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科三班第二讲讲义(征求意见稿)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主题
357

3162

帖子

11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此货很二

Rank: 6Rank: 6

UID
44796
经验
1194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7 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下面,我们就此对这六个基本要素做一下初步认识和了解。

对联六要素(上)

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其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对联六要素为:①字句对等②词性对品③结构对应④节律对拍⑤平仄对立⑥形对意联。在某种意义上,词性对品是结构对应的基础,结构对应是节律对拍的基础,节奏对拍是平仄对立的基础。

《联律通则》六条基本规则中,关于对仗方面的规定便点了四条,分别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因为“字句”和“节律”都可以附属于词语和句子的结构中,所以从语法学角度来说,对仗的基本规则主要表现在词性和词语句式结构的相对上。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对联的对仗。

一、字句对等

《联律通则》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字句对等是对联格律的基础要素。从全联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上下联各五个字,则称五言联,等等。但在实践中对联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而限于对联特殊的形式要求,亦难有上千字的长联。在要求全联字数相等的同时,还要求各分句字数相等。换言之,如果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如果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如下对联,充分体现了字句对等。一幅对联,上联字句数与下联字句数必须相等
一言:墨;泉。
二言:花好;月圆。
三言:书锦绣;绘宏图。
四言:乘风破浪;冒雪披春。
五言:山因禅寺静;风为草斋凉。
六言:此是山阴道上;如来西子湖边。(绍兴东湖联)
七言: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孙星衍)
八言: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题杜甫草堂联)
九言:花雨能仁,祝嵩龄亿载;昙枝普茂,巩海甸三乘。(《万寿圣典》)

又如:陆润庠题江苏苏州寒山寺联:
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
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

另外,讲一个与对联字数相等有关的故事。
解缙是明朝有名的才子,从小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寒。解缙家对面是一户财主,解家的门口对着财主的竹林。除夕,解家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财主看见了,叫人把竹子砍掉一半,让对面见不到竹子。解缙深解其意,在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把财主气得目瞪口呆!解缙该联改写了两次,每一次,上联添一字,下联也要添一字,否则对联就不能成立。

不过,万事无绝对。迄今为止,有一副对联是上联五个字、下联六个字的,而且还被称为好联。那是清末民初“四大才子(缪荃孙、王闿运、张謇、赵尔巽)”之一的湖南湘潭人王闿运给袁世凯写的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有人质疑王说:“三个字的‘袁世凯’怎么能对四个字的‘中国人民’呢?”王回答:“确实对不起,‘袁世凯’ 确实对不起‘中国人民’!”人们恍然大悟,原来王正是反用对联字数相等的特点来表达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的意思。袁世凯复辟帝制,扼杀共和,人神共愤。此联获得广泛的赞赏,成为千年来仅见的第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奇联。

兴致来时,字数不相等的对联可偶尔为之。平时作联,字数不相等自然是不行的。

二、词性对品

《联律通则》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当代语法学大师王力先生通过对古典诗歌研究,认为古人一般把词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和代词九类。他在《诗词格律十讲》中说:“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从现代汉语语法来说,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十一类,现代汉语所说的对仗,便是照上列十一种词性相同的字词来相对,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作为初学对联的学生而言,按照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来进行对仗练习,很易于把握和提高。下面我们就结合对句实例,针对现代汉语中十一类词的对仗及其要点,进行逐一分析。

(一)名词
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在汉语中数量最多。名词又分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和书籍名称等;具体名词,即山、水、松、柏等;抽象名词,即性、情、忠、义等。这三种名词要尽量做到各自相对,以显出对仗的工整。
如劝学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对“学海”、“径”对“舟”都是名词相对。

(二)动词
是表示变化或动作的词,有走、跑、做、作、说、吃、看、闻、视、听、浮、沉、争、打、呼、问……,
如南昌滕王阁联:
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想见”对“送来”是连动词相对,前者作状语。

(三)形容词
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的词,有好、坏、软、硬、难、易、凉、热、大、小、长、短……,
如汉阳鹦鹉洲联:
芳草萋萋,孤冢西望已陈迹;
洪涛滚滚,大江东去有新声。
“萋萋”对以“滚滚”是叠字形容词,“陈”对以“新”是形容词,前是表示形状,后是表示性质。

(四)代词
用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或改组句子的词:如:吾、我、你、他、彼、此、汝、其、伊、侬、我辈、你们、他们……,还有谁、何、孰等疑问代词。
如左宗棠题酒泉联:
中圣人之清,有如此水;
取醉翁之意,以名吾亭。
“此”指酒泉,对以吾是代词相对。

(五)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
如扬州濯清堂联:
十分春水双檐影;
百花莲叶七里香。
“百”对“十”,“七”对“双”都是数字相对。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暗含了数目的字,如“孤”、“半”、“并”、“满”等也可以算数词,杜甫甚至曾以“寻常”对“七十”,因为古代以八尺为一“寻”,二寻为一“常”。

(六)量词
表示计算单位的词,一般放在数词后,有升、斗、尺、丈、里、斤、吨、件……,
如兰州神河庙联:
曾经沧海千层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道”对“层”是量词。

(七)副词
一般放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范围、程度、时间、肯定、否定、反问、祈使、礼貌等,有:相、很、甚、即、必、未、岂、请……,
如函谷关犹龙阁联:
未许田文轻策马;
愿逢老子再骑牛。
“未”“轻”“愿”“再”都是动词前的副词,未表示否定,轻表示程度,愿表示祈使,再表示范围。

(八)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词组前组成介词结构,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状态、目的的词,有在、于、乎、因、由、以、向、与、对、和、同……,
如古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原”和“本”,“因”和“为”都是介词,前者表示状态,后者表示原因。

(九)连词
是连接词、词组或分句,以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词,有及、或、并、和、跟、而……,
如滕王阁联:
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
“共”和“与”是连词,都是表示连接前后名词的。

(十)助词
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面,表示某种语法的词,有焉、矣、耳、也、乎、哉、者、呢、吗、嘛……,
如关帝庙联: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着”对“了”是时态助词相对。

(十一)叹词
对事物有慨叹时用,独立于句之外。有噫、吁、嗟、唉、呜呼……,
如西湖岳王坟前秦桧夫妇跪泣像联:
唉!仆本无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唉”和“啐”就是独立句外的叹词相对。

上面所述十一种词类的对仗,是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但在实际运用中,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一是在对仗中词类之间有时有活用的情况,名词可作动词或形容词用,形容词也可作名词或动词用,使用场合不同,词性也就不同,这都是常见的。二是语法学上认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都可以归为虚词,在无法做到严格的词性相对时,它们之间也可以不同词性相对

三、结构对应

《联律通则》第三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结构可分为词语结构和句子结构两个层次,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明确表示:“骈偶(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但事实上是这样做的。”“如果进一步分析,骈偶不仅要求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的句法结构也要求一致: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

上下联要在词语结构和句式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即是结构的对仗。现代汉语中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成分组成。单句句型结构分为主谓式、主谓宾式、无主句式等。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的复句,需要我们分别分析分句的结构。分句是单句者其结构和单句一样;有的分句不是一个句子而是词或词组,那么就分析词或词组的结构。词和词组的构成方式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独立结构、动补结构、连动结构、方位结构等。上下联相对的词或词组,最好是联合结构对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依此类推。如不能做到结构相同,也要做到结构相近,如联合结构对偏正结构。再宽的话,至少要求词或词组字数相等,二字结构对二字结构,三字结构对三字结构。

(一)主谓结构
后边的谓语陈述前边的主语。如袁枚自题联:
奇书古画不论价;
幽梦清诗信有神。
“奇书古画”与“幽梦清诗”为主语,“不论”与“信有”为谓语,“价”与“神”为宾语。

(二)动宾结构
前边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后边的名词或代词(宾)受前边动词(谓)的支配。如方孝孺题广州倚红楼联: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其中“过”和“移”,“分”和“动”都是谓语,“桥”和“石”,“野色”和“云根”都是宾语。

(三)并列结构
也称联合结构,由词或词组并列地联合在一起,各部分无轻重、高低之分,无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多能自对。如北京大川淀楼联:
四时春夏秋冬景;
一个东西南北人。
“春夏秋冬”与“东西南北”均为并列。

(四)偏正结构
也叫主从结构,词与词之间有限制、修饰,补充作用。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前部分叫偏,后部分叫正(中心词)。如刘凤诰题济南小沧浪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四面、三面、一城、半城都是定语,分别限制中心词荷花、柳、山色、湖。以偏正结构形成对仗。

(五)动补结构
前一部分是动词,表示行为或动作。后一部分来说明和补充前面的行为和动作。如林则徐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人登绝顶我为峰。

(六)方位结构
汉语中的单音方位词有:上、下、左、右、里、外、前、后、内、中、东、西、南、北、间、底、顶等。单音方位词后边加上“边”、“面”、“头”即组成合成方位词。方位词前边也可加上词或词组而组成方位结构。如北海智珠殿联:
塔影迥悬霄汉上;
佛光常现水云间。

(七)介词结构
前面是介词,和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结构组合在一起。如:
于世俗中行本来面;
处家庭内无利己心。
“于”和“处”是介词,“世俗中”和“家庭内”是名词性结构。

(八)连动结构
连动结构属于动词性短语,表示下一个动作是上一个动作的连续,不能颠倒,与动词性并列结构有别。如:
守株待兔;打草惊蛇。
敲山震虎;混水摸鱼。
潜身远祸;触景生情。

(九)兼语结构
兼语结构属于动词性短语,上一个动作的宾语是下一个动作的主语。如:
饮鸠止渴;画饼充饥。
引狼入室;放虎归山。
移花接木;点石成金。

工对要求上下联的句型完全相同,若不完全相同,只要相应或大致相当,也可视为宽对,如:
世间有佛宗斯佛;
天下无桥长此桥。
“宗斯佛”是动宾结构,“长此桥”却是“长于此桥”的省略,是动补结构,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结构偶尔不相应也是允许的,古人诗句甚至名句中确有不少这种情况。
但作为初学者,还应为图做到组词结构与造句结构的相应,以达到形式工整之目的,这种工对的组词与造句结构的综合分析,以林则徐联为例:
一   县  好   山  留  客  住;
└─┬─┘  └─┬─┘  └──┬──┘
 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  └──┬──┘
     主语部分        谓语部分
五   溪  秋   水  为  君  清。
└─┬─┘  └─┬─┘  └──┬──┘
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    介宾结构
└────┬────┘  └──┬──┘
    主语部分        谓语部分

结构相称,首先要求上下联之间的句型大结构相称,即句子主干成分相称。如:
柳岸        莺          啼          翠
状语        主语        谓语        宾语
桃花        雨          润          红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问题:在小结构上,“柳岸”和“桃花”同为偏正结构,“莺”和“雨”同为名词,“啼翠”和“润红”同为动补结构(或动宾结构,视翠、红的词性而定),对仗工整,但是会越品越别扭,那是因为在句型大结构上的不相称。如上联的主语是“莺”,下联的主语是“桃花”,相互对应的位置不一样。所以,一切都是在大结构相称的基础上,才有必要谈小结构上的相称。

怎样确定句型的大结构呢?一般来说,把句子压缩成主干成分(主谓宾)即可。假若主干成分在上下联中对应的位置一样,则大结构是相称的。
如联友苏三和红袖流云的出句和对句:
水           聚         千峰        影
主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风           扶         万柳        腰
主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该联上下联压缩成主干成分(主谓宾)为“水聚影”和“风扶腰”。其中,名词“水”和“风”为主语,动词“聚”和“扶”为谓语,名词“影”和“腰”为宾语。被压缩掉的同为偏正结构的“千峰”和“万柳”是定语。由此可见,这是一副句式一致、结构一致的工整相称的对联。

四、节律对拍

《联律通则》第四条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所谓节律对拍,即指上下联的节奏相同、相应、相似或尽可能保持一致。节奏包括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两个方面。
声律节奏原是从律诗中移植而来,因为五言或七言律诗的语言总是以两个字为一节奏,每句的第二、四、六字为节奏点,所以五言联一般总为二二一节奏:
黄山/云似/海;
天姥/日为/丸。
而七言联一般总为二二二一节奏: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依此类推,凡以诗歌语言风格所写的四言、六言、八言、九言甚至更长的联句,其基本声律节奏均为两两交替,逢双数为音节点。

语意节奏是与声律节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正是因为严格按照律诗的声律节奏比较呆板和单一,于是在实际创作中,为了求得更多的变化,便出现了语言含义的内在节奏与声律节奏不相符的情况。在五言中表现为二三节奏或二一二节奏等,如:
四诗/风雅颂;
三立/德功言。
春光/留/淑气;
秋月/延/清风。

七言联也出现了二二一二、三二二等节奏方式,如:
浣溪/石上/窥/明月;
向日/楼中/吹/落梅。
天地间/诗书/最贵;
家庭内/和睦/为先。

语意节奏依词语结构划分,即根据语意所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方式。语意节奏每一节奏无固定的字数,句式的划分可粗可细。因为它从骈赋、词、曲中吸取了营养,所以远比声律节奏的对联灵活得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大量非声律节奏的名联已证明了这一点。

对联的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经常是一致的。在创作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节奏方式。不论对联的字数、句数多少,须认真地调整词句,调整词序,调整句式,调整节奏点,使上下联保持节奏相应

对于对联的节奏有着较大影响的另一因素,便是所谓领格字的问题,如格言联: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其中的“养”和“法”字单独成一个节奏,这便是领格字。领格字原是从古典词中引进而来,除一个字的称为“一字领”外,还存在着“二字领”和“三字领”。对联特别是长联中,在适当的句子首部加入领格字,可以较好地调整全联的节奏方式。

以上是说的一句之内的节奏问题,对于长联来说,还存在一个更高层面的问题,即句式节奏,如梁章钜题兰州清泉寺联:
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凭槛立;
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关来。
全联的句式节奏为五五七,十分沉稳,为了避免前两个分句同为五言而造成的节奏呆板,作者特意在第二分句首字设一领格字,使其成为一四节奏,使得全联稳定中有变化。

两个分句,特别是三个分句以上的长联,巧妙安排全联的句式节奏,细心安排句内的语意节奏,会使全联或飘逸灵动,或雄壮端庄,甚至会造成委婉、坚定、悠远等各种语气效果,其中妙处多多,只要用心体悟,对于联作的进步自会大有裨益。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δ彩| 六合投δ注| 网络赚钱去SO娱δ乐δ城:顶级信用δ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主题
357

3162

帖子

11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此货很二

Rank: 6Rank: 6

UID
44796
经验
1194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5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讲选修】
选修科目2-1: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概说(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复句)
选修科目2-2: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虚词简表
选修科目2-3:传统字类对偶及常见对仗形式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i彩| 六合投i注| 网络赚钱去SO娱i乐i城:顶级信用i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3
发表于 2013-6-17 18:00 | 只看该作者
粗略看了一下,不错,内容丰富,深入浅出。

讲义中两段话是我当时(时值预科一班)整理时临时加上去的,逝者如斯班主任可以考虑去掉。

思维稍微发散一下,对联有“六相规则”,人物有“六如公子”,指的是一代大师古龙笔下的小说人物李寻欢,他①贪酒如命、②嫉恶如仇、③爱友如己、④散金如土、⑤出刀如飞、⑥视死如归。

思维稍微发散一下,只有社会这个大环境好了,我们才有心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刚刚看到标题为《缅甸炮弹再次落入中国境内 中方表示严重不满》的新闻,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发生武装冲突,如果缅甸人民用的是汉字,此刻的他们还有心思上网看对联吗?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主题
357

3162

帖子

11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此货很二

Rank: 6Rank: 6

UID
44796
经验
1194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5
4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9:07 | 只看该作者
武冈李飞 发表于 2013-6-17 18:00
粗略看了一下,不错,内容丰富,深入浅出。

讲义中两段话是我当时(时值预科一班)整理时临时加 ...

好的,谢李飞老师。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8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30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5
发表于 2013-6-18 13:05 | 只看该作者
如斯辛苦了!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主题
162

1928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41963
经验
23692 点
威望
20 点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5
6
发表于 2013-6-19 17:38 | 只看该作者
挺好的,没发现神马问题。
我行我道 不党不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主题
357

3162

帖子

11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此货很二

Rank: 6Rank: 6

UID
44796
经验
1194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5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逝者如斯 于 2013-6-22 12:50 编辑

第二讲作业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每题3分,共30分)
1.有人喊你

2.展开调查

3.野生动物

4.因公出差

5.痛快极了

6.聪明能干

7.上山采药

8.观点明确

9.城门之外

10.热烈欢迎


二、指出下面一副对联所有字的词性(每字1.5分,共15分)
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水:
清:
鱼:
读:
月:
花:
静:
鸟:
谈:
天:

三、指出下列对联中划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读书得真趣;怀古生远思

2.松成栋梁身须;山负云天头自

3.虽无虎彪英雄业;却有忠诚赤子心。

4.纯有英华为国宝;贵无雕琢是天真。

5.未许落花生大地;不教灵雨洒空山

四、用“/”符号为下面一副对联划分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共15分)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声律节奏: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语意节奏: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五、阅读下面一副对联,并回答问题(共25分)
红袖夜船孤,虾蟆陵边,往事悲欢商妇泪;
青衫秋浦别,琵琶筵上,一时枨触谪臣心。

1.第二分句在整句中做什么成分?(5分)

2.分别提炼上下联第一分句的主干。(8分)

3.分别逐层分析上下联第三分句的句子成分。(12分)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主题
357

3162

帖子

11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此货很二

Rank: 6Rank: 6

UID
44796
经验
1194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5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逝者如斯 于 2013-6-22 12:51 编辑


第二讲作业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每题3分,共30分)
1.有人喊你
兼语结构
2.展开调查
动(述)宾结构
3.野生动物
偏正结构(定中)
4.因公出差
介词结构
5.痛快极了
动(述)补结构
6.聪明能干
并列(联合)结构
7.上山采药
连动(谓)结构
8.观点明确
主谓结构
9.城门之外
方位结构
10.热烈欢迎

偏正结构(状中)
二、指出下面一副对联所有字的词性(每字1.5分,共15分)
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水:名词
清:形容词
鱼:名词
读:动词
月:名词
花:名词
静:形容词
鸟:名词
谈:动词
天:名词

三、指出下列对联中划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读书得真趣;怀古生远思
宾语
2.松成栋梁身须;山负云天头自
谓语
3.虽无虎彪英雄业;却有忠诚赤子心。
定语
4.纯有英华为国宝;贵无雕琢是天真。
主语
5.未许落花生大地;不教灵雨洒空山
补语
四、为下面一副对联划分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共15分)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声律节奏: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语意节奏: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每对1处得1.5分,每错1处扣1.5分,扣完为止)
五、阅读下面一副对联,并回答问题(共25分)
红袖夜船孤,虾蟆陵边,往事悲欢商妇泪;
青衫秋浦别,琵琶筵上,一时枨触谪臣心。

1.第二分句在整句中做什么成分?(5分)
状语(5分)
2.分别提炼出上下联第一分句的主干。(8分)
(主语省略)孤;别。(多写均不得分
3.分别逐层分析上下联第三分句的句子成分。(12分)
往事悲欢商妇泪
定语:往事(1分
主语:悲欢(1分
谓语省略(判断动词:是)(2分
定语:商妇(1分
宾语:泪(1分
一时枨触谪臣心
定语:一时(1分
主语:枨触(1分
谓语省略(判断动词:是)(2分
定语:谪臣(1分
宾语:心(1分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7 小时
主题
83

955

帖子

1

精华

342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839
经验
34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6
9
发表于 2013-6-21 11:37 | 只看该作者
1.绝壁徘徊难得道;秋波荡漾亦为愁。
上下联主语不一致。(5分)
2.新书藏故事;厚德立乾坤。
上联有宾语,下联无宾语。(5分)

对以上两联的答案有疑惑!
湖滨漫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主题
357

3162

帖子

11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此货很二

Rank: 6Rank: 6

UID
44796
经验
1194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5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1:55 | 只看该作者
湖滨漫士 发表于 2013-6-21 11:37
1.绝壁徘徊难得道;秋波荡漾亦为愁。
上下联主语不一致。(5分)
2.新书藏故事;厚德立乾坤。


“绝壁徘徊难得道”句的主语是人,“绝壁”作状语。“秋波荡漾亦为愁”句主语为秋波。
“新书藏故事”句“故事”作“藏”的宾语。“厚德立乾坤”句“乾坤”作为地点补语意为在乾坤中立,“立”字一般不直接带宾语。

个见,望共同探讨。:handshake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主题
162

1928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41963
经验
23692 点
威望
20 点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5
11
发表于 2013-6-21 12:29 | 只看该作者
逝者如斯 发表于 2013-6-21 11:55
“绝壁徘徊难得道”句的主语是人,“绝壁”作状语。“秋波荡漾亦为愁”句主语为秋波。
“新书藏故事” ...

还有一个问题:
故事是偏正结构,乾坤和日月一样是互成关系。
我行我道 不党不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主题
162

1928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41963
经验
23692 点
威望
20 点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5
12
发表于 2013-6-21 12:33 | 只看该作者
湖滨漫士 发表于 2013-6-21 11:37
1.绝壁徘徊难得道;秋波荡漾亦为愁。
上下联主语不一致。(5分)
2.新书藏故事;厚德立乾坤。


支持湖滨漫士老乡的质疑,第一联的确有争议。你看我也可以这样解释:
在绝壁徘徊难得道,像秋波一样荡漾亦为愁,上下比都省略了主语。
我行我道 不党不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主题
357

3162

帖子

11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此货很二

Rank: 6Rank: 6

UID
44796
经验
1194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5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2:34 | 只看该作者
断剑悲歌 发表于 2013-6-21 12:29
还有一个问题:
故事是偏正结构,乾坤和日月一样是互成关系。

已补充,谢剑校指点。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主题
162

1928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41963
经验
23692 点
威望
20 点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5
14
发表于 2013-6-21 12:37 | 只看该作者
声律节奏:
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这副对联不能从声律节奏上划分,而必须是语意节奏,否则砚和笔均为仄声,已经失对了。建议换一个例子。
我行我道 不党不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主题
357

3162

帖子

11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此货很二

Rank: 6Rank: 6

UID
44796
经验
1194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5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2:49 | 只看该作者
断剑悲歌 发表于 2013-6-21 12:37
声律节奏:
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这副对联不能从声律节奏上划分,而必须是语意节奏, ...

学习了。已更换。多谢剑校。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7 小时
主题
83

955

帖子

1

精华

342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839
经验
34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6
16
发表于 2013-6-22 00:41 | 只看该作者
逝者如斯 发表于 2013-6-21 11:55
“绝壁徘徊难得道”句的主语是人,“绝壁”作状语。“秋波荡漾亦为愁”句主语为秋波。
“新书藏故事” ...

多谢先生赐教~!
湖滨漫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7 小时
主题
83

955

帖子

1

精华

342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9839
经验
34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6
17
发表于 2013-6-22 0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湖滨漫士 于 2013-6-22 11:51 编辑
断剑悲歌 发表于 2013-6-21 12:33
支持湖滨漫士老乡的质疑,第一联的确有争议。你看我也可以这样解释:
在绝壁徘徊难得道,像秋波一样荡 ...


多谢剑校鼓励~!赞一个!
两联烁古今,堪称国手;
一剑柱天地,始见达人。
湖滨漫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主题
357

3162

帖子

11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此货很二

Rank: 6Rank: 6

UID
44796
经验
1194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5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2:47 | 只看该作者
断剑悲歌 发表于 2013-6-21 12:33
支持湖滨漫士老乡的质疑,第一联的确有争议。你看我也可以这样解释:
在绝壁徘徊难得道,像秋波一样荡 ...

由于对仗方式的多样性,且不能全部按语法来看,故最后一题做删除处理。多谢剑校一直以来的指导。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1 18:55 , Processed in 0.0940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