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闺怨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

42

帖子

1

精华

90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5811
经验
1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6-1-11 1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闺 怨

燕京一去客无踪,花草凄凄寂寞红。

小院几回春又去,长亭今夜月当空。

晴窗翠竹空留影,衰草秋蓬枉随风。

折柳章台犹可盼,西风何处觅归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 13:11:49编辑过]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卩彩| 六合投卩注| 网络赚钱去SO娱卩乐卩城:顶级信用卩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109 小时
主题
3

55

帖子

0

精华

105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6921
经验
1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29
17
发表于 2006-2-18 20:08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斑竹还没诗友气量大啊.云生海搂朋友是本着探讨的目的才一再发言的,斑竹何至于如此,小女子倒有些不明白了。
我是天空中的一朵云,偶尔投影于你的波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848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5374
经验
99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5
16
发表于 2006-2-14 08:41 | 只看该作者
鼓励交流,奖励以理服人的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9

107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6904
经验
2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28
15
发表于 2006-1-15 12:55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论坛本色!看了各位的高论,真是受益多多。
我住东江源,君住东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

42

帖子

1

精华

90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5811
经验
1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5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2:4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范围比较小了,就三字脚的“仄平仄”问题再来看看。

王力的著作中,没有归类三字尾的格式,启功把所有的律与非律句格式都归纳出来了,分类也清清楚楚。

中华书局《诗词常识名家谈 四种》启功部分:六章(25\26页)

律调三字脚的只有四种: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如果已处孤平被两仄所夹,或孤仄被两平所夹,都是非律的:OOOO仄平仄,OOOO平仄平。

如果三字脚的前一字孤平或者孤仄也是非律:OOO仄平仄仄,OOO平仄平平。

还有这三字脚如果平仄全同,也是非律的:OOOO平平平,OOOO仄仄仄。

上面这个是书本的原文,“仄仄平平仄平仄”王力归纳为特殊的句式。因为它2、4、6的节拍点没有符合平仄相间的基本原则,肯定是拗句,“仄平仄,平仄平”也属于非律的范畴(见上)。也因为用的人太普遍,所以就列入特殊的句式,简单说,就是从宽了。

另外,启功认为:孤平是“仄平仄”,孤平被两仄所夹。后面的文章提到了,孤平有位置的,七言句式,首两字比较随意,就算是平为孤夹也不算孤,第3、4字出现孤平就算犯,三字尾更加严格,孤仄也算犯。这个是严格意义上的律。实际唐诗律部中,完全合严格的律和合严格的词性的诗不是很多。

以下为引用:

李成森的一篇关于律的宽严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律诗,(作者是一位四川诗联大家)他为了研究宽对(含律诗)的比例.范围,曾用一年时间对 唐诗三百首 .成都市内近两百副楹联 和 毛泽东已发表的12首七律.(24联)作了系统的审定.结论是∶ 1.仅从词性分析.结果为,毛诗中不合的17联.占71%,成都市名联不合的占77% ,唐诗中不合的占68% , 2.音律上 按平水韵计,违律比例更大 。若综合1.2条严格审定∶ 即词性.声律全合格的极少,因此.他的结论意见为∶ 判定诗联是非佳,不能以工.宽来判定,而只能取意。

这对我们评诗.联很有启发,不宜动辄以“出律”二字去定论,对初学者有误导之嫌。

我讲完了,合不合大家的口味另外再说啦。当今的四大名家之间也有分歧,何况我们初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42

3839

帖子

5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沉在海底的鱼+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2639
经验
483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2
13
发表于 2006-1-15 11:0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云生海楼在2006-1-15 9:47:00的发言:

不要激动,慢慢来。没有辩论就成了一言堂。你要把我归入外行也可以,无所谓的,道理必须和你讲明白。

中华书局《诗词常识名家谈 四种》启功部分:六章(25\26页)

律调三字脚的只有四种: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如果已处孤平被两仄所夹,或孤仄被两平所夹,都是非律的:OOOO仄平仄,OOOO平仄平。

如果三字脚的前一字孤平或者孤仄也是非律:OOO仄平仄仄,OOO平仄平平。

还有这三字脚如果平仄全同,也是非律的:OOOO平平平,OOOO仄仄仄。

(这个是严格的律调)

中华书局《诗词常识名家谈 四种》王力部分:(34页)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古风式的律诗。上文所说的那种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是拗句的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所以就跟一般的拗句不同了。

----简单说,它就是拗句。下文有拗救的方法:三字脚孤平以对句孤仄救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在下无才,只好当一回抄书郎:

王力《诗词格律》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例如:

杜 甫《月夜》(只引用部分)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寡妇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现在两举毛主席的诗来证明:

      送瘟神(其二)

      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答 友 人

      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去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由此可见,这种拗句需要注意的就是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必须为平,而不是非拗句时的可平可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两种句式,无需对句拗救。

而云兄所举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另外一种拗句,王力先生的书中也说得很明白:

(六)拗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其中,(a)指的是孤平的拗救,(b)指的是当“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第四字用了仄声时,对句的拗救。

另外,发现云兄有扩大孤平概念的嫌疑: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样的句式怎么跟孤平扯得上关系呢?再看王力书中对于孤平的定义: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也就是说,只有“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两种句式才能称作孤平。

律调三字脚的只有四种: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这是就正格而言。其实在“平平仄平仄”和“仄仄仄平仄”中,末三字已是“仄平仄”,另外,为救孤平而采用的“仄平平仄平”句式中,末三字也变成了“平仄平”,但它们仍然是合律的。此外,自然还有一些变通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

42

帖子

1

精华

90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5811
经验
1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5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0:2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咱们讨论的是诗文,平心静气。每个人学问都是受自身和环境限制的,切磋一下不是没有好处,多探讨才有学术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11
发表于 2006-1-15 10:13 | 只看该作者
随便你怎么理解.只是别胡乱评论杜诗糟蹋老祖宗的好玩意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

42

帖子

1

精华

90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5811
经验
1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5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09:47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激动,慢慢来。没有辩论就成了一言堂。你要把我归入外行也可以,无所谓的,道理必须和你讲明白。

中华书局《诗词常识名家谈 四种》启功部分:六章(25\26页)

律调三字脚的只有四种: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如果已处孤平被两仄所夹,或孤仄被两平所夹,都是非律的:OOOO仄平仄,OOOO平仄平。

如果三字脚的前一字孤平或者孤仄也是非律:OOO仄平仄仄,OOO平仄平平。

还有这三字脚如果平仄全同,也是非律的:OOOO平平平,OOOO仄仄仄。

(这个是严格的律调)

中华书局《诗词常识名家谈 四种》王力部分:(34页)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古风式的律诗。上文所说的那种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是拗句的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所以就跟一般的拗句不同了。

----简单说,它就是拗句。下文有拗救的方法:三字脚孤平以对句孤仄救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9
发表于 2006-1-14 20:5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小同学:我在上个回贴中说你不虚心,本以为言重了,但看了你这贴,你真的是不虚心啊!下面就来看看你所谓的例子吧:

"唐律中绝无仅有?呵呵,不要生气哦,咱们慢慢来看《唐诗三百首》的七律部分,随便挑几个杜甫的吧: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仄尾,大拗

-----看来你不懂什么叫"大拗".三仄尾算什么毛病?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孤平

-----看来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孤平",在这瞎说呢?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孤平。按你的说法:胡、中粘律,

----我的说法这叫沾律?你还不懂本句自救之说,最好先去学堂学习一下再发言.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也是你认为的粘律。

-----回答同上.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同上

----回答同上.

还有很多,杜甫诗中经常看见的东西。

----因你不懂,所以你完全搞错了.

其实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我重新将唐诗律部仔细分析了一下,也参考了当今四大名家的书,律是应该工整的,但是律是外在形式,不是诗的内在。杜甫是七律的宗师,尚且没有过分考究,我们还是要避免买椟还珠之弊病。"

----也许你的不虚心的毛病使然,才得出这种荒谬的结论. 我还是劝你态度虚心一点,先好好学习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再来和我讨论,否则真浪费笔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4 23:27: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

42

帖子

1

精华

90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5811
经验
1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5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18:14 | 只看该作者

唐律中绝无仅有?呵呵,不要生气哦,咱们慢慢来看《唐诗三百首》的七律部分,随便挑几个杜甫的吧: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仄尾,大拗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孤平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孤平。按你的说法:胡、中粘律,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也是你认为的粘律。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同上

还有很多,杜甫诗中经常看见的东西。

其实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我重新将唐诗律部仔细分析了一下,也参考了当今四大名家的书,律是应该工整的,但是律是外在形式,不是诗的内在。杜甫是七律的宗师,尚且没有过分考究,我们还是要避免买椟还珠之弊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4 18:19:2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7
发表于 2006-1-14 16:31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再罗嗦几句,所举例非不工之例: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崔颢)--欲(动)、初(形、副)"

----欲,将要,时间副词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危旌(祖咏)--积(动)、危(形)"

-----积,堆积的...形容词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不(副)、今(名)"

------不和今,在此都是时间副词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陆难(杜甫)--音书=行陆"

-----"音书",音信,行陆,旅行.名词词组.

贵诗:"几(回")---数量词,"今(夜)",副词,数词要对数词;

"又去":副词+动词,"当空":动宾结构;结构不对.

"衰草秋蓬" ,你这是句中自对,所以说"衰"="秋"欠工.(欠,不足之意,不算大毛病,主要想指出重字和沾律问题)其实对你的诗,我见前面妃子和大蒙都已经夸你了,所以只想指出一点不足,这也是惯例.在论坛发帖,就不要怕砸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4 16:48:3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6
发表于 2006-1-14 15:48 | 只看该作者

你真不虚心啊!不规则重字,沾律,历来为律诗之大忌.唐律中绝无仅有.怎么成了枝节问题?看律诗不讨论这些,还有什么可讨论的?有规定的不去发扬,只继承缺点吗?真怪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

42

帖子

1

精华

90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5811
经验
1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5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09:43 | 只看该作者

晴窗翠竹==衰草秋蓬 翠和秋

我们再看唐诗三百里的句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崔颢)--欲(动)、初(形、副)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危旌(祖咏)--积(动)、危(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不(副)、今(名)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陆难(杜甫)--音书=行陆

这样的例子在唐诗七律部分俯拾皆是,声律上面的问题还要多,我感觉读诗似乎不应该去过分机械化地考究这些枝节问题,若是古人考究这些,我们恐怕就很难看见几首好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4
发表于 2006-1-12 08:54 | 只看该作者
不规则重了"空"字.几回=今夜,又=当,衰=秋,欠工;随=留,沾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主题
902

1万

帖子

3

精华

1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132
经验
154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4
3
发表于 2006-1-11 22:3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写得情感绵绵!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2
发表于 2006-1-11 20:28 | 只看该作者
GG还挺懂MM的心,写的不错,:)[em17]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3 01:50 , Processed in 0.1064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