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0 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V class=bpctrl></DIV>
<DIV align=center> 
</DIV>
<DIV class=spctrl></DIV>
<DIV> <FONT size=4>                            <FONT face=黑体 size=5>绝句</FONT>     杜甫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4></FONT></DIV>
<DIV><FONT size=4> </FONT><FONT size=5><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5><B></B></FONT></DIV>
<DIV><FONT size=5><B>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FONT></DIV>
<DIV></DIV>
<DIV class=spctrl></DIV>
<DIV>  <FONT size=3>【赏析一】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杜甫诗作沉郁顿挫久为人所称颂,而其诗圣创作的艺术手法的多样对诗歌意境的开拓等方面更是为后者所重,诗学杜甫的难计其数,“诗圣”的影响至今不息。杜甫的诗作,除真写关切人世社会的遭遇、变动外,还有不少是通过写景以达情景相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现在要赏析的这首《绝句》正属此例。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杜甫平生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由于当朝李林甫等权奸的当道,再加上房官一事,使他的仕途寸步难行,从此永远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宫廷,历经飘泊,他始终关心着民生,关切朝廷,但却也长久地受着被投闲置散而愁闷满怀的煎熬。乾元二年杜甫到成都翌年建草堂,使飘泊的生活有所安定。文德二年,杜甫故人严武向朝廷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谏检校工部员外郎。这首绝句就写在这一期间。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仿佛给人营造出一个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好一片具有喜庆气味的生机!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此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此着一“上”字之妙。此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象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划,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就加增了生机之盎然。再者,首句的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上句写白鹭的飞翔上天,前间的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说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澄,晴天丽日故可睹西山雪岭。但我却以为此说不甚如意。可否这般理解更好一点:上两句已点明,当时节全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大概正是欲融未融,这给人就有一处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使人生出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仿如润含了感受,这不更能写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吗?而“西岭”则不妨理解为诗人看到带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继而以那西岭上千秋的雪代在窗上所见之雪。但诗人为何以这“千秋雪”代窗上这上年的残雪呢?诗人失落多年的运用,使所表达的意境更广远。上文我已简单述了杜甫写作此诗的处境,当年,杜甫已久离朝廷飘泊多年,而忽而又有效力之机。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这是诗人观物寄情时物物相融之手法,另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少年志向历数十年的重重阻扼后终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人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但同时,以生此顽雪可融之感,以另一角度来说也表明一种艰难,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功,何况要融此千年秋之雪?于是,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忧虑。故我以为,这句就不仅仅是对窗前雪的描写了,它有着更深的寓意,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中就暗含其中了。“两个”、“一行”,数目历历分明,观察仔细,不是因为内心的轻松愉快,而是要排遣心内那久受的投闲置散的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情。这与《小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以清新自由之景象以心中百无聊赖的心情。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1:24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赏析二】
</FONT><DIV class=spctrl></DIV><DIV><FONT size=3>  这首唐诗从诞生以来,便被历朝历代文人推崇,并逐步成为各个朝代教育学童学习唐诗的教材之一。至今在中国小学课本里仍是如此。
</FONT></DIV><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DIV><FONT size=3>  很多文人、诗人、社会学者、历史学者都对杜甫的这首浅显易懂的《绝句》进行过分析研究,并做出过很精辟的注解。出于对它的情有独衷,我从少时第一次背诵它时,便被其中的精美绝伦的描述所吸引。在此谨对这首唐诗做添足赏析,玩味之意尽在不言中。
</FONT></DIV><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DIV><FONT size=3>  一、绝句逐字赏析
</FONT></DIV><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DIV><FONT size=3>  我们先从整体上纵观全诗,是由两句相映成趣的宽对(对联的一种形式)组成。全诗二十八个字所包涵的内容远远超出这二十八个含义。下面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首著名的《绝句》。
</FONT></DIV><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DIV><FONT size=3>  这首诗的起始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所表达的十分简单明了。诗人描绘了他站在窗前看到的近景中一幅优美的图画:
</FONT></DIV><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DIV><FONT size=3>  这是一幅早春图,在窗前刚刚抽丝发芽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鹂鸟在欢快的相应和般地鸣唱。在诗中首句的第一个字,诗人便用“两”这个数字和“个”量字来表示了一个头颈微动,目光微挑的动作。
</FONT></DIV><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DIV><FONT size=3>  这里诗人用“个”字,而不是用“只”来描述黄鹂鸟的状态,是用语感来表述诗人看到的黄鹂鸟是一种动态。这里很关键的一个字,便是这个“个”字。“个”字是仄音,用去音来表示的语气中,有惊叹的含义。诗人用“个”来告诉读者,是黄鹂鸟的鸣叫声把他的目光吸引住的。一个,两个,噢,原来这里还有一只小鸟。而这里若用“只”来表示,小鸟的状态就不一样了。诗中的两个黄鹂鸟是在树杈间一上一下,不是并肩站在一根树枝上的,因为后面一个鸣翠柳的“鸣”字便表示了小鸟相互和鸣,在树枝间欢叫的追逐的状态。一只小鸟在下,另一只小鸟在上,都是侧抓住飘动的柳丝在嬉戏。
</FONT></DIV><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DIV><FONT size=3>  为什么说小鸟是侧抓着柳丝呢?这在首句的第六字“翠”字便可知道。
</FONT></DIV><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DIV><FONT size=3>  柳树在春天里是最先发芽的北方树种,其发芽时,先是树条里返青,这时叫抽丝,然后很嫩的芽叶吐出尖尖的嫩绿色。此时的柳树是其最美的状态,文人画匠多把此刻的柳树寓意为情窦初开的少女。即便是一棵柳树,丈余外都犹如一层绿雾漫卷在树冠上,由于细柳条的浅棕色里泛出一丝青绿色,柳条开始褪去冬天僵直的状态,变得柔软起来。
</FONT></DIV><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DIV><FONT size=3>  此刻的柳丝多入诗画,曹雪芹在《红楼梦》黛玉葬花一回里这样描绘:“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更如葛紫巾南乡子的唱和诗“长亭无风柳丝斜,杏花疏影笛声哑。”“梅花漏泄春消息,柳丝长,草芽碧。不觉星霜鬓边白,念时光堪惜”(晏殊词)“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而杜甫的“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更是给读者描述了柳丝轻柔、无风尚且柳丝斜的状态。诗人准确地把握了春天柳丝的状态,而这时两个黄鹂鸟正是用爪抓住来回飘动的柳丝,在春意盎然的微风里,啾啾鸣叫,诗人也许正是被这样的闹春鸣叫声吸引到窗前。
</FONT></DIV><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DIV><FONT size=3>  </FONT></DIV>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1:25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续赏析二)上阕的末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和首句相对应的。诗人正是被黄鹂鸟的鸣叫声吸引到窗前,当他的目光从柳丝下的一只黄鹂鸟转移,被上面那只黄鹂鸟的鸣叫声挑起目光时,从树梢上,看到了远方的青天。
</FONT>
<DIV class=spctrl></DIV>
<DIV><FONT size=3>  如果说诗人用一种欢快的笔调写出了黄鹂鸟跳跃鸣叫的动感画面,那么此句中“一行”便给读者一种目光直线上升的感觉。白鹭鸟相对于黄鹂鸟来说,一个是体形庞大的候鸟,一个是体形弱小的雀鸟。这是一种寓意对比,我在下文中会说明。成群结队的白鹭鸟,在春暖花开季节从南方越冬而北归。那一种思乡归故里的迫切心情,被诗人精准地用一个“上”字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白鹭鸟的一行,与黄鹂鸟一上一下的分离成两个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也借着两种鸟的状态,把目光从眼前的一棵柳树,投向了一望无际的青天。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古诗中描写天色的有很多,而诗人用“青”字来表述早春清晨爽朗的晴空,杜甫作为唐代最具有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描写早春天空的这种定义,也影响到了这个时期和中国一衣带水的东瀛。著名日本演歌《北国之春》的首句中“亭亭白桦,悠悠碧空”一句中,日文汉字便是“青空”两个字。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这里,“青”所涵盖了这样两层意思。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一是,青,颜色,蓝、绿的兼色。既没有蓝色的沉闷,也没有绿色的宁静,它是一种很透亮的感觉,在西方油画色彩学里,有一种加光混合法,例如用朱红、翠绿、蓝三种原色光,同原色光双双混合,又可以混合出黄、青、紫红三种间色光。在色相图标里,自然光的七色只有青色未被列入基本色相,原因便在于,青色的透明感在投光时,无法完全掩盖其它“正”色。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二是,青,状态,初生萌发、干净淳朴。这层意思对于暮冬已过,春色将至的早春焕发出来的生机,犹为重要。诗人正是抓住了这种感觉,用一个“青”抒发了自己暮年壮心不已的情节。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诗人用“色”的感觉在这里犹显考究。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纵观上阕这两句,两个数字“两”、“一”,两个量词“个”、“行”,两种鸟类“黄鹂”、“白鹭”,两个动作“鸣”、“上”,两种颜色“翠”、“青”,两个距离“近柳”、“远天”。表面的十四个字,表述了十四种事物。但是,诗人在这首二句里,已经隐藏了递进的豪情,用一个“青”字来承上启下,通过这透亮的青色,让读者看到下阕里,诗人更难述怀的心情。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如果说诗人在上阕里,只是单单描写了景致,在下阕里,诗人便更借景述怀,以物寓情了。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绝句》下阕的首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首先给读者的视线确立了一个画框——“窗”。中国古典建筑里,工匠是十分注重“窗”的设计。唐代建筑全国仅存四处,都在山西;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正是由于在山西发现了唐代建筑——佛光寺,并数次古建筑考察,才使得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在该书中,有关“窗”的图样多达一卷,而这些图样中,其中很多都是“漏木雕花”。这在成都杜甫草堂里有些可以看到。诗人先给我们设定了这样一个场景——既然已经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了“青天”,那么就不应让我们看完整一个视角。这里,诗人用“含”字,便隐含掉很多视觉上多余的景色,就象给我们一个相机的取景器,我们便在一个“漏木雕花”的取景器中看到了远山。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西岭”是指成都西南隅的“西岭雪山”。为什么诗人不写南岭或北岭或东岭,而偏偏提到西岭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位置呢?只是偶然吗?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不,在唐代,佛教文化已经在中国开始盛行,佛教传入中国,并达到鼎盛时期,正是在杜甫少年时。那时的人们思想意识形态中,除了东方传统儒教的熏陶外,已经开始接受西方佛教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西方代表着死亡,东方代表着生机。佛教把人的死称为涅盘,是入西方极乐世界。儒教是劝人讲礼,讲一切生机的观念。作为诗人的杜甫,在写这首绝句时,已经辞掉官职,在归浣花溪的路上。那时,杜甫已经隐约看到了身后百年的归宿,也感觉到了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1:25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续赏析二)</FONT></P>
<P><FONT size=3>三、绝句的意境赏析
</FONT></P>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这首绝句的意境也犹为让人回味: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首先,这首绝句“形神兼备”,形是指它的艺术形象的表象,神是指它所描绘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用色上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山水画卷,黄鹂鸟、白鹭鸟,柳丝是翠色,天空青碧如洗,洁白的雪卧山岭,旌旗风舞的泊船……诗中有画,画外有音,是风摆杨柳的春风,是黄鹂舞柳的鸣叫,是雪映青空的透亮,是行船泊头的喧杂……这些景致都传神地给我们描绘了江南早春的清、新、雅、静。正如晁以道对诗、画的形神有这样的见解:“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是对杜甫这首诗的形神描写最好的诠释。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再看诗的“情与景会”,诗人在表述己意时,情与景会有两种方式:一、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二、移情于景,借景抒情。此篇中诗人在上阕里触景生情,到末句里一个青天的“青”字,便将自己一生的遭遇透明于天下。诗人回到成都草堂后,远望扶摇直上的白鹭鸟归乡的身影,不禁回想自己在晚年疲于奔波,功名无成,却看到多少战事,多少人间悲欢离合。到下阕,诗人借景抒情,用蓄势待发的万里行舟,抒怀报国忧民的感情。人生性,思乡情俱在情景之中。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三从诗的“情理交融”来欣赏,从诗人描写的这入画般的景致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在表达自己心理时,以鸣翠柳、上青天、千秋雪、万里船这些渗透着情感的形象化文字,把此诗带入化境。“鸣”为说,“上”为动作,“千秋”是忠贞,万里是心志。这些用字用意的情于理合,景与情会的描写,足见功底。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四来品味诗中的“情与物合”,诗人将自己的感情与自然界冬去春来,寒消物喜的景物融合在一起。诗人以己之弱小,寓为黄鹂鸣叫的声无力。以白鹭挥翅遥上抒发了自己志向抱负难以生翅报国的思想。诗人在上阕里,人与鸟合,借鸟言情。这些特点,构成了这首诗绝佳的意境。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四、绝句的美学特征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这首诗除了有以上特点外,还具有“深文瘾蔚”、“余味曲包”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美学特征。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唐代诗人,犹以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更是在描写事物的表象以外给读者以更深远的意象。这首诗从表象上,可以看到的是黄鸟、翠柳、白鹭、青天、远山、白雪、江水、泊船。但是,在这些表象以外,读者通过鸣、上、含、泊这几个关键连接动词,感受到这些表象以外:看到黄鹂在飘动的柳丝上舞动的翅膀,听见白鹭在直冲霄汉时的和鸣,感觉出绵亘的远山千万年的宁静,待航的泊船正扯满风帆。这些“象外之象”所饱含的欢快的江南早春景致,令人感受到诗人在彼时因辞官而愤懑的情感,得到的缓释。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诗中杜甫使用多个数量词,两个、一行、千秋、万里。这些看似无意,实则言心的借寓抒怀的“言外之意”更将这首咏春绝句所藏的诗人内心独白,展现给读者。在盛唐诗普及的当时,只有李白杜甫两人的诗各领风骚,诗坛上李杜和鸣的诗篇,便是当时文人中的竭力效仿的对象。这“两个黄鹂”相鸣是李杜二人在当时文坛所处的局面。但是从当时社会中文人普遍没有政治地位,官职卑微,有心报国,无力酬志的尴尬境地中,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一行白鹭”想要“上青天”也只不过是一种镜花水月的奢求。文人自孤,文人自清,不甘居污泥而苟同洁身自好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们只能是这个社会的 “千秋雪”贤静洁远。但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作为忧国忧民的存远志、抒志向、悲民苦、哀君懦的诗人们,又能怎样在这个已经飘摇欲坠的朝代里有所为呢?空望门外“万里船”却也只能遥相叹。“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隽永蕴藉,令人寻绎,这也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阐述的“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真实写照。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五、绝句的创作历史背景
</FONT></DIV>
<DIV class=spctrl><FONT size=3></FONT></DIV>
<DIV><FONT size=3>  杜甫一生,从出生伊始,武则天驾崩归天,唐代进入末代战乱时期,到诗人中晚年的“安?script ></script>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1:26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赏析三】
</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size=3>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杜甫的这首绝句,的确是一幅美妙的山水条幅。这画面的中心,是几棵葱翠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面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指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这种构思正体现了诗人杜甫善于象画家一样“随类敷彩”、 “经营位置”。
</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size=3>  虽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小诗,其中却蕴含著丰富的思想感情。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么?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声音么?白鹭从南方飞回,正是带着春意的来客。趁着春江水满,江东的船舶不远万里而至,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活动。这一切构成一个鲜明的主题 ━━春天来了。作者饱蘸喜悦的笔墨,描写这些清新活泼、生气蓬勃的事物,以敏锐的观察,摄下一幅万类春天竞自由的景象。诗人从山上的积雪联想到人间悠久的岁月,从江中的船只望遥见祖国辽阔的疆域。“千秋”、“万里”,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正“漂泊西南天地间”,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可是他的意志依旧坚强,情绪仍然开朗、乐观。
</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size=3>  这首小诗,语言平易,并无僻字险语,似乎没有经过多少推敲;其实不然。首先看对仗。绝句并不要求句句相对,而杜甫却让这首诗四句构成两联,一联之间每一个词都成双作对,非常工整。再看用词,后联中的“含”字和“泊”字用得极其考究。 “含”字尤妙,妙在它把诗人的位置点出来了∶原来诗人是在室内通过窗户向外看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都收入诗人眼底。这样,就不是平板地摹写自然,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把握和欣赏。再说“泊”字,也可以换成“旁”或“过”,那就未免失之空泛。“泊”字能够说明,那些长江下游来的远航船只,不只是在这里寻常经过而已,而是停泊聚集在门前,足见附近是个不小的水陆码头。另外,此刻杜甫正在“三年望东吴”,颇有离蜀去吴之意。一个“泊”字,似乎隐伏着见鞍思马之感∶去不去东吴呢?有顺路的船只在门外停着哩。诗人的踌躇心曲,在这里不是也多少透露了一点消息吗? (谭家健)</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0 11:30:50编辑过]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主题
805

5631

帖子

30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1601
经验
81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2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1:27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赏析四】
</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size=3>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本课《绝句》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他从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
</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size=3>  这首诗是杜甫重返成都后在他的草堂中写的。他这段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愉快,因此他能够用闲适的心情去欣赏草堂附近的景色,写出流传千古的名篇。
</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size=3>  诗人倚窗向外眺望,首先看到的是近景: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诗人给逗乐了,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再把视线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这两句由近及远,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又转向对面的西岭(即岷山)。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横亘西部。西岭虽大,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气势非凡。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size=3>  全诗四句,两两相对,刚好组成两副对子。这两副对子写的景色远近交错,形成一个完整的、辽阔的、有声有色的画面。“千秋雪”使人想到宇宙的无穷,“万里船”使人想到地域的广大。这首小诗描绘出来的图景,真是尺幅千里,容量极大,给读者无限广阔的思索空间。</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0 11:32:47编辑过]

博客:http://lbhy.blog.hexu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 小时
主题
9

521

帖子

0

精华

6437

积分

联都贵宾

沙洲牧者+联都贡士

Rank: 4Rank: 4

UID
14234
经验
88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2
7
发表于 2008-9-20 16:08 | 只看该作者
<P>真是难以想象一首简单的诗居然引出这么多的门道</P>[em06][em06]
春风浩荡消残雪细雨殷勤育小花   -----月上镰勾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21 小时
主题
148

2275

帖子

1

精华

2万

积分

管理员

初七班+中二班+联都进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11833
经验
389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16
8
发表于 2008-9-22 22: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再学习
联都漫步,拜好师,觅好禅,赋海无涯来探宝;国粹遨游,观奇韵,吟奇律,词源两岸欲偷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4 小时
主题
59

2432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11458
经验
288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5
9
发表于 2008-9-23 16:45 | 只看该作者
<P>格律鉴赏乃一门大学问,如师兄所言:学习学习再学习</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2 小时
主题
49

1093

帖子

0

精华

2179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进士

Rank: 4Rank: 4

UID
14056
经验
217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
10
发表于 2008-9-25 09:37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FONT size=3>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过这首诗,那时候只是从表面去理解诗人在咏春</FONT>,</FONT>对于<FONT size=3>言早春的生机勃发,实则言国待兴;言船欲乘东风,实明报国心志。根本没去体会,更不用说去领会杜甫正在“三年望东吴”,颇有离蜀去吴之意。一个“泊”字,似乎隐伏着见鞍思马之感∶去不去东吴呢?有顺路的船只在门外停着哩。这样的含义了。看来以后该认真去体会了。</FONT>
云中比翼,溪畔飞歌,仿佛王谢堂前燕柳下吟诗,湖边剪影,却是苏黄身后人---剑隐琴风老师赠轻灵好似云中燕优雅直如天上仙---月上镰勾老师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1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7344
经验
22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23
11
发表于 2008-10-7 18:4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天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232

2147

帖子

0

精华

2781

积分

联都贡士

贵宾

Rank: 6Rank: 6

UID
11488
经验
27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9
12
发表于 2008-10-10 19: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空空老师。打印下来,俺要细读。[em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3
发表于 2012-6-26 20:12 | 只看该作者
谭家健教授1936年出生于湖南衡阳,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之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同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教授。
1991年至199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担任客座教授。2000年至2002年,2005.11-2006年在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中文系任客座教授。2003年在新加坡东方文化学院任客座教授。1984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2005年被选为中国古典散文学会会长,1999年被选为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
谭先生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散文是在1957年,第一篇学术论文题目是《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长达15000字,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破例分两期刊出。当时,他还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文章发表后,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六十年代初,陆续有关于《左传》《桃花源记》和曹丕《典论论文》的文章发表。1977年以后,以古典散文为主要研究方向。八十年代,先后参加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的部分条目和《中国文学通史》中的先秦文学部分章节。1987年出版《先秦散文纲要》(合著)、1988年出版《中国文化史概要》(主编兼主撰)、1989年出版《水经注选注》(合著)。1989年出版《历代骈文名篇注析》(主编)、1990年出版《墨子选译》(合著)、1992年出版《古代神话寓言精选》、1994年出版《颜氏家训德育》、1995年出版《先秦散文艺术新探》(42万字,获北京市优秀图书二等奖)、1995年出版《墨子研究》(40万字,2004年增订,50万字)、1998年出版《先秦文学史》(两主编之一)、2002年出版《六朝文章新论》(46万字,获文学研究所优秀成果奖)、2004年出版《先秦两汉文学通论》(两主编之一),2006年出版《中国古代散文史稿》58万。上述著作中,《先秦散文纲要》《中国文化史概要》《历代骈文名篇注析》《水经注选注》先后由台湾几家出版社重版。除专著之外,谭氏还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散文随笔数十篇。多篇论文被转载。其中关于《孟子》的论文被转载三次,关于《墨子》的论文被转载两次,关于《左传》的论文被香港书局收入《中国古典散文研究论文集续集》(1969年出版)。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3 02:10 , Processed in 0.1044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