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42|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应掌握的108个知识点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3 1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size=3>  一、此稿依据新颁布的《联律通则(试行稿)》,并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个知识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个知识点)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点进行了取舍及修改。</FONT></P>
<P><FONT size=3>  二、因对联的部分内容在联界仍有争议,故此次的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8</FONT>个知识点并非金科玉律,而只是本着目前联界基本认可的原则进行收集整理的,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FONT></P><FONT size=3>  三、本知识点的来源。一是参考了以下文献:谷向阳的《中国楹联学概论》、余德泉的《对联通》、尹贤的《对联写作指导》、甘桁的《楹联百话》、奉腾蛟《对联写作规则》等;二是参考了网上部分对联论坛的相关资料;三是飞扬的自己总结(有些常用知识点,查不到资料,或资料不全,飞扬只好自行拼凑,胡乱定义,还望方家指正)。以上知识点如有不当(因是手工录入,还可能还会存在录入错误),恳请跟帖指出,希望大家共同修改完善。</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3 11:01:09编辑过]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30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FONT size=3>对联应掌握的108个知识点(</FONT><FONT size=3>我心飞扬)</FONT></P>
<P><FONT size=3>第一部分:〖综合〗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对联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对联的历史】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从律体文学形式出现的高峰期而论,“清联”可以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并驾齐驱。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副】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言】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称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字】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八字;“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十四字;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一百八十字。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对联的标点】文章中引用对联一般在上联收尾处用标点符号。一般而言,单句联联尾用分号为宜;中长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句号,上联尾用句号为宜;至于某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可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对联贴在墙上或门的两侧不用标点符号。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尾……。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全联】整幅对联,包括上联和下联。
<P></FONT>
<P>
<P>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㈧彩| 六合投㈧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㈧乐㈧城:顶级信用㈧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3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第二部分:〖格律〗
</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FONT>、〖基本要素〗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3</FONT>、【对联的格律】是指对联的实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格式和规律。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4</FONT>、【对联的基本要素】字句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5</FONT>、【字句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句数、字数分别相等。如:萃百代人文,兴学重教,骋怀华夏千丛锦;汇八方俊彦,好善乐施,放眼客家一派春。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6</FONT>、【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的词性相对一致,或者说尽可能地相同或相近。如:风摇翠柳莺啼序,日映红桃蝶恋花。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7</FONT>、【合掌】对联禁忌之一。把左右手掌合起来,掌心对掌心,指尖对指尖,指根对指根称为合掌。合掌处处吻合谓之全合,部分合或一处合谓之半合一处合。此理用之于对联就是,上下联意义完全相同称之为全合掌,部分意义相同或个别词义相同称之为半合掌或一处合掌、二处合掌。对联制作应尽量避免合掌,尤其是全合掌更是对联之大忌。如全合掌:长空展翅,广宇翔云。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8</FONT>、【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9</FONT>、【节奏相应】指上下联的节奏相同、相应、相似或尽可能保持一致。如:风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日丽;人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地灵。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FONT>、【节奏】原指音乐中强弱、高低、缓急变化组合的细小段落。在对联中指上下联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这是对联格律中的一个声律要求,通过联句中有规律的停歇和韵律的变化,达到和谐的音乐美。节奏分声律节奏(也称声调节奏和音步)和语意节奏(也称意义单位)。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1</FONT>、【节奏点】每节奏中最末一个字为节奏点。也称音步位,两字为一顿叫双音步,一字为一顿叫单音步。顿是音节单位。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2</FONT>、【语音节奏】又叫声律节奏,是利用平仄声的交替与对立产生和谐的音节停顿来实现的,是从律诗中移植而来。是律诗的根本,其显著特点是按照诗中用字顺序,以两个字为一节奏,每一节奏第二字为节奏点(即音步)。如:临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看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起,钩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待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来。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3</FONT>、【语意节奏】又称意节,是依词语结构划分,即根据语意所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方式。语意节奏无固定字数。如:公生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偏生暗,智乐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仁乐山。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4</FONT>、【平仄相谐】指音韵和谐,包括平仄相对、平仄交替、上仄下平。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5<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3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对仗形式〗
</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FONT>、【正对】亦称同类对,指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或上下联是写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或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一人事物,虽然内容相近相似,但不是上下联同义或基本同义。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4</FONT>、【反对】指上下联的内容相反的对仗,它们从相反的角度去阐述一个主题,两相对照,对比鲜明,相反相成。如:满招损,谦受益。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5</FONT>、【串对】也叫流水对,是对联中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表达的对仗,出句对句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出句与对句在语法上一脉相承,互相不能脱离,更不能颠倒,犹如顺流而下。如: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6</FONT>、【自对】又称当句对、边对、就句对,即于一句中自成对偶。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便赏眼前生意满;挽蔬夜雨畦,煮茗寒泉井,不知山外有尘寰(此联前两句,从上下联相同位置来看,词性与结构都不对仗,但联中的各自为对都很工整。工整的自对补救了上下联对仗不工的缺憾)。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7</FONT>、【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语的甲义的同时,又借它的乙义来与另一个词语相对。如: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下联中“东西”主是在用其表“物件”的意思的同时,借其表方位意思来与上联的“南北”相对。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8</FONT>、【虚实对】“虚”为虚拟的,抽象的,或概念的;“实”是实写的,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听得清的。指上下联内容或都是虚的相对(如: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或都是实的相对(如: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或上下联分别为虚实相对(如:西出昆仑东入海,神驰泰岳志廉摩天)。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9</FONT>、【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字面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无情对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逐字相对;二是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三是大量采用借对法。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FONT>、【诗钟】是清代中期以来文化人文娱活动的一种。它是在限定的短暂时间内,限定的特殊条件下,创作七言对句的一种文字游戏性质的活动。诗钟叫法来源是:在出题以后,把点燃的香横放着,香根上系根线,线头坠个铜钱,下面再放个盘子,香着到那里,把线烧断,铜钱落在盘子里,发出钟鸣一般的声音说明时间已到,必须交卷,因此称为“诗钟”。诗钟的创作,一般采取出题、答卷、评定、发奖等一连串的方式,以集会形式进行。此种集会称为“吟社”、“诗钟社”、“折枝社”等,简称“社”。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1</FONT>、【诗钟格】诗钟限定条件方式甚多。总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不要求嵌字的,一是要求嵌字的,都称为“格”。都用一副七言对偶句组成。嵌字的,称为“嵌字格”,不要求嵌字的,又可分为“合咏格”、“分咏格”两种方式。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2</FONT>、【诗钟嵌字格】是诗钟里最常用来出题的一大类。指出题者指定几字,并要示嵌在指定的位置的一种对联方式。所嵌的字称为“眼字”,简称为“眼”。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3</FONT>、【诗钟合咏格】即将题意表现于钟联中,以不犯题字为原则。例:“花落知多少,合咏,不犯题字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3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FONT>、〖平仄规定〗
</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5</FONT>、【四声】汉语的四声有旧四声和新四声。所谓旧四声(古声),即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上平、下平)、上、去、入”五个声调读法,其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所谓新四声(今声),即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中的发音,即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又作第一、二、三、四声)四个声调读法为今音,它有一二三四声和轻声。“阴平、阳平”两声为平声;“上声、去声”两声为仄声。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6</FONT>、【平仄】古人做诗区分汉语声调的一种术语。仄通“侧”,即不平之意,平仄之分即汉字声调读法的两大分类,圆缓平和的读音为“平声”;短促有力的读音为“仄”。一联之内,不能只用平声或仄声字,应当有规律地交替使用。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7</FONT>、【用韵规则】目前联界实行新旧四声双轨并行,但古声、今声不能在一幅联作中混用。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8</FONT>、【短联平仄形式】如按语音节奏而论,短联平仄规律如下(以下均为正格): <p></FONT><p><P><FONT size=3>一言联: <p></FONT><p><P><FONT size=3>仄,(墨) <p></FONT><p><P><FONT size=3>平。(泉) <p></FONT><p><P><FONT size=3>二言联: <p></FONT><p><P><FONT size=3>仄仄,(月夕) <p></FONT><p><P><FONT size=3>平平。(霜容) <p></FONT><p><P><FONT size=3>或 <p></FONT><p><P><FONT size=3>平仄,(风扁) <p></FONT><p><P><FONT size=3>仄平。(月圆) <p></FONT><p><P><FONT size=3>三言联: <p></FONT><p><P><FONT size=3>三言联平起式: <p></FONT><p><P><FONT size=3>平平仄,(红泉馆) <p></FONT><p><P><FONT size=3>仄仄平。(白石桥) <p></FONT><p><P><FONT size=3>三言联仄起式: <p></FONT><p><P><FONT size=3>平仄仄,(荷叶厂) <p></FONT><p><P><FONT size=3>仄平平。(杏花园) <p></FONT><p><P><FONT size=3>四言联: <p></FONT><p><P><FONT size=3>四言联平起式: <p></FONT><p><P><FONT size=3>平平仄仄,(书林漫步) <p></FONT><p><P><FONT size=3>仄仄平平。(艺海泛舟) <p></FONT><p><P><FONT size=3>四言联仄起式: <p></FONT><p><P><FONT size=3>平仄平仄,(书以明理) <p></FONT><p><P><FONT size=3>仄平仄平。(德能立名) <p></FONT><p><P><FONT size=3>五言联: <p></FONT><p><P><FONT size=3>五言联平起式: <p></FONT><p><P><FONT size=3>平平平仄仄,(云来山补缺) <p></FONT><p><P><FONT size=3>仄仄仄平平。(月静水无声) <p></FONT><p><P><FONT size=3>五言联仄起式: <p></FONT><p><P><FONT size=3>仄仄平平仄,(老我书千卷) <p></FONT><p><P><FONT size=3>平平仄仄平。(惊人笔一枝) <p></FONT><p><P><FONT size=3>六言联: <p></FONT><p><P><FONT size=3>六言联只有仄起式: <p></FONT><p><P><FONT size=3>仄仄平平仄仄,(汉柏秦松骨气) <p></FONT><p><P><FONT size=3>平平仄仄平平。(商彝夏鼎精神) <p></FONT><p><P><FONT size=3>七言联: <p></FONT><p><P><FONT size=3>七言联平起式: <p></FONT><p><P><FONT size=3>平平仄仄平平仄,(中流壁立撑天柱) <p></FONT><p><P><FONT size=3>仄仄平平仄仄平。(百道泉飞落地维) <p></FONT><p><P><FONT size=3>七言联仄起式: <p></FONT><p><P><FONT size=3>仄仄平平平仄仄,(碧海长空悬宝刹) <p></FONT><p><P><FONT size=3>平平仄仄仄平平。(苍泉峭壁涌名山)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9</FONT>、【多言联平仄形式】如按语音节奏而论,多言联是由一言至七言联句变化排列组合而成,每一句脚的仄平,应符合一至七言的平仄形式(按正格而论)。 <p></FONT><p><P><FONT size=3>如八言联: <p></FONT><p><P><FONT size=3>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雪后寻梅,霜前访菊) <p></FONT><p><P><FONT size=3>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风中听竹,雨际培兰) <p></FONT><p><P><FONT size=3>上联句脚平仄安排,其规律是: <p></FONT><p><P><FONT size=3>平仄, <p></FONT><p><P><FONT size=3>仄平。 <p></FONT><p><P><FONT size=3>这正是二言联平仄的形式。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3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第三部分:〖创作〗

</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2</FONT>、【出句】原则上是根据对联的格律而出的半联,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3</FONT>、【对句】与出句相反,是应对别人所出的半联。这两句严格讲应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如:张之洞,陶然亭。现在原则上一般指根据他人的出句而按对联格律对的另外一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4、【成联】又称自撰联、自对联、联语。原则上讲,是按照对联格律,由一个作者创作的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成联包括自创联、集联、改联、仿联、命题联等。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5</FONT>、【自创联】作者对某一事物有所感触而自行创作的成联。这样的成联因是原创,原则上应具有更高的学习和欣赏价值。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6</FONT>、【集联】将古今诗文、碑帖中的字句,按照楹联的基本规律,根据集联者所要表达的宗旨组成的新联。集联包括集字联、集句联、摘句联、集名联等。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7</FONT>、【集字联】主要是从碑帖书法中选字而撰写成联。如何子贞从《兰亭序》中集字联:少生闲气天长静,不作大言怀自虚。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8</FONT>、【集句联】从已有诗词中将本不相干的两句配成一副对仗工整的楹联。集句联最严格的要求是在同一作者诗文中找句子,必须将不同诗文里本不相干的两句配成一副对仗工整的楹联,而不允许照搬原作的上下句。如是照搬是“摘句”而不是集句。如郭沫若集毛泽东诗句联: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9</FONT>、【摘句联】从同一人的诗文中摘取成句,不作任何修改,以楹联的形式落实集联者构思,寓以新的含义。如陈毅摘杜甫《将归草堂途中有作》为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题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集名联】就是将人名、地名、药名等连接成联。如集鲁迅书名:《故事新编》须《呐喊》,《朝花夕拾》莫《彷徨》。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1</FONT>、【改联】指移用诗文 中的成句或成联,在文字上略作改、移、增、减而另铸新意的楹联。改联包括改字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2</FONT>、【改字联】改变原联中的一字或几字,使联意变化的联。如: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多故人。上联集高适《别董大》中句子,下联集王维《送元二使西安》中“西出阳关无故人”,将“无”改成“多”。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3</FONT>、【添字联】在原联的基础上,增加一字或数字,使联意变化的联。如苏小妹读了权势子弟方若虚的诗后写了一批评联:笔下才华少,胸中韬略无。其兄苏东坡怕得罪人,将联改为:笔下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4</FONT>、【减字联】在原联的基础上,减去一字或几字,使联意变化的联。如有人结婚,另一人写婚联闹事: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新娘见后,将上下联最后一字都撕了,变成: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众人拍手叫绝。
<P></FONT><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P><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5</FONT>、【移字联】在原联的基础上,把其中的某些字移换位置的联。如黄埔军校曾有这样的门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后来黄埔军校性质发生变化,有人将原联中“请”与“莫”字进行了移换?script ></script>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0:32 | 只看该作者
<P 0cm 0pt;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飞扬在收集资料时,很偶然地“百度”出以下内容,进去一看,竟是部分联友转贴了我以前在联都发的稿子,因原稿存有错漏,请转贴者最好删除,以免误导大家。</P>
<P 0cm 0pt;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如联都以外论坛或联友转贴本稿,请务必注明“此稿转贴自联都对联学堂(<a href="http://china-liandu.com/list.asp?boardid=67" target="_blank"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ttp://china-liandu.com/list.asp?boardid=67</FONT></A>)”。以免让联友误会以为是什么“官方”定义,从而造成不好影响。</P>
<P>“百度”出的相关链接:</P>
<P><a href="http://hi.baidu.com/zyy88/blog/item/b5d4e8ea9c0dfcd3d439c942.html" target="_blank" >http://hi.baidu.com/zyy88/blog/item/b5d4e8ea9c0dfcd3d439c942.html</A></P>
<P><a href="http://www.wysky.cn/dispbbs.asp?boardid=37&amp;id=58256" target="_blank" >http://www.wysky.cn/dispbbs.asp?boardid=37&amp;id=58256</A></P>
<P><a href="http://www.mj520.com/archiver/?tid-216.html" target="_blank" >http://www.mj520.com/archiver/?tid-216.html</A></P>
<P><a href="http://xkbt.a.lunqun.com/simple/t349676.html" target="_blank" >http://xkbt.a.lunqun.com/simple/t349676.html</A></P>
<P><a href="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102261&amp;PostID=11266068&amp;idWriter=0&amp;Key=0" target="_blank"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102261&amp;PostID=11266068&amp;idWriter=0&amp;Key=0</A></P>
<P><a href="http://33ff.net/dispbbs.asp?boardID=137&amp;ID=653&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33ff.net/dispbbs.asp?boardID=137&amp;ID=653&amp;page=1</A></P>
<P><a href="http://shuiyun.getbbs.net/post/topic.aspx?tid=166552" target="_blank" >http://shuiyun.getbbs.net/post/topic.aspx?tid=166552</A></P>
<P><a href="http://www.86i8.net/yfsy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1098&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www.86i8.net/yfsy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1098&amp;page=1</A></P>
<P><a href="http://bbs.netsh.com/bbs/1/15/html/1619.html" target="_blank" >http://bbs.netsh.com/bbs/1/15/html/1619.html</A></P>
<P><a href="http://3dhome.aa.topzj.com/viewthread.php?tid=363944&amp;extra=page%3D5" target="_blank" >http://3dhome.aa.topzj.com/viewthread.php?tid=363944&amp;extra=page%3D5</A></P>
<P><a href="http://www.gzsq.org/dispbbs.php?boardid=186&amp;id=6742&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www.gzsq.org/dispbbs.php?boardid=186&amp;id=6742&amp;page=1</A></P>
<P><a href="http://www.ycwg888.com/supesite/?action-viewthread-tid-126" target="_blank" >http://www.ycwg888.com/supesite/?action-viewthread-tid-126</A></P>
<P>等等,不再一一粘贴于此。</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3 11:13:46编辑过]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 小时
主题
111

1134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守家牧者+联都贡士

Rank: 4Rank: 4

UID
14321
经验
156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8
8
发表于 2008-5-23 11:35 | 只看该作者
<P>[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5><b>谢谢老师!三树打包收藏了!</b></FONT>[em38]</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21 小时
主题
148

2275

帖子

1

精华

2万

积分

管理员

初七班+中二班+联都进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11833
经验
389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16
9
发表于 2008-5-23 12:10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好东东,收藏学习。</FONT>
联都漫步,拜好师,觅好禅,赋海无涯来探宝;国粹遨游,观奇韵,吟奇律,词源两岸欲偷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5 小时
主题
80

1064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7530
经验
150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11
10
发表于 2008-5-23 12:4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学习了,杨校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

813

帖子

0

精华

769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11952
经验
10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30
11
发表于 2008-5-23 13:07 | 只看该作者
<P>打印下来慢慢看~~</P><P>学习![em23]</P>
月光光, 掉地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5

118

帖子

0

精华

1544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3752
经验
2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7
12
发表于 2008-5-23 14:33 | 只看该作者
我收藏了。。。。不过,每个字都保留。。注明是校长的。
我把我自己丢了 美玉碧无瑕。问荆山青凤,可堪千载酬和氏? 娇容花欲想。怜镐殿雪鹦,惟愿一生做女儿。----二黄兄赠 卿是逍遥鹤 我非自在鱼-----月上镰勾老师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8

109

帖子

0

精华

1576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4683
经验
2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2-19
13
发表于 2008-5-23 14: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飞扬校长,收起来慢慢学。
一笑长天 湖山伴我白云下 放歌林野 风雨结庐黄鹤肩(蝶衣轻寒) 山雀长歌讴盛世 野花微笑沐春风(kent ) 青山绿水长含笑 化雨春风最动人[月上镰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2 小时
主题
49

1093

帖子

0

精华

2179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进士

Rank: 4Rank: 4

UID
14056
经验
217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
14
发表于 2008-5-23 16:26 | 只看该作者
把对联知识全面概括了,杨校辛苦~!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em27]
云中比翼,溪畔飞歌,仿佛王谢堂前燕柳下吟诗,湖边剪影,却是苏黄身后人---剑隐琴风老师赠轻灵好似云中燕优雅直如天上仙---月上镰勾老师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29 小时
主题
238

1190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1909
经验
6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7
15
发表于 2008-5-23 16:26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 size=6>谢谢!收藏!学习!</FONT></P>
青山半隐修行路;
茅屋闲居问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 小时
主题
26

98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

Rank: 4Rank: 4

UID
12604
经验
12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21
16
发表于 2008-5-23 17:01 | 只看该作者
扬校辛苦了![em23][em27]打印下来,慢慢学习~
蝶梦人生人梦蝶花飞夜月夜飞花-----溪花禅意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6

帖子

0

精华

606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3651
经验
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30
17
发表于 2008-5-23 22:21 | 只看该作者
感佩校长的整理编辑之功劳!这必将成为联都图书室的重要资料。学生学习了![em27]
攻书求学,坚持上进 击水飞舟,勇往直前——月上镰勾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95

434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贡士

混沌牧者+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15289
经验
47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7
18
发表于 2008-5-23 23:29 | 只看该作者
<P>老师辛苦,学子幸福。</P>[em23][em23][em23][em27][em27][em27]
烛心一点知明灭[冰儿] 禅意半分悟色空[一灯] 缚骨袈裟轻一掷 违心作派再休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 小时
主题
209

363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荟英阁明心散人

Rank: 4Rank: 4

UID
14327
经验
418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0
19
发表于 2008-5-24 01:08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辛苦[em10][em10][em10]
生命是属于你的,你应该根据自己的愿望去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

18

帖子

0

精华

724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4493
经验
1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9
20
发表于 2008-5-24 09:44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辛苦了,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3 18:29 , Processed in 1.03250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