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棠儿 于 2016-2-18 08:31 编辑
柳絮飞花散果; 杨棉滚地迎生。 我的这一成联是有故事的。它起始于我对一位联友的出句,出句其中含“初春雪化”,我对“柳絮花飞”,他回帖大意说不对:“柳絮花飞”柳絮怎能飞,不可理解。猜想,他很有可能是把柳絮当成柳条了。我初到联都,每天坚持对上几对,多半是打急抓,只是为了挣几个集分,不想和老师发生理论,一笑了之,就写了上面这一联作一个纪念,并想到了目前联都出句和对句的问题。 出句,其实好比出一个题目,深浅都可以,只要合乎对联的基本格式,至于内容,往往灌水就来得比较容易,还可以提前慢慢预备好。而对句,好比写命题作文,立即收寻词句来对,才思不明捷,词汇量不丰富,见识不多就硬对不上;如果前楼把容易对的词用了,后楼要用人家没有用过的词,就会更加困难;有时候,因为这一个原因,要求对句工,后楼要对工,就永远无词可对了。所以,我认为:对句一般比出句难,真要玩好对联,应该从难处开始,先不忙去学会灌水,把该操练的真功夫丢了。如果有人坚持用心有选择地对上几百上千句,基本功肯定大增。联都个别老师,出句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可一对别人的出句,立即显示出才学的不足,问题多多了。 话又说回来,我们南方生在水岸旁边的人,下一个月就能看见柳絮飞花了。原来,柳树分公母,母柳树结果成熟以后,种子上具有一丛绵毛,这就是柳絮,它会一丝一丝地随微风轻轻地飘舞;它很像伞状的蒲公英花,自己飞出去播种。一般过去的对联集里,都可以见到前辈人用到“柳絮花飞”的句子。杨树也成絮状飞花,但丝絮比柳树多,落在地上能够聚成团。在北美洲,也有杨树,叶子比亚洲的小,当地人叫它棉花树,可见其絮之多。毛泽东曾经写有著名词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起源是杨柳花飞的景象。 灌水的出句,一部分掩盖了作者的实际水平,有的比前辈的意境差很多,还不如直接对古人的句子。所以,联都的古句新对比较火,应该是许多联友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古句新对】033出句:疏帘铺淡月【李清照】 【古句新对】033对句:绿蚁注孤杯【紫棠儿】 我的原对为了通俗易懂,用的是“水酒注孤杯”。绿蚁:原来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后代指酒。这里可不可以用“琼浆”一类的大牌曲酒呢?我担心的是李清照落魄了,恐怕她当时吃不起,须知用古音韵新对古句,也不能随便太离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