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对偶中“不同程度破缺”的价值判断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191 小时
主题
15

1481

帖子

1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3757
经验
33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4 1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丑时 于 2016-5-14 20:47 编辑

论对偶中“不同程度破缺”的价值判断


  对偶破缺,主要包括对称性破缺与节奏方面的破缺。
  在传统格律文体的实践中,人们对于对偶破缺有了一定认识,总结了相关的经验,形成了相应的审美价值观。比如,平仄层面的一三五不论、忌三平尾、忌孤平、避三仄尾;对仗层面的宽对、词性相品、结构相应;节奏层面的意节相同等,就是这方面的经验与价值观。
  当然,现阶段也还存在许多纠缠不清的矛盾。即以联界的认识而论,就有许多明显的矛盾观点并存。如,有普遍的观点认为“对仗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字是小类工对”,也有“对联妙在对与不对之间,工宽结合为美”等观点得到较广泛认同。又如,有相当一部分人已认同“声律规则层面最宽可以放宽到只论尾字平仄”,更多的人则坚守“论节奏点平仄”的基本底线,至少认为再突破就很不理想了。这种价值观的不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观点并行的扭结情形,造就了一些奇葩现象:同样性质的作品,出自名人高手就是好联,出自普通老百姓就是病联;同一件作品,一忽儿判断为不合格,一忽儿又拔为优秀作品。
  这种混乱的现状,根源在我们的价值观与艺术的审美原则有相悖之处。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对于破缺与艺术作品的关系,对偶中“不同程度破缺”在什么情况下等价,什么情况下不等价,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其中最大的一个偏失,就是片面地认为“高对称度”总是优于“低对称度”。于是乎,“尽力逐工”一度走向极端,词性一致,结构一致的错误观点曾盛行。尽年来被纠正之后,人们犹迷途而不返,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依然片面地“就高不就低”。
  下面,即以对联为例,系统探讨“不同程度破缺”的价值判断问题。
  一、跟进认识艺术界关于“对称性破缺的胜利”
  在自然科学界,从泡利“不相信上帝是个左撇子”开始,人们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已公认对称性破缺的胜利。
  在艺术领域,相应的变革来得稍稍早些,遇到的阻力却远远大于科学领域,以致在许多艺术门类抵达的深度还不一样,还没有“公认对称性破缺的胜利”
  一开始人们认为,科学追求的是严、艺术追求的是美,一个是理性的演绎,另一个是灵感的发挥,二者南辕北辙,没有共通之点的。随之,人们也逐步开始认识到,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而且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这是因为,人们已经发现:对称性分析属于具有更普遍更深远意义的、相反相成的哲学范畴。
  也就是说,站在哲学高度,从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视角来看,科学的美与艺术的美是完全相通的。不要以为科学只有精准,艺术只有模糊。对称性破缺对数学美与艺术美的贡献,因“可观测量”和“不可观测量”的存在,性质是完全一样的。狄拉克说:“数学美与艺术美一样是无法定义的。但研究数学的人鉴赏数学美并不会觉得困难。”这话反过来说,同样成立。
  总的来说,二十世纪的科学与艺术经历了令人目眩的发展,从美的角度来看,特点是远离了古典的对称与和谐。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量”越来越大。在这种渐进式的“引入”中,科学界更开明,艺术界更保守。
  在近代艺术界,向“对称与和谐的古典美”率先发起挑战的,是美术界的印象派。不过艺术家们不像物理学家那么走运,最初连肉店小伙计都认为有资格揶揄印象派画家一番。即便经历过从莫奈到高更的冲击,但是康定斯基、毕加索、夏加尔的作品还是使人们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艺术家疯了还是自己跟不上疯狂发展的二十世纪。这种惶惑不只是观众才有,艺术家也有。雕塑、建筑艺术界同样也经历了类似的疯狂。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书法艺术,书写的是方正的,对称性鲜明的汉字。在秦代李斯手上将“对称与和谐的古典美”推向极致后,很快,书法家们又向它发起了深刻挑战。早在晋代前后,书法艺术“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量”加到了很大,到张旭、怀素即已抵达高峰。对比一下印象派画风,不能不为我们的先贤惊叹而自豪。
  总的来说,当前,艺术界虽还没有“公认对称性破缺的胜利”,但显然,已到了公认前的“参差不齐”阶段。令人遗憾的是,对联艺术在这方面,却成了严重的落后分子。
  二、对偶也属于“引入不对称和不和谐”之艺术范畴
  偶句和对联,虽然有鲜明的“对称性”,但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它客观存在“对称性破缺”,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和雕塑、建筑、书法、篆刻等明显含有“对称性元素”的艺术门类,是性质相同的,属于并列关系。它并没有逃逸于“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法则的特殊性。
  在诗词、对联等艺术中的偶句创作中,先贤“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早已成为现象,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只不过发展到有现代学术精神的今天,理论界从未去主动去研究,还一度有过倒退现象而已。
  那么,之前对联艺术“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量”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我们先来进行梳理,以便后面的分析和研究。
  1、对“微量”没感觉
  我们之前追求“高对称度”,讲究“音律谐协、对偶精切”,本质上属于“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量”比较小,而不是“一点量也未引入”。 在这个情况下,虽然我们没能主动认识,甚至几乎是忽视“对称性破缺”的,但再精致的对联,也必然被动地引入了一丁点量。
  2、对“较小量”认同
  一三五不论、同门相对为工对,这些“对称性破缺”人们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且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共识:认可它的合法地位。可贵的是,在同门工对中,有大类对、大小类对、小类对,“对称度”虽然有差别,但先贤认为它们都是“工对”的,即是等价的。
  3、对“较大量”有抵触
  “对称性破缺”进一步加剧,如邻对等宽对形式,拗救、三平尾、节奏点平仄相沾等,是人们不太乐意的,会在不同程度上去避免的。
  这些其实在“审美愉悦”的边界线,有以肯定为主的,也有以否定为主。人们知其然,但还未尝试从美学原则上给出解释。
  4、对“很大量”在纠结中整体否定
  “对称性破缺”很厉害,如让我们今天的规则制订者们很头痛的一些先贤的作品,一方面,它是我们制订的条款所不容的,另一方面,要把它们列为不合格作品而不能。这种尴尬的处理方式,当然还无法从理论上去合理解释。
  很显然,这种认识现状还存在许多与艺术创造法则相悖之处,有必要深入探索。
  三、从艺术创造的“形式美法则”看对偶中的“对称性破缺”
  人类在长期的审美与艺术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形式美法则,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艺术家不自觉地运用了对称均衡、对比和谐、比例尺度、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多种形式美法则,使艺术作品符合普遍审美意识。
  对于这些形式美法则,我们主要从“追求偶句对称”的角度,已有一定认识。我们还应从“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视角加以认识。下面,择其一二分析。
  1、对称均衡
  对称是指整体的各部分依实际的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它具有相对稳定与统一的美感。均衡则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平衡就是均衡。均衡的法则使作品形式于稳定中更富于变化,因而显得活泼生动。其要旨是求变化而不是求静止。其实质是主动利用整体对称下的破缺升华出美来。
  也就是说,这一条形式美法则,是强调在整体均衡的大前提下,“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量”通常是“趋大”而不是“趋小”的。有必要充分认识的是:这种引入,不是“遗憾地接受残破”,而是“主动地创造美”,是满满的正能量。
  2、比例尺度
  美术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艺术形象中都包含着一种内在的抽象关系,就是比例和尺度。比例中包含着数学的秩序,美的人体具有某种比例,如雕塑《维纳斯》的上下身比例以及古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的建筑平面与正立面的长、宽之比,都是接近黄金比的。《芬奇论绘画》中明确说到:“美感应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之上。”
  也就是说,人们对艺术作品中比例关系的美感的认识,已经统一到黄金数上。在黄金数指引的范畴,艺术创作在比例的选择上,可以根据需要为所欲为。对偶句中“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的比例关系,也不例外。“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尾分明”等经验,就深深契合黄金数。
  3、变化统一
  变化和多样是一种相当普遍使用的基本法则,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
  艺术创造的变化,如果不按照美的原则,将各种矛盾关系处理好,不能实现统一,则成败笔。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处理任何矛盾的科学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只顾矛盾的一个方面,就是错误的“一点论”。人们于对偶的价值判断“以对称为轴心”,看不到“不对称”的美学价值,就是陷入了“一点论”的泥潭。前述种种混乱与纠结,即源于此。
  由上可见,人们关于对偶的价值观,与诸多形式美法则是明显格格不入的。
  四、正确认识对偶中“不同程度的对称性破缺”
  遵循艺术领域公认的形式美法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来处理问题,则正确认识对偶中“不同程度的破缺”不是难事。
  1、按照形式美法则,要主动寻求“不同程度的破缺”
  按照“对称均衡”法则,创作偶句不能只顾对称,不讲变化,更不能错误地抵制变化。无变化,就难以升华出美来。
  在整体均衡的大前提下,“对称性破缺”越大,带来的美的创造空间也越大。在美的逗引下,动作幅度越大,创作出的成功作品越能凸显特色。
  由抵制而追求,联界需要一百八十度的转身。
  2、按照形式美法则,“对称性破缺”程度在一定范畴内自由选择
  按照“比例尺度”法则,黄金数可以圈定“对称性破缺”的适用范畴。这个适用范畴应当是:
  1)局部元素的“对称度” 和上下联“整体对称度”通常要大致保证在61.8%以上。这样在审美感觉上属于“愉悦范畴”;
  2)在保证上下联“整体对称度”在61.8%以上的基础上,局部元素还可以深度破缺,“对称度”可以低于61.8%;
  3)极端情况下实现了特殊的“变化统一”,上下联整体对称度还可以降低,但要保有“对称的风骨”,“对称度”最低不可低于38.2%。
  也就是说,从形式美层面来看:一个偶句或一副对联,若论合格不合格,对称性破缺的幅度大约在38.2%以内,都属于一般的“审美愉悦”范畴,哪怕思想内涵方面平平淡淡,人们对美的本能判断也会认同它。超越一般的“审美范畴”,则需要特殊的艺术构思,以杰出的艺术效果为立足之本。这个情况下,对称性破缺的幅度可以进一步放宽,终极底线是61.8%。若进一步破缺,则“对称性”的风骨无存,就不是对联了,即使也思想性艺术性杰出,只能属于出色的清言、警句了。
  3、按照形式美法则,实现“统一”是任何程度“对称性破缺”的立足之本
  按照“变化统一”法则,不能只想着求变化,追求“对称性破缺”的深度。如果不注意按照美学原则和艺术原理,合理处置,将对立着的矛盾实现统一,保持上下联的均衡,则创作也注定不能成功。
  也就是说,科学看待对偶中“不同程度的破缺”可以如下概括:
  1、取值范围比较广,“整体对称度”38.2-100%之间都可能产生合格作品;
  2、取某一值是否成功,要看是否遵循了形式美原则;
  3、一旦取某一值成功,则无论最终作品的“整体对称度”取何值,其价值均等。比较作品的质量高低,主要看思想内涵。不能像一些诗词、对联评委一样一样,带着显微镜,从严划定一个很高的线(类似“对称度”必须90%以上),认为在线下就是瑕疵,就是不合格。
  4、高对称度的作品,一些局部或整体的精致小类的确能带来“对称美”方面的愉悦。较高、一般、较低、颇低对称度的作品也能带来均衡、参差、灵动等方面的美的愉悦,只不过我们还不善于欣赏而已。将来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如同善赏行书、草书、狂草一样,来欣赏相似风格的偶句和对联。
  对联是文体,创作对联当然要遵照为文之道,以思想内涵为要旨,在“不同程度的破缺”范畴自如选择。某一作品是优秀的,则相应的任何“破缺度”在创作者当时的价值判断中,是最合适的选择。不同作品的不同“破缺度”选择,不能依赋值高低分优劣。
  五、对偶“深度的对称性破缺”的形式美法则终将成型
  对称性破缺是正能量,应当主动认识和讲究;“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量”在加大,是艺术界发展的整体趋势;合理范畴内“对称性破缺趋大”更利于创造美;“深度破缺”也是符合形式美法则的;“不同程度的破缺”在形式美层面是等价的。这些符合美学原则的判断,与我们在传统诗词、对联创作中形成的关于偶句的价值判断,反差太大了。人们很难想象,追求了几百上千年的“工对”,突然说“不需要那么工”也符合美的要求。有人要说,这道理我懂了,也明白为什么前人的“不守规矩的对联”是符合艺术原则的了,更明白为什么诗作“多不工”的杜甫会被奉为诗圣了,但一时半会很难接受和改变习惯。
  这是正常的!方正而对称的汉字也可以写得很草,草得很艺术。我们现在当然知道了,且接受和认同这一事实。然而,设想我们身处秦代,也会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多么不可思议。或者可以说,中国楹联学会制订并颁行《联律通则》,如同当年的李斯,将文字书写规范统一于小篆这一“对称与和谐的古典美”的极致阶段。学会在这个发展阶段的这个做法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前瞻性地发现诗词、对联艺术继续发展的可能空间。
  这是一个对偶“浅度破缺”的发展阶段。美学规律所指,对偶“深度破缺”也是能合理存在的。
  正如我们不必担心胡抹乱涂的书法作品混进草书,而无价值判断标准,“非常活泼的对联”的形式美法则也终将成型。对称性的破缺意味着一种新有序态的产生。科学思想家戴维.玻姆说:“一种序的对称性破缺或变化的规则系列是另一水平序的基础,如此递升到较高级水平。”这种破缺、失衡、到均衡,再深层次破缺、失衡、再到均衡的实践探索,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转化为审美活动的范畴。破缺到近乎怪诞的表现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可以使艺术在更高层次上对称和谐地演化并臻于美。现当代的很多著名艺术都是在打破原有的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要在对偶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抽象出新破缺层次的艺术美法则,使之能更好的作用于艺术创造实践中。这正是理论家们的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曾定凡  刘曙光《艺术哲学视角的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
  冼鼎昌《门外美谈——科学和艺术的美学比较》
  罗会仟《凝聚态物理:寻找自然美学中的真谛》
  心灵的蝴蝶《艺术创造和形式美法则的关系》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2
发表于 2016-5-8 15:06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说,从形式美层面来看:一个偶句或一副对联,若论合格不合格,对称性破缺的幅度大约在38.2%以内,都属于一般的“审美愉悦”范畴,哪怕思想内涵方面平平淡淡,人们对美的本能判断也会认同它。超越一般的“审美范畴”,则需要特殊的艺术构思,以杰出的艺术效果为立足之本。这个情况下,对称性破缺的幅度可以进一步放宽,终极底线是61.8%。则进一步破缺,则“对称性”的风骨无存,就不是对联了,即使也思想性艺术性杰出,只能属于出色的清言、警句了


欣赏,一种深奥的艺术理论,待慢慢咀嚼体会。

0.618, 这是黄金曲线的角度,超过这个度数,就不算对称了,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91 小时
主题
15

1481

帖子

1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3757
经验
33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4
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08:19 | 只看该作者
学鸣诗韵 发表于 2016-5-8 15:06
也就是说,从形式美层面来看:一个偶句或一副对联,若论合格不合格,对称性破缺的幅度大约在38.2%以内,都 ...

  谢谢关注!
  《芬奇论绘画》中说到:“美感应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之上。
  不管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人们对艺术作品中比例关系的美感的认识,总能统一在黄金数上。而黄金数是被科学推算证明了的。这才是对偶破缺“下限”的理论依据。
  过往的诗词、对联界的许多争鸣,缘于上下联“对称的下限”没有明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4
发表于 2016-5-10 15:25 | 只看该作者
丑时 发表于 2016-5-10 08:19
  谢谢关注!  《芬奇论绘画》中说到:“美感应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之上 ...

:victory::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主题
41

224

帖子

2

精华

4146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74437
经验
95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16
5
发表于 2016-5-12 15:33 | 只看该作者
新观念。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6
发表于 2016-5-14 09:15 | 只看该作者
丑时 发表于 2016-5-10 08:19
  谢谢关注!  《芬奇论绘画》中说到:“美感应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之上 ...

美感应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之上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23 小时
主题
1646

1万

帖子

92

精华

16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聯都永久居民+聯都貢士

Rank: 6Rank: 6

UID
8690
经验
301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26
7
发表于 2016-5-14 14:23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深奥,须慢慢理解领悟~
有情有义有烦恼;
无欲无求无是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91 小时
主题
15

1481

帖子

1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3757
经验
33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4
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20: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谢谢设置高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9
发表于 2016-5-16 18:47 | 只看该作者
丑时 发表于 2016-5-14 20:45
谢谢关注!谢谢设置高亮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369 小时
主题
1831

2万

帖子

206

精华

39万

积分

管理员

幽谷自然对联(头像)上联:上接崇山峻岭;下联:下连沧海桑田。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45798
经验
95740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63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4
10
发表于 2016-5-19 10:47 | 只看该作者
慢慢学习、品味!
自嵌名联(新声):学敏

而敏,方臻大雅;

再学,乃至无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00:54 , Processed in 0.1097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