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 小令一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290 小时
主题
1878

9593

帖子

49

精华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6320
经验
375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11 0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令讲座一
【什么是词】
词和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词是一种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的诗歌体裁。词是诗的别体,但它又独立于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诗,多为齐言;词,多为长短句。词本来是歌词,是可以配音乐吟唱的,后与音乐脱离,成为文人词。远言之,一切文学都起源于劳动;近言之,词渊源于两汉乐府民歌,奠基于隋唐,盛行于两宋,繁衍于明清,影响并发展至今天。词的别称很多,有乐府(如苏轼的词成为“东坡乐府”)、曲子词、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诗余、琴趣等等。

【词的特点】
(1)句式:绝大多数词用长短句,是律化了的长短句;这与古风中的杂言诗,句式不一样。
再说,句子的节奏停顿,词和诗有时也不相同,如绝句的五言句“绿树村边合”节奏是二二一,“开轩面场圃”节奏是二一二;词的五言句有时却是一二二,如“望长城内外”节奏则是如此,因为“望”是个领字(统领下面文字的字)。
(2)按譜填词。词有词牌,牌有词谱,譜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还有一定的韵脚。权威性词谱有:《钦定词谱》有826譜,含正格、别格计2306个体;《唐宋词格律》(龙榆生著)介绍了 153个词牌的格律;《宋词鉴赏辞典》附页列举一百多个词牌的格律。天下的词谱版本很多,我们能较熟练地掌握60个常用词牌的格律就算不错了。

(3)词的用韵。自古以来,律诗绝句用“平水韵”,词用“词林正韵”,曲用“中州韵”词的用韵比诗的用韵要宽。
(4)关于词的书写(打印)格式。
题目,如《沁园春·雪》,“沁园春”是词牌,“雪”是正题。
有时古人的词只有词牌,没有正题,往往编书者以该词第一句为题目,正文,每段开头空两格,连写下去,该段完。空两格,再写第二段。或另起一行,空两格,连写,直至写完。

【关于词的分类】  分类方法很多,列举4种:
(1)按照每一首词的字数多少来分类——
58字以下含58字,为小令。如《十六字令》、《浪淘沙》。
59字至90字含90字,为中调。如《渔家傲》、《青玉案》。
91字以上为长调,如《念奴娇》、《沁园春》。
(2)按照每一首词的段落数多少来分。
一段为单调,二段为双调,三段为三叠,四段为四叠······

(3)按照词的用韵分。
平韵格(押平声韵押到底),如《采桑子》、《小重山》。
仄韵格(押仄声韵押到底),如《念奴娇》、《渔家傲》。
转韵格(由押平韵转为押仄韵,或由仄韵转为押平韵),如《菩萨蛮》、《清平乐》。
平仄韵通叶格(其实也是平仄韵转换,但要加个难度,平仄韵必须属同部韵)如《西江月》、《醉翁操》。
平仄韵错叶格(平仄韵交错相押),如《相见欢》、《定风波》。

讲-寻梦
(4)按照词作品或词人的创作风格来分。

如温庭筠等人的词为“花间派”;如苏东坡辛弃疾的词为“豪放派”,柳永李清照的词 为“婉约派”,等等。
【关于词的一些专门用语】
(1)自度曲,通晓词律的人自己创作的新的曲调。如姜夔的《扬州慢》原本就是姜夔的自度曲。初学者词律未通,不可冒称之。
(2)阙,若为双调,第一段称上阕,第二段为下阕。上阕又可称为上片,下阕又可称为下片。
(3)令,一般而言,短小的词叫令,或曰小令;但是有长调也叫令,如《念奴娇》又 叫《百字令》。
(4)引,大型乐曲的前一部分,此所谓引子。短的引子只有24字,长的却有96字。
(5)近,一般而言比小令要长一些。最短的只有45字,如《好事近》,而长的有96字,如《剑器近》。

(6)慢,慢属于长调,如《声声慢》。有的慢词是由小令扩展而成的,如《浪淘沙慢》扩为133字。
(7)摊破,在词谱中用增字法改变原有句式。如《摊破浣溪沙》。
(8)减字,用减字法改变原有句式。如《减字木兰花》。不管摊破、减字,都有定格,绝不是各人随意而为的。

(9)过片,或曰过拍。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如《沁园春·雪》的过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二)什么是小令

我们是小令班,在这里介绍一下,什么是小令?
首先小令的盛行是在五代时期,因此后来它的发展势必会或多或少继承了五代的“花间”词风。

其次小令的发展是在北宋,小令的创作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特别是当时的宋人提倡理学,因此它的发展就经历了一个文雅化、精致化的成熟过程。
清代毛先舒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 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似乎后来也成为了人们界定小令的一种普遍方法。
词基础我先说这些,以后我们还慢慢介绍

下面我们学一下【  十六字令】、【渔歌子】词牌

介绍词牌《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又叫归字谣、苍梧谣。平韵格。
单调,小令,四句16个字,一、二、四句押平声韵(同部),共有三个韵脚。其常用格体如下:
平(韵),中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说明:“平”指平声;“仄”指仄声;“中”指可平可仄

填词,用什么韵书?渔村用《词林正韵》.
【名篇赏析】
十六字令 (作者   北宋·蔡伸1088——1156)
平(韵)。
天!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休使圆蟾照客眠。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押十四寒韵)
这首小令通过月夜的所见所感,写出了对心上人无限的思念之情。一、二两句生悬念,为什要“天”不让月亮“照客眠”?这要求能如愿吗?似乎不合情理,却字字在情理。三四两句回答这个问。原来词的主人公客居异乡,所思念的心上人不在自己身边,只有月中桂影婆娑嫦娥翩翩!寥寥16字,曲折有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此令属于婉约派
下面我们学习一组豪放之作
是毛泽东的《十六字令》作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的一组小词。

《十六字令》是只有16个字的小令,篇幅短窄,很难装进许多内容,尤其是豪放之作,更不容易利用这一形式,此调古代作品流传至今者殊少,佳作更罕见。但这三首词以雄伟简劲的笔触,描绘了莽莽群山的奇特形象,每一首各有独特的意境,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完整的雄伟的画面,奇情壮采,词约丰义。
【1】学习第一首小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中仄 平平中仄平

1. 分析意象:“山”与“人”

(1)“山”给人怎样的感觉?哪些词语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山的形象,山的特点:高耸入云、巍峨险峻 “离天三尺三”直接描写山的“高”,“惊回首”的“惊”间接描写山的“险”
快马加鞭未下鞍”。•写红军战马奔腾穿山而过的英姿,•而不仅仅是民谣中的屈服于山高,下得马来。)•凸现了行军战士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气概。
本首小令写山还是写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本首小令“山”“人”合一,由山衬人,由人写山,在山的形象中寄寓着作者满腔的英雄豪情  。
本小令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夸张。

【2】学习第二首小令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1)“山”是怎样的形象?
连绵起伏,逶迤不绝。(化静为动)
(2)“人”是怎样的形象?
展现出战场上万马奔腾的气势,革命战士壮怀激烈、奋勇杀敌的精神风貌,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3)哪些关键词句凸现了“山”“人”的形象?
“倒”“翻”“卷”“奔腾急”“战犹酣”  凸现了“山”“人”的形象

比较阅读  引入毛泽东《沁园春•雪》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等句子,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舞”、“驰”、“试比”等词语,而使本属静态的客体一下子都成了“活物”,对比这首小令中因为“倒”、“翻”、“卷”、“奔腾”、“战”等词语的运用,让沉睡着的群山“觉醒”了,也一下子都最大限度地动了起来——其动态显得气势之磅礴无比、力量之强大绝伦。

大家看看这一首用了神马修辞方法

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3】学习第三首小令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1)“刺破青天锷未残”写出了山怎样的形象?

写出了山直插云霄、坚韧挺拔

(2)“赖以拄其间”,表面上写山“拄其间”,实际上借山写谁?

借山写人,由写山的奇伟来歌颂英雄,表现作者豪迈的革命气质。  

(3)总结归纳三首小令的写作特色:

第一首语言凝练传神
第二首夸张、比喻、拟人
第三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介绍词牌《渔歌子》
《渔歌子》,又名渔父、渔父乐。平韵格,单调,小令,5句27字,一、二、四、五句押平声韵。三、四句为三字句,按惯例用对偶句。

【常用格体】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平仄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赏析】   
唐·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押八微韵)
张志和,中唐词人,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又号元真子。
词存《渔父》五首,多写隐逸生活,写景明丽生动。

此词以清新质朴见长,抒写淡怀逸志。
词人不直接咏怀,而是寄情于景,以画意入词。
动静、远近、高低、人物、色彩,搭配之精到,行文之酣畅, 令人叹为观止

“西塞山前白鹭飞”,先写远景山光:细雨中远处的山峦更显得青翠,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桃花流水鳜鱼肥”,再写近景水色:岸边红艳的桃花与河中碧绿的流水互相映照;
春汛期间,鳜鱼正肥,那鱼儿在水中游动,还不时地跃出了水面。

这两句自然风景描写:先远后近,层次清楚;写出青的山,白的鹭,红的花,碧的水,色调和谐;静的,写出山和桃花,动的,写出飞翔的白鹭,流动的河水和游在水中、跃出水面的鳜鱼,动静相映。描写出了一幅绚丽优美的江南水乡风景画,写自然风景结于“鳜鱼肥”,自然地引出了垂钓的渔翁。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头戴着“青箬笠”,身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连一点儿回去的意思都没有,塑造出了渔翁神态从容、心情安适,陶然于垂钓之中的形象。
在线时间
174 小时
主题
18

835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84022
经验
277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10-7
4
发表于 2020-12-1 21:1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60 小时
主题
34

75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3211
经验
277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6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9-9-3
3
发表于 2020-12-1 16:44 | 只看该作者
小令讲座一
【什么是词】
词和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词是一种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的诗歌体裁。词是诗的别体,但它又独立于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诗,多为齐言;词,多为长短句。词本来是歌词,是可以配音乐吟唱的,后与音乐脱离,成为文人词。远言之,一切文学都起源于劳动;近言之,词渊源于两汉乐府民歌,奠基于隋唐,盛行于两宋,繁衍于明清,影响并发展至今天。词的别称很多,有乐府(如苏轼的词成为“东坡乐府”)、曲子词、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诗余、琴趣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4 小时
主题
18

835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84022
经验
277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10-7
2
发表于 2020-12-1 15:5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无私奉献令人敬佩,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05:53 , Processed in 0.0710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