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37|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学堂预科二班第一讲四组作业【点评老师:无痕】(已结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541 小时
主题
404

1460

帖子

6

精华

69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3140
经验
693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5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7 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逝者如斯 于 2013-5-6 10:20 编辑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和(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和(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下联居(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  )、(  )和(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 )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说明:作业截止时间:2013年4月24日24:00。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请用论坛消息提前告知于我,延期不得超过7天。
恒心壮志常与共;
白雪阳春两相宜。--阿圆老师题
在线时间
78 小时
主题
3

150

帖子

0

精华

293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0418
经验
71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2
发表于 2013-4-17 2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泥儿 于 2013-4-17 21:13 编辑

泥儿答题:

一、填空

1、对偶
2、对仗 声律 颔联 颈联
3、明清
4、右 左
5、春联 寿联 婚联 挽联
6、顶针联

二、简答

1、四声指:平、上、去、入
2、律诗格调: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
3、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

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风吻柳摇枝 [泥儿]

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陋室散书香[泥儿]

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风吹竹影绿沾衣[泥儿]

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一盏孤灯隐月明[泥儿]

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雨侵大地绘花红[泥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49 小时
主题
34

2862

帖子

15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44954
经验
1017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0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4-9
3
发表于 2013-4-17 2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多多良 于 2013-4-25 22:17 编辑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下联居(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春联)、(寿联  )、( 婚联 )和( 挽联),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 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
平上去入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
以五七言为主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独立性与普遍性统一;寄生性与包容性统一;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通俗性高雅性统一;严肃性与艺术性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
贺岁殿披红                                        祈雨柳出芽
           送雁泪含花                                      
  喜雨水生花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 雪岭固银脂                                        燕岭垒新家
           夏水伴新芽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 诗夸碧岭韵藏文
           诗描夏日色沾图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 一曲悲歌念故人
对句: 一曲新歌触旧情
对句: 几曲离骚悲国忧
          一对来鸿诉夜寒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平仄仄平平仄仄这出句平仄不工整?
对句: 风催浊浪送霞归             风吹柳腰带绿回                        
           峰偎玉带盼霞出             猴骑古树数星归      
出句6:清风拂柳归舟晚【晨曦微露】
对句: 细雨敲窗去客迟
老师点评:
第三题:第一句:迎春和贺岁、送雁都属于隔景,迎春当然是春天,可贺岁是冬天,送雁是深秋。第二句:春山流翠韵,对雪岭属于隔景,对夏水伴新芽,这个新芽应该是春天的吧!第五句:首先严格的来说,平仄应该是两两出现,这句属于两两出现算是正格,也有变格,咱这里先不提。现在对对联比较活跃,只要是第二、四、六字平仄交替,避免三平头,不要三仄尾,除尾字外不犯孤平、孤仄即为合格。具体细节咱以后会学到。
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浪合掌,对峰合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1 小时
主题
2

75

帖子

0

精华

2797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521
经验
56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8
4
发表于 2013-4-18 00: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眠云卧石 于 2013-4-18 01:18 编辑

2033 眠云卧石作业
答案:
一、
1、对偶
2、对仗、声律、颔联、颈联
3、明清
4、右、左
5、春联、寿联、婚联、挽联
6、顶尖
二、
1、四声:平上去入
2、联句是五、七言律句
3、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见喜水弹琴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吉水照明堂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鸟吟岸柳韵留诗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几缕愁思入句章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月临深涧听泉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33 小时
主题
224

511

帖子

0

精华

2894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4830
经验
289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73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8
5
发表于 2013-4-18 0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韵菀 于 2013-4-21 19:18 编辑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 )和(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下联居(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春联 )、( 寿联 )、(  婚联)和( 换联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联 )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四声八病”中“四声”是指:平、上、去、入四声。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的特点是:最初,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剪柳絮飞白【韵菀】(今音)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秋水染红妆【韵菀】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筝鸣恋曲韵含情【韵菀】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一树红枫落九江【韵菀】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水连清天望江流【韵菀】

春江不雨天然韵;
菀柳低垂自在风。---------(剑校惠赠)

惠如文德通唐韵
菀彼西施晓越风-------(如斯老师惠赠)
以此为目标,向着目标奋进!!!加油!加油!加油![img]http://www.china-liandu.com/stat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58 小时
主题
72

3070

帖子

18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44625
经验
1187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3
6
发表于 2013-4-18 1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闻雨斋主 于 2013-4-29 21:12 编辑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下联居(),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春联  )、(  寿联)、( 婚联 )和(挽联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 )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平上去入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以五言、七言为主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傍晚水生烟【闻雨斋主】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冬雪映银辉【闻雨斋主】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眼含秋水情留神【闻雨斋主】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对璧人入洞房【闻雨斋主】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手牵黄牛荷锄归【闻雨斋主】

说明:家母有病,需要侍疾,作业交的晚了,见谅。

说明:作业截止时间:2013年4月24日24:00。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请用论坛消息提前告知于我,延期不得超过7天。






闻之观大士,雨露点三春。斋沐诸香客,主维世俗身。(农夫荷锄  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2 小时
主题
5

58

帖子

0

精华

141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8506
经验
31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1
7
发表于 2013-4-18 22:51 | 只看该作者
2037  东润作业
答案:
一、
1、对偶
2、对仗、声律、颔联、颈联
3、明清
4、右、左
5、春联、寿联、婚联、挽联
6、顶尖
二、
1、四声:平上去入
2、以五、七言为主
3、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入夜月流香【东润】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新蕾溢清香【东润】
       秋水蕴深情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眼含秋水韵成诗【东润】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叶孤帆映晚霞【东润】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3:瀑悬玉带看花飞【东润】
       柳含春韵待花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主题
357

3162

帖子

11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此货很二

Rank: 6Rank: 6

UID
44796
经验
11947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5
8
发表于 2013-4-19 1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逝者如斯 于 2013-4-19 16:00 编辑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春联)、(寿联)、(婚联)和(挽联),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平、上、去、入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以五、七言为主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独立性与普遍性统一、寄生性与包容性统一、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通俗性高雅性统一、严肃性与艺术性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辞岁烛摇红【逝者如斯】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碧水叠清音【逝者如斯】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弦弹瘦月影调音【逝者如斯】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树金桐醉晚霞【逝者如斯】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风推暮霭等霞来【逝者如斯】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8 小时
主题
3

150

帖子

0

精华

293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0418
经验
71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9
发表于 2013-4-22 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6 小时
主题
3

100

帖子

0

精华

191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4846
经验
4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30
10
发表于 2013-4-23 1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婵玲珑 于 2013-4-24 19:59 编辑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春联)、(寿联)、(婚联)和(挽联),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四声”即平、上、去、入;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多以五、七言为多,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5、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着雨柳含烟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桂棹染幽香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手掬碧水翠沾襟 新韵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曲渔歌唱晚天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风掀夜幕待星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主题
23

66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2301
经验
30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11
发表于 2013-4-24 1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过了无痕痕痕 于 2013-4-24 20:19 编辑
多多良 发表于 2013-4-17 23:21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 ...


第三题:第一句:迎春和贺岁、送雁都属于隔景,迎春当然是春天,可贺岁是冬天,送雁是深秋。第二句:春山流翠韵,对雪岭属于隔景,对夏水伴新芽,这个新芽应该是春天的吧!第五句:首先严格的来说,平仄应该是两两出现,这句属于两两出现算是正格,也有变格,咱这里先不提。现在对对联比较活跃,只要是第二、四、六字平仄交替,避免三平头,不要三仄尾,除尾字外不犯孤平、孤仄即为合格。具体细节咱以后会学到。
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浪合掌,对峰合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主题
23

66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2301
经验
30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12
发表于 2013-4-24 2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过了无痕痕痕 于 2013-4-24 20:16 编辑
眠云卧石 发表于 2013-4-18 00:46
2033 眠云卧石作业
答案:
一、


第一题:第六小题::lol一定是着急了吧,写成顶尖了。第三题:第一句:只对不联,喜让人看不明白。第二句:同病,春山在这里是春天的山,吉水?第四句:秋色是偏正词组,句章是并列词组,词性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主题
23

66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2301
经验
30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13
发表于 2013-4-24 20:26 | 只看该作者
韵菀 发表于 2013-4-18 00:51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 ...

首先说一声哈!在同一副对联中,不允许古今音混用。
第三题:第二句:春秋隔景。第五句::lol忘了2、4、6字的交替了吧;P犯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主题
23

66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2301
经验
30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14
发表于 2013-4-24 20:33 | 只看该作者
东润 发表于 2013-4-18 22:51
2037  东润作业
答案:
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主题
23

66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2301
经验
30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15
发表于 2013-4-24 20:47 | 只看该作者
逝者如斯 发表于 2013-4-19 15:00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第三题:第一句:先迎春再辞岁:lol对联来自于生活,趋于自然,切不可为对而对。第三句:弦弹瘦月影调音【逝者如斯】有些凑的痕迹。第四句:归雁是动宾词组,金桐是偏正词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主题
23

66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2301
经验
30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16
发表于 2013-4-24 20:50 | 只看该作者
清婵玲珑 发表于 2013-4-23 16:14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 ...

第三题:第四句:归雁是动宾词组,渔歌是偏正词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 小时
主题
1

63

帖子

0

精华

1401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3954
经验
3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8
17
发表于 2013-4-26 22:26 | 只看该作者

汗的,找错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58 小时
主题
72

3070

帖子

18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44625
经验
1187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3
18
发表于 2013-4-29 21:26 | 只看该作者
闻雨斋主 发表于 2013-4-18 17:21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 ...

作业完成,请老师点评。
闻之观大士,雨露点三春。斋沐诸香客,主维世俗身。(农夫荷锄  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0 小时
主题
2

32

帖子

0

精华

566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6151
经验
1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3
19
发表于 2013-5-3 18:06 | 只看该作者
学号:2034     网名:园林

对联学堂预科二班第一讲四组作业【点评老师:无痕】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春联)、(寿联)、(婚联)和(挽联),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对联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对立统一:
1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贺喜水发声【园林】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绿竹亮高风【园林】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弦弹满月痛牵心【园林】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对黄鹂沐日光【园林】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鹤鸣幽境伴霞飞【园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主题
23

667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2301
经验
30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20
发表于 2013-5-4 00:38 | 只看该作者
闻雨斋主 发表于 2013-4-18 17:21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 ...

:L真的我不敢当老师,我也只是初学。圣雪老师让我点评,:L推不掉啊!:handshake第三题: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对句1:傍晚水生烟【闻雨斋主】绿在这里是形容词,烟是名词,词性不对。
第二句: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对句2:冬雪映银辉【闻雨斋主】隔景了。第四句: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对句4:一对璧人入洞房【闻雨斋主】词性是对上了,可这也隔的太远了吧。对联首要讲究的就是关联,没有关联,那只是一句互不关联的话而已,根本就称不上对联。:handshake闻雨斋主,这两天伯母的病好些了吗?先照顾伯母,学习的事先放放,可找圣雪老师请假
第五句: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对句5:手牵黄牛荷锄归【闻雨斋主】平仄失替,观,动词,荷,名词,词性不对。再一个请注意词性的对品。请参看对联六要素,①天时门:天文|时令
②地势门:地理|建筑
③生活门:物器|衣食|餐饮
④生物门:动物|植物
⑤身心门:形体|修养
⑥称谓门:伦常|代名
⑦人文门:文具|文学
⑧形态门:方位|颜色|数字|干支
⑨专名门:人名|地名
⑩当句门:正对|反对|叠声|连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3 06:21 , Processed in 0.1018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