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头细嗅蔷薇新建阅读本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主题
69

3854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树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3137
经验
1375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5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17:39 | 只看该作者
谈谈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山西  廉宗颇




词性对品,是对偶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联律通则的一条基本规则。保证词性对品,既可以使楹联显得对仗和谐,又可以让人们感到舒适优美,它是楹联创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词性对品,并非机械的,而是灵活的。正如联律通则解释说:“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联律通则还明确了词性相对的从宽范围。本文仅就动词、形容词在楹联创作中的活用,谈谈以下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动词和形容词直接互对
这一点已经成为楹联界的共识,但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一分析。
从理论上讲,动词和形容词的定义,特征及其分辨,有一定的关联,动中含形,形中含动。动词的定义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发展变化的词叫动词。形容词的定义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叫形容词。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发展变化,与形容词所表示的形状、性质和动作行为的状态,在给主体的感觉方面有时很接近,很相似,都有动的感觉。“肥”给人以“涨”的感觉;“瘦”给人以“缩”的感觉;“高”给人以“升”的感觉;“低”给人以“降”的感觉。从二者的特征和分辨看,他们都可以受副词的修饰或限制。如“不说”、“很想”;“不高”、“很好”。很多动词、形容词都能够重叠使用。如“研究研究”、“整理整理”;“老老实实”、“清清楚楚”。
从实践上看,动词(特别是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相对,古今不乏其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其中“阔”为形容词,“流”为动词。“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其中“荒”为形容词,“落”为动词。安徽无为许谋成的《题老人节》联:“莫笑老年,晚景堪同秋菊艳;最怜白发,雄心欲与塞鸿飞。”(《2007佳联三百副》19页)。其中“艳”为形容词,“飞”为动词。山东烟台王永江的《扫叶楼》联:“此处好修身养性,但愿茗常新,叶常扫;其人多佛眼慧心,一如花不语,水不忙。”其中形容词“新”与动词“扫”自对,动词“语”与形容词“忙”自对;或者形容词“新”与动词“语”相对,动词“扫”与形容词“忙”相对。
二、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后与名词对
孤立地看,动词就是动词,形容词就是形容词,他们都分别体现着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征。但是,中国语言的灵活性决定了中国语法的复杂性,特定环境的适用性决定了句式词语的选择性。在特定的语句中,动词和形容词便改变了自己的身份,跳出了槽,加入到名词的行列里来。这一点,虽然在理论上形成了共识,但在实际操作时,还存在着一定分歧,有时甚至争论不休。动词、形容词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作名词用,这还需要明确一下名词的定义。什么叫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这就是说,动词、形容词一旦作为事物出现时,它就变成了名词。什么叫事物,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都是事物。人是由“谁”来代表的,事物是由“什么”来代表的。换言之,凡是表示“什么”的词都是名词。一个孤立的动词或形容词,一旦在句子中表示“什么”,它就是表示事物,此时,它就转化为名词了。关于这一点,目前的解释很多,很杂,也很乱,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反而搞得复杂化了,甚至下了错误的结论。“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若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中“愁”和“喜”,孤立地看,二者都是形容词,但在上述句子中二者都表示了“什么”,即事物,都转化成了名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其中“三顾”与“两朝”对。“朝”指朝廷,名词;“顾”指访问,孤立地看是动词,但在上述语境中,“顾”已充当了“什么”,转化成了名词。“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其中动词“死”转化为名词与“身”相对。这里需要说明:动词前面加了数量词的,这个动词就变成名词了。例如:“一片爱”、“一次飞”、“一场搏斗”。上面的“三顾”、“万死”亦然。刘太品先生的联《陪迟浩田将军探望季羡林先生,即席拟句》:“高楼仰双星,恰有学士词宗,将军武库;故国同一望,共话海天襟抱,泰岱威仪。”(《2007佳联三百副》第15页)其中“一望”对“双星”,“望”字孤立地看,是动词,变化地看,则为名词。我自己为地质博物馆写了一副联:“与地质同俦,借信息之媒,探神奇之梦;以收藏为本,辟科研之径,登发展之巅。”去年我把它作为辨析题出在联教交流年楹联知识测试试卷中,让大家判定正误,很多答卷中都指出“收藏”是动词,既不能和“地质”相对,又不能和“科研”自对,太冤枉我了。其实,“收藏”在这里是以“什么”出现的,已经转化为名词了。
三、并列的动词或形容词与对句并列的名词互对
过去,语法知识没有现在分得这样细,词只讲实词和虚词,词组和句子成分这些概念还没有出现。古人撰诗写联,在很多情况下,只讲字对。例如王维在《汉江临眺》中有一副对仗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其中“有”对“天”,“无”对“地”。这明显是动词对名词。这时仅仅看一个字,那是不可以的。要知道,这里相对的是一个并列的词组(短语),即“天地”和“有无”。这里相对的,是“天”与“地”对,“有”与“无”对。现在我们把这种对法叫做自对。自对有字对,词对和句对,我这里说的是字对。字对的前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具有并列关系。自对时,上下联相同部位的词性不作严格要求。只要他们是并列关系,就可以和另一类具有并列关系的词相对,最常见的是并列的动词、形容词与对句并列的名词相对。唐人韦应物在《寄李儋元锡》诗中也是这样对的:“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其中“疾病”为名词并列词组,“流亡”为动词并列词组。
这种对法在现在更是屡见不鲜的。山西太原乔中兴先生在《题茶》一联中写道:“浓淡取相宜,杯里香茶游上下;浮沉连彼此,雾中水色带清纯。”(《2007佳联三百副》第14页)其中,并列关系的形容词“清纯”与并列关系的名词“上下”相对。江苏扬州刘锋先生的《集苏轼词对联》:“春山入翠娥,记得小轩岑寂夜;长笛吹新水,尚余孤瘦雪霜姿。”(《2007佳联三百副》第15页)其中,并列关系的形容词“岑寂”与并列关系的名词“雪霜”相对。
四、动词形容词与对句的充当状语的各类词互对
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用来修饰和限制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常作状语有副词,能愿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介词结构。由此可知:动词、形容词作状语时,可与对句的充当状语的各类词相对。联律通则也明确指出:词性对从宽的范围,包括“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这方面的例子从古到今就更多了。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其中形容词“端”与副词“欲”相对。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有联:“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其中动词“能”与副词“不”相对。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有联:“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其中形容词“轻”与副词“独”相对。古人如此,今人也是这样。江苏睢宁何国衡先生的联《题汉淮阴侯韩信墓》:“休伤兔死狗烹,可知名利害人苦;若效赤松黄石,定比神仙获福多。”(《2007佳联三百副》第30页)其中动词“休”与连词“若”相对。江苏扬州陆迪女士的联《太白楼》:“冷月长悬,俯万里茫茫逝水,千秋犹忆骑鲸客;高阁巍屹,笑八方攘攘书生,一醉敢为题壁人。”(《2007佳联三百副》第38页)其中动词“敢”与副词“犹”相对。广东佛山陆增先生联《拜亭后柱》:“亭本仿升仙,以鳌以嬉,至此从容登上界;域原优入圣,亦趋亦步,于斯洽好是中行。”(《2007佳联三百副》第38页)其中形容词“从容”与副词“洽好”相对。福建南安陈华峰先生联《徐州苏公岛亭子》:“东去大江,豪咏奏铜琶铁板;高悬明月,奇思入玉宇琼楼。”(《2007佳联三百副》第40页)其中形容词“高”与介词结构的“东”(向东)相对。更有胆大的,形容词与代词相对。如安徽枞阳的周广征联《李清照》:“婉约并泰周,各具丰裁,下笔多成千古句;清奇传鲁浙,独臻化境,论词别是一家言。”(《2007佳联三百副》第45页)其中形容词“多”与代词“别”相对。
唐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首诗中曾经写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有着非常广阔的余地。愿我们在楹联文化的大潮中,把楹联作品这张“帆”扬得更高、更远。
为学须铢积寸累。——曾国藩《克勤小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主题
69

3854

帖子

3

精华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树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3137
经验
1375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6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5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17:4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楹联中“比拟”的修辞美
作者:孙英  




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周易》、《诗经》、《离骚》、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一样, 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堪称一枝文学奇葩。
楹联除了讲究对仗,其形式有正对、反对、串对,具有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平仄对立、音步相当、内容相关等特点外,还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对联妙趣横生、雅俗共赏。比拟就是对联艺术中的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艺术形式之一,创造出独有的审美价值。所谓比拟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想象把物体拟作人或把人拟作物,可以把抽象的拟作具体的,也可以把静止的拟成动态的,从而使楹联的内容具有生动而具体的意义,达到言此及彼的目的。称为拟人或拟物。
如赵朴初题峨眉山清音阁联:
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
上联拟人:老天为迎日出,特穿上霞衣,才有朝霞满天。下联是比喻。
又如郑燮撰的春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风本无胆柳无发,风却梳理;夜雨本无情意,却“瞒人去润花”。如此拟人,使风拂柳条、雨下花草顿生浓浓的情趣,如同杜甫《春夜喜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再如下面一副集句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上联拟物,下联拟人。
还如下面一副春联: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则是用“松、竹、梅,桃、李、杏”等物作拟体。
也如下面旧社会写给家奴的联:
鼠辈无知,不识好岂识歹?尔曹有义,能守夜更守家!
上联把家奴骂成去动物,是拟物;下联把狗当作人来表扬,是拟人。
无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在楹联艺术中“比拟”的修辞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比拟” 突显了含蓄美
所谓含蓄美主要是言此及彼,虚实结合,从而构成统一的意境美。如:
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想衣裳花想容。
这个集句联。上联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句,下联是李白的诗句。“想”,是人类才有的思维能力,“云”与“花”是不能想的。将人所能的“想”赋予“云”与“花”,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云”与“花”之美,,达到了言似人而意在景,虚实结合,主观与客观高度统一的境界,构成了对联艺术的含蓄美。
二、“比拟” 突显了讽刺效果讽刺是喜剧艺术中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对喜剧性事物的一种评价,它是以嘲笑的形式贬斥、抨击敌对的或落后的人或事”。从审美的过程来说,在对联艺术中比拟也可达到讽刺的效果。如民间流传的巧联:
烛谓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鼓对锣曰:亏汝空腹受拳头。
此联中,烛对灯说话,鼓与锣交谈。烛向“遮光作门面”的灯致意,鼓为“空腹受拳头”的锣抱不平。然而,蜡烛的内心也在备受着火的煎熬;皮鼓自己也是腹中空空。作者赋“烛、灯、鼓、锣”以人的性格,诙谐而痛苦,揭露了当时人间的不平等关系,讽刺辛辣。
再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朝大文学家解缙性情不凡,其写的嘲讽联也与众不同,借物拟人,生动地讽刺了那些不学无术,肚内空空的人。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也引用此联,讽刺革命队伍中那些不实事求是,不讲科学,徒有虚名的人。可谓语言泼辣,辛辣幽默,入木三分。
三、比拟突显了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在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和想像,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对联艺术中,作者利用比拟性以突显出对联艺术的意境美。
如在吉林李俊和先生题永济的鹳雀楼联:
五峰列嶂,九曲抱关,想它鹳雀栖身,定是沉迷此景;
三省闻鸡,四周眺胜,问尔黄河转首,莫非留恋斯楼。
“黄河在此处转弯,本是地形造成的特殊景观,作者却偏要发出‘莫非留恋斯楼’的推测,使黄河具有了人性化”, “黄河看了鹳雀楼的西面、南面,还不满足,竟掉头向北来看楼东,真算得上作者的奇思妙想了”(刘庆华语)如,题咏荷藕的对联写得很出色:
藕如池中,玉管通地理;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把荷藕比拟成通晓天文地理之人物,身手不凡。这种将“意”寄托在境中,使情与理通过生活画面来突显,这个艺术的画面就是境。“艺术的‘意境’所以能使生活的‘神似’世界,正是由于它不是生活境界的自然复制,正是于这‘意境’中包含着艺术家主观性格,正是于这‘意境’是通过积极能动的主观反映把握了的客观。”艺术作品才达到“弦外之音”,“味外之致”。一副古联则把青山绿水人格化了: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又如:
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云成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
如此积雪似观音,浮云似罗汉,拟人妙语,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有的比拟联句子短(即短句),表面看对联所呈现的物象想象空间小,但是,其词语的比拟性,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可见,意境美不仅仅限于境中有意、情景交融,凡直抒胸臆,写真实感情的同样赋予了意境。如四川青城山的银杏阁上有一幅对联:
野寺多情留客住;青山无语看人忙
野寺”本无感情,联中却把它写成能挽留客人“多情”的主人。“青山”无嘴无眼,这儿却把它写成故意闭口“无语”静“看”着人群朝山进香盛况的历史见证,传神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别有情趣的山水人物画。
总之,在对联艺术中“比拟”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功能,表现在它能拓宽读者的想像空间,使其通过形象载体呈现出一种“淡远”的境界。这种“淡远”就是作者对审美对象内蕴的深刻感受,是心理与外景的水乳交融,是把人与物象或一个事物放在一起,使心理与物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和谐内容和精神取向,表现出语言艺术独有的审美功能。
为学须铢积寸累。——曾国藩《克勤小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9 09:25 , Processed in 0.0732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