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言绝句56作法举隅》•冯振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277 小时
主题
4

62

帖子

0

精华

9623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925
经验
212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6 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冯振


       七言绝句“以其善言情而易合于乐”,“最合于诗人之陶写”, “自唐迄今千数百年,为之者众,好之者弥笃” (邵祖平《七绝诗论》)。

于其作法,“宋人犹少道及,至元明清间,始多扬扢商榷,然皆破碎不全,绝无系统”(同上),今幸有冯振《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出矣。素有“广西才子”之称的 冯振心先生(1897年——1983年),名振,号“自然室主人”,17岁学诗,是我国有卓著成就的教育家、出类拔萃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杰出的近代现代诗人,有《自然室诗稿与诗词杂话》等著作传世。当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任教于上海大夏大学时,著《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一书,“就七言绝句之作法不同或大同而小异者,略分如干类,先博举其例,而后综籀其法”,授于门生,周振甫、冯其庸咸得其惠。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一书1936年由世界书局出版,1985年3月北京市中国书店据以影印。1986年齐鲁书社将其与《诗词杂话》、《七言律髓》并为《诗词作法举隅》出版,新增诗例117首,而56种作法之分类未变。“《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精选了唐至清代七言绝句佳作1381首,按类比法分成56类,在每类末精当扼要地指出其艺术技巧作法的特征和奥妙之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研究者,凡读之,都足以发人深省” (党玉敏《冯振传略》),周振甫并专门著文引介(《<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小引》)。
    笔者偶然在超星数字图书馆网得读该书,深以为然,乃变其归纳法之著述体例为演绎法之奥秘指引,先揭示冯先生所归纳提炼之具体作法,后辅以便于理解的二三诗例,以贡献于诸位诗友。



——转自《汉诗网》·开峻 编辑 处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结语



  笛卡尔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冯先生从历代1381首七言绝句佳作中所归纳提炼的56种作法,也许在信奉“至法无法”的读者看来,过于琐碎,甚至或许认为是“陈词滥调”,若“陈陈相因”,有碍其创造力的发挥。其理虽固然,而势未必行。不妨以书法类比。书家一生追求,在有其独特风格。然当其初始握笔,必从点画描摹作起,选帖、读帖、临帖、默帖,乃为其日常功课,此七言绝句56法,其犹唐代欧阳询“楷书结字36法”乎?其犹明代李淳“大字结构84法”乎?其犹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乎?若36法、若84法、若92法,未有书家认其“琐碎”也,必视为至宝,奉为圭皋,时时研习,悟其妙道,以逐步形成其独特风格也。冯先生在其《七言绝句作法举隅》自序中坦言“大匠能示人以规矩,而不能使人巧”,56法者,篇法、句法、字法之规矩也,守此规矩,渐入诗道,而后方能体会到“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红楼梦》黛玉语)。



——转自《汉诗网》·开峻编辑 处



第1法:
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如唐·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这句话可以视作冯先生所归纳提炼的七言绝句具体作法的总纲。
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第2法:
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如宋·王安石《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明·僧德祥《爱闲》:“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
清·江湜《舟中二绝》(其一):“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却羡舟人挟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第3法:
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如宋·李遘《绝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
明·姚汝循《回雁峰》:“回雁峰头望帝京,寒云黯黯不胜情。贾生已道长沙远,今过长沙又几程”。
欧阳永叔词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青山外”,亦此句法。



第4法:
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如唐·李益《度破讷沙》:“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外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明·黄荣《牡牛图》:“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第5法:
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
如宋·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圞)坐》:“去岁中秋正病余,爱他明月强支吾。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
宋·李遘《送春呈袁祖州》:“去年春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今日春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第6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如宋·皱浩《仁老寄墨梅》:“前年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今日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宋·朱熹《水口行舟》“昨日扁舟雨一簔,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第7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如唐·杜甫《解闷》:“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
明·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第8法:
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如唐·李白《苏台怀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明·王廷相《芜城歌》:“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第9法:
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如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杨慎《赠宋文百户石岗舍人》:“七十从戎鬓已斑,劳君相送出滇关。过家儿子如相问,为报衰翁二月还”。



第10法:
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
如唐·高适《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明·汪本《舟中有成》:“故乡南望渺无涯,水面云深日又斜。欲问浮生何所似,试来风处看杨花”。



第11法:
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如·唐杜牧《秋浦途中》:“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宋·苏轼《又和景文韵》:“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第12法:
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如唐白居易《魏王堤》:“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或并第四句亦承上句一气作问。
如明陆容《题画》:“林屋重重枕野塘,水花千顷一归航。何年了却公家事,来趁山人几日凉”。



第13法:
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如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明·钟顺《清夜闻笛》:“小楼人醉月初斜,归思迢迢隔海涯。短笛谁吹断肠曲,满庭香雪落梅花”。



第14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
如唐·李商隐《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宋·朱熹《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裘听子规”。



第15法:
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
如宋·项安世《夜雨》:“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清·何绍基《无园种菜》:“五更风露有精神,浩荡天恩处处匀。菜色青葱真可爱,如何比拟到饥民”。



第16法:
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
如元·唐朝《五无吟六首之一》:“云在空中变态奇,风来江上浪漪漪。何如风定云开后,秋水长天一色时”;
明·王世贞《题溪山深隐图》:“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



第17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
如唐·王翰《春日思归》:“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邪”(邪,音ya,二声,牙音。若邪:溪水名,在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城东北);
明·刘铉《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不知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几度秋。”。



第18法:
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如唐·贺知章《柳枝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金·党怀英《立春》:“水结东溪冻未漪,风凌枯木怒犹威。不知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暖飞”。



第19法:
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
如唐·王涯《塞下曲》:“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清·孙原湘《蕉窗听雨图吕生乞题》:“滴尽残窗碎雨声,破人秋梦到天明。不知一夜诗情好,转在潇潇叶上生”。



第20法:
“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则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
如唐·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田僧《题福教寺诗》:“残山剩水一荒基,古寺烟笼白塔低。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还恋旧巢泥”。



第21法:
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
如唐李白《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宋邵雍《天津感事》:“阳乌西区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四面远山长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第22法:
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 “无”、“几”等字。
如唐李商隐《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清周准《蝴蝶词》:“万花谷里逐芳尘,自爱翩跹粉泽新。多少繁华任意恋,不知只是梦中身”。

第23法:
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如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若个:谁,那个);
唐·张继《与贾岛闲游》:“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第24法:
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如宋·俞桂《溪流》:“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
宋·晁冲之《夜行》:“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第25法:
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
如宋·陆游《看梅归,马上戏作》:“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金刘昂《吊李仲坦》:“文章巧与世相违,身后新恩事已非。不及萋萋原上草,一番春雨绿如衣”。



第26法:
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
如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邵阳日影来”;
宋·陆游《杂感》:“故旧书来问死生,时闻剥啄叩柴荆。自嗟不及东家老,至死无人识姓名”。



第27法:
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
如唐·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明·解缙《赴广西别甥彭雪路》:“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第28法:
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如明·张羽《题陶处士象》:“五儿长大翟卿贤,彭泽归来只醉眠。篱下黄花门外柳,风光不似义熙前”;
明·龚诩《与王忠孟登玉峰共饮春风亭》:“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第29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如唐·张祜《听筝》:“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寒云一夜风”;
宋杨万里《龙山送客》:“念念还乡未得还,偶因送客到龙山。分明认得西归路,又是回车却入关”。



第30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如唐·王昌龄《长信秋词》:“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明·童承叙《宫词》:“三三两两不知愁,结束罗裙学打球。傍晚忽闻仙乐近,分明只在殿东头”。



第31法:
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如唐·白居易《观游鱼》:“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明·刘绩《听胡琴》:“胡弦轻轧语星星,破入甘州便泪零。一种尊前沈醉客,解听争似不曾听”。



第32法:
“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两字。
如明·夏寅《春夜曲》:“宝鸭烟消几缕香,月移花影过长廊。春情一种无聊赖,自起烧灯照海棠”;
清·沈受宏《同钱太史泛舟座有女郎湘烟戏题》:“酒绿灯青夜语中,家乡同隔海云东。伤心一种天涯客,卿是飞花我断蓬”。

第33法:
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而第四句则其所忆之事也。
如宋·欧阳修《过中渡》:“得归还自欲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明·归有光《《初发白河》:“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长安不见花。却忆故乡风景好,樱桃初熟正还家”。

第34法:
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如·唐贾岛《赠人斑竹拄杖》:“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李商隐《宫词》:“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明·王恭《春雁》:“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第35法:
“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者也。
如唐·郑谷《席上赠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明·王儒卿《寄吴郎》:“旧事巫山一梦中,佳期回首竟成空。郎心亦是浮萍草,莫怪杨花易逐风”。



第36法:
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
如唐·杜牧《题城楼》:“鸣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宋·陆游《杭头晚兴》:“山色苍寒野色温,下程初闭驿亭门。不须更把浇愁酒,行尽天涯惯断魂”。



第37法:
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
如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闺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元·宋元《讨柴》:“海树年深成大材,一时斧伐作薪来。山人指点长松说,尽是刘郎去后栽”。



第38法:
“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
如唐·张祜《退宫人》:“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
清·朱凤翔《村外闲吟》:“荷锄时趁月明归,稚子依依候竹扉。竞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第39法:
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
如宋·苏轼《春日》:“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元·高明《题青山白云图》:“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绿树最分明。茅庐早起无他事,去看南溪新水生”。



第40法:
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
如唐·李商隐《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闺婿,辜负香裘事早朝”;
宋·张咏《雨夜》:“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第41法:
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如唐·韦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宋·张泌《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第42法:
“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与前法小异。
如唐·韩愈《初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孙原湘《画梅》:“新年无客到山家,雨洒幽窗鼎沸茶。最是称心清绝事,对梅花恰画梅花”。



第43法:
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
如唐·司空曙《江村即事》:“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李商隐《代赠》:“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宋·郭震《老卒》:“老来弓箭喜离身,说著沙场更怆神。任使将军全得胜,归时须少去时人”。



第44法:
“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如唐·杨凌《明妃曲》:“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
明·赵师秀《采药径》:“十载仙家采药心,春风才过得幽寻。如今纵有相逢处,不是桃花是绿荫”。



第45法:
“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如唐·王维《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唐·高蟾《春》:“明月断云青蔼蔼,平芜归思绿迢迢。人生莫遣头如雪,纵得东风也不消”。



第46法:
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
如唐·王维《送沈子》:“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明·谢榛《怨歌行》:“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绕楼东复转西”。



第47法:
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如唐·杜牧《过勤政楼》:“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明·皇甫濂《杨柳枝》:“韶华回首怅离宫,梁苑隋堤荒草中。独有江边杨柳色,垂垂还是怨秋风”。



第48法:
“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如唐·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
宋·陆游《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第49法:
第三句以“自从”或“一自”作起者。
如唐·李益《隋宫燕》:“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欲落旋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贾岛《马嵬》:“长川几处树青青,孤驿危楼对翠屏。一自上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

第50法:
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
如唐·韦庄《鄜州寒食》:“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明·王时保《湖口县》:“青山一簇几人家,帘卷湖光日未斜。好是客船来泊处,一行官柳暗平沙”。

第51法:
第三句以“若为”二字作起者。
如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宋·苏轼《菡萏亭》:“日日移床趁下风,清香不尽思何穷。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

第52法:
第三句以“等闲”二字作起者。
如唐·令狐楚《少年行》:“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宋·俞桂《江头》:“渔浦山边白鹭飞,西兴渡口夕阳微。等闲更上层楼望,贪看江潮不肯归”。

第53法:
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
如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牧《南陵道中》:“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寒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第54法:
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如元·杨维桢《张士诚席上作》:“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如此江山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
清·孙原湘《题扇》:“月光到地白于雪,花气上天香作云。如此乾坤如此夜,不知何处著尘氛”。

第55法:
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则用“一”字或“数”字、“几”字,皆计算字也。
如唐·李涉《登山》:“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一日闲”;
宋·陆游《夏日杂题》:“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沈。茅檐三日潇潇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明·陈献章《得廷实书》:“洗竹添花张户曹,忽抛闲散事煎熬。东门春水无人钓,又长溪头几尺高”。



第56法:
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词,但以中间一字连缀之。
如唐·白居易《直中书省》:“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宋·陆游《梅花绝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分享:
在线时间
27239 小时
主题
645

5258

帖子

1

精华

11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3095
经验
1980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2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3
2
发表于 2018-8-7 14:51 | 只看该作者
漁陽絕句十二法簡介  
漁陽,清王士禎是也。  



第一法  

作法:前兩句或賦陳、或起興、或議論,第三句以否定詞轉接。  

例如:  

王維:高郵雨泊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一二句起興(秦郵指高郵)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第三句用否定詞“不見”轉折,第四句緊接第三句,兩句間為因果關係。(秦淮海即秦少遊,高郵人)  



第二法  

作法:前兩句說一事,第三句以轉折連詞承接。  

例如:  

王士禎:虎山擅勝閣眺光福以雨阻不得往  

虎山橋畔盡層鬆,掩映寒流古寺紅。  

卻上重樓看鄧尉,太湖西去雨蒙蒙。  



第三法  

作法:第三句故作假設或設問之辭,第四句作答。  

例如:  

灞橋寄內二首之二  

太華終南萬裏遙,西來無處不魂銷。  

閨中若問金錢卜,秋雨秋風過灞橋。(第三句假設,第四句緊接)  



羅江驛夜雨  

前旌已拂鹿頭關,風雨勾留不肯閑。  

何處行人最愁絕,潺亭亭下水潺潺。(第三句設問,第四句答之)  



第四法  

作法:前兩句說現在的事,第三句追憶過去,多用“年來”“憶”“記”等詞。  

例如:  

絕句  

波繞雷塘一帶流,至今水調怨揚州。  

年來慣聽吳娘曲,暮雨瀟瀟水閣頭。  



盧師山  

盧師昔日經行地,惆悵蒼崖古木風。  

最憶深秋飛瀑下,四山寒葉亂流中。  



第五法  

作法:以前兩句說往事,第三句則用“而今”“此日”等詞點明今事,以見今昔之感。  

例如:  

花朝道中有感寄陳其年  

漁陽三月無芳草,客思離情不奈何。  

此日淮南好天氣,青驄尾蘸鴨頭波。  



江上望青山憶舊二首之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  



第六法  

作法:前兩句直賦眼前景,第三句以“好是”“分明”“好到”等詞加以作者的評論。  

例如:  

真州絕句五首之四  

江幹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鱸魚。  



清溪  

蠻雲漏日影淒淒,夾岸蕭條紅樹低。  

好在峨眉半輪月,伴人今夜宿清溪。  



第七法  

作法:一二句就題直起,也是直賦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敘寫人事轉接,而結句則必由實返虛。  

例如:  

江上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清流關  

瀟瀟寒雨渡清流,苦竹雲陰特地愁。  

回首南唐風景盡,青山無數繞滁州。  



第八法  

作法:  

前幾法都是以第三句為主,此法以第四句為主,用否定詞作結;但第三句亦不可輕忽,多用時間狀語或轉折連詞、因果連詞與之有一呼應。  

例如:  

秦淮雜詩十四首之四  

三月秦淮新漲遲,千株楊柳盡垂絲。  

可憐一樣西川種,不似靈和殿裏時。  



秦淮雜詩十四首之五  

潮落秦淮春複秋,莫愁好作石城遊。  

年來愁與春潮滿,不信湖名尚莫愁。  



第九法  

作法:  

第四句作詰問,第三句或呼應,或不呼應。  

例如:  

樊圻畫  

蘆荻無花秋水長,澹雲微雨似瀟湘。  

雁聲搖落孤舟遠,何處青山是嶽陽。  



夜泊雙漩子聞笛  

嘉陵江上泊舟時,戍鼓初停月上遲。  

已聽寒潮不成寐,誰家橫笛怨龜茲。  



第十法  

作法:前三句都寫今事,而第四句則歸結到詩人身上,追憶往昔,但不具體說出,自有無限風流蘊藉。這與第五法第三句點明今事有區別。  

例如:  

夜雨題寒山寺寄西樵禮吉二首之一  

日暮東塘正落潮,孤篷泊處雨瀟瀟。  

疏鍾夜火寒山寺,記過吳楓第幾橋。  



萬山  

新釣槎頭縮項鯿,楚姬玉手鱠紅鮮。  

萬山潭水清如昨,隻憶襄陽孟浩然。  



第十一法  

作法:前三句都是烘托,結句歸結到自身,筆力沉雄清健。  

大風渡江三首之一  

鑿翠流丹杳靄間,銀濤雪浪急潺湲。  

布帆十尺如飛鳥,臥看金陵兩岸山。  



花朝道中有感寄陳其年三首之三  

風俗淮南古禁煙,紅橋解褉雨晴天。  

酒徒散盡楊枝別,說著花朝一惘然。  

褉(xie 第一聲):短襖。  



第十二法  

作法:詩中必有對偶(但不一定對仗),或一二句對,或三四句對,或在句中對。既用對偶,也有領起或總結,詩中胎息一氣奔騰直下。  

例如:  

瓜洲渡江二首之一  

昨上京江北固樓,微茫風日見瓜洲。  

層層遠樹浮青薺,葉葉輕帆起白鷗。(對仗)  



葉欣離宮秋曉  

翠華寂寂罷宸遊,苑樹聲淒碧水流。  

一片敗荷千點葉,靈波宮外不勝秋。(出句句中自對)
点苍拾翠揽天下  浮白踏青攀顶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3 00:43 , Processed in 0.0776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