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6|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部第一讲对联初窥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主题
162

1928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41963
经验
23692 点
威望
20 点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5 0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任杰按】
本讲主要涉及对联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最后对对联的概念作了梳理并小结。
以网络上的资料为底稿,但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加工,请不要外传,谢谢!


一、对联的起源及发展

对联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对偶的形式。要探索对联的起源,就得首先从对偶句谈起。

对偶,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具雏形。如《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等都是对偶句。刘麟生先生在其《中国骈文史》中说,《道德经》中裁对之法意境变化多端,“有连联作对者,有参差作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还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


自觉将对句艺术应用于创作中,始于西汉的司马相如等赋家。赋是一种介于诗文之间的文体,很讲究文采和韵律,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对偶句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上骈体文大盛,对偶的使用更加普遍,这为以后对联走向成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对联演变过程中,桃符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民间自古就有在门前挂桃符的习俗,以用于驱鬼除邪。据古代典籍记载,东海度朔山有一大桃树,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见鬼祟,他们便捆之喂虎。民间在春节时,便在桃木板上画上二神像,以去鬼瘴,这就是桃符。后来,人们将这一习俗继承下来。到了宋代,人们已用红纸代替桃木板,把祈求吉祥或驱鬼避邪的联句写在纸上,贴在门上,这便是延续了几千年的门贴。

而对联究竟何时走上了桃符板呢?楹联界一般认为最早的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题词。关于孟昶题桃符之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等都有所载。《蜀梼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个中玄妙,恐非天意。

春联始于五代,似无异议。不过随着史料的不断出现和研究的深入,口语联的产生年代却一次次被提前。

《后汉书》记载,(孔融)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座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个别古籍有出入。这一联语成为孔融赋闲在家后,经常吟咏的口头禅,虽是常叹,其实流露出自娱、自足、自豪的心态。这一产生于东汉末年的口语联比孟昶的早了750多年。

而最早的门联则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相关记载。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这比孟昶的那副也要早了400多年。

但也应当看到,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作过精辟的见解,对诗、赋等数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在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说至少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


到了唐代,在律诗的创作中,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唐代,并逐渐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到了两宋,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他的《元日》诗中写道:“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这说明,在当时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不过对联形式,却在元杂剧中有多处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写道: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形式吧。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则在明清两代。明代的科举考试改革,使骈体文成为主流,因此高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也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甚至因一副对联而改变命运者亦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在清代三百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都有优秀作品传世。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晚清时期,对联写作手法有了很大创新,不过随着语言变化和白话文、新体诗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了。其间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闿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楹联高手。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作,其中尤以四川刘师亮最为著名,其他还有冯玉祥、孙中山、柳亚子、郁达夫、郭沫若等,都写过较有影响的名联佳作。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得以复兴。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对联这一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各地楹联大赛和征联活动纷纷举办。我们欣慰地看到,对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联这一古老的长青树,必将展示诱人的姿容,迎来繁茂的明天!

二、对联的概念


“对联”在词典上解释为: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楹联”在词典上解释为:也叫“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叫“春联”。字数无定规,但两联须相等。旧时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旧体诗词的演变。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代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用于装饰和交际庆吊。
“对子” 在词典上解释为:①对偶的词句。②对联。③成对的或相对的人或物。
“巧对” 在词典上解释为:工巧的对偶词句。

以上罗列了与对联相关的几个辞条,意在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全面揭示出对联一词的内涵。
“对联”概念中先罗列了诸多书写制作对联的各种材质,最终归结到“对偶语句”的实质内容上,此处的“对偶语句”是指一种文字形式,能不能归结成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辞条没下断语。
“楹联”概念首先说明与“对联”“对子”概念相同,然后明确了是应用地点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此处的“联语”与“对偶语句”一词相比,更趋向于把对联当成一种文体。在特别点出春节所用的对联称为“春联”之后,辞条介绍了“联语”基本的形式规范:“字数无定规,但两联须相等。旧时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旧体诗词的演变。”此处明确说对联是“旧体诗词的演变”,其言外之意还是把对联当成一种文体形式的。接下去辞条还简述了楹联的起源与发展,最后介绍了对联的社会功用:“普遍用于装饰和交际庆吊。”
“对子”的辞条明确了“对偶的词句”和“对联”两层意义,若“对联”可称为文体的话,“对偶的词句”只是只言片语的对偶材料或对偶练习,其中对偶比较工巧的便是“巧对”的概念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对联是一种与古典诗词一脉相承的文学形式,这是“对联”一词的核心内涵。在它之下,有“对子”或“巧对”这种尚构不成文体的文字形态,而在这一核心内容之外,是一种应用面极广的民间风俗习惯,以至于从宏观上说,它已构成了一种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社会文化现象。
简言之:狭义的对联是一种文体形式,广义的对联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主题
162

1928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41963
经验
23692 点
威望
20 点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5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9:53 | 只看该作者
童鞋们有神马疑惑,可以跟帖提出。辅导老师会及时解答,争议较大的,我们会深入探讨后再行回复。
我行我道 不党不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4 小时
主题
5

405

帖子

0

精华

1475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7123
经验
147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0-26
3
发表于 2013-12-5 09:59 | 只看该作者
先领讲义,再细看。
面壁思过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主题
69

3854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树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3137
经验
1375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5
4
发表于 2013-12-5 10:05 | 只看该作者
领讲义。老师辛苦了。
为学须铢积寸累。——曾国藩《克勤小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16 小时
主题
7

293

帖子

0

精华

724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7148
经验
168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0-28
5
发表于 2013-12-5 11:29 | 只看该作者
领讲义回家细看
粒粒葡萄,流光溢彩惹人醉;
翩翩蝴蝶,低舞高旋绕架飞。==大漠孤烟老师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 小时
主题
3

45

帖子

0

精华

126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7525
经验
27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11
6
发表于 2013-12-5 12:29 | 只看该作者
多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85 小时
主题
6

287

帖子

0

精华

1872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6623
经验
187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12
7
发表于 2013-12-5 13:16 | 只看该作者
领讲义,剑校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52 小时
主题
6

372

帖子

0

精华

2203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7466
经验
220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7
8
发表于 2013-12-5 13:53 | 只看该作者
领讲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46 小时
主题
21

1353

帖子

12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5779
经验
540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1
9
发表于 2013-12-5 15:05 | 只看该作者
领讲义,剑校辛苦了。
不梦不想≠没有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9 小时
主题
1

36

帖子

0

精华

1994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7085
经验
44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7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0-22
10
发表于 2013-12-5 16:0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55 小时
主题
3

182

帖子

0

精华

420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7093
经验
95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0-22
11
发表于 2013-12-5 16: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07 小时
主题
11

279

帖子

2

精华

584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7150
经验
138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0-28
12
发表于 2013-12-5 19:29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辛苦  领讲义认真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16 小时
主题
21

952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6990
经验
577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3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0-16
13
发表于 2013-12-6 10:49 | 只看该作者
讲义看过一遍,呵呵,还没记住,有时间再复习。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56 小时
主题
62

1709

帖子

3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6539
经验
658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28
14
发表于 2013-12-6 20:02 | 只看该作者
领讲义,辛苦老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4 小时
主题
5

405

帖子

0

精华

1475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7123
经验
147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0-26
15
发表于 2013-12-7 20:5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看来,形式上对联的格调似乎是顺应诗歌的体裁发展而发展的。那么请问老师,散文格调的对联是由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呢?
再有,对联在内容上又是如何逐渐发展成独立的文学体裁的呢?或者说内容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谢谢老师。
面壁思过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16 小时
主题
21

952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6990
经验
577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3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0-16
16
发表于 2013-12-9 11:11 | 只看该作者
铁柱的问题就是专业,有深度
老师,我的问题可能不是这讲的内容,但是还是想请教一下: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联的断句和落脚点(不知道这词专业不:P)我只知道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类似这种2.4.6位的格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主题
162

1928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41963
经验
23692 点
威望
20 点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5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08:59 | 只看该作者

你所说的二四六,是近体诗的节奏,对词都不具有普适性了,何况是联。
对联节奏点后面会详细讲到,这里先不赘述了。
我行我道 不党不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主题
162

1928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41963
经验
23692 点
威望
20 点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5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09:06 | 只看该作者
王铁柱 发表于 2013-12-7 20:52
这样看来,形式上对联的格调似乎是顺应诗歌的体裁发展而发展的。那么请问老师,散文格调的对联是由什么时候 ...

今天才看到,迟复为歉。
首先纠正你的一个小错误。从文学史的角度讲,文学形式的发展才有体裁之说,内容则无。
例如同样是思乡,内容相同,但可以用诗来表现,可以用词来表现,还可以用曲来表现,当然,也可以用联来表现。
内容和形式是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一对重要范畴,须注意区分。
至于具体答复,因为你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会另外跟帖说明,并作为本讲的补充。
我行我道 不党不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主题
162

1928

帖子

0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41963
经验
23692 点
威望
20 点
在线时间
94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5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09:0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讲讲义补充部分

一、对联文体
对联的文体问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观点:
1,小道说
庄俞,《应用联语粹编序》。
2,附庸说
梁启超,《苦痛中的小玩意儿》。
3,诗余说
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辑录序》。
4,小品说
陈方庸,《楹联新话》。
5,游戏说
文怀沙,出处不详。
6,骈体文说
刘麟生,《中国骈文史》。
7,俗文学说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8,变体诗说
张伯驹,《素月楼联话》。
9,综合性文体说
李澄宇,《未晚楼联话》。
10,独立文体说
曲莹生,《宋代楹联辑要》。
我个人倾向于最后一种。

二、律联和散联的发展
两者并无明显的界限,只是相对区分。从对联的发展史看,也不可能有具体的时间点,可以作出判定。
一般来说,元朝之前的对联更多是律联,受诗词曲影响较大。而元代以降,则是散联的天下。
明朝科举改革,以八股取士,士大夫非八股文无以进身,巧于应对形式,引入对偶排比,全靠平时笔下对仗工夫。这种对仗的学习大多从对句启蒙开始。因而大大促进了人们对句、撰联的兴趣和技巧的提高,并使对联逐渐从近体诗的格律中突破出来,使之臻于成熟。
明代的对句启蒙教材有崔铣《声律启蒙》、司守谦《训蒙骈句》等;
联集类著作有林兆恩《联句》、杨慎《郡书丽句》等。
经过明代的繁荣期,清代的对联进一步发展,甚至成了最重要的文体。长联的兴起和优秀作品大量涌现,使得散联越来越多,占据优势地位。而清联无论是内容形式、作家作品都达到了鼎盛,最终取得了堪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比肩的文学地位。
我行我道 不党不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46 小时
主题
21

1353

帖子

12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5779
经验
540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1
20
发表于 2013-12-11 16:54 | 只看该作者
断剑悲歌 发表于 2013-12-10 09:08
一、对联文体
对联的文体问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观点:
1,小道说

请教校长:晚清之后,对联尤其是散联(包括散文格对联)是否与白话文兴起也有关系?
不梦不想≠没有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5 16:26 , Processed in 0.1232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