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对联简明平仄谱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7908 小时
主题
1478

3万

帖子

100

精华

4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052
经验
11716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79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2 1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杏花村汾酒厂 于 2015-11-12 19:00 编辑

看看这贴子,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我们平时玩的联是不是太拘泥了  
一、简明平仄谱
一)1-3言
仄==平       ○仄==○平    “○”表示可平可仄,下同      ○○仄==○○平
(二)4、6言律句联
(○仄)○平○仄== (○平)○仄○平
(三)5、7言律句联
第一种:(○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第二种:(○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四)5、7言拗句(指上联出句)
第一种:出句:(○仄)平平仄平仄 对句:(○平)○仄仄平平——传统律诗中的对法
                                         对句:(○平)仄仄平仄平——现代“字字相反”对法
第二种:出句:(○平)○仄○仄仄 对句:(○仄)○平平仄平——传统律诗中的对法
                                         对句:(○仄)○平○平平——现代“字字相反”对法(倒数第3、5字也遵循相反律,不可同声)
(五)几种特殊格式
1、全平对全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2、“鱼竿韵”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6言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6言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5、7言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7言
3、六言斜向对称(避免四连平、四连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
(六)非律句联平仄格式示意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七)复句联句脚平仄以“两两交替”为理想模式:
……XXX仄,XXX仄,XXX平,XXX平,XXX仄,XXX仄
……XXX平,XXX平,XXX仄,XXX仄,XXX平,XXX平
(尾部双平仄)或
……XXX仄,XXX仄,XXX平,XXX平,XXX仄
……XXX平,XXX平,XXX仄,XXX仄,XXX平
(尾部单平仄)
二、说明及举例
(一)概念:
  律句联——诵读节奏为两字一顿,符合传统格律诗词平仄格式的对联。反之为非律句联。
  节奏点——节奏的尾字。律句联节奏点就是2、4、6偶数位(以及5、7言尾字)。
  交替律——单联内的平仄交替。
  相反律——上下联节奏点、分句句脚平仄相反。
(二)关于3言联句:
      几乎所有对联教材中均死板地要求3言联句第2字平仄相反,纵观古今联作,3言联句第2字大可不必苛求,仅保持尾字遵循相反律即可。一般地,上联尽量避免三连仄,下联尽量避免三连平。例:
      沧海日 赤城霞 峨眉雪 巫峡云 洞庭月 彭蠡烟 潇湘雨 武夷峰 庐山瀑布 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 摩诘画 左传文 司马史 薛涛笺 右军帖 南华经 相如赋 屈子离骚 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邓石如题碧山书屋。上下联每个三言分句尾字均遵循相反律(古音),按古音,“巫峡云”之后的几个三言句几乎都是第2字同声。
  兴农业,减农税,富农村,乐农家,农民皆大欢喜
  办学城,增学科,强学府,鸣学界,学者层出不穷
   ——四个三言分句中,按今音,“农-学”同平,可。“增学科”三连平,无不可。三言分句尾字均遵循了相反律。
(三)关于拗句
   1、古今对联中上联使用拗句的例子很多,通常按传统对法(对句相救),略举几例(均按古音):
   第一种:
新年纳余庆:平平仄平仄 ==嘉节号长春:平仄仄平平      据说是最早的春联
层轩静华月:平平仄平仄 ==修竹引熏风:平仄仄平平      扬州廋西湖
春色|芳菲入图画:平仄|平平仄平仄==化机|活泼悟鸢鱼:仄平|仄仄仄平平
扬州:乾隆题江氏东园熙春堂
第二种:
凉意生竹树:平仄平仄仄==疏雨滴梧桐:通仄仄平平     扬州:集张说、孟浩然诗题桐轩
掬水月在手:仄仄仄仄仄==弄花香满衣:仄平平仄平       刘墉题山东潍坊十笏园四照亭
在天|甘作比翼鸟:仄平|平仄通仄仄==于地|愿为连理枝:平仄|仄平平仄平   
陕西兴平杨贵妃墓
  2、“字字相反”的对法在现代对联特别是网络对联中十分常见,虽然可能是不熟悉传统对法所致,但按“相反律”原则,也不失为一种保持对称美的对法: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不再举例。
(四)“非律句联”声律要点
1、原则要求:节奏点遵循相反律和交替律。
长/中华/志气:○/○平/○仄==览/世纪/春光:○/○仄/○平
剪/半岭/闲云/补衲:○/○仄/○平/○仄==留/一窗/明月/谈经:○/○平/○仄/○平
待/东边月:○/○○仄==傲/南面王:○/○○平
2、退一步,可不交替,但应相反:
除旧岁/破旧俗:○○仄/○○仄==迎新年/树新风:○○平/○○平
承/上下/求索志:○/○仄/○○仄==绘/春秋/振兴图:○/○平/○○平
名山/超/五岳/以外:○平/○/○仄/○仄==精舍/在/二灵/之间:○仄/○/○平/○平
3、巧趣联也可不交替,但应相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平○平○○平,○平○仄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仄○仄○○仄,○仄○平          江苏无锡东林书院
羊年阳春扬州杨柳飏絮,洋洋洒洒:○平○平○平○仄○仄,○平○仄
燕乐艳日雁塔彦英宴宾,嬿嬿姝姝:○仄○仄○仄○平○平,○仄○平
     2003年中华世纪坛征联一等奖
4、固定词组、短语或难以换字的词句可看作一个节奏
      三吴明清/第一街,水陆两旺,驰誉/五湖/四海:○○○平/○○平,○○○仄,○仄/○平/○仄
  百业诚信/无双埠,工商共荣,振邦/万代/千秋:○○○仄/○○仄,○○○平,○平/○仄/○平
    小康/有望,老百姓/全凭/三个代表:○平/○仄,○○仄/○平/○○○仄
    大地/回春,新千年/更看/九州风云:○仄/○平,○○平/○仄/○○○平
 (五)8言以上的联句,通常按句意拆分为1-7言的各种分句组合,分句平仄格式遵循上述1-7言格式(包括律句联和非律句联)。
 (六)复句联分句句脚声律要点
     1、上下联分句句脚平仄遵循相反律,单联内句脚遵循交替律,以“两两交替”为理想模式。例:
申奥扬眉,入世争雄,足球圆梦,喜事桩桩强国力;(眉雄梦力:平平仄仄)
促农迈步,航天斗艳,科技兴邦,丰碑座座快民心。(步艳邦心:仄仄平平)
九州风物,荡漾胸中,一任他海阔天空,鸢飞鱼跃;(物中空跃:仄平平仄)
三晋溪山,奔腾眼底,合归我松青柏翠,鸟语花香。(山底翠香:平仄仄平)
2、可不遵循“两两交替”,但应遵循“三原则”:
摒除单调:避免所有分句句脚同声;
疏散同声:句脚同声相连之次数,应保持在三、四句以内为宜;
平衡平仄:平仄两种句脚之数目,总体上不可相差悬殊。
例: 数千年历史 掀开新页 万方里版图 改换新颜 发扬马列 挽起工农 战胜国内外狗党狐群 伟绩丰功 宛若日月经天 江河纬地
   七八亿英雄 哀失长城 五大洲民族 顿惊长痛 悼念导师 缅怀领袖 扫除帝修反妖氛魔雾 秉承遗志 誓教神州永赤 宇宙常安    白雉山挽毛泽东。
看上联句脚: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句脚有四连平,总体“4仄6平”,相差尚不算悬殊。
3、巧趣联句脚平仄可不遵“两两交替”和“三原则”。
  京城旗下 旌呈七色 菁程古都 睛盛新貌 精诚赤子 经承风雷 兢乘龙马 惊成伟业(句脚: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世纪坛上 视际六合 侍祭列祖 试寄情思 示计春秋 事记历史 誓继先烈 势济中华(句脚: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2002年中华世纪坛征联一等奖(其中下联“上、烈”未遵循相反律,搜肠刮肚这么多同音异字已殊为不易!)
  自在观 观自在 无人在 无我在 问此时自家安在 知所在自然自在
  如来佛 佛如来 有将来 有未来 究这生如何得来 已过来如见如来
   ——钟祖棻题四川江津石门大佛寺。“复字”技巧,句脚重复“在、来”二字,上下联句脚遵循相反律。
      例外:
  黑不是 白不是 红黄更不是 和狐狼猫狗仿佛 既非家畜 又非野兽
  诗也有 词也有 论语上也有 对东西南北模糊 虽为短品 亦为妙文
   ——纪晓岚所撰字谜联,上下联分射“猜、谜”二字。只顾联意,不顾声律的极端例子。
三、结语、观点、提醒
   1、现代对联声律应“即尊重传统,又有所突破”,在保持对称美的前提下适度体现多样化。因此,鱼竿韵、斜向对称、字字相反等都是可接受的格式。
   2、为什么拗句的传统对法其平仄并不对称?
    (1)通过“救”,使得上下联“平、仄”数量尽可能趋于协调,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对称。比如出句“仄仄平仄仄”,少了一个“平”,对句就相应少一个“仄”:平平平仄平。如此使得上下联平仄协调。
     (2)从美学的观点看,对称美给人以匀称、均衡、连贯、流畅的感受,因而体现着一种娴静、稳重、庄严,但却也显得平淡、单调、缺乏生机和妙趣,这是因为对称性并没有包揽美的全部。美除了对称之外,还需要蜿蜒曲折、错落有致、此起彼伏,美是对称与不对称结合的表现。起伏于山峦间蜿蜒曲折层层叠起的长城峰火台构成的美景不是给人以宏伟、博大、气势磅礴而又峰回路转、巧夺天工的美的感觉吗?!拗句的传统对法正是体现了“虽不对称,但却协调”的“非对称美”。也正是基于这个道理,马萧萧先生的著名特拗格作品“花开三章清平调,叶落一曲长恨歌”才具有一种别样的音韵美!
  3、个人主张对联不忌孤平;可以使用拗格出句,但对句不提“救”的概念。对联只讲究“相反律”和“交替律”,其中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4、再次提醒部分联友:“孤平”特指5、7言下联的“(○仄)仄平仄仄平”句式,其他任何“只有一个平声”的格式均不叫孤平,诸如:仄平仄仄(4言),仄仄仄平仄仄(6言),仄仄仄平仄(5言上联),仄平仄仄仄(5言上联)等等均不叫孤平,均为合律句式。
  5、第一百次提醒部分联友:对联没有“孤仄”概念,也没有“三仄尾”禁忌。传统律诗也没有“孤仄”概念,而“三仄尾”是“可救可不救”的所谓“小拗”,也就是完全不必忌讳!何况传统律诗尚有以三平尾对三仄尾的做法。和孤平句字字相反的“平仄平平仄”不叫孤仄句,是合律句式!更别将“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这样的句式认为是“孤仄”,这些句式都是合律格式!
  6、本文凝聚了本人多年来学习对联声律的体会,是“站在巨人肩头”的成果。部分观点虽然“有所突破”,但并非臆造,仅为总结古今对联声律多样化状况,故未敢称本文为“原创”。如有错漏、偏颇,欢迎指正!



在线时间
3443 小时
主题
757

6258

帖子

100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8763
经验
2343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4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
2
发表于 2015-11-12 20:19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问好老师!
流水平沙沉我郁
清风明月解心非【三少爷的微笑赠】

沙非诗歌博客欢迎您:http://blog.sina.com.cn/u/1572701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463 小时
主题
3265

2万

帖子

126

精华

33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53785
经验
803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74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6-27
3
发表于 2015-11-12 20:31 | 只看该作者
酒师辛苦,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10 小时
主题
194

2024

帖子

10

精华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69553
经验
626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8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7-30
4
发表于 2015-11-12 21:00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辛苦杏花村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62 小时
主题
116

2002

帖子

35

精华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67196
经验
94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4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4-28
5
发表于 2015-11-12 21:18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吗,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01 小时
主题
3747

5万

帖子

33

精华

6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4666
经验
14808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6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5
6
发表于 2015-11-13 04:49 | 只看该作者
一)1-3言
仄==平       ○仄==○平    “○”表示可平可仄,下同      ○○仄==○○平

三言对句前两字必须有一个仄音,不能全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908 小时
主题
1478

3万

帖子

100

精华

4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6052
经验
11716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790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8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08:36 | 只看该作者
张久生 发表于 2015-11-13 04:49
一)1-3言
仄==平       ○仄==○平    “○”表示可平可仄,下同      ○○仄==○○平

作者的见解太开放,他认为古人的律诗中有此先例,便认为三平未尝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主题
19

248

帖子

5

精华

5887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71324
经验
137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0-1
8
发表于 2015-11-13 20:0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建议,出句不论。对句,感觉好就是好。感觉不好,好也不好。好的感觉,他不是算数能算出来的,也不是规定能定出来的。就像找对象,一个武大郎,即便有钱有势,找个美女也不般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01 小时
主题
3747

5万

帖子

33

精华

6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4666
经验
14808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6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5
9
发表于 2015-11-13 20:45 | 只看该作者
杏花村汾酒厂 发表于 2015-11-13 08:36
作者的见解太开放,他认为古人的律诗中有此先例,便认为三平未尝不可。

格律对于初学,一定要严格遵守,因为很多赛事都是以联律为标准的。不遵守吃亏的是自己。
玩到一定层次,放开一些,都知道你是高手了,没人会和你计较。
不因律害义,能守则不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3 18:57 , Processed in 0.1010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