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1458 小时
主题72
联都金牌会员
- UID
- 44625
- 经验
- 11872 点
- 威望
- 0 点
- 在线时间
- 145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3-13
|
2016.5.26. 星期四 尘封记忆在四海联话讲清联 摘抄
117、涵碧草堂 陈大文
香浮碧乳留真味;
影动清流惬素心。
[简注]涵碧草堂:在湖北天门,纪念陆羽。陆羽,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篇,后世民间祀为茶神。陈大文(?--1815),字简亭,清河南杞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素心:此指心地纯洁。联语清淡雅致,虽未着一茶字,香、碧、清、流字字在写茶。见《中华对联大典》
这是一副纪念陆羽的对联。我们知道,陆羽是茶圣,纪念他的对联怎么能没有茶呢?但是很蹊跷的是,这副对联,还就是没有茶字,茗也没有。以前我们讲过,写楼台亭阁这些题署联,有三种方法,一是嵌字,二是释名,三是释义。嵌名,这个联是没有采用;释名呢,草堂的名字叫 涵碧 上联涵香,下联流翠。看来这个对联是采用了释名的手法。释义呢?上下联 虽然没有写茶字,但是,所有的文字其实都是在围绕茶字来进行。那么这副对联也做到了释义。这是一副释名释义相结合的作品。上下联分别解释了涵碧草堂的涵碧两个字。整联结合起来,又阐述了茶道的清淡雅致。这在题署联里面,是值得学习的。比单一的嵌名,要高出一个档次。而且。这就是一副合咏 茶 的绝佳诗钟。
香/浮/碧/乳/留/真/味;
影/动/清/流/惬/素/心。
我们来看着14个字,名词的小类对仗,动词的分类对仗,都很精致。不着一字,尽得茶意。
118.晴川阁 前 人
杰观飞甍,槛外蜀吴横万里;
风帆沙鸟,天边江汉涌双流。
[简注]晴川阁:在武汉龟山东禹功矶上,由明代汉阳太守范子箴创建,从崔颢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得名。此阁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辉映,被誉为“三楚胜地,千古巨观”。杰观:出众的寺观。观,因与道教有关,读(guàn,灌)。甍(méng,萌):屋脊。蜀:指今四川,在长江上游;吴:今长江下游。沙鸟:沙鸥。江汉:指长江和汉水。联语结构谨严,意境开阔。近观远眺,思飞万里,浮想联翩,九楚风光,尽在望中。
也是一个楼阁的名胜联。很显然,这个对联只是在地里位置上切合了 晴川阁,而不像刚刚的 那副涵碧草堂联,从名字上切入。这副熟练,选择了从楼阁远观近睹的景物作为切题手段。为什么起句用 杰观 呢? 有两点用意:第一是要切景。也就是说,要切题,写的晴川阁嘛;
第二点,是要找到一个基准点。也就是说,作者是造这个晴川阁远观近睹,得到的视觉效果。飞甍 为什么要用这两个字呢?也有两个用意:第一,要写出楼阁的气势;第二,什么叫飞甍,大约就是古建筑的挑角飞檐,从建筑主体向外探出,很气势。那么作者的视角也随之向外探出。探出去之后~~看到了什么? 槛外蜀吴横万里。看得很远,渐次苍茫。很开阔高远,吴蜀形势,尽收眼底。感觉到了视线的由近及远。它不是很突然出现的,二是由文字引领视线,由视线产生文字。风帆沙鸟 用风帆~~也是两个用意:第一是要用风帆,把视线再收回到眼下的江水。换一个视角,从地形地貌,换到长江流水。然后再用风帆,引领视线,由近而远,随着风帆的远去,视线也沿着江水渐次展开。眼前的 沙鸥~~即是一种点缀,也和风帆一样起到引领视线的作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看这首诗,李白是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的视线也随着帆影沙鸥~一直看到水天一处的地方。天边江汉涌双流 天边是什么呢?是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作品其实是文字随着视线走。用视线引领着文字。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写作技巧。
杰观飞甍,槛外蜀吴横万里;
风帆沙鸟,天边江汉涌双流。
槛外蜀吴横万里;
天边江汉涌双流。
如果我们把起句抛开不要,行不行呢?景物还是那些景物,但是会有一种很干瘦的感觉,远不如加上起句以后那么清晰,柔和,而又富有诗意(所谓诗意,其实是借用风帆,天边,等文字的联想。比如我就联想到了李白的诗。)
119、包孝肃公祠 左 辅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
[简注]包孝肃公祠:见前注。左辅(1751—1833),字仲甫,号杏庄,清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南巡抚。有《念宛斋诗》。一水:指包河。关节:见前注。肃:肃穆起敬。联语遣词贴切,叙议结合,盛赞包公的公正无私,表达缅怀敬仰之情。见《安徽名胜楹联辑注大全》
记得我们以前讲过一个 包公祠堂的对联
41、题包孝肃公祠 姚三辰
庐墓守终丧,移孝作忠,最是片言争国本;
居官持大体,以宽继肃,漫云一笑比河清。
我们把两个对联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姚联是从包拯的谥号切入,渲染生发,完成的创作。左联是从包拯祠堂的地形地貌切入,生发出寄托。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起句,是远景,远远望去,一条河水,绕过荒芜的祠堂。这里的荒字,是大有用意的。为什么说选取景物呢?景物很多,比如包拯的祠堂,我想可以入联的远非是那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水,也不仅仅是一定就要用荒凉的祠堂入句。我们说,这一组景物,是作者可以 挑选 的,而且用一个荒字来强调。这就是选景造势。选取对你有用的那一部分,而忽略其他。为什么要刻意渲染 这一份荒凉呢? 那是因为作者要生发出来的下文,必须要由这份荒凉的景色才能引导出。此地真无关节到;这里没有什么人来祭奠,来祈求。活着是清官,死了是个清凉鬼。要用前文的荒凉,来引出后文的孤单,引出后文的孤高。
看下联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这就是近景。由远及近,视角很清晰。无非是面对包拯的遗像(应该是石刻的刻像吧),追思先贤。不是包拯祠堂孤独荒凉,也不是包拯的遗像孤单凄凉。实在是没有谁能够有资格与包拯比肩而立啊。这是对联用意所在。欲扬先抑。想称颂包拯,但是先着意刻画他祠堂的孤单凄凉荒芜,然后在最后给你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不是一定要他孤单,是实在没有人有资格给他作伴。这种压到底,再弹起来的力度,要比那种硬生生直接拔高的写法,更有劲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