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6984 小时
主题542
联都顾问
千骏家爸
- UID
- 27101
- 经验
- 38536 点
- 威望
- 1 点
- 在线时间
- 698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19
|
艺无止境 心有灵犀
曾小云(江西瑞金)
感谢对联杂志社,让我在对联杂志露脸。2006年起,我玩对联已有五六年。这些年来,我流连于对联网络,浸淫于对联书刊,对联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征途篇
我开始参加对联征集,要感谢北京的黄晓东和山东的刘葆华。2005年开始玩广告语时,不时在中国广告语网和中国创意征集论坛看到黄晓东、刘葆华对联获奖的消息。看到有些网友跃跃欲试却不得要领,黄晓东便把一些专业对联网站的对联常识帖子转发过来,从此我知道了中华国粹网。2006年初,刘葆华在论坛里贴出他应征福州市仁文大儒世家原创春联大赛的作品。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我产生了参加这个活动的想法,没想到获得第二名。这激发了我坚持写对联的动力,并带动了我参加诗词、辞赋征集的兴趣。如果没有当初黄晓东、刘葆华触发我参加对联征集的念头,我就不可能获奖,更不可能坚持把对联一直玩下去。
要说是谁帮我提高对联获奖命中率,那么就要感谢西安的解维汉。解维汉老师编著的那一套《龙魂楹联文化丛书》,让我爱不释手,受益匪浅。比如,参加亭台楼阁征联时,我总会认真研读《中国亭台楼阁楹联精选》,揣摩其中对联的创作手法、遣词造句之类,从中得到了很多灵感。
在为作品质量难以进阶而苦恼之时,我发现了重庆文伟的名字。我感觉他的对联与一些被称为“老干体”的对联不同,很耐玩味。看了他发表在刘太品老师主编的《对联文化》上的获奖感言,得知其从《楹联丛话》《对联话》等清联书籍中受惠甚多,于是我又把《楹联丛话》《对联话》等清联书籍找来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对写好对联有了新的体悟。同时,文伟在诗词、散文征集上频频获奖,也让我进一步坚信,国学功底扎实,写好散文、小说也并非难事。
作品篇
下面,我挑选我的三副获奖对联,谈谈我对联创作的具体构思。
题徐州五省通衢联(2007年江苏徐州景区征联金奖):
控五省通衢,雄秀兼容,一州独揽黄淮胜;
仗群英际会,刚柔并蓄,千载犹存楚汉风。
这是我学联一两年获得的一等奖对联。之所以能从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可能是因为如联家裴鸣若所云“写出了徐州地理和人文的特点,且概括到位”。其实构思很简单,上联写地理,下联写人文,各有分工。在参加此项活动之前,我参加了徐州“绿健杯”春联大赛。参赛联之一是:“温情城市,莫抛血性;血性徐州,还要温情。”尽管没有获得佳绩,但是此次征联让我了解了“有情有义”的徐州城市精神,帮助我在五省通衢对联中有意凸显“有情有义”这一城市精神。上下联第二分句如果放在其他城市,可能显得俗套,但放在徐州身上却非常切合。
题安徽奥运圣火传递活动联(2008年安徽“奥运皖风”迎奥运征联一等奖):
情燃圣火,梦逐祥云,醉徽韵皖风,一路英豪同接力;
爱涌江淮,心牵巴蜀,誓安民强国,八方儿女共加油。
此联同样沿袭了我的对联上下联分工明确的特点。之所以能够荣登一等,可能是非常切合时事。在大部分联手寄出稿件的时候,还没有发生汶川大地震。因此大部分对联都是就奥运写奥运。而此联却写出了在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传递爱心、支援汶川的感人场面。在一个周末的上午,为获得更真切的现场感,我将网上安徽圣火传递的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充分酝酿了自己的感情。初稿出来之时,我大声朗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被感动了才定稿。说明一下,“爱涌江淮,心牵巴蜀”,是由新闻报道的标题“改装”的。
题东门联(2011西安城墙春联征集二等奖):
才开完沪上世博,又迎来灞上世园,一脉绿风长浩荡;
怎看尽花间春色,难装下心间春意,万方珠履乐登临。
此联能够获奖,应该是我做足工夫的结果。从参加第二届西安城墙春联征集活动起,我把各个城门的介绍文字和往年获奖作品打印出来,认真研读,试图从中寻找大家未曾触及的“空白点”和评委眼前为之一亮的“兴奋点”。2010年底,我有幸获得了陕西电视台举办的“2011雁塔祈福钟鸣五洲”三字经征集活动优秀奖,并受邀参加颁奖晚会和新年祈福活动,从而以一个游客的身份亲临西安,感受古城墙,感悟“莫把瑶池并曲江”的大唐气象。通过城东的灞桥进入西安市区时,虽然没有见到诗词中的灞桥,却对世园会所在地浐灞生态区有了真切的感受。我特别留意每座城门,虽然没有登上城墙,但是我调动想象揣测登临城墙看到的景象。我把亲身感触融入创作中,并将重点放在东门春联。就这样,我在西安用自己的手提电脑完成了古城墙春联创作,并有幸获奖。获奖的东门春联中,上联写世园会与世博会的传承关系,凸显了2011年这个年份。下联从一个游客的视角写出了西安吸引海内外友人的独特魅力,一二分句反用“一日看尽长安花”句意。此次征联让我切身体会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的确,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一亲临写作对象,但是身临其境肯定比没有身临其境能够获得更多感受。
经验篇
接下来,我想从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谈谈我对联创作的做法和想法,与大家分享。
技术层面。首先,我把当月要参加的对联等征集活动启事打印下来,并制作一张简表,注明截止时间、拟竣时间、征集内容、最高奖金,根据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创作。其次,我把征联涉及单位或景点的介绍乃至相关的诗歌、散文打印下来,全面了解,从中找到创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再次,我把别人写过的相同题材的对联收集起来,认真研读,学习借鉴构思、句法、遣词等,力求找到可供创新的“空白点”。
艺术层面。一是切题。切时、切地、切景、切人……虽然不可能各方面都切,但尽可能兼顾多方面,凸显“这一个”。以景区征联为例,亭子之类的园林小品无所谓,但是景区的主要或重要建筑一定要凸显其地理、人文特征。二是出色。一副对联不可能各方面都非常有特色,只要在构思、主题、遣词、对仗、句式等之中一两方面吸引眼球,俘获心灵,那就是佳作。三是耐品。“有境界自成高格”,诗词是如此,对联亦如此。好的对联,源于文字,却又超乎文字。它必须融入作者的性情、气势、品格、风骨,襟抱等等。一味雕词琢句、模山范水,是不大可能写出好联的。可惜拙作大部分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尽管写了不少对联,真正耐品的还是很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漫漫,征途亦漫漫。在对联创作中,勤奋固然重要,但是悟性更加重要,其他艺术门类亦如此。“艺无止境,心有灵犀。”我愿以此联自勉,并与联友共勉。
曾小云介绍
曾小云,男,江西瑞金人,1977年生,教师,网名白云乡黄叶村,中华国粹网首席版主。参加全国各类征集活动获奖近300项,擅长楹联、诗词、碑赋创作,作品被镌刻或悬挂于全国30余城市的景区景点和活动场所。
曾经沧海难为水,吹尽狂沙始到金
——曾小云对联代表作品
1、题吉林查干淖尔大草原
野碧湖蓝,何妨天地为床,床为天地;
风吹梦醒,不知牛羊化我,我化牛羊。
2、题中山舰
看伤船已复,弹洞犹存,当警醒龙人:不能忘却九州痛;
若痴梦重燃,炮声再起,定告知狼辈:休想击沉千古魂。
3、题湖北鄂州江滩三国旅游风光带二乔梅苑
酒醒笛边,三径客来花已老;
月明林下,二桥人去雪无声。
4、题湖南石门夹山
素闻李闯王归隐是乡,堪称福地。喜清茗正香,浊醪正酽,宜邀得东瀛远客,认寻茶道最初祖;
此乃张家界近邻之境,别有洞天。问碧岩何伟,青嶂何奇,竟引来世外高人,补读禅门第一书。
5、题夏津杏坞园门坊
源泉一脉荷生孔,
典范千秋杏有仁。
6、题汾河景区茶社
茗香能醉我,临水不思浇竹叶;
月色已撩人,隔河又听落莲花。
7、题栾川龙峪湾鸡角尖
莫非鸡乃至尊?昂首相呼,遂引得玉皇、老君、将军诸辈,簇拥而上;
毕竟龙为神物!从心以浴,且遣来岱宗、华山、太岳之风,鼓荡其间。
8、题阳泉市娘子关
男儿岂宁无?家国未安胡未灭;
娘子应犹在,关山如黛月如眉。
9、题华山
削峰竞拔倚空剑,
拨雾欲掰近日花。
10、题福建元坑古镇文昌桥
苍苍然龙也,我欲步云攀桂子;
郁郁乎文哉,谁堪立雪继杨公?
11、题抚州市汝水森林公园西大门楼
相离数武即汤翁新馆,如戏曲重编,柳杜梦游当此处;
北去片时乃拟岘高台,倘园林古有,曾王雅咏更无前。
12、题南京中山陵
卜地有邻真幸矣!忠魂化鹤归,堪并梅花香万古;
回天无力可嗟乎?傲骨傍龙卧,便教钟阜重三分。
13、题琼中五指山
天下大观在顶峰,一任君纵骋双眸,饱餐雄秀;
海南胜景知多少?且看我张开五指,尽数琼珍。
14、题海天禅寺大牌楼
觉路在何方?我来试问千秋月;
心魔除几许?人去不携一片云。
15、题高君宇和石评梅
怀高节宛如梅洁,同志公评君子;
守至真胜似石贞,知心应泣宇苍。
【作者通联】
曾小云,男,教师,34岁。邮编:342500,地址:江西瑞金市教育局,手机:135****1312,电邮:zxy0616@yahoo.com.cn,QQ:404383842。博客:blog.sina.com.cn/byxhy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