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32|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言我语说对联之二:对联发展,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571 小时
主题
389

4937

帖子

9

精华

6万

积分

管理员

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8974
经验
14235 点
威望
10 点
在线时间
55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2 0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四届中国楹联论坛的主题为“恩施经验的思考与楹联的未来发展”
请各位联友以“对联发展,路在何方”为本周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在线时间
6728 小时
主题
341

6207

帖子

1

精华

9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副 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5764
经验
21942 点
威望
10 点
在线时间
67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31
2
发表于 2013-5-22 07:05 | 只看该作者
顶帖!
建议如果汉子兄把“恩施经验的思考与楹联的未来发展”
的事说的详细点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30 小时
主题
177

4090

帖子

2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0705
经验
60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9
3
发表于 2013-5-22 13:02 | 只看该作者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现在确实要脚踏实地地干一些事情。浮躁之风已经开始盛行了。而整个楹联界缺乏一个系统、有机的运作机制。现在队伍一旦壮大,就容易出问题。好像做生意,原先是小卖部,怎么经营都好说;现在已然是一家有规模的超市了,思路应该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主题
162

1928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41963
经验
23692 点
威望
20 点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5
4
发表于 2013-5-22 20:17 | 只看该作者
接着羲皇兄的话题往下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对联的出路在何方?愚以为首先就要恢复对联短小精悍的本色。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正是与此相关。
不论是对联的原始阶段,还是后来出现的大多数经典作品,都是短联或接近短联的中联。我这样说不是否定长联的成就,我觉得像我一样可以背诵孙髯翁大观楼全联的联友恐怕也不多。
篇幅短小的作品更容易记诵,便于流行。诸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书山有路勤为径(正确的用字应该是胫,此处不纠结),学海无涯苦作舟”之类的,随便找个中国人,别管神马内行外行都知道。
记得陈寅恪先生建国前主持清华大学国文科考试时,所出的题目除一篇作文外竟然只有一个对子,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虽然是简单的三个字,但陈先生认为它可以考查四个方面:一、能否区分虚字和实字及其应用;二、能否区分平仄声;三、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思想是否条理。这真心可以羞煞今天所有的语文高考命题人!
不仅过去如此,当代的短联精品较之也不遑多让。例如去年年初评出的天津市“和谐河东”全国楹联大赛获奖作品,其中二等奖的一副对联为:
问津妈祖;
得道河东。
(山西 闫维俊)
闫老师的作品区区八个字,蕴含的意思却颇为丰富,且不露痕迹的嵌入了天津的由来和主办方的地名,个人赶脚就是评为一等奖亦不为过。
恢复对联短小精悍的本色后,它的发展契机也随之而来,那就是手机短信和微博两大载体。
现在手机的普及程度,无需多言,本人就在同时使用三部手机,三个号码各司其职。我们每天用手机收发短信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它和我们呼吸的空气同在。而如今各大网站的微博争相上线发展,织围脖成了年轻人必备的手工活,这更是对联普及和提高的绝佳载体。
短信不超过70个字(智能手机可以超出字数是分成了几条发送),微博是140个字,字数的有限性非常适合对联这一文体的存在。对联以其文字的精炼,形式的灵活,对称的美感,定会在网络时代大放异彩的。当下的青年人一旦普遍运用这种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想法、意愿,对联创作的更大繁荣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最近这几年不知道是由于征联的推波助澜,还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对联越写越长,而很多的长联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一样,因而我有了以上想法,倾诉于此,供大家批评指正。
我行我道 不党不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350 小时
主题
36

1598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1579
经验
32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3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4
5
发表于 2013-5-22 20:55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懒婆娘的裹脚布能把评委唬住,偶尔还能得奖!所以就。。。。。。
此马甲永久退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078 小时
主题
158

3274

帖子

6

精华

105万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顾问

Rank: 4Rank: 4

UID
18715
经验
8108 点
威望
9999 点
在线时间
70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7
6
发表于 2013-5-22 21:13 | 只看该作者
好吧~~汉子哥哥的主题~就说几句~~~

诗词歌赋~姑且加上对联吧,本是风雅之物~~奈何俗气如斯~

长联也好,短联也罢~首先它得是对联。那么是不是符合联律六要素就是对联了呢?某以为远远不是~~很多对联,我就看成是符合平仄规则的两行话~仅此而已。

里人说得好~~浮躁~当然,这是社会的共性,不单单是对联。试问~有几位能静下心来做学问呢?不要把对联当做一个很大很大的事业来做,又是体制又是机制。对联就是一种小文体~~抒怀寄兴,格物励志~酬唱应和~~还有一些使用功效~~~

对联本没有那么大气~~就是个小玩意~可也别把对联搞到太俗气~~别搞到太媚气~~~别搞到一身铜臭~~
四海讲堂对联PK群群号 334088842
四海联话群群号          540825719
四海讲堂成联学习班群群号 4978086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22 小时
主题
51

5562

帖子

13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24791
经验
1465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7
发表于 2013-5-22 21:4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管路在何方,这个话题对我来说太大了,我就在我有闲心的时候写写对联就得了,我手写我心~~~~~~~
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
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曾国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94 小时
主题
9

293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4732
经验
374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0
8
发表于 2013-5-22 22:15 | 只看该作者
“你言我语说对联”第一、二期欣赏了各位(特别是管理员、超版、版主)的发言,深为现代的“利欲”和“潜规则”忧心并震惊!一颗热心顿时冰凉!!一不是名人二不是大家,何必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特别是征联)?我来联都二个月最大的收获就是两期讨论给我的教育。
人 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17 小时
主题
82

3105

帖子

7

精华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15419
经验
876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27
9
发表于 2013-5-22 22:16 | 只看该作者
从历史经验看,楹联的盛衰与联人的自觉性和领导的重视关联度很高,也许这也是较为现实的答案。楹联要普及,首先自身要有普及的价值,要领导重视,首先自身要具有被领导重视的理由!
茅盖三间厦,牛耕数亩田,枕上,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首清新杜甫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41 小时
主题
17

1414

帖子

7

精华

4999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5703
经验
4999 点
威望
3 点
在线时间
12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5
10
发表于 2013-5-22 23:54 | 只看该作者
这题目不是光脚的人该考虑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976 小时
主题
542

1万

帖子

2

精华

1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千骏家爸

Rank: 9

UID
27101
经验
3851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97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19
11
发表于 2013-5-23 08:1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同意释远兄的观点,一是联人的自觉,二是领导的重视。我觉得我现在所策划的一序列征联活动(虽然比较小型,但是影响不可小视),跟诗城韶关和福地清远有关文化名人的全力支持密不可分。我之所以为了评稿不惜电话费速增以及无规则熬夜,而且众多联界师友倾情配合,就是因为我们相信,楹联是用来改造自身和服务社会的。大道理我不会讲,我只知道:弘扬对联,从我做起!不要指望对联能够发财,业余时间能够坚守心中的一片净土,浮华世界能够听到更多人聊起对联,已足矣!不要故作高深,不要长篇大论,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文字永远会流传民间。我们来自草根,不要去羡慕天山雪莲,那个离我们太远太不现实。路在哪里?路在心里,路在真诚和执着里!!我的话讲完了,鼓掌~~~
叹如许才华,教遐迩联友诗朋,皆加青眼;
问几人能够,任变幻桑田沧海,不改朱颜。【塞上长城 雅赠嵌名联】

朱君版块眼前开,朋往多为逸少才。
够味留言三两句,友情接唱戏连台。【双桥居士 雅赠藏头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158 小时
主题
160

3953

帖子

17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对子王

Rank: 9

UID
36706
经验
19035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121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13
12
发表于 2013-5-23 08:56 | 只看该作者
鼓掌。楼上的言论很精彩,楼下的言论很精彩。
拾径不从人步后
结庐无碍市嚣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976 小时
主题
542

1万

帖子

2

精华

1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千骏家爸

Rank: 9

UID
27101
经验
3851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97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19
13
发表于 2013-5-23 09:00 | 只看该作者
泊小顾 发表于 2013-5-23 08:56
鼓掌。楼上的言论很精彩,楼下的言论很精彩。

呵呵呵,谢谢小顾老乡的掌声,鲜花回礼~~~
叹如许才华,教遐迩联友诗朋,皆加青眼;
问几人能够,任变幻桑田沧海,不改朱颜。【塞上长城 雅赠嵌名联】

朱君版块眼前开,朋往多为逸少才。
够味留言三两句,友情接唱戏连台。【双桥居士 雅赠藏头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4
发表于 2013-5-23 09:21 | 只看该作者
朱朋够友 发表于 2013-5-23 08:17
非常同意释远兄的观点,一是联人的自觉,二是领导的重视。我觉得我现在所策划的一序列征联活动(虽然比 ...

朱朋观点,
正合吾意。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5
发表于 2013-5-23 09:2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6
发表于 2013-5-23 09:34 | 只看该作者

用文言乃是“阳春白雪”。
用白话就是“下里巴人”
半文半白即是“阳阿薤露”。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976 小时
主题
542

1万

帖子

2

精华

1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千骏家爸

Rank: 9

UID
27101
经验
3851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97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19
17
发表于 2013-5-23 09:59 | 只看该作者
罗初来 发表于 2013-5-23 09:34
用文言乃是“阳春白雪”。
用白话就是“下里巴人”
半文半白即是“阳阿薤露”。

叹如许才华,教遐迩联友诗朋,皆加青眼;
问几人能够,任变幻桑田沧海,不改朱颜。【塞上长城 雅赠嵌名联】

朱君版块眼前开,朋往多为逸少才。
够味留言三两句,友情接唱戏连台。【双桥居士 雅赠藏头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07 小时
主题
92

1741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1654
经验
7296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11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4
18
发表于 2013-5-23 10:13 | 只看该作者
问津妈祖;
得道河东。
(山西 闫维俊)
                               这副对联体现了对联的精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07 小时
主题
92

1741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1654
经验
7296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11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4
19
发表于 2013-5-23 1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最乐草野 于 2013-5-23 10:21 编辑

对联发展,路在承前启后:loveliness: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这是50年代初,华罗庚随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出国途中所作,不但所领三个名词都有出处(韩赵魏为战国三强,勾股弦定理最早见于《九章算术》一书),而且用进在座的钱三强,赵九章二人的名字,比起“三光、四诗”来,又多了一层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07 小时
主题
92

1741

帖子

3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1654
经验
7296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11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4
20
发表于 2013-5-23 10:22 | 只看该作者
  工、稳、贴、切、新、奇,是作联的基本法则,古今名联,在这六个方面能做到兼顾并有所突出,故而能流远久远,脍炙人口;反之,不工、不稳、不贴、不切、不新、不奇,这些作联的毛病,“染”上一种,都不能成为佳作。因此,初学者应在这几个字上下功夫,作联不必贪多,能做到“创作一副,满意一副”,就有了提高的基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9 14:06 , Processed in 0.1286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