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记本(二)赏读郑孝胥七律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3-21 0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4-1 10:30 编辑

单独开帖,便于查找
笺注和词语解释都转自网络(兰芷分析的除外),转的部分,以下不再逐一标注。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家,亦伪满洲国建国参与者。编有《孔教新编》。有《海藏楼诗》八卷、《骖乘日记》二卷。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郑孝胥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以擅长行书著称。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刚、遒劲、凝炼的风格。郑孝胥诗学古趋向,在于谢灵运、孟郊、柳宗元、王安石、陈与义、姜夔、元好问诸家,它的特点是意度简穆,韵味淡远,造语生峭,往往清言见骨。其代表作为《海藏楼杂诗》。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郑孝胥与陈衍都是闽派诗的首领。晚清光绪12年(1886)在北京时,与陈衍标榜“同光体”。陈衍论道光以来诗,区分为“清苍幽峭”、“生涩奥衍”两派,把郑孝胥列在清末前一派之首。郑孝胥诗学古趋向,在于谢灵运、孟郊、柳宗元、王安石、陈与义、姜夔、元好问诸家,它特点是意度简穆,韵味淡远,造语生峭,往往清言见骨。其代表作为《海藏楼杂诗》,名句如“乱峰出没争初日,残雪高低带数州”《泰安道中》、“楚泽混茫方入夏”《渡江会议商约归得上海书》等。当时影响较广,但后辈往往是“直效海藏,未必效海藏所自出也”《石遗室诗话》。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07:56 | 只看该作者
日枝神社晚眺
郑孝胥
望眼能令意暂伸,门前假我小嶙峋。
入天峯影长含雪,照海波光已酿春。
屈指交亲增恨别,乱思文字赖忘贫。
少年心事行看尽,忧患人间待此身。

兰芷浅析:
乱思,闵乱思治,意思是是指怜悯乱世而思盼治世。首句的“意暂伸”,引出后面所有文字。头两联,所见;后两联,所思。
头两联:首联笼统写,颔联上句山(仰视),下句海(俯视),通过所见让人心情欢畅,侧重于“意伸”。
后两联,想到亲朋少而增别恨,凭借治乱文字忘记贫困。少年心事渐尽,要担负起挽留危难的社会责任。侧重于“暂”,就是望见景色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更多的是对现实忧患和责任的艰巨。

四联的思维链条:
1.望—山
2.山—海
3.想到海那边的亲友—海那边的国家
4.自己对国家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0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8 15:26 编辑

春归(郑孝胥)
正是春归却送归,斜街长日见花飞。
茶能破睡人终倦,诗与排愁事已微。
三十不官宁有道,一生负气恐全非。
昨宵索共红裙醉,酒泪无端欲满衣。


【题解】

诗作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己丑),郑孝胥时年三十岁。郑孝胥于1882年(光绪八年)以乡试第一名中举。1885年(光绪十一年)赴天津投李鸿章幕,随办洋务。1889年(光绪十五年)2月25日由福州北上进京,欲考取内阁中书。3月8日入都,19日移寓王仁堪宅,即下斜街。考试终在4月15日。此前之4月5日,郑孝胥自王宅搬小寓,以便考试。此诗仍云下斜街,当在考前所作。具体日期,日记不载此诗,故不详。郑孝胥《海藏楼诗集》结集时未载少时所作诗,此为诗集第一首诗。

【注】
(1)斜街,时郑寓北京宣武门下斜街王仁堪宅。
(2)诗与句,写诗排解愁闷,是没什么大事、要紧的事可作。
(3)不官,未作官。宁,岂。道,学问、修行。此句自唐李颀《送刘十》“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化出。
(4)负气,抱负意气,不肯屈居人下。《晋书·苻坚载记上》:“特进樊世,氐豪也,有大勋于苻氏,负气倨傲。”唐韦应物《赠旧识》诗:“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

【附】
一、此诗咏春归,龚鹏程所解甚为允当:“海藏尽删少作,而以《春归》为开卷第一首。古之伤春,自以义山为著;然海藏伤春,未必即与义山同。且其伤春每云惘惘,如……(举句略)等皆是。而此类篇什,又皆集中于前七卷,卷八以后仅两见,故此当为海藏壮岁时一特殊心境,所谓‘三十不官宁有道,一生负气恐全非’(《春归》)也。惧年华遽去,功名不就,虽曾宦于龙州、武汉,而‘少年心未尽,怅惘若有失’、‘沈思旋自哂,世味孰可悦?冰天雪窖中,何事忘余热!’名心萦怀,积为内热,乃有此伤春意识耳。……古今伤春诗之别调也。”(龚鹏程《晚清诗话》)

二、此诗中的五六句可为郑一生性格的写照,也为人所注意。负气作何解?时人多有议论。陈弢庵云:“太夷功名之士,仪、衍之流,一生为英气所误。”(见汪国垣《光宣以来诗坛旁记》)

三、郑孝胥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乞罢归江南,当时孟森在其幕府,即指此诗的五六句问之曰:“今日之求去不得,与十余年前未出山时,语气相较何如?”郑则谓,“出处之故,情随境变,不可执着;独有负气,始终不改”。龚鹏程据此言评论说:“可谓深于知己。……负气之害,何尝不知?惜内热不止,遂自负‘客怀漫比官为业,物望谁云国有人’(《移居绵侠营》),而至‘名山谁信堪终隐’(《登摄山最高峰》)矣。”(同上。)

四、当代人也有学此二句者。陆维钊《庄徽室诗》有句云“四十无闻真老大,一生厌酒欠风流”、“三十无名真老大,一生负气习屠沽”、“四十称翁嫌媚老,一生为客类迁棋”、“四十无名真老大,一家为客阅星霜”。模仿不厌其繁,亦见郑孝胥此二句句法为人真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0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8 15:28 编辑

九日独登清凉山(己丑) 清末 · 郑孝胥
科头直上翠微亭,吴甸诸峰向我青。
新霁云归江浦暗,晓风浪入石头腥。
忍饥方朔非真隐,避地梁鸿自客星。
意气频年收拾尽,登高何事叩苍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0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8 15:31 编辑

九日独登清凉山(己丑) 清末 · 郑孝胥

七言律诗
科头直上翠微亭,吴甸诸峰向我青。
新霁云归江浦暗,晓风浪入石头腥。
忍饥方朔非真隐,避地梁鸿自客星。
意气频年收拾尽,登高何事叩苍冥。

(1)“科头”二句:光着头,径直登上山顶翠微亭,吴地的群山向我展示一色青青。科头:束发而不上冠。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翠微亭:在清凉山顶,始建于南宋淳佑年间,为名将韩世忠所建。
(2)“新霁”二句:雨刚停,乌云远去,江边幽暗,早上山峰浪腥味传遍了石头城。
石头:南京古又称石头城。
吴甸:吴地,泛指今江浙一带。
据郑孝胥日记,此年南京重阳前三日夜即雨,连续二日,至重阳早晨始晴,故三句云“新霁”。因连日雨,河水没堤,且“东北风甚峭”,故四句有浪打晓峰、石城风腥之描绘。
(3)“忍饥”二句:东方朔忍饥挨饿不是真隐市朝,梁鸿避世外地,本是皇帝客星。
忍饥方朔:汉东方朔曾答汉武帝问,称饥;《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
非真隐:《史记》载,人言东方朔狂,东方朔回答:“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避地梁鸿:梁鸿,东汉贤士,终身不仕,隐居霸陵山中,见《后汉书·梁鸿传》。
客星:古时对新出现的星的统称,又常用来指有非常之才的人;《后汉书·严光传》:“(光武帝)复引光入,论道旧故,……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我耳!’”此上二句,以梁鸿与东方朔自况。
(4)“意气”二句:连年来一腔意气,已渐消磨尽,又有什么事,要登高扣问苍宆?
登高:此诗写于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旧时重阳节有登高习俗。
叩苍冥:叩问苍天。唐卢仝《蜻蜓歌》:“吾若有羽翼,则上叩天关。”
末二句,似有灰颓意——多年来的意气风发,已是丧失殆尽,登高哪还有什么期望叩问苍天?实则还是有所期待。所以五六句说,东方朔不是真隐居,梁鸿倒是隐居了。——到底是学东方朔,还是学梁鸿呢?郑孝胥有些犹豫,庞石帚说此诗:“能状难言之景。”(《养晴室遗集》)实应为“难言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6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0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1 09:09 编辑

东坡生日集翁铁梅斋中(郑孝胥)
江上残年我又归,高斋雪后正添衣。
终知此老堂堂在,剩觉虚名种种非。
酒半题诗忘客去,香中读画爱梅肥。
聚山楼外山能识,只欠相携看夕晖。

兰芷简析:
1、第一联诗人在年底从福州到南京,走水路,所以说“江上残年”。诗人与友人相聚于翁铁梅斋中,首联破题,交待时间、地点、事件,叙事。     意脉:残年是年底,腊月有雪,“残年”“雪后”呼应。并与第六句“梅”暗合。高斋,高雅的书斋,启中二联。接下来这两联都与“高斋”相关。
2、第二联,赞美高斋主人的品格,议论。“此老”,双关。可以理解为翁铁梅,也可以理解为东坡。
3、第三联,高斋里的活动:题诗赏画。此联写诗人本人,题诗忘记了其他客人的离去,写其投入;赏梅花画,写其怡悦。第六句“香中读画爱梅肥”,赏画中梅,似乎能闻到花的香味,由实入虚,句法特别。写诗,赏画,皆表现了书斋之高雅,赞室赞人赞己。下字:爱梅肥,“肥”用的特别。“梅”,表达了一种品格,与前文“残年”“雪后”呼应,也合书斋主人的名字,这个意象的选择,应是诗人有意为之。
4第四联,山通常与隐居关联 ,山能识,看夕晖,自含深意。设想以后与友人相携看夕晖,绾合宾主,收束全文。聚山楼,呼应第二句“高斋”。虚笔结尾,意味不尽。

此诗以聚会的书斋为场地,延伸其前(从江上归来),畅想其后(相携看山夕阳),中间二联写书斋的主人和聚会。文势四平八稳,并无太多波澜起伏。主要表达一种闲适的意趣和境界。风格趋于田园风,和他其他作品的愤青或者忧国忧民有强烈情感的有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1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5 05:14 编辑

1八月二十八日夜坐时将出都
宵凉百念集孤灯,暗雨鸣廊睡未能。
生计坐怜秋一叶,归程冥想浪千层。
寒心国事浑难料,堆眼官资信可憎。
此去梦中应不忘,顺承门内近觚棱。

【笺说】如诗题中所记,光绪十六年(1890)八月二十八日(10月11日),郑孝胥辞官学教职,“拟将南旋”,回故乡福州。此日夜,官学同事陈笙陔曾来交谈,郑孝胥作此诗。郑孝胥辞去官学教习之职,当是不愿沉浮下僚,并不是不想入官场,这在后四句中尤为突出地表达出来。庞石帚云:“情韵佳绝。”(《养晴室遗集》)
(1)“宵凉”二句:夜间孤灯下,百念丛集于心,暗夜雨打屋廊,睡也难入梦。鸣廊:此指雨声从廊外传来。苏轼《西江月》词:“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2)“生计”二句:正可怜自己的生涯犹如秋天一片树叶,暗想回乡的旅程,波浪千层。坐怜:正怜。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云:“坐,犹正也,适也。”并云,“坐逢,犹云正值或适值也”,“坐见,犹云适见也”。秋一叶:一片秋叶,前人多用以形容客居他乡之心。隋唐孔绍安《落叶》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3)“寒心”二句:国事已令人感到寒心,全难预料将来的发展,满眼都是按资排辈来安排官位,令人厌憎。官资,此指官吏的资历职位。唐罗隐《投寄韦右丞》:“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
(4)“此去”二句:此次回到故乡去,梦中应不能忘记住在顺城门内,靠近皇家宫廷。顺承门,北京顺承门。为元朝所建,明改称宣武门;时郑孝胥所住下斜街在此附近。觚棱,宫阙转角处的瓦脊,其瓦脊成方角菱弧之形;此处借指宫阙。末句可见仍是心恋魏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8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0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5 05:21 编辑

汉口春尽日北望有怀
郑孝胥
牵怀何意意犹疑,楚水销魂似别离。
往事梦空春去后,高楼天远恨来时。
袖间缩手人将老,地下埋忧计已迟。
莫道一生无际遇,灵修瘦损记风仪。


兰芷赏析:
1.1898年,光绪进行戊戌变法,郑孝胥参与。三个月后,变法失败,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谭嗣同等参与变法的戊戌六君子遇害。郑孝胥被迫离开北京,到了湖北。此诗写于次年春末。
2.第六句,“低下埋忧计已迟”,忧愁无从消遣,指自己,也可以理解为变法牺牲的维新志士。
郑孝胥是一个有着强烈忠君思想的人,北望,自然想到君主,第四句“天远”还相对隐晦,第八句“灵修”则直接说出了君主。
这首诗表达了变法失败后的惆怅,和对君主的感念。
3.章法:
首联,到底什么样的念头徘徊不去呢?“牵怀何意”引出全篇。
楚水,扣题目“汉口”。汉口在武汉,属于古代“楚”地。春去后,扣题目“春尽日”,也指人事春去不再(变法失败)。高楼天远,扣题目“北望”。
前两联破题,介绍时间(春尽),地点(楚水),北望(高楼天远),感怀(牵怀,销魂,梦空,恨来)。
后两联深化这种情绪。
第三联,缩手,埋忧,人将老去,报国无路,是一种深深地痛心和无奈。
第四联,依然记得君主的风仪。扣思君主旨。
4.
第二联“往事梦空春去后,高楼天远恨来时。”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宅谊》)“春去后,恨来时。”“人去后,日斜时。”都是用在第二联。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贾谊,被贬谪的官员的代名词。他当长沙傅后凭吊屈原,写了《吊屈原赋》。刘长卿被排挤出京,访贾谊故居,写了这首诗,吊念贾谊。异代同悲,伤人伤己。
郑孝胥对前人名作,定然烂熟于心。翻案文章做的很高妙。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到湖北,面对楚水,想起昔日的“楚客”(屈原,贾谊,刘长卿),但自己又与他们不同,自己不是被君主废弃不用,而是迫于时势,君主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说“莫道一生无机遇”。第二句“楚水”眼前之景,埋下伏笔,尾联,做翻案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9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16:12 | 只看该作者
十二月二十八日自大连湾至奉天观日俄战处

三日扣舷歌小海,登车始觉入辽东。
汉廷谁解施中策,广武空嗟斗两雄。
斜日高原犹血色,层冰断岸自悲风。
幼安踪迹殊难测,见尾神龙论未工。


【笺注】

据《郑孝胥日记》,郑孝胥于宣统元年十二月廿七日(1910年2月6日)七点由沪乘船赴奉天,次日行海上,廿九日七点船泊大连湾,十二点登火车前往奉天。在车中写此七律一首。

此诗描写了路经日俄战场所生的对清廷对策不当的感慨以及自己来辽东不被人理解而又有些自傲的心态。

    (1)“三日”二句:三天放行海上,扣舷歌唱着小海唱,登上火车才感觉到进入了辽东。

“三日”,此指船上的第三天,即十二月二十八日。

“扣舷”,手击船边。多用为歌吟的节拍。唐王维《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小海”,小海唱,古代吴人悼念伍子胥的歌曲。《晋书·隐逸传·夏统》:“伍子胥諫吴王,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亦省称“小海”。宋苏轼《复次放鱼前韵答赵承议陈教授》:“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首联描写三日航行又登车至辽东的情景。

(2)“汉廷”二句:朝廷中谁懂得实施恰当的对策?犹如阮籍在广武山徒然叹息两强相斗!

“汉廷”句,语出《汉书·匈奴传下》:王莽伐匈奴,“莽将严尤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称明,是为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

“中策”,谓对策合格。清叶廷琯《吹网录·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五代祖以文学中策,累资为长洲令。”此指日俄战争时,中国应持的策略。

“广武空嗟”,世无英雄之叹。语出《三国志·魏志·阮籍传》“官至步兵校尉”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嘆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宋苏轼《甘露寺》诗:“聊兴广武嘆,不待雍门弹。”

“两雄”,两强。《汉书·南粤传》:“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此比喻日俄相争。

颔联抒发对日俄战争中国所持政策的不当的深切无奈的感叹。

(3)“斜日”二句:高原上的落日倾斜,还是血红的颜色;江岸绝壁,层冰堆积,尽自刮着悲风。

颈联描写所见日俄战场景色,涂上一层悲凉色彩。

(4)“幼安”二句:我如管幼安辽东的踪迹,人们尤为难以猜测,神龙能看见龙尾,这样的议论太没谱!

“幼安”,《三国志·魏书·管宁传》:“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年十六丧父,……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俱游学于异国,并敬善陈仲弓。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

“见尾神龙”,显现出尾的神龙,比喻不可能之事。语出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洪升)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

“未工”,不擅长。工,擅长。

    尾联抒发自己来辽东的行为犹如管宁,不被理解而又有些自傲的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1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6 18:58 编辑

兰芷简析:

第一联,虽然有“小海”“辽东”点主旨,但用一联说行程(水路到陆路),但个人觉得文字节奏有点慢。
第二联用议论,第三联用景语,写发生在辽东的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双方是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东北和朝鲜,战场在中国境内。清政府保持中立。日本打败了俄国,势力渗透到东北南部(南满),俄国控制东北北部(北满)。

这首诗主要是诗人参观日俄战争的地点(心忧国事)。还有表达自己的抱负,第二联和第四联。
第二联:诗人有好的对策,但朝廷里的官员不能理解接收,只能空叹息。第四联:别人对他的行踪妄加猜测。文字颇有自负之意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用古人典故,写当时的时势和个人襟怀。景语起了润色和深化全文的作用,除了第三联,其他联皆用典。不至于叙述议论过于干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18:49 | 只看该作者
背景资料:1910 年 1 月下旬,东北三省的最高行政首脑锡良和程德全为建设锦州至瑷珲的铁路,力邀郑孝胥自沪北上,背景资料:帮助策划抵制日俄的路政方略。郑孝胥立即投入积极的准备,并在2 月 6 日启程,赶在 2 月 8 日,除夕的前一天到达奉天。于此可见郑孝胥的热心。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郑孝胥为此奔波于奉天、天津与京沪四地。郑孝胥为什么如此重视东北路政?原来他认为“救亡之策在锦瑷铁路”(见于郑孝胥 1910 年 8 月 28 日日记)。并认为“三省生路,惟此一线”。虽然,锦瑷铁路事宜因清廷很快被推翻而搁置,但由于在郑孝胥的主持下,与美英签订了《锦瑷铁路借款包工合同》,至少从法律上,锦瑷铁路主权得以保障,东三省日俄的扩张势力得以遏制。 郑孝胥在此期间的诗歌,多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友人的交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5:35 | 只看该作者
答陈伯严同登海藏楼之作

恐是人间干净土,偶留二老对斜阳(1)。
违天苌叔天将厌,弃世君平世亦忘(2)。
自信宿心难变易,少卑高论莫张皇(3)。
危楼轻命能同倚,北望相看便断肠(4)。

【笺注】

据《郑孝胥日记》,1912年3月25日,陈伯严来到郑孝胥海藏楼,时天晴,二人“共登台看夕照”,陈言及 “倾于哈同园遇岑云阶赴国民公会,梁星海尤岑曰:'公何为发电轻逊位,殊多此一举也。’沈缦云于新舞台演说革命党非徒亡满洲,必将并亡汉族,众皆抚掌称善。此人心厌乱之转机也。”可见二人谈及清室逊位及对革命党的看法。3月31日,陈伯严(即陈三立,详见0432《海藏楼杂诗》之十三笺注)寄郑孝胥七律一首(见下【附记】),次日郑孝胥写此诗。

此诗表达了与陈三立海藏楼凭栏看夕阳的心境,即对乱后幸存感到庆幸,又抒发了北望的断肠哀痛,同时又表达自己坚守宿心、从容言论的不惜性命轻掷的态度。

    (1)“恐是”二句:恐怕这是人间干净地方,偶然地留下你我二老人,面对斜阳。

“干净土”,干净地方。柳亚子《四月二十五日》:“回首高皇干净土:神州依旧混华戎。”此指海藏楼。

“二老”,指陈三立与郑孝胥。

首联庆幸辛亥乱后能在海藏楼这干净之地,面对夕阳——犹如落幕的清廷。

(2)“违天”二句:违背天意的苌弘似的人物,天正讨厌他;放弃尘世的严君平般的你啊,也要被人世遗忘了。

“违天”,谓违背天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天意,此语在郑孝胥诗中有时是怨怼的对象,如“呵壁问天终不测”,所以此处的“违天”有“违世”之意。

“苌叔”,字叔,又称苌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疑此指端方(详见0371《陶斋尚书属题陶公亭雪夜评碑图》笺注》)之死。端方于宣统三年(1911年5月18日)被委任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强行将四川当地民办铁路收归国有,激起川湘鄂保路运动。11月27日新军哗变,端方和其弟端锦为新军所杀。

“弃世”,不与尘世,与世隔离。语出《庄子·达生》:“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君平”,汉高士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卖卜于成都。《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君平卜筮於成都市……裁日閲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此以严遵喻陈三立。

颔联叹息端方之死——陈三立与与之交往颇多并痛其死(见陈三立《十月七日,为端忠敏公殉节周一岁,同人集张园山亭设祭,赋悼一首》诗)——与陈三立隐世不能为世所用。此联为当句对。

(3)“自信”二句:自信我本来的情志难以改变,少被人轻视的那些高论,不用夸张显示。

“宿心”,本来的心意。《文选·嵇康〈幽愤诗〉》:“内负宿心,外恧良朋。”吕向注:“宿心,谓宿昔本心也。” 

“少卑”,少被轻视。卑,看低、轻视。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其一:“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 宋李之仪《过雨饮临颍何希仲家蒙督诗即席为赠》:“吾语何郎少卑之,犀有角兮麝有脐。”宋赵鼎臣《次韵志康病起》:“何曾少卑之,坐是得坎窞。”宋沈与求《曾逢原挽词》其二:“丹心共愤时多难,白首相期论少卑。”

“张皇”,夸张,夸耀。《宣和遗事》后集:“王云张皇贼势,动輒以彼强我弱为辞,迫胁亲王,略无君臣之礼。” 

颈联表达自己辛亥变后,宿心不变,言论也不必夸张显示。

(4)“危楼”二句:看轻自身的性命,共同倚着高楼,向北相望,使人痛断肝肠!

“危楼”二句,作者自注:“唐人诗云:'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此二句出李商隐《北楼》诗。

“轻命”,看轻性命。三国魏曹植《七启》:“是以雄俊之徒,交党结伦,重气轻命,感分遗身。”时郑孝胥正受到革命党人的暗杀威胁,故云。

“北望”,二人身在上海,望向北京,故称北望。

尾联抒发二人凭栏北望的断肠哀痛。

【附记】

    陈三立《过太夷海藏楼夜话》:“渐出喧嚣接泬漻,眼中楼观万鸦飘。扪天画字悬真宰,举世无人对此宵。草树馀馨凭嚼齧,觚棱残梦尚嶕峣。数星林表休窥座,啸咏犹堪托一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4-1 10:42 编辑


人日登陶然亭
春来料理唤吟朋,暖日江亭便可登1)
林杪山光能映酒,芦根泉脉欲消冰2)
闲曹踪迹人谁觉,老辈追陪我亦曾3)
犹有后山同刻意,故应风味爱盲僧4)


【笺说】
郑孝胥在1889年的12月初离南京,在沪小住会友。12月7日乘船至天津,20日至京。至京后,兼充镶红旗官学堂教习。郑常与诸友人聚会。1890年除夕过后,初七日,郑孝胥、王仁东、王仁堪、丁立钧、陈与冏、陈与同雅集陶然亭。“薄暮始归,灯下”作此诗。
人日,旧称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友朋多在此日饮酒赋诗。庚寅,即1890年(光绪六十四年)。
陶然亭:在今北京陶然亭公园内,旧时文人常聚会于此亭。为清代名亭,现为中国的四大历史名亭之一。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取名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二字。
诗写与友人游陶然亭。据《石遗室诗话》卷十,郑孝胥次日即将此诗交与陈与冏,陈并有和诗《庚寅人日小集江亭明旦苏堪诗来答之》,江亭即陶然亭。诗云:“佳约春游鹊唤醒,冲寒联袂上江亭。吟边短发还吹白,睡后遥山未放青。花药待寻槐市路,筳篿似扣草堂灵。眼前胜会无多子,便合携觞一再经。”
朱大可评此诗“似放翁”(《<海藏楼诗>之研究》)。大约是指中二联而言吧。
1)春来”二句:春天做好了安排,召集来作诗的朋友,暖暖的阳光里登上江边的陶然亭。
料理:安排;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吟朋:吟诗的友朋。
2)林杪”二句:举起的酒杯,倒映着树梢与山光;芦苇根部的寒泉,也要渐渐冰雪消融。
3)闲曹”二句:我们这些闲散官员的踪迹,又有谁知道呢?我也曾陪伴与追随老辈人的行踪,来到这里。
闲曹:清闲的小官。黄庭坚《再和答为之》:“薄禄庇闲曹,且免受逼卒。”
4)犹有”二句:还有这里的后山,尤其值得一起来关注,因为我们趣味相同,都喜欢那寺中盲僧。
后山:指北京陶然亭的后山,山有慈悲庵。庞石帚认为指陈后山,恐错。
盲僧:郑孝胥自注:寺有盲住持,陈弼宸太史与之熟。寺,指的是陶然亭的慈悲庵(又称观音庵)。此寺住持确为一盲僧。《今传是楼诗话》云:亭(按指陶然亭)本大悲庵旧址,曩有住持,乃一盲僧,驶庵先生(按陈宝琛)清季入都作云:‘盲僧能说同光事,歌者何戡恐亦无。’” 陈与冏,字弼宸,号缄斋。1880年(光绪六年)进士,以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典试山左。工古文辞,长于诗。有《缄斋遗稿》。
刻意:特别关心。为什么爱与盲僧交谈?除了盲僧善谈同治旧事,原来陶然亭的文昌阁还有另一项有趣的活动:文昌阁旧有为人预卜命运的“文昌阁签诗”百首,皆系集古诗而成的七言绝句,僧人把这些诗写成“文昌灵签”,供来此问卜者抽签。郑孝胥等的此次聚会,也曾前来抽签。《郑孝胥日记》记载:“众入文昌阁乞签,余属弼臣之郎代乞,得三十签,诗曰:‘履迹衣香逼上台,可怜头角尽卿材。蓬山此去无多路,吏道何劳贾谊才。’祠中签语,不知何人集唐(按传为纪晓岚所作),多有佳者。”细看此签语,似言多才而无所施。不知郑孝胥内心是何滋味?大约也是有所触动,不然不会记于日记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4-1 10:34 编辑


六月十六日观洗象 去年英吉利灭缅甸
宣南洗象迎初伏,万骑千车夹水看(1)。
法驾旧仪从卤薄,玉泉新涨试波澜(2)。
蒲甘国破封难复,莽氏民存业遂残(3)。
留汝南荒遗老在,可堪有齿已先寒(4)?

【笺注】
此诗作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六月十六日),郑孝胥在京考取内阁中书后,在京供职。此诗日记不载。清末北京有在宣武门南洗象的习俗。时宣武门西城有象房。据云,宣南设象房始于明成祖平南,缅甸以象进贡,始建。旧俗初伏的六月,象奴御象出皇家象房(象房在宣武门西,城墙北),于宣武门外护城河洗象,士女观者极多。刘侗《帝京景物略》载:“三伏日洗象,锦衣卫官以旗鼓迎象,出顺承门浴响闸,象次第入于河也,则苍山之颓也,额耳昂回,鼻舒纠吸嘘出水面,矫矫有蛟龙之势。象奴挽索据背,时时出没其髻。观者两岸各万众,面首如鳞次贝编焉。”洗象也成为绘画和诗歌的题材。吴升东《浴象行》有“聚观若堵骋纵横,夹岸红裙杂鳏(鱼为之)立”之句、王渔洋《竹枝词》有“千钱更赁楼窗坐,都为河边洗象来”之句、彭蕴章《洗象》有“日暮归来洗猫犬”之句。吴梅村曾有《题崔青蚓洗象图》诗云:“京师风俗看洗象,玉河春水涓流洁。赤脚乌蛮缚双帚,六街士女车添咽。”
1888年,法国占领缅甸,洗象就不仅是观赏风景,而带有缅怀旧日、哀叹国运的意义了。郑孝胥之乡人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补篇》对洗象事有专则缕述,文末并感叹云:“区区小点缀,已有六百年以上之史实,且与吾国声威制度之消长相关,暑中辑拾及之,弥为叹息。”夏敬观《学山诗话》曾论及此诗云:“京师象坊,例以六月于御河洗象。缅甸、越南,本中国属国,象队列为贡品。自英吉利灭缅,法兰西灭越南,朝贡遂绝。光绪中叶,卤簿象队仅存。吾曹在都观大驾出,已仅有二象,末年遂绝迹。”
可见洗象事虽小,而所关晚清即东亚时局甚大。所以,郑孝胥此诗,感叹缅甸国亡,而缅甸向清廷进贡的大象,成了“南荒遗老”,而中国与缅甸从此难以唇齿相依,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1)“宣南”二句:宣武门南洗象,来迎接初伏,万马千车,围着护城河观看。
宣南:北京宣武门南。
夹水:夹护城河水。
(2)“法驾”二句:仪仗队伍遵从着旧时的规定,玉泉山新涨水,来试戏波澜。
法驾:本指天子车驾,此指洗象时的车驾旗鼓。此俗明时即有,刘侗《帝京景物略》:“三伏日洗象,锦衣卫官以旗鼓迎象。”
卤簿:皇帝出行时的扈从仪仗队,此用以形容洗象时仪仗之盛。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舆驾行幸,羽仪导从谓之卤簿,自秦汉以来始有其名。”
玉泉:水名,在北京西山,此指西山山水。北京宣武门外的护城河,冬春半涸,盛夏大雨时行,西山山洪迸发,灌入护城河。
(3)“蒲甘”二句:缅甸国破,恐怕难恢复封国,旧朝遗民虽存,但国业已衰残。
蒲甘:为缅甸最早的统一的王朝。1888年,英军占领缅甸,强迫中国与之签订《中英会议缅甸条约》,从此中国政府不在封缅甸之王。
莽氏:缅甸继蒲甘王朝而起的新王朝。其后数百年虽被推翻,但民心思旧,终又复国。参见《明史》。此句则谓,缅人虽存,但复国之业,确是艰如残灰。
封:此指清廷册封缅甸国王。
(4)“留汝”二句:留下你们这些南荒来的遗老,可能忍受唇亡后,先感齿寒?
汝:指缅甸旧时进贡的大象。
南荒遗老:指缅甸早年贡象,如先朝南方遗老。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光绪甲申后,安南、缅甸并非我属,贡象久不至,象房余一老象,时人有南荒遗老之咏,至己亥,此象亦毙,遂永绝响。” 这里所说的“时人”,也许就是指的郑孝胥。
有齿已先寒:化用唇亡齿寒之句,中缅如唇齿相依,寄居中国的大象虽然象齿还在,能忍受唇亡而齿寒的寒意吗?齿,指象齿,代指大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0:44 | 只看该作者
官学雨中与陈笙陔夜坐
宣南五月翻阶雨,二客虚堂坐渺然(1)。
聊喜素心共今夕,忽惊浪迹近中年(2)。
清谈忍刺当时事,归梦贪寻自在眠(3)。
来日闭门同索句,便从正字证诗禅(4)。


【笺说】
据郑孝胥日记,此诗作于1890年7月8日(光绪十六年五月廿二日)。前一日晚,大雨,与陈在官学舍中夜坐。次日,陈笙陔赠绝句四首,郑孝胥也作七律为赠。
官学,是清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学校。时郑孝胥在镶红旗官学任教习。陈笙陔,湖北人,时亦为官学教习。当时,镶红旗官学教习为七人,据郑孝胥日记与此诗,郑当与陈关系最为密切。
此诗写与人夜坐学堂,抒写自己中年而无作为,有见识而无处施展的苦闷,但却表面强作宽慰之语。
(1)“宣南”二句:五月宣武门南台阶上,大雨倾盆,我两人坐高堂上,显得渺小不堪。
宣南:旧称北京宣武门南。郑孝胥任教的镶红旗官学当在此处。
二客:指郑孝胥自己与陈笙陔,二人都是客居北京。
虚堂:高堂。南朝梁萧统《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复静。”
渺然:渺小貌;陆游《风雨》:“渺然老书生,白头卧蓬蒿。”此郑孝胥自谦之词。
(2)“聊喜”二句:可喜的只是,能与素心人共话今夕;忽然惊觉浪迹漂泊,自己已快近中年了。
素心:心地纯洁,不受污染的本心;晋陶潜《移居》诗之一:“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中年:时郑孝胥已三十一岁。
(3)“清谈”二句:哪里还忍心只是清谈,批评当今国事?奢望作个归乡好梦,自在地睡眠。
清谈:犹清议,谈论的内容以对人物、时事的批评为主。《梁书•沈约传》:“自负高才,昧于荣利,乘时藉世,颇累清谈。”
刺:语言尖锐地批评。欧阳修《还述怀》:“壮年犹勇为,刺口论时政。”
庞石帚云:“属对极动宕之妙。五六句用荆公‘清谈犹得当时事’、白石‘乞我虚堂自在眠’。”(《养晴室遗集》)
(4)“来日”二句:来日像陈无几关门共同构思诗句,就从斟酌字句,用诗句来求证于禅意。
闭门:宋陈师道,字履常,或无己,号后山;曾任秘书省正字。《朱子语录》记载:“陈无己平时出行,觉有诗思,便急归拥被,卧而思之,呻吟如病者,或累日而后起,真是闭门觅句。”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之八云:“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索句:构思诗句。史达祖《东风第一枝》词:“闭门明月关心,倚窗小梅索句。”
正字:雠校典籍,刊正文字;此指修饰诗歌词句。
证诗禅:由诗而印证禅理。宋董嗣杲《杯泉》:“钵盂可揽江湖阔,参取诗禅放眼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0:45 | 只看该作者
听水楼偕伯潜夜坐

人闲可语转寥寥,默坐空山尽此宵(1)。月黑忽惊林突兀,泉枯惟对石嶕峣(2)。宣南气类今难问,楼上诗魂我欲招(3)。莫便相逢恨岑寂,明朝分手马江潮(4)。

【笺说】
听水楼,鼓山“听水斋”,是陈宝琛在灵源洞下喝水岩,循溪寻到之所在,“于岩旁绝崖中筑一小寮,颜曰:‘听水’”。“听水斋”是个船形建筑,今不存。其遗址尚留“听水”二字,左刻其《鼓山晏师坐处结一小寮颜曰听水得八十字》诗。
此诗当作于郑孝胥回到福州后,欲赴南京之前,拜访陈宝琛“听水斋”所作。据陈宝琛《十一月十四夜,听水斋同苏龛待月即送北行》诗,可能即在十一月中下旬。
(1)“人间”二句:人闲下来有时间,但能够说的话,反倒很少了,默坐在这空山之中,一直到终宵。
寥寥:形容数量少。唐权德舆《舟行见月》诗:“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两三声。”此指郑孝胥能与陈宝琛交谈者不多了。
(2)“月黑”二句:天到月黑了,忽然惊讶发现林木高耸,泉水也不再流淌,面对的只有高耸的山石。
嶕峣:高耸。《汉书•扬雄传下》:“泰山之高不嶕峣,则不能浡滃云而散歊烝。”颜师古注:“嶕峣,高貌也。”
(3)“宣南”二句:难以打探还在宣南那些意气相投人的状况,楼上有诗人的魂魄,我想把他诗魂招来。
气类:意气相投者。语本《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各从其类也。”
诗魂:作者自注:“楼悬凈明庵乩诗。”“凈明庵乩诗”,吴泰来的扶乩诗。吴泰来字企晋,号竹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逾二年召试赐内阁中书,竟不赴官。五十二年(1787)受毕沅聘为关中、大梁书院山长,与洪亮吉、钱泳诸人饮酒赋诗,往还唱和无虚日。他筑“遂初园”于木渎山,藏书数万卷,以宋、元椠本为多。著有《净名轩集》、《砚山堂集》、《吴中七子诗合刊》行世。先时,陈宝琛在京与友人作扶乩之戏,降乩者自称“净名道人”,即指吴泰来。陈宝琛特喜吴诗,曾搜集为《净名轩骖鸾录》。
(4)“莫便”二句:不要相逢,就怨恨山居的沉寂无聊,明天在马江边的潮声中,我们就要分手了。
明朝:第二天,郑孝胥即将北行至南京。
马江:闽江下游的南台江与乌龙江汇合处至海口的一段江流。清同治五年(1866)底,清政府在福建马尾的马江北岸开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厂马尾船政局。光绪十年(1884)8月,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海军全军战败,陈宝琛的好友,也是清流“四谏”之一的张佩纶因此被免职流放。郑孝胥在这里提及“马江”,是有寓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4-1 10:55 编辑

登摄山最高峰

每愁飞鸟灭云端,石蹬行来倦百盘(1)。
钟阜云开分晚照,吴江枫落入新寒(2)。
名山谁信身堪隐,世事终怜劫未阑(3)。
直恐哦诗增客感,松风还为卷波澜(4)。

【笺注】
摄山,即栖霞山。其最高峰名凤翔峰。
郑一生负气,功名心极强,固有“名山谁信终堪隐”之疑问,而总是萦怀于世事劫运未阑。有时,提及归隐,也不过是口不应心的应景话而已,如《官学杂诗》“江湖是吾性,朝市非公能”的话,当不得真的。
(1)“每愁”二句:每每替飞鸟发愁,高飞峰顶,消失在云端;沿着百盘石磴上山,真感到疲倦。
灭云端:在云端不见踪影。
(2)“钟阜”二句:钟山的云散开,露出山峰,分走了一些夕阳馀晖,吴江已经飘落枫叶,天气已开始新寒。
钟阜:南京的钟山。
枫落:枫叶落。栖霞山多枫树,故写枫叶。
(3)“名山”二句:有谁相信名山真的可以隐居幽栖?终究是挂心人世,劫运还没有结束。
劫未阑:劫运未结束。劫,佛教名词“劫波”的略称。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
(4)“直恐”二句:只怕吟诗会增加我作客他乡的情绪,山上的松风还为我万林舞动,如海浪翻卷。
客感:作客他乡的情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83 小时
主题
3329

8679

帖子

20

精华

11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诗词网校校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7873
经验
2545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1
18
发表于 2024-4-2 03:10 | 只看该作者
钟阜云开分晚照,吴江枫落入新寒(2)

此联两句均有来历,化用两个诗典,上句化自北宋苏绅诗联“钟阜云开春雨霁,海门雷吼夜潮生”;下句化用唐初崔信明的名句“枫落吴江冷”。意境犹能胜之。

点评

还是老师博学,欢迎老师多指点。如果能一起读就更完美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4-2 14:31
浮生亲净土 远离尘嚣 有一抱闲云 临轩拂过
朗月近金樽 抛开俗念 带几分惬意 共酒斟来 ----夏日学长题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14:31 | 只看该作者
壶中岁月 发表于 2024-4-2 03:10
钟阜云开分晚照,吴江枫落入新寒(2)

此联两句均有来历,化用两个诗典,上句化自北宋苏绅诗联“钟阜云 ...

还是老师博学,欢迎老师多指点。如果能一起读就更完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主题
249

2981

帖子

6

精华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08:51 | 只看该作者
上巳吴园修禊
茫茫相对复江春,奈此英多磊砢人。
各自中年怜意气,聊堪一醉祓悲幸。
层阴坐滞芳菲节,乐事偏归寂寞滨。
未遣风流顿销歇,等闲乞与草堂邻。


 

【题解】

    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六日(1896年4月28日)。日记云:“晚,赴(蒯)礼卿之招,庭中牡丹方盛,秦伯虞、顾石公、张季直皆作上巳诗,余亦用真韵作七律一首。”上巳,旧俗三月上旬,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吴园,即吴氏草堂。见卷一《吴氏草堂》诗注。

【注】

(1)茫茫,此指思绪纷繁。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2)英多,才智过人。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公度天授英多之才,少而不覊。”磊砢,山石堆积,形容仪态豪放洒脱。清顾炎武《李克用墓》诗:“旁有黄衣人,年少神磊砢。”此句指座中蒯、秦、顾、张等人。

(3)祓,fú 祓除,消除。唐韩愈《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过弔。”

(4)层阴,指密布的浓云。唐李商隐《写意》诗:“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芳菲,花草盛美。唐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之一:“从今沁园草,无復更芳菲。”节,时节。

(5)寂寞滨,寂静无聊的水滨。此指回到吴园而言。

(6)风流,犹遗风;流风馀韵。《汉书·赵充国辛庆忌等传赞》:“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謡慷慨,风流犹存耳。”消歇,消失。唐白居易《续古诗》之五:“客光未锁歇,欢爱忽蹉跎。”

(7)等闲,轻易。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04:34 , Processed in 0.1022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