛之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55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这是一副集句联,“人言为信、我始欲愁”出自纳兰容若好友顾贞观评价其词之语:“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作者将“人言愁”略改为“人言为信”。“风吹皱一池江水”出自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出自苏轼《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浪淘尽千古英雄”出自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胜棋楼是朱元璋与徐达弈棋之地,传闻徐总是败在朱手下,而朱之棋艺本不如徐,但朱又很自信,认为徐未必能赢自己。故上比有“人言为信、我始欲愁”,如果传闻说的便相信,我就开始忧愁了,“仔细思量”一番,联想到自己身处之官场,心底顿起涟漪,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一般。下比说不管朱徐胜负怎样,“胜固当欣、败亦可喜”,又“如何结局”呢?这些“千古英雄”都被“浪淘尽”了,给后人以无尽之感慨。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56 | 只看该作者
第071号作品
无可奈何新白发;
不如归去旧青山。


郑心一自题联。联语遣词工巧,颇切思归之心境,有白发新添之慨,却无回归自然之忧,表现作者的旷达情怀。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 小时
主题
2

149

帖子

0

精华

874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65404
经验
87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3-7
105
发表于 2015-7-19 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2:16 | 只看该作者
第072号作品
问狮峰底事回头,想顽石能灵,不独甘泉通法力;
为虎阜别开生面,看远山如画,翻凭劫火洗尘嚣。


洪钧题苏州拥翠山庄。联语写虎丘风物景观,描绘山水风光画境,反映洪钧居于此的郁闷心情。虽然已过着闲适自得的生活,但又欲凭借劫火来洗涤这尘世的纷争。遣词婉曲,立意别有寄寓。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2:19 | 只看该作者
第073号作品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张岱题西湖龙井。联语由龙兴致雨而联想生发,造语自然,切地切景。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2:19 | 只看该作者
第074号作品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金圣叹题书斋联。联语朴实无华,寓意情理于感慨之中。他在临刑前所题之“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一联,用“莲”谐“怜”,“梨”谐“离”。看来,这是金圣叹最大的不如意之事。此时此景,从容写出,坦怀自见。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5:57 | 只看该作者
第075号作品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藩题成都武侯祠。此为传世之“攻心”联,告诫后人对人对事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5:58 | 只看该作者
第076号作品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仅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李联芳题黄鹤楼。联语写景抒怀,思绪纵横,“极目古今”“放怀天地”,引出许多感慨。构思立意、遣词造句均恰到好处,在长联中亦算佳品。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5:58 | 只看该作者
第077号作品
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高瞻,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蜀山川,钟灵毓秀;
凌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词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川俊杰,播美扬修。


笪重光题四川成都望江楼。联语气势不凡,思绪纵横。上联写四川风物景观,突出气象美;下联写四川人文历史,突出文风盛况。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6:00 | 只看该作者
小3班名联推荐第二阶段到此结束,稍作休息后,进行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以当今活跃在联坛的著名联家的对联为主,并结合其创作经验。希望同学们揣摩学习!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08:46 | 只看该作者
第078号作品:话题创作议征联(山西·张兴贵)

征联,楹联界的“话题作文”(高原汉子)

话题作文是新时代很受人青睐的一种作文形式。如果说楹联创作是联人作文的话,那么,征联就是一种话题作文。它是联人以主办方确定的主题为话题,依据提供的材料,围绕提出的要求进行自由创作的一种楹联写作过程,具有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命题作文的局限性。话题作文比命题作文好写,好在它给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自我发挥空间。但是,话题作文也不容易写好,局限在于,如果对话题的主旨未明了、处理不好收与放的关系,便会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

下面,我结合这次高州征联中的二等奖作品《题悦乎亭》的创作过程,谈谈我对征联这个“话题作文”的创作体会。

任何形式的作文,审题是第一要务。审题的过程就是认真阅读主办方给出的材料和提出的要求。高州市东方新城全球重奖征联帖发出后,我反复阅读了整个征联启事。通过阅读,我明确了这次征联的根本目的在于主办方要通过这次活动,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灵魂,活动的载体是东方新城景观,切入点就是其中的12个亭台楼榭,最明确的要求就是字数不超11字。

审题完毕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选择切入点和突破口。在12个亭台楼榭中,我首选了“悦乎亭”,因为,该亭取意于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这句话,我很喜欢,多年的作文经验告诉我,写自己喜欢的题目,创作很愉悦。

找准切入点后,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来了,这就是立意。它是整个创作的心理准备,也是创作成功的基础。依据主办方“以儒文化为灵魂”这句话,我觉得给这个亭子题写楹联,重点是通过这个亭子,折射儒文化的灵魂精粹,而不应该放在对亭子本身的描写或议论。儒文化的内涵很丰富,简短的22字,不可能全部包含,必须突出重点。这个重点,当然是孔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这句话的关键字是“朋”“远”“来”和“悦”,而句眼就是“悦”字。因此我决定,我的联语必须抓住这四字,突出“悦”字。

这个思路确定后,我发现了个问题:用这四个字表达孔子的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很难,难的是,这句话只能形成一比联,另一比如何与其匹配?是一比写实,一比议论提升?还是两比都围绕儒学思想相得益彰呢?根据我的习惯,我在这个题材的处理上,不想在亭子本身上花费多少笔墨,因此决定两比都诠释儒学思想。寻找儒家或孔子的另一句名言就成了我考虑的焦点。儒家或孔子的名言很多,哪一句用在这里不牵强附会呢?我再一次阅读了启事中关于“悦乎亭”的文字介绍,我的目光定格在“临水而建,与瀑布相邻”这句话上。于是,与水有关的一句儒家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现在了我的脑海。

立意完毕后,谋篇布局,也即构思就是成败关键了。我认为,全联既要表达儒家的这两句名言所包含的深意,但又不能把联语变成这两句名言的“换个说法”,尤其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句更不能直接说出来,需要暗示。因此,亭子这个具体事物还不能抛在一边。我决定,写亭子不写其形而突出其神与其境。其神,就是“悦乎亭”的文化内涵融合了儒家思想的古代和现代理念,其境,就是近水而建。选取其近水之境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合理地暗示到此一游的人,重温一下孔夫子当年走近水后说出的那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上联的思路清晰了,下联就好说了。

构思完毕,当然就是写出初稿。我的初稿是:汲古溉今,近水欣闻先哲诫,察天俯地,临风更悦远朋来。写下一看,自己也不满意,查找原因,觉得是字句推敲不到位。所谓推敲不到位,其实就是该来的字词没到位,没别的办法,找该来的那几个词语就是了。

仔细想来,“汲古溉今”和“察天俯地”这两个词语,在当今的对联中屡见不鲜,这样的词语放在重奖征联中,肯定是下下之策,不改变绝对不行。同时,我发现,下联的后半句,几乎用了那句名言的所有重点字,实在不妥。这时我想到了“悦”是关键字,必须突出来。突出这个字的办法,一是位置提前,二是重复强调,这样,下联的第一分句就变成了“悦人悦己”,上联的第一分句随之改为“融古融今”。“悦”字前移了,空位谁来占?我想到“待”字,因为它既有接待、招待之意,还有期待之意,用在这里最能体现中心思想,但“更待”一词很生硬,再看与之对应的“欣闻”一词,也觉得有点俗气,这时,我又想到了孔子的《论语》,文言虚词用的炉火纯青,体现儒家思想的对联,如果用一两个文言虚词,岂不更好?于是,“而闻”与“以待”就对号入座了。全联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融古融今,近水而闻先哲诫;
悦人悦己,临风以待远朋来!


认真看了一遍,全联所包含的意思,正是我要表达的意思。系统查阅格律和重字没有问题后,就定了稿。

以上就是我作这个“话题作文”的思路回顾。说句实话,对这个联,我的自我感觉不错,果然在征联公示时列入优秀奖,最终揭晓时获得了二等奖。在高手如云的这次作文比赛中,我为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由此得出的体会就是:写好征联这个“话题作文”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但仔细阅读征联启事内容,紧紧围绕主办方的要求,审题认真、立意切旨、构思慎密、推敲到位还是行之有效的。谨把我个人的认识写下来,抛砖引玉,不亦悦乎?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60 小时
主题
443

1万

帖子

73

精华

1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58846
经验
3293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96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0-18
114
发表于 2015-8-3 22: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武冈李飞老师推荐的三篇作联高论!
龙途破壁;
联旅在心。[武冈李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6:17 | 只看该作者
第081号作品:曲意逢迎征对事(河北·白国成)

写征联同写性情联不同,要不可避免地迎合主办方的心理,但不能盲目地夸大与吹捧,空洞无物,为人所讥。或大气,或工巧,或另辟蹊径,道人所未道者。

作联首先要理清思路,不然东拼西凑,上下句、上下联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脱节现象。创作此联时,我是如此构思的:上联要切地,下联要切人文内涵。

下面我就孝义征联的那副一等奖联作来谈谈当时的创作心得。

首先百度孝义,孝义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北与汾阳市毗邻,西北与中阳县相依,西与交口县接壤,南与灵石县相连,东南与介休市隔汾河相望。于是有了起句“倚吕梁之雄壮,吞汾水之苍茫”,两个动词要大气雄浑,还要准确,两个形容词也要贴切精彩。接下来便是结句“如许江山长醉客”,一开始想的是醉我,后来觉得还是换作客好,便作了修改。

对句要切中孝义的人文内涵,此地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孝、义。我便想好了对句的自对“尊孝道而传家,存义心而立世”,接着很自然地便有了结句“千秋教化永流芳”。

最后定稿时总觉得气脉不畅,于是想到了第三句的承接,补充了上联中的“气象频生”和下联中的“文明相继”,便成了定稿:
倚吕梁之雄壮、吞汾水之苍茫,气象频生,如许江山长醉客;
尊孝道而传家、存义心而立世,文明相继,千秋教化永流芳。


说句实在话,我的这联与其他的一等奖比起来,从构思和文字的安排来看,稍嫌平淡了些。这也是我的真心话。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6:19 | 只看该作者
第082号作品:量体裁成可意联(山西·温本理)

题大洪山
起伏列青峰,由西北向东南,形胜鄂中,一帚扫空风雨事;
高低多翠木,掩人家藏洞府,情归物外,千秋赢得水云心。

注:此联获湖北钟祥之旅全国征联一等奖。

【创作心得】题署山川形胜须有包举统括之力,山巍峰高,作者便须站在更高的境界去经营安排。在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后,神游物外,已是心中有数。上联凌驾山岳之上,得地形之全貌,大洪山整体形状若扫帚,使作者有了新颖构思,下联深入山中,写景抒情,极尽清幽嘉美,情感力求与之水乳交融。联作在出炉后,对局部文字的进一步锻炼也使得整体更加通畅生动。

取于义、存于仁,看柜前客户,各循正道;
通以川、汇以海,让天下财源,齐化善流。

注:此联获河南三门峡金融杯全国征联一等奖。

【创作心得】题撰行业联易流于枯燥,如何避此弊病是构思时之首虑。在掌握行业的专有性质和特点后,作者对“存取、流通、汇兑”等一些行业术语展开扩散思维,巧妙地渗入理念内涵,借此增强了立意的新鲜感和积极性,并通过客户和银行两者之间的互动来体现行业形象。在行联技法上,运用自对兼互对、锤炼领字等手段,增强了联句的张力。

题山西大剧院
和于汾水清音,听弦管声来,真同天籁;
倚仗西山大幕,有古今事演,直入人心。

注:此联获山西六大建筑全国征联一等奖。

【创作心得】山西大剧院是一个大型建筑,作者在为其创作楹联作品中,考虑切题的同时,最欲展现的是“大气”二字。经查阅资料和几番斟酌,大剧院周边的汾河、西山景观给作者带来了灵感,于是锤炼出了上下联起句各自出彩的一笔。而后,将此与大剧院中奏弦管声、演古今事的特征相互糅合并升华,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大气”的初衷。

大手笔凭谁,引南海潮声,涤尽尘沙清肺腑;
好风光入画,看曲河波影,分开花树映人家。

注:此联获广东深圳大沙河公园凉亭全国征联一等奖。

【创作心得】唯有深入了解,始能胸有成竹。创作此联,作者通过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吃透了征集方的主旨。在构思立意时,从凉亭周围的环境而想到建设者,由此抓住了灵魂,好的立意使得起点居高,亮点突出,继而量体裁衣,自是水到渠成。在行联技法上,注重以句式节奏的变化和文字对仗的精巧来为全联增色。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7:52 | 只看该作者
第083号作品:巧将资料细安排(江西·胡小敏)

从参加征联到现在也有几年了,既然参加了征联,当然是要围绕征联方的要求来写。我没有觉得这样就失了文人的骨气,关键是自己怎么把对联写好。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准备工作做得足些,写得认真些的,获奖的机会就要大很多,所以写作前认真读启事,了解主办方的要求,尽可能多地了解所要写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

记得参加东营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万通杯”全国楹联大赛时,我也是查读了很多东营区的资料,其中最打动我的就是“黄蓝经济圈”建设的描述,展现在我面前的就是一幅幅画面,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有规模宏伟的构想蓝图,也让我感受到了东营人的智慧与豪气。何况大海是我心里最向往的地方,黄河又是中华儿女永远的情结。所以,一开始我就决定要从“黄蓝”两字着手,而且一定要将黄河写入对联。

上联前两个分句就从这里得出,句子虽不精妙,但是已将东营区建设构想引出。考虑到本次征联的主题,虽然结句已想到要落在“画”字上,但显然还需要充实内容。所以在分析“城市乡村,花草树木,人文生态”等这些可用素材时,思路也渐渐打开,觉得直接写绿色生态不如写红色,因为红黄蓝是三原色,可以使人抒发联想,又想到海上日出给人以壮观的视觉感,就写了“红日增辉”,也象征着东营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最初的结句由“三原色”想到了“七彩”这个词,但觉得所体现出来的意象比较凌乱,打破了原有的稳定感,且反而缩小了想象的空间,又经再三斟酌,改成了后来的句子。“三维”二字果然使得整个画面有了空间感和动态感,又用了“独构”二字来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既然是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又是人文旅游胜地,当然会有很多人来旅游观赏。我认为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会让读者感觉更真实。“天地为家,白鸥作伴”原本就是许多人向往的闲逸自由的生活,黄河水流入大海,从这里扬帆远去,仍感觉相偎在母亲河的怀里,又是何等安心与温暖!所以这一联我最后定稿如下:
叹谁妙手绘东营,凭黄蓝着色,红日增辉,独构三维生态画;
看我轻帆扬大海,以天地为家,白鸥作伴,相偎万古母亲河。


这副对联在这次赛事中获得一等奖,我想打动评委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切合当地的发展构想与当地的景观特征,文字优美,画面感强;二是符合当地的旅游特色和人们对自由休闲生活的向往;三是融入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深厚的感情,增加了对联的厚重感。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5:11 | 只看该作者
第084号作品:谋局定位总相宜(北京·生吉俐)

学联几年,参加征联比赛,很幸运地得了一些奖。应万峥嵘老师之邀,我写了写几副获奖联的创作心得,与各位老师分享,期待得到老师们的批评指教。

2012年太原迎新春联大赛,我获得一等奖。获奖联为——
民瘼牵情,将清廉永植怀中,标如双塔;
丹忱报国,把功德长留世上,灿若三春。


此联能得奖,应该归功于构思比较巧妙,联语比较大气贴切,思想内涵比较丰富。上联将抽象的清廉,比喻为太原名胜景点的双塔;下联写崇廉尚洁给百姓带来的恩惠,因为官员们的廉洁之风,使太原城像春天一般温暖。全联既体现了廉政主题,又不乏春节的喜庆气氛,两者结合得比较好。对联的句式看起来随意,读起来却不乏韵味。

太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其境内名胜古迹很多。起初写联时,对于选取哪个景点入联很是拿不准,怎样才能使读者认出这是写的太原,又能起到烘托廉政主题的功效呢?后经思考我觉得选取双塔最合适。双塔既是太原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能给人超拔高耸的观感,具有形象意义,能与廉政主题相关联。因此选择了双塔入联,来突出廉政文化。下联主要营造春节喜庆氛围,其实只用了 “灿若三春”四字,春天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这样,又切合了春联的主题要求。

2013年5月揭晓的河北武安玉皇山毛公祠征联,我获得一等奖,获奖联为——
非帝非王,竟使历朝输气概;
亦文亦武,但开新霁朗乾坤。

这副联之所以得到评委老师的认可,我想应该是此联对毛泽东主席的定位比较准确。全联表意含蓄,对伟人身份在分寸感的把握上也比较准。上联用了“非帝非王”,意指毛主席虽然未曾称帝称王,而他有不逊于帝王甚至超越了历代帝王的伟人气度,同时“非帝非王”也暗示了旧制度的终结。下联颂扬其过人的文武之才,在他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彻底改变了传承几千年的封建体制,开辟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天地的伟大功绩。联意比较厚实,对仗工整,用词比较考究,张弛有度。

写伟人的联,难点在对伟人的定位上。一个伟人,其身上有无数优点,无数不同于常人的人格特征。但要抓住其最具代表性,最具核心意义的某个点,的确是非常难。如果能选准这个点,就可能将人物诠释得充分;如果没选准,很有可能写成无关痛痒的赞词,不能将伟人的精神特质体现出来。所以在写这副联时,我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思考,最后决定以“非帝非王”来定位毛主席。他是一个国家的领袖人物,如果在旧的政治体制下,他具有帝王的地位。但他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然不是封建政治体制下的国家,而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毛主席既不是帝也不是王。但毋庸置疑,在刚刚从黑暗旧社会被解放的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毛主席的功绩又是远远大于历代帝王的。有了定稿的上联,下联再写毛主席的文才武略和领导取得开天辟地的新成就,也就水到渠成了。

2013年7月揭晓的中国贤母文化园楹联大赛中,我写的岳母联获得三等奖,获奖联为——
不单望子成龙,犹为天下忠臣,早借针尖铭重托;
何止教儿有术,更树人间母范,且从园内谒高风。


岳母,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她是古代四大贤母之一,教子精忠报国。她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她培养的儿子岳飞,是流芳千古的爱国英雄。岳母刺字的故事流传甚广,写岳母,一定要写上她的这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如何表述呢?我考虑许久,决定以含蓄的方式表达——“借针尖铭重托”,“精忠报国”几个字虽然没写出来,亦能让读者心领神会。

此联得到杨逸明老师这样的点评语——全联如叙家常,语气亲切,语言流畅。上联有引申拓展之意,能宕开;下联归结到眼前名园,能收拢。

2013年4月揭晓的山西介休张壁古堡征联,我撰写的北堡门联获得二等奖,获奖联为——
军窑错落、地道纵横,著防御奇观,一部兵书无缺页;
胜迹繁多、禅林耸峙,乃人文宝库,千秋遗产有余香。


这副联我自己比较喜欢。关于张壁古堡的这次征联,分为很多个景点,每个景点的征联要求都不相同,从征联启事中看到这样的说明——张壁古堡作为古代军事重镇,地形呈三面临沟、一面靠山之势。受此所限,堡门只有南门、北门和瓮城门。其中,北堡门因门前地势较阔,交通方便,是规划中的景区主入口,所以为征联重点。作品要求从宏观入手,对张壁古堡的景区特色和文化内涵予以高度概括,体现“观此联而知古堡”的文化引领作用。

通过仔细阅读揣摩征联启事和查阅相关资料,我首先从宏观角度,想到了一个比较恰当的比喻。就是把这个军事重镇喻成一部“兵书”,因为这个军事重镇最神奇之处就是保存完好,所以这部兵书是完整的,没有缺页的。而张壁古堡被众多军事专家、文物专家、历史学家称为不可多得的军事文化瑰宝,这一点让我想到了与兵书对应的“遗产”。于是,先写出了“一部兵书无缺页;千秋遗产有余香”这组分句。随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古堡特点,写出“军窑错落”“地道纵横”“胜迹繁多”“禅林耸峙”等,补充完整另外三组分句,让这副联整体变得更为丰满、更为贴切。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13 | 只看该作者
第085号作品:雅俗同赏愈关情(辽宁·赵滨)

亲壤思先农,安仁厚德,贮千畴黍稷芬芳,可耕可读;
邀朋游沃野,故郡新风,置一派田园淡雅,宜画宜诗。

注:此联为湖南郴州安仁县稻田公园征联特等奖作品。

创作体会与心得:
稻田公园以袁隆平院士题写的“稻田公园”园名为横联,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内容与其匹配的对联,作品内容要求反映安仁特色的农耕元素、农耕劳动、农耕休闲和神农文化的“现代农业公园”亮点。上联起笔即渲染出后人对炎帝爱戴之情,后层层递进,准确体现了神农文化的悠久历史及对后世的影响。上结出彩,寥寥几字,刻画出影响中国几千年耕读文化;下联承接自然,寓意农耕元素延伸至今,故郡有新风,如诗如画的田园色彩,突出了“现代农业公园”主题。进行创作时,我首先了解了安仁县的历史。相传炎帝神农氏到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因此安仁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烂灿的文化,民风淳朴,民间文化遗产底蕴深厚。而自古华夏注重“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耕读文化可以说孕育了五千年文明。当今稻田公园为传承农耕劳动、农耕休闲和神农文化,在快捷的今天,那一派田园淡雅,正是我们心灵的家园。这样上联叙古、下联重今,古今交融一体,切时切地切景。

隔尘喧于世外,任荏苒光阴,立身犹带沧桑味;
收月色与心湾,伴温馨灯火,抱朴不辞风雨声。

注:此联为“世纪明月,盛世迎春”海内外征联大赛一等奖作品。

创作体会与心得:
世纪明月家具有限公司,是国内一线知名红木、实木品牌为主的专业化卖场。融红木家具品鉴、字画书法欣赏、行业经营品茶会友、高端产品展销为一体,成为明月实木楼的最大特色。浓郁芳香的企业文化背景,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和宽广的空间。此创作并未从渊源、工艺、风格入手,而是另辟蹊径,想在委婉中平和见奇,将人文发挥淋漓尽致。借物喻人,红木家具久经岁月的沧桑,不正是明月家具人历尽艰辛的沧桑?抱朴不辞风雨的红木,不也正是明月家具人坚持不懈的精神?上下联分别以“隔”“收”字起笔,渐入佳境,仿佛嗅得到光艳夺目的红木家具久经岁月的“沧桑味”,依稀聆听到明月家具人历尽维艰、引领商贸流通服务企业骄人业绩的“风雨声”,读来耐嚼耐品,所谓“人要直,文要曲”,是之也。本联虽然用词简朴,还算雅切,一气呵成引起了心灵的共鸣。

天女下瑶池,搭台布景,看花卉交融世界;
园林飞梦想,撷绿铺红,让春风走进自然。

注:此联为2013年青岛“喜迎世园会,吉祥庆新春”楹联大赛一等奖作品。

创作体会与心得:
曾看见一个演讲,在青岛世园会筹办上,作为孔孟后人,我们应站在人类的角度思考世园会,融汇中华智慧启迪未来城市发展。这句话感动了我。看见这次征联,仔细查阅了资料,也深深体会到青岛世园会的举办对城市未来、对世界未来的影响。因此,创作定位在美哉山水意境,契于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上联巧用比喻拟人手法,突发奇思,将世博园美丽景色比喻成瑶池下凡的天女,来搭台布景,营造出一幅美仑美央的意境。更循循引入,看花卉绚烂开放,是为迎五洲来宾。结句升华,紧扣世博交融世界,提升得当,令人回味;下联简洁灵动,韵味十足,紧跟时代节奏,着眼于实现中国梦,这诗情画意,这万种风情,更是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整联用浓浓的色彩,渲染出春节气氛。通联巧在构思,比喻恰当,文词鲜活,主题鲜明。美丽的花漫天飞舞,它来自神话的瑶池,天女散花,避免了造景的平滑;撷绿铺红,可渲染出春节的祥和气氛,春风走进自然是运用拟人。创作并非高明,只是在创意上加以想象,虚实相映,旨在雅俗共赏。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4:03 | 只看该作者
第086号作品:淘尽黄沙始见金(辽宁·杨晓雁)

若干年前,《对联杂志》社曾约我为“获奖之路”写篇创作体会,由于我对自己的“产品”没信心,且不擅长总结经验(回头看自己一路歪斜的脚印,总有一种难为情的感觉),所以我回之:等我有了满意的作品,再写不迟。直到今天,受联都论坛管理员万峥嵘先生的再次邀请,我只好怀着惶恐的心情,与大家聊聊写对联的一些感受,一同探讨学习。

要写好一副对联(尤其是应征对联),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掌握背景资料。对材料的掌握,可谓是多多益善,然后从中汲取可用的东西。有时看似支离破碎的几句话、几个词,甚至几个字,都可能触发你的灵感。鉴于自己才思愚钝,再加上没时间在电脑前把搜来的资料全部消化掉,然后一气呵成地把对联写出来,就自备了一台打印机,把资料中有价值的部分打下来。在工作之余,或完成家务之后,反复阅读,然后尽量展开联想,在脑际形成一个大概的场景。如果是风景区联,就想象下一览众山小、或是凭水临风、或是畅游花海的感觉;如果是人物联,就要体会下其人的喜怒哀乐,梳理下他的思想脉络、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提炼、升华的过程,一副联立意的高低多是在此阶段形成的。身边的朋友问我:写那么多的风景名胜联,你都曾实地游览过么?苦笑曰:神游罢了。其实,古人也是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与物游”,视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的,可见神游是多么重要。这种写作时的感受,就好比一个演员,在逐渐走进某一个角色,需要用心去体会(角色心理),去理解资料(看剧本),去搜肠刮肚的想词儿(背台词表达)……难怪有人说:写作是一种状态。这种过程虽然辛苦,却也很享受,这也正是一些人乐此不疲的原因吧。当然一副作品水平的高低,又与作者的天资、修为、境界、阅历息息相关,千人千面。同一个主题,不同人的作品,却是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而写作方式更是因人而异的。

下面就两个获奖对联,向大家展示下自己创作的思路。

1、龙女祠
芳心济世,善念怡人,湖畔常随花雨至;
祠宇更新,香烟再续,天边又驾彩云归。

注:湖南郴州市北湖区龙女寺全国征联入选刻挂。

【创作心得】
郴州龙女寺之源——陷池塘是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的《柳毅传书》的发源地,所以一说到给龙女祠写楹联,脑海中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柳毅传书》的故事。但细审启事中提供的资料:“寺中有龙三娘大型雕像,传说龙三娘有呼风唤雨、有求必应之灵气,因此每天来这里求神拜佛者,络绎不绝。尤其是每逢龙女生日——四月初八,两湖、两广及江西四川等地的信徒都提前赶到这里烧香拜佛,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此时此地的龙女,不仅仅是传奇故事中的女主角,更是佑护百姓平安的使者,是百姓心目中的神祗。所以我在构思龙女祠的楹联时,把重点放在了龙三娘能呼风唤雨、有求必应之灵气这一主题上。因此构思出了“芳心济世,善念怡人”两句,体现出龙女慈悲、善良的心性。唐岑参《龙女祠》诗云:“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蜀人竞祈恩,捧酒仍击鼓。”龙女应百姓所祈,为人间普降甘霖而来,所以有“湖畔常随花雨至”一句。

该寺始建于唐朝,重修于清咸丰年间,于文革期间夷为废墟。2005年龙女寺又重建,新建的龙女寺集观光朝圣、佛教修行、殡葬祈福文化于一体。法会活动以“重建龙女寺、造福天下人”为主题,重建后的第一天就吸引了上千名信徒观光、朝拜。因此有了“祠宇更新,香烟再续”两句,体现该寺天灾人祸后的再度辉煌。“祠宇更新,香烟再续”,龙女在天之灵,遥相感应,也会欣喜异常,魂兮归来,重返人间,“天边又驾彩云归”。
作者的创作视角有如蒙太奇的电影镜头,而读者随着镜头的上下移动,观赏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湖畔花雨、天边彩云,营造了一个浪漫、唯美的空间意象,给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余地,仿佛让人看到了襟带当风、衣袂飘飘的龙女倏忽而来、倏忽而去的妙曼影像。而联中祠宇与香烟的出现,又把人拉回了熙熙攘攘的现实中,似乎看到香烟缭绕的大殿上,人们在顶礼膜拜他们的女神。一霎儿天上、一霎儿人间的虚实结合,让人目不暇接,使语言艺术的魅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句中自对手法的使用,使联韵、气脉更加优美、流畅。

2、芥子园
春色未央,胜景如来天地外;
诗心无碍,闲情偶寄水云间。

注:“笠翁杯”全国征联一等奖。

【创作心得】
要写好此联,首先要了解透的两点就是李渔其人及他的芥子园。

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多才多艺,又颇具争议的风流文人。他不仅是位出色的戏曲家、诗人、楹联家,还是一位有着极高审美情趣的造园高手。他的芥子园极具诗情画意:板桥茅舍、曲径回廊、舞榭歌台、流泉飞瀑、茂林修竹、芳草名花、游鱼鸣禽,天下园林之精妙,尽在其中。芥子园独一无二的景致,当真是“胜景如来天地外”。

芥子园里的生活是李渔一生最惬意的日子。李渔在芥子园完成了《无声戏》《一家言》《闲情偶寄》等著作,度过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正如他本人所言的“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每日的歌舞笙箫,如此诗意的栖居,可不就是“春色末央”?此句不仅仅道出了芥子园的现实之景,更是对这位饱受争议的老人一种肯定,在他死后的数百年里,他的影响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与日俱增。

妙语连篇,年复一年的潜心创作,可谓是“诗心无碍”。此一句,使李达观、乐天的性格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病痛还是贫穷,都不能阻碍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他向我们诠释了一种别样的人生意义——所谓快乐,就是在逆境中也要活得有滋有味。

在构思此联的时候,我想起十几年前买过的一本书,封面上有一句:中华第一风流才子传世之作。当时,好奇心让我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原来这就是《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所写的《闲情偶寄》。闲情偶寄,寄于何处?文人、士大夫往往都喜欢寄怀于山水之间,而李渔也不例外。他携带他的戏班远途跋涉,走遍了燕、秦、闽、楚、豫、广、陕等省区。“三分天下几遍其二”“名山大川、十经六七”“四海历其三,三江五河则俱未尝遗一”,中华大地的奇山秀水,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云水禅心,闲情偶寄,想到此灵机一现,“闲情偶寄水云间”一句,便脱口而出了。

此联上比言景,下比写情,情景交融。书名《闲情偶寄》的嵌入,也精巧自然,没有凿斧之痕。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7 04:03 , Processed in 0.1079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