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68|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读杂记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主题
3329

8674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4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4 0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温庭筠词,与韦庄齐名,花间鼻祖。诗之造诣亦不在晚唐诸贤之下,与李商隐并称,清远淡雅,自然天成,与其词之秾艳精致廻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堪称千古名句。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被指源出于此。句法特点为一句三景,中间不着一动词,更不用虚词,此为前人所称道。观唐宋之间,纵然李杜等大家,亦未见以此种句法之名句。凭此一联,温八叉足以傲视诗坛。
      然此千古名句,又有一妙处为前人所忽略:句中五字之声、韵皆异,极尽音韵回环跌宕之美,纵天工不逮。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主题
3329

8674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4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6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02:49 | 只看该作者
上一篇是2020年,三年多续此篇,非跬步,蜗步耳。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主题
3329

8674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4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64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02:4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二、“叶韵”之“叶”字读音释义小考
      古今研究古诗词论著中经常能见到“叶韵”一词,尤其是《御定词谱》中多见。但什么是“叶韵”?“叶”字该怎么读?
      叶韵,其实就是协韵(押韵)的意思。协,繁体为“恊”,古文中又与“劦”、“旪”、“汁”同,也就是说“协韵”本与“叶”字无关,叶不通协。叶,古已有之,读音xie(平声),字义似无可考。原本与“协”字无关。汉献帝名刘协,为避帝讳,忌用“协旪劦”,所以后汉三国时期为避讳改“旪恊劦”为“叶”(读音相同),“协韵”也相应改为“叶韵”。后世误以为“叶”通“协”,故言“协韵”为“叶韵”,相沿成习耳(《康熙字典》亦取“叶”古通“协”之说而未及原因)。      班固(汉献帝之前)的《汉书》中仍用“旪”字,唐人颜师古《汉书注》称“旪读曰叶。。。。汁、叶同”。可见,唐初以“叶”代“恊劦旪”已然流行。但无论如何,“叶”的读音都为“协xie”.  到此时,“叶”仍然读作“协”,与树叶的葉根本没什么关系,因为古汉语中树叶的叶还是那个繁体的“葉”。据《康熙词典》:“葉《說文》草木之葉。又姓。《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这就清楚了,古文“葉”作为树葉,读作“ye”(去声),而作为姓氏的葉读作“摄she”(去声),但后来慢慢读音演化成与葉字的葉相同(ye)。
      到了当代,汉字简化方案将“葉”简化为“叶”,其中原因颇有争议。原本“叶”字在北方语系中本没有“ye"的读音,自《切韵》到《康熙字典》,叶,均读为xie。但民国时期开始的简化方案探讨时,已有将“葉”简化为“叶”的提议,因为在吴越语系中,葉与叶(协)的读音相近(本人生长沪上,至今上海方言中“协”与“叶”读音仍非常接近,几乎同音),到1953年,据说因为我国汉字简化委员会中的三位葉姓专家(葉圣陶、葉恭绍、葉籁士)恰巧是吴越人士,由于他们的坚持,葉字也就最终被简化为“叶”,从此,在北方语系中原本读作xie的“叶”字,被用来简化“葉”字,读音也改成ye。此坊间传说不知是否可信。   
      不管简化字如何,第一、古代“叶”与“葉”是两个绝不相关的字;第二、古文中的“叶”读作“协”,但作为姓氏,从she演化成xie;第三、“叶韵”,本来是“协韵”,只是为避汉献帝名讳(刘协),才改做读音相同之“叶韵”;第四、“叶韵”就是“协韵”,也称“押韵”,“叶韵”之叶,只能读作“协”,不可读如“树叶”之叶。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主题
3329

8674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4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63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03:1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一、林和靖果真“梅妻鹤子”?
       林逋(林和靖),据《宋史》载:“逋不娶无子”,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多种宋以后笔记亦援其说,历来誉为美谈。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传唱千年。然梅妻鹤子亦有另说。多年前余秋雨在《文化苦旅 西湖梦》里提了一句林和靖曾经娶妻生子,结果引发引发一场骂战,被金文明暴揍,结果是余秋雨落荒而逃。
       近读清人施鸿保《闽杂记 卷六》有《林和靖有子》一篇,誊抄如下:
       “嘉庆庚辰林文忠公(林则徐)任浙江杭嘉湖道,重修孤山林和靖墓及放鹤亭、巢居阁诸迹,碑记有后裔字,人多疑。宋史明言和靖不娶无子,不当有后。予按杨升庵《词品》已云,林洪著《山家清供》,自称先人和靖先生,则非不娶,盖丧耦后不续娶耳。洪字可山,南宋时人,施枢《雪岩吟卷》有'读《林可山<西湖衣钵>》诗:梅花花下月黄昏,独自行歌掩竹门。只道梅花全属我,不知和靖有仍孙'。此同时所作,当可信也。惟据《尔雅》,自己下数,仍孙凡八代,洪去和靖似不当已有八代,岂'仍'字或误耶?又按和靖梅妻鹤子人皆知之。今考其集,题云'有鹤名鸣皋、鹿名呦呦,作诗以赋之'则不独养鹤亦兼豢鹿矣。文忠公修墓,补种梅花三百六十株,又由上海购二鹤养之。惜当时不并豢鹿也。”
       此则笔记或可为余秋雨张目耶?附所读原文: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07 小时
主题
91

378

帖子

2

精华

7867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82294
经验
183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8-7-16
62
发表于 2020-6-9 22: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壶校,欣赏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过于拘泥难成大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35 小时
主题
31

580

帖子

3

精华

6163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718
经验
111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2
61
发表于 2018-12-4 22:31 | 只看该作者
进来翻翻壶兄笔记,学习了。久未来,问候壶兄及各位师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52 小时
主题
95

1969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568
经验
56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9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20
60
发表于 2018-11-29 12: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相如作赋约金凤
萧管腾空化玉龙===日游四海 雅赠
龙呈霸气凭空舞;
凤带祥容与瑞接====墨缘雅赠
闲拈俏笔绣龙】章,
倚月轻吟凤】影长。
酒韵交相】谁共醉,
临屏约】友话霓裳。===望海雅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45 小时
主题
169

1万

帖子

32

精华

1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65602
经验
2915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3-12
59
发表于 2018-9-28 16: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不负三春丽,当留一径香。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8
发表于 2018-9-28 13:51 | 只看该作者
跟帖学习,期待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主题
3329

8674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4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57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1:26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关于“挤韵”

       所谓“挤韵”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六朝沈约的所谓“八病”之说。八病中第五病即“大韵”,也就是网上常说的“挤韵”。沈约原文已佚,但在唐代日本空海和尚(遍照金刚)所著《文镜秘府论》中有记载,不叫“挤韵”,而是称为“大韵”。“挤韵”的概念应是后人甚或是今人所为,但意思相仿。近来所有关于“挤韵”的争论,最早的依据就是《文镜秘府论》所保存的沈约关于“大韵”的论述与空海和尚的解读,以及他所记载的当时唐人的论述。

       空海和尚的书中两处提到“大韵”。其一云:“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邻’、‘身’、‘陈’等字,即同其类,名犯大韵。诗曰:‘紫翮拂花树,黄闲绿,思君一叹息,啼泪应言垂。’又曰:‘游鱼牵细藻,鸣禽哢好音,谁知迟春节,悲吟伤寸心。’ 释(即空海)云:如此即犯大韵。今就十字内论大韵,若前韵第十字是‘’字,则上第七字不得用‘’字,此为同类,大须避之。通二十字中,并不得安‘篱’、‘羁’、‘雌’、‘池’、‘知’等类。除非故作叠韵,此即不论。”简而言之,大韵(挤韵)就是指在一首五言诗中,除了韵字以外,其他地方不得用与韵字同一韵部的字,否则就是犯大韵(挤韵),并且“大须避之”!叠韵除外。

       《文镜秘府论》另一处解释“大韵”处,空海又说:“大韵:一韵以上,不得同于韵字。如以‘新’字为韵,勿复用‘邻’、‘亲’等字。诗得者(未犯大韵):‘运阻言革,时泰玉阶。’失者(犯大韵):‘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问题来了,空海这里所举第一个诗例中,上句的“”与下句的韵字“”若按《平水韵》,都在“下平八庚”,显然与上面的说法相悖。即便以目前流传下来最早的韵书《宋本广韵》(实际上是隋代陆法言《切韵》的宋代官方修订本)来看,“衡、平”二字也同样都在“下平韵十二庚”。看来空海和尚也犯了迷糊,把犯了大韵的诗句当做未犯的用来作诗例,造成自相矛盾。

       不过,也许这并非空海的迷糊,再看一下他上面所举的第二个诗例“齐纨素,鲜如霜”。上句“裂”、下句“结”与韵字“雪”同在【九屑】。对照这两个例诗,未犯的那个是上句有同韵字(衡),下句没有。而犯了大韵的那个,虽然上句有“裂”,但下句有“洁”,区别也许就在此。是否可以这样考虑:唐代其实关于大韵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一首诗中只要非韵字位出现了同韵字,就是犯大韵;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在押韵的那句中出现韵字才算犯大韵,白脚句有韵字是允许的?果如此,空海也只能照单全收了。也许即便是在唐朝,所谓大韵的标准也是有争议的。

       那么,是否写诗必须避犯大韵呢?空海又一次显示出自相矛盾之处。空海曾经坚定地说“大须避之”,但却又引用唐人元兢的说法:“元氏(元兢)曰:‘此病不足累文,如能避者弥佳。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从“大须避之”到“不须避之”,《文镜秘府论》才是造成今日关于挤韵争论不休的真正的始作俑者。

       元兢乃唐朝人,在六朝永明体诗向唐代格律诗过渡的过程中与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人一同为之做出了杰出贡献,奠定了格律诗的基础。他针对沈约八病第一病“平头”所提出的著名的“换头术”,直接形成了格律诗的“粘对”规则。元兢对八病中与“韵”相关的四病“大韵、小韵、正钮、旁钮”都曾论曰“不以累文”、“但知之而已”,“不必须避”,也就是可避可不避。但是,他唯独对“大韵”特别强调“如能避者弥佳”,而如果“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才“不须避之”,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大韵才可以“不须避之”。所以在诸病之中,他对大韵还是比较看重的(参见元兢《诗髓脑》,此书也仅散见于《文镜秘府论》,后人依此而单独整理成文,百度可搜),这可能也代表了唐人对“大韵”的基本态度。元兢仅存五律诗一首,“小韵、正钮、旁钮”等病皆犯,唯独未犯大韵,可见大韵在元兢心中的分量自与其他病犯不同。

             《蓬州野望》(唐·元兢)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宕、望”同入【二十三漾】,犯“小韵”;“巴、八”声韵相同,巴平声、八入声,两字同在一钮,即犯“正钮”;“水、山”双声(同声母),犯“旁钮”。未犯“大韵”。)

       以唐人而论,犯“大韵”的格律诗显然还是少于未犯者。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由于元兢等人倡导的“如能避者弥佳”被大家所接受,创作中尽量避免犯大韵;二是现实的创作需要,由于唐朝韵书分部较多,《切韵》中平声韵共有五十七个韵部之多,这必然造成每个韵部的字数较少,去掉僻字、通假字、死字等可选用的韵字更少,因此,尽量不在非韵字处选用同韵部的字,避免挤韵,便于同韵部的字尽量用来押韵。即便是后人总结的《平水韵》,也有三十个平声韵部之多,节省韵字用于关键的押韵处,也是实际创作现实的需要。


       基于以上探究,首先,“八病”是针对唐代格律诗形成之前的五言“永明体”诗,八病在前、格律诗形成在后,用“八病”来规范格律诗是倒果为因,逻辑上欠通。其次,“八病”之说是格律诗形成的基础之一,格律诗在形成过程中批判继承了“八病”中合理的部分,也扬弃了如大小韵、正旁钮之类的病犯,认为这些都“不必须避”。再次,八病中“大韵(挤韵)”似乎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正如元兢所言:“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否则,“如能避者弥佳”,所谓尽善尽美也。


       当今诗坛又出现了一部据说是“官韵”的新韵韵书《中华通韵》(十六韵部)。自上世纪前期,新韵入律之说开始滥觞,各种新韵韵书层出不穷,无非是以原来只是单纯地用于北曲的元代《中原音韵》为母本,用民国的罗马拼音国语和解放后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对其进行删并, 但万变不离其宗,新韵无非就是大量合并韵部而已,最少的分十三韵,最多的分二十韵。且不说新韵入律是否是对传统的背离,删并韵部带来的后果是,韵部大量减少,但每个韵部的字数大量增多,客观上如果作者想追求对挤韵“如能避者弥佳”就更困难了,许多在古韵中不同韵部的字都被并入同一韵部,创作所谓“新韵格律诗”时要想避犯挤韵,就难免会陷入“避无可避”之境,也许,这也是近来网上关于“挤韵”的争论此起彼伏的原因之一吧?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56
发表于 2018-7-28 23:54 | 只看该作者
爬楼学习。壶校这里好多宝贵的知识。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主题
3329

8674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4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55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23:40 | 只看该作者
龙凤相约 发表于 2018-6-9 07:28
原来壶校如此仔细读书。。。相约汗颜。。。

问好相约。现在读得少也写得少了,只收拢一些以前写过的文字保存起来而已。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52 小时
主题
95

1969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568
经验
56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9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20
54
发表于 2018-6-9 07: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壶中岁月 发表于 2018-6-7 22:20
十九、关于“间气”
       有问:“五言古风,一般篇幅较短者直赋其情,或比兴寄托,较长者则多叙事,叙 ...

原来壶校如此仔细读书。。。相约汗颜。。。

点评

问好相约。现在读得少也写得少了,只收拢一些以前写过的文字保存起来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0 23: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主题
3329

8674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4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53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22:20 | 只看该作者
十九、关于“间气”
       有问:“五言古风,一般篇幅较短者直赋其情,或比兴寄托,较长者则多叙事,叙事中穿插议论、抒情。但不论是短制还是长篇,均以高古雄浑为正格,要有间气、有风骨。”此处间气是什么意思?

       关于“间气”一词,说来话长,一般词典都不收这个词,《辞源》等大型词典也只是对其本意作解释,并未涉及古典诗词研究中运用“间气”一词的含义。我根据自己所学,大概整理了一下,仅供参考:

       唐朝有位名臣叫李泌,曾辅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也曾四次归隐。一生集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经济学家、文学家、诗人于一体。所学涉儒道佛三家,尤擅道学。唐肃宗曾有诗形容他“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肃宗诗语出自汉代的 《春秋演孔图》:“正气为帝,间气为臣,宫商为姓,秀气为人。”)后来,间气一词被用来形容为官为臣的才学与气度,如刘长卿“间气生灵秀,先朝翼戴勋”“大才生间气,盛业拯横流”、苑咸“为文已变当时体,入用还推间气贤”。此时的间气一词,还是用来对人品、官品的褒扬并可转而用来借指人臣的身份。

       中唐时,有位叫高仲武的人,收集了自唐德宗到代宗时期26位诗人所写的130多首诗,编成一个唐诗选集。因为这段时期被称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中兴时期,而所选诗人大多为当时朝廷官宦,所以,高仲武把诗选集命名为《中兴间气集》。这是一本当时非常有影响的唐人选唐诗集。”中兴“是纪年,“间气”指集中所选诗歌作者的身份唐。郑谷诗云:“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间气,显然还是指诗人的身份。

       《中兴间气集》诗集中所选的诗,多为赠别酬和、流连光景之作。在艺术上追求清逸幽远之境﹐体制多为五言。高仲武在《自序》中提出了他选诗的标准是“体状风雅﹐理致清新”﹐所选作品基本符合当时诗风的特征。

       后来,由于这本诗集的流行,间气一词的内涵就慢慢演化为对《中兴间气集》所选的这一类诗尤其是五言诗的风格的概括,即所谓体状风雅﹐理致清新,清逸悠远的诗格。宋朝诗人陈普曾有一首题为《学诗》的七律写到:“要落前人旧窠臼,也须作我大规模。。。最好尧夫击壤集,胸中间气一毫无”。可见,这里的间气显然与“学诗”以及诗的风格有关而不仅仅是指代诗人的身份了。(实际上,中唐时期的五言诗是延续了王维、孟浩然五言诗的诗风)。

       简而言之,间气就是指五言诗的一种内在的风格特征。语言风格是清淡温柔敦厚,篇章结构流畅自然,意境追求风雅高逸。这一类诗风可选读王维、孟浩然、韦应物、钱起、贾岛、孟郊等人的五言诗作品并体会感悟之。
                                                                                                                                                                                                                                                         2011.11.

点评

原来壶校如此仔细读书。。。相约汗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9 07:28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主题
3329

8674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4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5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02:02 | 只看该作者
清箫如是 发表于 2018-1-2 00:05
佩服壶校,无意间一搜,偷这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居然好多哩。看来好句子不怕偷哩。
临江仙 信 ...

谢谢清箫如是,你所举的后几个诗例,作者均为诗僧,这倒是印证了我曾经的一个思考。王维好禅,被称为诗佛,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觉隐约有禅意,但一直未作深思。看到你所引,这些诗僧都纷纷引用王维的这一联,坐实了我的感觉。此王摩诘名句不用禅语、却得禅理,表达出身与物随、摆脱烦恼的禅机。

另外,清箫如是所引晁补之《临江仙 信州作》,不仅偷了王维的这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几乎半篇以上都是化用古句,如“谪宦江城”出自李嘉祐、“残僧野寺”出自老杜句,“青山无限好”出自李商隐、“犹道不如归”化自陶潜,等等。但不容置疑,晁补之化古而为我用,也成名篇。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9 小时
主题
3

59

帖子

2

精华

152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81369
经验
33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1-10
51
发表于 2018-1-2 0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箫如是 于 2018-1-2 00:07 编辑

佩服壶校,无意间一搜,偷这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居然好多哩。看来好句子不怕偷哩。
临江仙 信州作(宋·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颂古二十一首 其三(宋·释居简)
色空明暗,各不相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法云首座请赞(宋·释智愚)  
咿呜咿,那得知。寒酸看不上眼,手面移东换西。拱良工手,破衲僧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偈五十三首 其三十三(宋·释克勤)  
眨上眉毛早蹉过,塞却眼。更形言语转周遮,命取口。
尽大地都为一尘,佛眼觑不见。一大藏都为一句,海口莫能宣。
也未提得一半在,忽然踏破化城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不过,看后来者怎么偷,还是没有王维先生的那首读来舒畅。

点评

谢谢清箫如是,你所举的后几个诗例,作者均为诗僧,这倒是印证了我曾经的一个思考。王维好禅,被称为诗佛,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觉隐约有禅意,但一直未作深思。看到你所引,这些诗僧都纷纷引用王维的这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 02: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83 小时
主题
155

5233

帖子

5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9221
经验
1644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3
50
发表于 2017-12-24 11:20 | 只看该作者
壶兄乃国学大儒,仰慕中
听翻涌寒潮,感慨红尘无净土;      
看排空浊浪,当祈宦海少贪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主题
3329

8674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4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4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01:24 | 只看该作者
十八、
            漠漠与阴阴

       多年前,曾在此《夜读杂记》之四、五,谈及古人“偷句”。关于偷句,更有名的还数诗佛王维。王维以五言称,七律亦有佳作。其《七律 积雨辋川庄,乃唐七律名篇,因入选《唐诗三百首》而名满诗坛: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唐人李肇,撰《国史补》三卷,中有论王维诗云“王维好释氏,故字摩诘。立性高致,得宋之问辋川别业,山水胜绝,今清源寺是也。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英华集》中诗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鹦],李嘉祐诗也。”意思是说,王维喜欢把别人的嘉句取来自用。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从《英华集》中偷来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是偷李嘉祐的句子。李肇的这一则笔记,留下了一段公案。
       与王维同时或稍晚的唐朝诗人李嘉祐,也是当时诗坛一代名流,作品被高仲武选入《中兴间气集》,高仲武称其“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高流”。诗名与钱起、刘长卿、郎士元并称,他流传的诗集中就存有一句“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后朝除个别人否认王维偷李嘉祐,猜测是李嘉祐偷自王维以外,许多诗话诗论都为认王维加了这“漠漠阴阴”四字后,化腐朽为神奇,正是王维的高明之处。如:
       宋朝叶梦得《石林诗话》:
       诗下双字极难,须是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唐人谓“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李嘉祐诗,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
       明代高棅《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妙在四叠字(指漠漠阴阴),易此便如嚼蜡。
       清朝胡以梅《唐诗贯珠》:
       三四雨后之景,用叠字独能句圆神旺。
       即便是现代的《唐诗鉴赏辞典》也认为:
       “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总而言之,历代诗论都普遍认为,尽管王维用了李嘉祐的诗句,但由于添加了“漠漠阴阴”四字,不但化用工妙,而且意境升华,远比李嘉祐的五言句高明,而叠词的运用甚至能体现七言句的神韵与风采。自然,我自学诗以来,也一直认为如此解读“漠漠阴阴”,是为的论。

       今日读王渔洋《香祖笔记》提及王维名篇《七律 积雨辋川庄》云:【《唐国史补》谓“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乃右丞(王维)窃取李嘉祐语。论者或为王讳,以为增“漠漠”四字,便是点铁成金手段,此亦呓语。】王士祯的一句“此亦呓语”似当头一击,是啊,这两个叠词难道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吗?从另一个角度体会,“水田飞白鹭”,能栖息白鹭的水田,自然能体会到它的广阔与迷蒙;“夏木啭黄鹂”,能留住黄鹂的树木,当然也是茂密幽邃,添加“漠漠阴阴”,句法上因为是七言句,音韵上比五言句见起伏、节奏更流畅,但在意境上似乎又显得多此一举,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之前对王维的美誉,似有为尊者讳之意,王渔洋果然见解独到,一语中的。吾从渔洋也。

       好玩的是,李肇《国史补》论及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认为是化或偷自《英华集》。但是,古今诗话对这个说法却似乎都选择无视,没人对此议论批驳。难道,这也是为尊者讳?《英华集》是南朝齐国太子萧统所编选的齐梁之前五言诗的选集,萧统也是《昭明文选》的编者。可惜,手头无《英华集》,无法检出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到底取自谁的诗句。     
       王维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当然,质疑并非意味着否定。王维作为唐代第一流的诗人,即便有此关节,也无碍他在中华诗歌史上的杰出地位,我尤其喜欢王摩诘的五言诗,我的五律习作,亦以摩诘为范。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9 小时
主题
3

59

帖子

2

精华

152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81369
经验
33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1-10
48
发表于 2017-12-20 22:43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宝贝,给壶校敬茶,学生慢慢学习!

点评

谢清箫赏读  发表于 2017-12-21 2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04 小时
主题
5

151

帖子

1

精华

483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81507
经验
111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2-9
47
发表于 2017-12-14 2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竹雨 于 2017-12-14 21:27 编辑

壶校好给壶壶老师敬茶学生来学习

点评

谢花竹雨关注  发表于 2017-12-21 2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16 05:22 , Processed in 0.11410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