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郑群 于 2011-11-26 23:30 编辑
接龙91: 菊亭-柳月含烟
七绝·月夜赏菊 (上平十三元)
绾住清辉月满盆,挑灯把盏酒初温。
篱前秀色知心意,脉脉传香进我门。
简评:格律、用韵无误,用词尚不够精炼,如既有“清辉”,“月”就直白而冗余了,“把盏”与“酒”、“传”与“进”同理。
接龙92:兰亭-龙凤相约
七绝 竹(上平十三元)
脉脉传香进我门,幽幽雅韵醉心魂,
拈来淡墨入诗境,亮节高风俗世存。
简评:用意相近的词过多,便有堆砌之嫌了,如“雅韵、淡墨、诗境、亮节、高风”等,使章法平平。
接龙93: 导弹
七绝. 竹(上平十三元)
亮节高风俗世存,更扶日月沐晨昏。
谁能夺我参天志,立定青山稳扎根。
简评:虽受首句限制,承句亦不俗,转合更见大气,稳实。推精!
接龙94: 竹亭-短笛
七绝. 竹(上平十三元)
立定青山稳扎根,心朝日月指天门。
风摇雪盖身常绿,正气常留天地存。
简评:两个“天”、两个“常”重复了,第3句的“常”亦不如用“尤”,合句有凑句凑韵之嫌(留、存),且意直白。
接龙95:菊亭-紫藤花开
七绝. 水(上平十五删)
正气常留天地间,泱泱一脉涤尘寰。
笑看世上名和利,流到沧桑终不还。
简评:首句换韵后诗意明显好于原句,尝试哲理入诗,亦不错,只是几个关键词词意几乎近同,如“天地、尘寰、世上、沧桑”等。
接龙96:竹亭-短笛
水(上平十五删)
流到沧桑终不还,满怀苦涩气还闲。
飞鸥欲问平生事,却送群帆宿夜湾。
简评:承句“苦涩”或可再酌,转合不错,诗意清新,第2句的“还”与尾句的“帆”挤韵,尤其第2句的“还”重复得没有道理。
接龙97:菊亭-散竹
水(上平十五删)
却送群帆宿夜湾,钩星钓月岂消闲。
有朝破浪乘风去,万里遨游不问还 。
简评:用词入韵皆好,转合气势不凡,只是转句忽视了,主题是“水”, “水”“破浪”显然不妥,遗憾。
接龙98:春兰
七绝 水(上平十五删)
万里遨游不问还,携风逐岸日潺湲。
何须洒落如驰骤,已把沙尘卷入湾。
简评:第3句“何须”一问使诗意反而不明确了,尾句“已”字莫若用“直”来得强烈,“湾”小气,有凑韵之嫌。
接龙99: 梅亭-花间一壶酒
七绝《水》(上平十五删)
已把沙尘卷入湾,奔腾咆哮不知还。
千年流水汤汤去,万亩良田渐入关。
简评:用词颇具气势,但整诗看诗意却平平,第2句“哮”字古平,出律了,尾句“入关”未明所以。
接龙100 : 导弹
七绝. 菊 (下平七阳)
万亩良田渐入黄,一篱金蕊始梳妆。
争春桃李如相问,嫁与秋风分外香。
简评:导弹颇得诗道,“梳妆”一词用得尤好,转合自然,不失兴致、余韵。推精。
接龙101: 菊亭-散竹
菊(下平七阳)
嫁与秋风分外香,但酬金韵抚寒凉。
疏篱筛影仍擎秀,高矮轻摇醉饮霜。
简评:尾句见灵性,中二句句中前后关联不甚流畅,第3句“仍”字拗口。
接龙102:春兰
七绝 菊 (下平七阳)
高矮轻摇醉饮霜,三秋露下发新黄。
宁辞百卉迎风劲,直待清寒一夜凉。
简评:承转非常不错,尤其转句突起蓄势,可惜合句收的松散,“一夜凉”随意了。
接龙103; 菊亭-紫藤花开
七绝:梅 (上平十灰)
直待清寒一夜开,冰姿玉蕊下瑶台。
捻香为墨润诗句,闻得春风扑面来。
简评:首句换韵妙,承句用词流畅,诗意浓厚,转句“润诗句”冗余而直白,合句本不错,却受转句与“闻”字所累了。
接龙104: 导弹
七绝:梅 (上平十灰)
闻得春风扑面来,遍妆红粉报尘埃。
不容桃李称前辈,只许群芳我后开。
简评:转合之句表达过分霸气,有失君子之风。
接龙105: 竹亭-短笛
梅(上平十灰)
只许群芳我后开,披霜盖雪把风裁。
分明傲气神中蕴,一缕暗香生自来。
简评:承句没有尝试化解首句的霸气,转合之间关联不紧。
接龙106: 兰亭-龙凤相约
七绝·梅 (上平十灰)
一缕暗香生自来,芳菲满目竞春开,
冰心傲骨因谁就,冷艳三生伴雪腮。
简评:承句可以,回答转句的合句表达上不是很到位,“腮”凑韵。
接龙107:
菊亭-柳月含烟
白梅(上平十灰)
冷艳三生伴雪腮,安恬素洁远尘埃。
霜枝成就天然色,竟类邻家那女孩。
简评:承句不错,第3句“成就”用得似乎不妥,前后关系应该是“本就”才对,尾句颇出新,但“那”字明显冗余、凑词也。
接龙108: 梅亭-花间一壶酒
《兰》(上平十灰)
竟类邻家那女孩,芳名鱼子带香来,
眼眉清秀藏书韵,小字珍珠落砚台。
简评:呵呵,在诗人的笔下,女孩都是国色天香啊!“鱼子”点题,后二句描写准确、形象。但终因首句不近诗语而影响了整诗。
接龙109: 梅亭-花间一壶酒
《兰》(上平十灰)
小字珍珠落砚台,幽香绕室绝尘埃。
风姿绰约伴君子,犹待知音研墨来。
简评:整诗前后照应很好,转句“风姿绰约”词意重复,于前后实已体现,而且:既然君子已相伴,如何还“待知音”来?
接龙110: 竹亭-短笛
梅(上平十灰)
犹待知音研墨来,凭香一剪为君开。
横斜能扫风尘淡,雅韵当酬贤德才。
简评:首句在上面诗中有问题,但在此诗中独用却很好,承句稳实,转句见气势,合句收的也到位,只略显直白,但整体诗意不错。推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