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欣赏今有程卫国先生又发来的对句(凤凰杯第二期征联出句经修改后的所对之句)。修改后的出句中又增“师”、“帅”两字。这两字既有字义上的联系与区别,也有字形上的联系与区别,(已在网上说明过)难度很大。然而程先生以“主”、“王”二字从容应对,完全符合对句要求。另一方面,对句中的四个人物为同一时代人物,与出句中的四个人物为同时代一致。从多方面来说,此对句堪称佳句,值得大家欣赏。同时,我也将程先生所作的相关说明一并公布,以帮助大家理解与欣赏其对句。
啊,在这物人欲横流的今天,还有不少人在苦心经营这不赚钱的生意,这不是文明在生存,在闪光,又是什么什么?我的心灵受到安慰。谢谢同心同志们。
借此说明。
上联出句:中华英物我怀念:元培培元迅树人,可谓国师;中山山中成独秀,堪称国帅! 下联对句:元代豪杰谁知晓:长善善长基伯温,终得明主;元璋璋元放国珍,定做明王! 应对说明:上联实际为一幅融人名、偕音、字形、隐字为一体的上悬式超高难度对联,就字形来看与当年刘伯温应对朱元璋的“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古时冰字为一点)”类似,但隐字联却是历代对联名家出句中最难对之作。莫说隐字联,就联转声偕字联都经常出现找不到合适对句的绝对,如;当年苏东坡应对的“画上荷花和尚画”苏东坡的对句为“书邻汉疏翰林书”,此句中以书对画确实对的好,可是和尚为一出家人,以翰林应对显然有以槛内之事对槛外出家人的不妥贴之处,因为槛外之人且为女性者非尼姑莫属,明显,“书邻汉疏翰林书”与尼姑无关,故不是合适下联,一代文豪苏东坡都无法对句更何况我们,所以,“画上荷花和尚画”至今仍是一幅绝对。再说字形联,水无一点不成冰,无疑下联只能以点应对。 笔者有幸应对:“中华英物我怀念:元培培元迅树人,可谓国师;中山山中成独秀,堪称国帅!”这跟笔者多年来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有些了解有关,如:笔者撰写的“桃花吟” “桃花吟”是笔者最珍惜的一篇作品,笔者是以一个在桃花山下旁观者的方式,将桃花村中看桃花的人逐渐进入桃花丛中与随风飞舞的桃花相惜而泣情景进行了一翻较为细致的描写。该篇将诗经的排比、唐诗的流畅、宋词的感慨、元曲的回旋多种表现手法融为一体。 诗经排比表现在“桃花山下桃花影,桃花村中桃花人;桃花丛中桃花影,桃花树下桃花人;” 该句的基础来源于笔者的“捣衣难,捣衣难;江上捣衣空自闲,衣旧人新兮,始恨做衣人。捣衣难,捣衣难;黄叶空落始觉寒,衣不见千年色,人无百岁青,多不过千日死,新衣换旧人。” 唐诗的流畅表现在“千夜桃树不为老,又见桃花相映红。手捻桃花心已碎,已是桃花伤别离。” 该句的基础来源于笔者的“昨夜入洞府,窗外千年色。煜明理青丝,不识童子归。” 该句的基础来源于笔者的“杭州好,春雨知时到;断桥化涓河,独山抽新翠;烟雨若孤鹜,能不忆西湖?忆西湖,最忆枝上露;故柳赶新春,几翻烟雨中;推舟欲前行,莫忘水精灵;涉足无履迹,新翠拂人衣;莫饮醉人酒,趁时看杭州!” 元曲的回旋表现在“花谢异乡随风舞,花落人前脚下轻;花开四季春芳剪,花锄绣帘人笑痴,花囊珠泪知为谁?花飞絮落本无意”。 该句的基础来源于笔者的“昨儿个还说什么今生今世,夏雪冬雷,今儿个已是一去不回,春雨夏絮几时见过落地又拾起?想当初晓园看柳,到如今风寒如秋,天寒的水凉,痴心的袖冷,吞钩的鱼痴,扑火的萤憨。真是人无朝朝好,月无夜夜明,月圆月正月色香,月半渐去月也伤,可怜人不随月去,堪堪几时又沾衣。” 笔者之所以要把“桃花吟”的表现手法在此一一详细说明,主要是因为“中华英物我怀念:元培培元迅树人,可谓国师;中山山中成独秀,堪称国帅!”实在太难应对,因为该上联不仅有前述中所提的人名、偕音、字形、隐字作为高难之处,同时还又将同样一个国字嵌入两种不同的意义,前者表现为国学之意,后者表现为国家之意,前者为一形意,后者为一名意。故,笔者下联对句:“世代豪杰谁知晓:长善善长基伯温,终得明主;元璋璋元放国珍,定做明王!” 1、因上联出句中“师”、“成”、都为横起笔,属“左”、“右”二字的第一笔,而结尾的“帅”又正是突出了横的减笔,根据应对规则,可以对齐的下联第一笔应当超过上联的横,所以笔者只能以“主”、“放”二字相对,因“主”、“放”二字的第一笔点为“首”、“席”二字的起笔,明显“首、席”中的点要超过“左、右”二字的横。这是此联中最难对齐的隐字精华。 2、李善长,字百室,系朱元璋身边最早的一位谋士,后成为了明朝的一位臣相。 3、刘基,字伯温,是由李善长亲自为朱元璋请来的一位明朝军师。 4、放国珍其表意为存放有国家栋梁之材的意思,其偕音为方国珍人名之意,方国珍与刘福通、陈有定、张士诚、陈友谅为元朝末年并列的五大派别,其中福建、浙江一带以方国珍最为强大,在江南只有方国珍与应天府的朱元璋才可以较衡。 5、下联中的刘基·刘伯温和上联中的鲁迅·周树人同为浙江人氏。 6、明主中的“明”有光明之意,明王中的“明”为明朝之意。前者为一形意,后者为一名意。在此下联中的“明主、明王”与上联中的“国师、国帅”有珠联璧合的应对效果,且同属于上悬句中的字形联。 最后我要说的是能撰写出“中华英物我怀念:元培培元迅树人,可谓国师;中山山中成独秀,堪称国帅!”这样超高难度的对联实在非常罕见,也确属学问与文学修养极高之人,就算称之为当代联仙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