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集] 平安夜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038 小时
主题
5

44

帖子

0

精华

8608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138
经验
205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2-24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荷风茂林 于 2021-6-12 08:43 编辑

第十一課  宋詞選—柳永、辛棄疾

壹、宋詞概說




一、詩、詞、曲概說




文學史上,唐詩、宋詞、元曲,一向並稱。詩言志,故多溫厚莊重;詞言性靈,故多軟媚嬌豔;曲言世情,故多俊爽豪辣。

    事實上,詩、詞、曲這三種同源而殊途的抒情體式,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交匯合流的傾向。晚唐五代之際,文人詞已經基本定型,詩詞分野的痕跡日益明顯。南唐詞的出現,特別是李煜的詞寄之以亡國之思,開了詩詞合流的濫觴。入宋以後詞作,總以含情悽婉為主。及至蘇軾,以詩為詞,無事不可言,無意不可入,其境界雄奇瑰麗,奇氣概昂揚振奮,使詞體徹底擺脫了柔靡之習,頓增清勁之音。詩與詞至此又有了第二次的交匯合流。南渡以後的詞人,多寫征戰殺伐和民族義憤或憂怨,進而演進到以文為詞。至此,詩與詞又出現第三次交匯合流了。




二、詞的產生

    詞最初是在民間廣泛流傳著。詞的起源,約有四說:

1.長短句起源說:這一派的主張,就是以為詞是長短句,詞的起源也起源於長短句。

2.詩餘起源說:這一派的主張,以為「詞者詩之餘」。

3.樂府起源說:說謂詞起源於漢魏樂府。因樂府主聲,已近小詞。歌曲句有長短,聲多柔曼。

4.音樂起源說:說謂詞起源於音樂的變遷。現存敦煌曲子詞證明,其最初階段大多都是供樂工歌伎演唱用的。

綜上所述,詞是從隋唐時代興起和音樂緊密結合的新體詩。其實質就是配樂可以演唱的歌辭。◎顧亭林言:「三百篇之不能不降而楚辭,楚辭之不能不降而漢魏,漢魏之不得不降而六朝,六朝之不能不降而唐也,勢也。詩文之所以代變,有不得不變者,……」




三、詞的體制與格律

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詞雖是長短句,但其字數是固定,每句的平仄也是固定。明代《草堂詩餘》一書分詞牌為三類:小令、中調、長調。依據清人毛先舒所說:58字以內為小令,59字至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長調特點,除了字數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韻較疏。其他相關知識如下:




(一)詞牌: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種名稱,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因此,詞牌之外還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係。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代號。

(二)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詞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分別。單調的詞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詩,只不過的長短句罷了。例如張志和漁歌子。雙調的詞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調或長調。雙調就是把一首詞分為前後兩闋。兩闋的字數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這樣,字數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譜配著兩首歌詞。三疊就是三闋,四疊就是四闋。




(三)詞與格律詩比較:

(1)句數字數:格律詩每句的字數整齊,一般是五、七言;而詞則是以“雜言”為基本特徵,所以詞又叫“長短句”。

(2)平仄:格律詩中句子的平仄結構只有四種基本模式,而詞句的平仄結構變化很大,有的是格律詩中沒有的。詞句中許多句子的平仄結構確定不變,不能改動。

(3)押韻:格律詩一般都押平聲韻,而且不能換韻。但許多詞都押仄聲韻,而且一首詞中不但可以換韻,還可以在平、仄韻之間多次轉換。

(4)對仗:詞不像律詩那樣必須包含對仗結構。但如果詞句中剛好有兩句字數相同、句讀相同、平仄相反,則可以構成對仗結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四)詞譜舉隅:






◎憶江南(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

27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

平□仄

□仄仄平平 (韻)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韻)

□仄仄平平 (韻)




◎相見歡(又名秋夜月、上西樓)

36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過片處錯協兩仄韻。

□平□仄平平 (韻)

仄平平 (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

□□仄 (換韻)

□平仄 (韻)

仄平平 (回原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




◎浣溪沙

42字,上片三平韻,下片兩平韻,過片二句多用對偶。

□仄□平□仄平 (韻)

□平□仄仄平平 (韻)

□平□仄仄平平 (韻)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韻)

□平□仄仄平平 (韻)






四、詞的流變:




別稱        1.曲子詞:詞是根據「曲子(樂譜)」所填的歌「詞」。

2.詩餘:是由詩演變而來,是詩之餘緒。

3.樂府:詞與樂府有淵源,且二者同屬音樂與文學的結合。

4.長短句:詞的句子長短不一。

5.倚聲:按照曲譜填詞。

源起        1.傳承漢魏樂府遺風。

2.改變唐詩形貌而來。

3.胡樂番曲的影響。

格律        1.字句:句數、字數皆有限制,不得任意增減。

2.平仄:限制每字之平仄,或進一步限制平上去入,在格律上,比近體詩嚴格。

3.用韻:平仄韻皆可押,可以換韻。各個詞調的協韻位置不同,須依曲度,而押韻處

  即是音樂停頓處,故曲子不同,韻味不同。

4.對仗:可靈活運用,並無限制。

體制        1.詞牌:詞調通稱詞牌,乃記宮調音節,猶今之歌譜,並非題目。每個詞調都有固定

  格律,作詞者須按曲譜填詞。早期的詞沒有題目,蘇軾開始在詞牌下另立題目。

2.字數:清毛先舒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長調(91字以上)。

3.單位:詞的單位稱「闋」,除小令外,大部分的詞分成二片(上下片或上下闋);不

分片的稱「單調」,分片的稱「雙調」。分片是詞牌規定,表示音樂已奏完一段,上

下片之間是暫時休止,故上片最後一句稱「過拍」、「歇拍」;下片的起句稱「換頭」。

依片數可分: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四類。

發展        晚唐

五代        1.可信的詞大約在中唐前後,唐末五代,詞家漸多。

2.後蜀趙崇祚編花間集,收溫庭筠、韋莊等晚唐及五代詞家18人作品,為我國

第一部詞集,內容以豔情閨思為主。(花間鼻祖:溫庭筠)

3.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都是詞的大家。(李煜降宋以後之作,允稱傑作)

4.南唐馮延巳,為詞清新秀美,含蓄情深,開北宋一代風氣。

        兩宋

時期        1.婉約小詞:承繼五代詞婉豔清麗的風格,體制以小令為主,稱為「婉約派」,

以晏殊、晏幾道、歐陽脩為代表,詞作清新婉約。

2.慢詞時期:突破小詞格局,發展長調慢詞。張先、柳永、秦觀為主要詞家。

3.豪放派:突破「詞為豔科」之約束,以詩為詞,表現自我的性情襟抱,開拓

詞體新生命。為詩人的詞。代表作家為北宋蘇軾、南宋辛棄疾、陸游等人。

4.婉約格律:注重音律,精鍊字句。抒情以婉約為宗。詞人之詞。

  代表作家──北宋周邦彥、南北宋之交李清照。

        清代        清代納蘭性德,其詞亦可觀。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在线时间
27239 小时
主题
645

5258

帖子

1

精华

11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3095
经验
1980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2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3
2
发表于 2021-6-12 08:46 | 只看该作者

(一)萌芽期
    唐詩是先有詩句然後再經由樂師譜曲,是先詩後曲。而後來所謂的歌辭,卻是按照既定的聲譜曲度來填詞,是先曲後詞。大約從中唐開始,民間詞曲逐漸引起文人學士們的注意,他們開始嘗試著用習慣於寫詩的手法來倚聲填詞,他們的詞,也如民間歌曲一樣,即興而發,隨口而成。
    相傳李白有若干詞作,最被人稱道的是下面兩首︰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菩薩蠻〉)
◎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憶秦娥〉)
這兩首詞在宋以後被視為「百代詞曲之祖」。但明人胡應麟以後,不斷有人提出質疑。從詞體本身的發展加以考察,中唐開始文人才始而填詞,文人詞還沒有成熟定型,而這兩篇作品,無論是其完美的藝術境界,還是其嫻熟的表現方法,在詞體萌生醞釀階段,都是不可能的事。

(二)奠基期
    中唐時期的韋應物、戴叔倫、劉禹錫、張志和、白居易等人,都是最早倚聲填詞的作家。
如《竹枝》,本是在巴楚地區流傳的小調,劉禹錫仿做了十餘首。其中,《竹枝詞》二首之一最為膾炙人口︰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張志和貶官之後,隱居江湖之間,自號「煙波釣徒」。其所作歌辭,傳世的僅存《漁歌子》五首,第一首如下︰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在唐代文人中,寫詞較多,藝術成就也較為顯著的是白居易。以下略舉數首︰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花非花〉)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長相思〉)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

(三)成熟期
    文人詞的最後定型是在晚唐五代之間。五代時期,聚集在西蜀的文人們明顯地接受了溫庭筠的影響,這就孕育產生了花間詞派(因後蜀趙崇祚編選《花間集》而得名)。以溫庭筠、韋莊為代表的花間詞人,總以酒筵歌席娛賓遣興的生活為主,總以柔弱香豔側媚輕靡的風格為宗。陰柔之美似乎可以概括《花間集》中的大部分作品,這種綺羅香澤之態所在多有的現象說明詩詞分野日益明顯,這對後來所謂婉約派開了先導。
(1) 溫庭筠
唐代寫詞最多,而又對後人產生極大影響的是溫庭筠,他是花間詞派的代表作家。所作
詞章也多為酒筵歌席上演唱用的柔靡側艷的作品,題材多是有關於女性生活。雖然,個別作品不乏清麗甚至蒼勁,但其總體藝術傾向卻是「香而軟」。詞為「艷科」的傳統也自溫庭筠開始奠定了基礎。其中被公認為最為出色的有: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菩薩蠻)
◎玉爐香,紅燭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更漏子〉)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夢江南〉)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遂成為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而以李璟、馮延巳和李煜為代表的南唐詞人,其生活的環境氛圍與作品的性質是略同於花間詞人的。到了中主、後主兩朝,隨著國勢的日下,作品融入了更為濃厚的感傷色彩,出現了以詞言志的文學事實。詩與詞這兩種同源而殊途的抒情體式第一次出現了交匯合流的創作傾向。

(2)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語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闌干。(浣溪沙其二)

(3)馮延巳
◎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頰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鵲踏枝)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閒引鴛鴦香徑裡,手挼紅杏蕊。
  鬥鴨欄杆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謁金門)

(四)盛行期
1.北宋詞的發展
(1)小令時期
這一時期的詞,可以說是南唐詞風的追隨時代。代表人物如范仲淹、晏殊、歐陽修、晏幾道等人,他們的作品,大都有一種華貴雍容的氣度,不卑俗,也不纖巧。
○1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蝶戀花)

○2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蘇幕遮)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漁家傲)
(2)慢詞時期
    晏、歐的詞,內容窄狹,形式短小,只不過表現一些上層社會的生活與感情。張先、柳永的出現,使宋代詞風為之一變,由狹隘的上層社會範圍,擴展到都市生活的面貌和旅人流浪的情調,這是經濟繁榮政治苟安以及朝野迷戀聲色的社會現象之反映。新內容要求新形式,所以他們需要採取長調,慢詞在他們手中,很快地發展起來,在做法上也由婉約含蓄而變為鋪敘、寫實的了。張、柳在形體上,盛用長調的慢詞;在作風上,脫去花間、南唐的清婉,而喜用鋪敘的手法;在內容上,則趨於都會生活的表現,以及沉溺於都會生活的男女心理刻劃;因此在他們的作品裡,時用著市井俗語,和傳統的詞風不同,尤以柳永表現得更為顯著。
(3)詩人詞時期
    柳永的詞,音律諧婉,宜於歌唱,語言通俗,易於了解。但有些內容庸淺,辭染淫俗,格調畢竟不高。因此,後來詞壇風氣又逐漸轉變,尤其蘇軾使得詞的內容或境界,都為之開拓與提高。蘇軾的詞作在風格上有詩化傾向,這也正是前所述的,詩與詞這兩種藝術體制,至此又有了第二次的交匯合流。此外,蘇軾擴大詞的內容,以豪放飄逸的作風,代替婉約柔靡。他在宋詞的重要地位,正如李白之於唐詩。
(4)樂府詞時期
    晏、歐的詞,因一味因襲南唐,範圍過狹,內容貧弱。柳永諸作,雖能諧律歌唱,普遍風行,然時人多批評其風格卑弱。東坡繼起,一洗前弊,以詩人豪放飄逸之筆,發為內容豐富的歌詞,獨成一格,詞境始大。然時人又多並其矯枉過正,不合音律,遂有「押韻之詩」與「要非本色」之譏。因而當日詞壇,開始注重格律,傾心精煉,「語工而入律」是基本原則,如秦觀、賀鑄、周邦彥等人,而以周邦彥為代表,詞風又一變。另外,南渡前後還有一位值得一提女詞人李清照。
    周詞上承溫、韋、小晏,下開姜、吳,言情體物,窮極工巧,下字運意,皆有法度,詩文兼擅,無一字無來歷。陳匪石宋詞舉說:「周邦彥詞學之大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凡兩宋之千門萬戶,清真一集,幾擅其全。」前人論詞,嘗以柳、周並稱,所謂「周情柳思」,並足不朽,但二人生活形態與作品風格因遭遇之不同,而大有分別,襟抱不一。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蘇幕遮)

2.南宋詞的發展
(1)豪放詞風
    南宋時期,愛國主義思想空前高漲,慷慨悲歌代替了酣歌醉舞與柔靡香豔的情調。這些志士,將他們的感情表現於詞中,無暇顧及嚴格的音律,及字面的雕琢,只是真情流露,這些作品並不注意音樂性能,呈現與詩歌散文融合的趨勢。這種趨勢,加強了蘇軾作詞的精神,開拓並發展了作詞的道路。代表人物是辛棄疾。至此,詩與詞又出現了第三次的交匯合流。

(2)婉約詞風
    南渡後過了十幾年混亂局面,暫時得到偏安的局面,朝廷上下漸漸忘了靖康的國恥,又開始酣歌醉舞的生活了。詞壇又回歸格律派,如姜夔和吳文英等成為南宋前期詞家婉約派主要代表,上繼“花間”(《花間集》),強調音樂性,被認為是詞家的正宗。

○1姜夔:
其詩風格高秀,繼承並發展江西詩派的風韻,有《白石詩集》傳世。他的詞曲更為後世所推崇。其詞風為:清新峻拔,立意幽遠,煉字琢句,倚聲協律。<揚州慢>是代表作。
◎【淳熙丙申正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壁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揚州慢)

○2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相見歡)

点苍拾翠揽天下  浮白踏青攀顶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239 小时
主题
645

5258

帖子

1

精华

11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3095
经验
1980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2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3
3
发表于 2021-6-12 08:48 | 只看该作者

※宋詞代表作家一覽表:
        字號        時代        風格特色        詞集名稱
李煜        字重光,世稱李後主
詞聖、詞中之帝        五代        前期反映宮庭生活,格調華麗
後期傾訴亡國之痛,格調哀怨        《南唐二主詞》
柳永        字耆卿,初名三變
白衣卿相詞人        北宋        多寫都市繁榮生活,工於羈旅行役
擅寫長調,語言顯淺平易        《樂章集》
蘇軾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豪放派代表        北宋        不諧音律,以詩為詞,詞境擴大;豪放飄逸,個性分明。(豪放派創始者)        《東坡樂府》
周邦彥        字美成,號清真居士
格律派代表-詞家正宗、集宋詞大成者        北宋        格律精嚴,頗有法度;擅詠物之作
多以唐人詩語入詞,懷古傷今
稱「大晟詞派」        《清真集》(又名《片玉詞》)


照        號易安居士
閨秀詞人第一        北/南宋        前期多寫閨情,芬馨神駿,真摯細膩
後期多寫漂泊流離之苦,空靈深刻        《漱玉詞》
辛棄疾        字幼安,號稼軒居士
詞中之龍、愛國詞人
豪放派代表        南宋        意境雄奇闊大,瑰麗奇偉
擅以民間口語入詞,擅於用典
擅寫農村風光。愛國憂憤溢於詞中        《稼軒長短句》

※詞史之「最」與並稱:

1. 最早文人詞作:李白憶秦娥、菩薩蠻
2. 現存最早最完備的詞總集:《花間集》—
五代後蜀趙崇祚輯
3. 最早享有盛名的女詞人:宋李清照
4. 開北宋詞風者:南唐馮延巳
5. 長調慢詞的創始人:北宋張先
6. 「以詩為詞(詩人詞)」的創始人:蘇軾
7. 「以文為詞」的創始人:南宋辛棄疾
8. 婉約派代表:秦觀、李清照
9. 豪放詞代表:蘇軾、辛棄疾--並稱「蘇辛」
10. 格律派代表:北宋周邦彥--詞家正宗
11. 格律派重建者:南宋姜夔(白石道人)—
〈白石道人歌曲〉是現存最早的工尺譜
12. 宋詞集大成者:北宋周邦彥
13. 清代詞人之冠:納蘭性德(滿人)
14. 詞聖、詞中之帝:李煜
15. 詞中之龍:南宋辛棄疾
16. 詞中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17. 愛國詞人:南宋辛棄疾
18. 濟南二安:李清照(易安)、辛棄疾(幼安)

貳、專家詞介紹
一、李煜──傷心詞帝李後主
(一)生平梗概
「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清朝文人袁枚引《南唐雜詠》
    西元961年,也就是北方的趙匡胤陳橋兵變,當了宋太祖的第二年。在南方的金陵城內,二十四歲的太子從嘉登基南唐帝王。新登位的李後主第一件重要工作,就是親自撰寫一份上宋太祖的文表,同時獻上一份厚禮,表示自己無心功名,而且保證以宋為正朔,謹遵為臣之道。後主明白,雖然自己貴為一國之君,但是事事要看宋朝的眼色過日子,不由得覺得這個帝王位子的沈重,還是後宮的風花雪月來得優哉快意。

李後主生來就頗具傳奇色彩,不僅誕生在浪漫的七夕之夜,而且據說前齒並二為一,一隻眼睛還長著雙瞳孔,這樣與舜帝、周武王相同的異相,更令他的父祖歡欣無比。生於揚州與金陵這兩個繁華富庶、文物豐盛的大城市,後主從小就對文藝有很高的天賦。在宮廷裡,他攤開的是自己特製、滑如春冰密如繭的「澄心堂紙」,研用的是比黃金還難得的李廷珪墨,還有細膩如玉、扣之如罄的龍尾硯。他的書法瘦勁有神,繪畫的墨竹清爽不凡,後世皆有很高評價。後主的詞更是令人傳唱再三低迴不已,尤其生活中有了大、小周后。細數後主前半生為人傳頌的詞作,幾乎都在與大周后的無限歡情上。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
大周后善於歌舞、精通音律,尤其善彈琵琶,南唐中主還曾把史上有名的「燒槽琵琶」賞賜給她。才子佳人,才藝相對,生活過得炫麗多彩。後來加上了青春的小周后,後主筆下也就更為豔情了,「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後主的宮廷生活精彩絕倫,一點也不寂寞。

    當北方的宋朝消滅了南漢以後,南唐自然是下一個目標了。後主立刻派弟弟到宋朝入貢,主動放棄國號,自稱江南國主,表明自己名符其實是個臣子。當宋軍節節逼近時,近二十年不曾用兵的南唐豈是對手。加上後主雖欲招賢納士,然而所用多是一些空有滿腹文采或滔滔辯才的書生罷了,而大將林仁肇卻為後主所錯殺。在宋軍已經將金陵城團團圍住時,後主還蒙在鼓裡,最終只能與群臣一身白衣,出城請降。並寫下後半生詞路大變的代表作〈破陣子〉。

    後主一行人到了開封城,還被宋太祖諷刺的封了個「違命侯」的封號以示警戒。就在後主到了開封這年,太祖過世了,接替王位的宋太宗,對於經常訴貧的後主相當不耐。在開封的日子更不比從前,對於逝去的歡樂、故國的傷懷,都在每個輾轉不成眠的夜裡,寫成一首首傷悲的作品。轉眼,又是七夕,在後主四十二歲生日這天,小周后和嬪妃們還是強顏歡笑地為後主祝壽。絲竹管樂又彈奏了起來。苦酒入喉,後主寫下了〈虞美人〉交與歌妓們演唱。後主緬懷故國的消息傳到太宗耳中,太宗為之震怒,派人送來了一壺御酒,喝下摻有「牽機毒」的御酒,後主全身痙攣,頭腳屈膝交纏而亡,寫下了一個令人不忍卒睹的結局。

(二)文學風格與成就
李煜詞分前後期,後人將他與李璟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內容上表現任真自然的風格。
1.前期詞多寫宮廷豪華奢侈以及風花雪月的享樂生活,風格柔靡。(帶有花間派的色彩)
2.後期詞為被軟禁時的反映身世之悲、家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
  新,格調頗高,亦極富藝術感染力。

(三)作品舉隅:
1.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2.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

3.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這是後主北上感懷故舊之作。後主以開寶九年正月被俘北上,那時四十歲。
4.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5.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註釋】:
○1了:了結,完結。○2砌:台階。雕闌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3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一說指作者自己年華老去。○4君:作者自稱。

点苍拾翠揽天下  浮白踏青攀顶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239 小时
主题
645

5258

帖子

1

精华

11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3095
经验
1980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2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3
4
发表于 2021-6-12 08:49 | 只看该作者
二、白衣卿相──柳永
(一)生平梗概
  柳永(998?──1063?),字耆卿,初名三變,福建崇安人。與哥哥三復、三接,皆有文名,時稱「柳氏三絕」。青少年時代流連坊曲,雖以風流文采知名於世,卻被朝廷貴族所嫌棄。他應試於汴京時,曾經有人向仁宗皇帝舉薦,仁宗因為他是著名的「填詞柳三變」,便叫他「且去填詞」,「由是不得志,日與獧子從游娼館酒樓間,無復檢率,自稱云:『奉聖旨填詞柳三變』。」(見藝苑雌黃「柳三變」條)在屢試不第之後,他曾經填了一首鶴沖天詞,自我解嘲地說: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游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首詞寫出了他玩世不恭的人生觀,同時也流露了科場失意的憤激之情。「才子詞人」、「白衣卿相」的自我安慰,「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大膽言行,都是和封建道德、倫理規範不相容的。於是他恣意狂蕩,縱游青樓酒館,不再自我檢約,自稱「奉旨填詞」。不過他還是忘不了功名,後來又去投考,改名為永。景祐元年,才進士及第,任睦州(浙江淳安)推官。後因勘磨(文官三年一升,武官五年一升),調遷為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

  由於他「連日疏狂」(風歸雲詞),不曾套上「名韁利鎖」(夏雲峰詞),至死之日,家無餘財,由一群歌妓合資將他安葬。每逢清明節日,他們載酒餚在柳永墓旁飲食,稱之「弔柳七會」。如此情形,正像他少年遊詞所寫「一生贏得是淒涼」。他生活雖然淒涼,但是詞作評價頗高。四庫提要引項平齊的說法:「詩當學杜詩,詞當學柳詞」,因為柳永與杜甫都是寫實派的高手,精鍊於各種體製與各種情調的作法。

  還有雨霖鈴「寒蟬淒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一首,是當代與現在都深受喜愛的。柳永詞的盛行,使為翰林學士的蘇東坡忍不住問他的一位善歌的幕僚曰:「我詞何如耆卿?」對曰:「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這說明兩人風格不同,各有千秋。(以上參考:王保珍(1993)。中國文學家傳)

(二)柳永詞之特色、風格及地位
  柳永的詞,多長調,在詞體的發展上,建功甚巨。詞從唐五代的小令發展到長調之後,使作者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到蘇軾時,又在詞的內涵方面充實開展,兩人將詞推展到一高峰,使宋詞蓬勃發展。

  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說:余(夢得)在丹徒(江蘇丹徒)任官時,有一西夏官員告訴我:「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可知他的詞作流傳之廣泛。由於宋代城市經濟興盛,市民階層興起,以市民為主體的勾欄瓦肆文藝活動生機勃發,為文藝之創作,提供了全新的藝術展演空間。柳永以一位對市井通俗文藝懷抱著濃厚的興趣,又親身與歌伎、樂工合作倚聲填詞,則其創作視野自然不同於往常作家,而詞之審美風貌也得以新變。

  柳永詞的特色與貢獻,大致有以下幾點:
(1) 大規模創製長詞慢調,有意識擴大詞之體製。
(2) 寫實鋪敘,委婉曲折,造語工麗。
(3) 採用市井俗樂,並且自製新調,充實、豐富新聲樂調。
(4) 融情入景,尤其是自家寫照(城市風光、浪子情懷)。
(5) 白描語淺,纖佻鄙俗,但「俚不傷雅,雅而能俗」。
(6) 影響及於明清白話小說。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三、豪放詞人──蘇軾(生平詳見第四課,在此僅列舉其詞作)
1.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註釋】
○1密州:今山東諸城。○2黃:黃犬。○3蒼:蒼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4錦帽貂裘:漢羽林軍戴錦蒙帽,穿貂鼠裘。這裡與下句「千騎」均指蘇軾的隨從。○5報:告、語。○6傾城:指全城觀獵的士兵。孫權曾親自射虎於凌亭,這裡藉以自指。○7節:符節。漢時馮唐曾奉文帝之命持節復用魏尚為雲中太守。這裡以馮唐自比,有不服老與赴邊的兩層意思。○8會:當。○9如滿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10天狼:古時以天狼星主侵掠,這裡以天狼喻西夏。
2.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陳師道語:「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3.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4.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此作被譽為“千古絕唱”,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傑出的代表。

5.臨江仙  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髣髴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宋人筆記中傳說,蘇軾作詞之後,“掛冠服江邊,拏舟長嘯去矣。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
    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興也”。

四、愛國詞人──辛棄疾
(一)生平梗概
    辛棄疾(1140─1207),原字坦夫,曾自號六十一上人(按,「六十一」即「辛」字),後改字幼安。山東歷城人。曾自謂人生在世,當以力田為先,故號稼軒居士。他膚碩體胖,目光有稜,紅頰青眼,壯健如虎。文武雙全,以功業自許。生性豪爽,尚氣節,有燕、趙義俠之風。他生時北方已淪陷於金人,目擊國破家亡的苦境,幼時即抱有報國的志願。後因金兵侵宋失敗,金主死,中原志士,多乘機起兵。耿京亦發難於山東,他遂投耿,為掌書記,是他一生事業的開始。二十三歲,歸南宋,歷官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東安撫使。行政治軍,俱有聲譽。

    孝宗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六年,召對延和殿。朝廷銳意恢復北方,棄疾因暢論南北形勢,及漢、三國、兩晉人才,並作九議,應問三篇、美芹十論上奏朝廷。可知他有大政治家的風度,對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都有精透的見解。他曾為朝廷規劃建軍事宜,無論經費或工事,均親力親為。大體而言,這十餘年間,辛棄疾的宦途是順利的,他的主張也受到君主、重臣的重視,但畢竟未獲具體實施,北伐之事也一直沒有新的進展。

    自淳熙二年出任江西提點刑獄,至淳熙八年末,被劾罷官,棄疾任職之更迭可謂極為頻繁。其新居上梁文自謂「頃列郎星,繼職卿月,兩分帥閫,三駕使軺。」這七年,是棄疾政績卓然,聲名日起的時期,也是他仕途奔波,困於煩雜政務,少能再思慮恢復大計的時期;是他全面展現政治、軍事多方面才能的時期,也是作風時遭非議責難、嚴厲抨擊的時期;是他充分顯示其剛毅果敢的思想性格時期,也是此種思想性格與南宋寬忍懦弱士風益愈難合的時期。於是他著人買下信州(今江西上饒)城北帶湖畔土地,營建房舍,以為日後退身之備,並開始以稼軒居士自稱,「人生直合住長沙,欲擊單于老無力」可以看出他內心的悲哀。被劾罷官後,淳熙九年春,棄疾來到帶湖新居,開始他的退居生活。剛強果毅之作風,使他難與南宋因循苟忍之士風相合;辛棄疾被歸入左丞相張汝愚黨,而為韓侂冑黨所忌,都是他仕途的大礙。

    寧宗嘉泰三年夏(1203),寧宗與韓侂冑北伐意向漸漸明顯,年已六十四歲的辛棄疾離開鉛山瓢泉,懷著對恢復中原的新希望,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翌年春,被召入京,強烈建議寧宗積極準備恢復之事。然而,開禧元年(1205)秋,又被劾罷官。開禧二年春,一場沒有充分準備的北伐開始了,最後仍以屈辱議和而終。在此期間,棄疾又被任命知紹興府,辭免,又命知江陵府,未赴任改試兵部侍郎,兩辭不允,遂至臨安。此後不久,殆以健康不佳之故,棄疾重歸鉛山瓢泉,開禧三年九月病逝,年六十八。

  棄疾為人豪爽,崇尚氣節,識拔英俊才士,所交遊者,皆海內名士。我們看他斬僧義端,擒張安國,和創飛虎營的種種故事,知道他有軍人的勇武精神和敢作敢為的魄力。再看他的葬吳交如,哭朱晦菴,知道他有見義勇為的俠士精神和正義感。他雖未能實現他的收復中原的志願,但他的一生是忠愛國家的。他曾經題跋紹興年間詔書曰:「假使此詔書出於紹興之前,可以無事讎敵之大恥;假使此詔書行於隆興之後,可以卒不世之大功,而現在此詔書與讎敵俱存,使人大感悲痛。」當時人都佩服他的警策切實。他曾對人說:「人生在於勤,當以努力耕種為先。」所以用「稼」字來作他的軒名,自號稼軒。為大理卿時,同事吳交如死了,無錢買棺埋葬,棄疾感歎:「身為列卿(部長級官員),而貧窮到這種地步,他是個廉介的人哪!」立即厚贈賻儀。(以上參考:王保珍,中國文學家傳)

点苍拾翠揽天下  浮白踏青攀顶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239 小时
主题
645

5258

帖子

1

精华

11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3095
经验
1980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2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3
5
发表于 2021-6-12 08:50 | 只看该作者
(二)稼軒詞之特色、風格
  棄疾為豪放派代表詞家,有稼軒集傳世。其詞悲壯激烈,六百餘首詞中,恨憾特多。他有稼軒詞四卷(或作十二卷)。因為他生活豐富,創作力強盛,學問廣博,才力過人,在他的六百多首詞中,無論內容、形式及風格,幾乎無所不包。他用長調寫激昂慷慨的胸懷,用小令寫溫柔美感的情緒。他有時也寫山水之樂,有時也寫纏綿之情,但都雅潔高遠,絕少鄙俗淫靡之態,蘇軾作詞的精神,到了他更加提高和發展了。他把蘇軾在詞中開拓的境界,再進一步地加以開拓。

(1)打破詞的分片形式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絃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從形式看,分上下片以配合傳統形式;但從內容上看,前九句一氣流注,著重寫往昔的戰爭生活自為一段,最後一句「可憐白髮生」轉為現實的感慨,當另為一段,兩兩相對,前九句是幕幕壯景,末一句則是絲絲悲緒,映照強烈,可是卻放在同一段,打破詞的分片形式。
(2)以文入詞,吸收古近體詩句法,點化前人詩句,廣泛引用經、史、子各種典籍,或歷史典故,使詞的語言從俚俗淺易轉向典雅華麗,為詞的表現爭取更大自由。
(3)內容擴大,題材拓寬。其作品寫政治、哲理、朋友之情、戀人之感、又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日常生活、讀書感受。範圍比蘇詞更加廣泛。藝術風格也隨各種題材而有細膩變化。

(三)作品舉隅:
1.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 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3.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 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抆英雄淚!

五、李清照
(一)生平梗概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生於北宋神宗元豐田年(1081)。卒年不詳。她出生於貴族書香之家,父親李格非,曾官禮部侍郎,提點京東刑獄,是一個很風雅的官員。十八歲時與宰相之子趙明誠結婚,婚後與志趣相投的夫婿致力於考古學的研究,以『金石錄』一書名滿天下。在這時間裡,李清照的生活是非常美滿,夫妻倆的感情融洽,志趣愛好也很相投。趙明誠酷愛收藏文物、字畫。他們對這些東西共同研討,分頭整理,從中得到了許多樂趣。據說,他們常在飯後喝茶時,做這樣的遊戲:即一個人說出古書上的一件事,另一個則要答出這件事記載在哪一部書的哪一卷、哪一頁、哪一行,說對了就算勝利,可以先喝茶,說錯了就算失敗,就得後喝茶。

  李清照在年輕時,北宋皇朝已瀕臨末日,北方的金人日強,汴京卻還在歌舞昇平之中,當金人南侵,皇帝投降之後,中原局面日非,他們夫婦在山東無法安居了。建炎元年,他們流亡到南京。南京的次年,趙明誠就病倒了。李清照守著他,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心情的低沈,當然可想而知,這樣拖到建炎三年,趙明誠一病不起。享年祇四十九歲。

  李清照晚年的生活非常淒苦,居住地也很流動,大致在金華的時間為多。南渡君臣,在紹興之後,逐漸在山明水麗的臨安享樂,而女詞人行吟雙溪,並不與當時權貴同調。她是被南渡的權貴們遺忘了,甚至她的卒年,在史書中亦無可考,據一般推斷,她大約活了六十歲。

(二)文學風格與成就
1.詞作分期
(1)前期: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清麗明快
(2)後期:充滿「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厚感傷,表達對故國亡夫的深情眷戀→蒼鬱沉痛
2.詞作特點-易安體
(1)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經歷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
  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
(2)善於從書面語言和日常口語裡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
  然一體的境界。
(3)想像新奇,擅長將抽象情思具象化。
(4)精於音律,善用疊字。

(三)作品舉隅
1.如夢令  春曉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醉花陰  重陽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注釋】:
○1瑞腦:一稱龍瑞腦;香料。○2金獸:獸形的銅香爐。○3玉枕紗廚:磁枕紗帳。○4東籬:種菊花的地方。○5銷魂:因離別而引起的愁情。○6簾捲西風:西風捲起簾子。○7黃花:菊花。

3.武陵春  春曉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祇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4.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參、相關補充:
一、王國維《人間詞話》:
(1)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2)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裏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
  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
  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3)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4)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5)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6)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辛詞沉鬱,蘇詞超妙;辛詞多憤慨之氣,蘇詞富曠逸之懷,兩
人之「放」不同。
(7)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
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
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8)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二、近體詩與詞、曲比較表一:
文體        別名        種類        發展        字數規定        格律        體製
近體詩        今體詩        絕句、
律詩、
排律        1.先有絕句,後有律詩。
2.宋之問、沈佺期完成五律;杜審言完成七律。        1.各分五、七言。
2.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十句以上。        1.仄聲不分上、去、入。
2.絕句、律詩平仄不可通押,不換韻,排律可換        大多
合樂
詞        樂府、詩餘、長短句、曲子詞、倚聲        小令(令)、中調(引、近)、長調(慢)        1.由詩演化而來
2.起源於唐,發展於五代,極盛於兩宋。        1.字數不定,不可加襯字。
2.長短句        1.仄聲分上、去、入。
2.平仄韻可以互換。        合樂
曲        樂府、
詞餘        1.散曲:分小令與散套
2.劇曲:分雜劇與傳奇        1.由詞演化而來。
2.起源於五代,全盛於元。        1.字數不定,可加襯字。
2.長短句        1.仄聲分上、去、入;北曲無入聲。
2.平、上、去可互押,用韻靈活        1.合樂
2.劇曲有科(動作)白(對白)
点苍拾翠揽天下  浮白踏青攀顶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02:50 , Processed in 0.0691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