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句活动开展以来,一直曲高和寡,相较于其他活动,化句或许难度更为高些。联友们写得费劲,我也不敢草草点评,每次当评委都战战兢兢,总感觉自己才疏学浅,只恐评判不当,惹来板砖。是故每次点评总是拖拖拉拉,再三推敲,奈何才识有限,有说错之处 ,还望联友见谅。
1。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1
化句:春终芍药绽羞蕊;柳壮燕莺唱曳枝。4楼
评:词有新意,尤其下联“壮”、“曳”二字用的甚好。惜“芍药/燕莺”,三足。下联化得略远,孤平。
2.
原玉: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2
化句:雨霋日丽风柔软;莺啭燕翔蝶舞飞。---5楼
评:工整、合律。全联景色丰富,联中多见自对。上联以“霋、丽、柔软”四个形容词对仗下联“啭、翔、舞飞”四个动词,再加上“雨、日、风”对“莺、燕、蝶”六物,略嫌拥挤。另雨霋日丽有前后关系,而莺啭燕翔为并列,结构小异。
3.
原玉: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3
化句:往事如烟逐散去;身闲揽景不思还。-6楼
评:好。情绪到位、用词上乘,好联。
4.
原玉: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4
化句:儿时游迹堪回首;豆蔻童心不可寻。7楼
评:整体化句到位,贴合原玉。但对仗上“儿时游迹/豆蔻童心”略有不工。
5.
原玉: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4
化句:只道空余前昔迹;无端老却少年心。--8楼
评:化意到位,对仗精妙。联意上尤以下联为佳,原玉中无奈、惆怅之意顿出。“前昔迹”略生,“前昔”为并列,“少年”为偏正,结构小异,“昔/年”对仗亦有微瑕,莫如“前足迹”。
6.
原玉: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4
化句:放眼环球多色物;尽心联网广神明。--9楼
评:似已脱离化句范畴。单以联看,词新,对仗上也有出彩之处。以联友之才,如能仔细揣摩原玉,定能写出上佳句子。
7.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1
化句:柳暗春深馋芍药;花明季短急围阑。10楼
评:下联颇有情趣,已深得诗词之妙。对仗上略有不工,芍药/围阑,围作动词,微瑕。
8.
原玉: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2
化句:雨住风清观走兽;云开日丽悦鸣禽。--11楼
评:词工律合。联中词藻均为常见但组合得当,颇为灵巧,第五字动词出彩。云开日丽,与原玉中一分阴的景色不符。
9.
原玉 :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3
化句 : 事过轻烟无记忆;人逢盛世尽施为 。-12楼
评:词工律合,且联意更上一层楼。好。
10.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1
化句:黄莺穿柳幕,深深如许;白蝶舞花簪,扑扑于斯。--13楼
评:词工律合,用字考究,虚词用得犹佳。结构上稍有微瑕,柳幕深深,白蝶扑扑,二者对应错位。
11.
原玉:雨余风软碎[6]鸣禽,迟迟日[7],犹带一分阴。
化句:风传鸟韵声嘶竭;雨照虹光色陆离。-14楼
评:嘶竭二字与原玉中软碎之意有出,颇有些煞风景。后分句单看很好,但出了化句范畴,倒像是新造了。
12.
原玉: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8]好、且登临。
化句:过眼风云休驻足;赏心景物且投身。-15楼
评:词工律合,对仗上犹见工整:眼、足、心、身均为一类名词,联意中投身二字略显决绝,如换做:抒怀,或许更与原玉中“身闲”之意照应。
13.
原玉: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化句:景物堪寻,记中总有叶猴逗;童心每现,梦里犹将竹马骑。--16楼
评:童心每现,倒似与原玉中“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相悖了。此外,对仗得宜,合律,叶猴/竹马倒是很新颖。
14.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化句:芍药欲开香野陌;柳花怎乱暮春楼 。--17楼
评:芍药/柳花,三足了,此时柳花如作柳杨或更好。有阑干就不是野陌(陌,田间小路),暮春楼(词组)对香野陌失对。
15.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1
化句:柳絮满天撄颤颤;芍药似眠似醒羞。18楼
评:字新,诗味足。惜作为对联而言,联中有多处对仗不工。
16.
原玉: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2
化句:雨过初晴丹鹤舞;风轻烟绕柳莺鸣。--19楼
评:联里有声有色,惜对仗略有不工。雨过初晴/风轻烟绕,失对。
17.
原玉: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3
化句:往事如烟都散去;盛时似日正逢春。-20楼
评:化意到位,符合原意。对仗上,去/春失对。
18.
原玉: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4
化句:红消香殒春何觅;只剩丹芯嫩果存。21楼
评:此非化句,乃是新造了。
19.
原玉: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化句: 一幔杨枝前陌绿;几簪芍药小阑红。 -22楼
评:好句。量词用得尤佳。惜陌为田间小路,与下联中亭台阑干之境略有出入。
20.
原玉: 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化句: 叨晴去鸟呼群急;破霭来峰列座雄。 -23楼
评:词工律合,用词大胆出奇。对仗上鸟/峰大小失衡,叨、去、呼与破、来、列三动词连用略嫌紧凑,窃以为,倒不如弃一动换一量,试改做万鸟/千峰,亦可稍做弥补大小失衡。另,联虽精,却出了化句范围,与原玉出入太大。
21.
原玉: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化句: 往事吟穷成滥调;闲身放尽趁新丛。 --24楼
评:词工律合,对仗上颇为出彩。闲身放尽略有不通,是身段/身份放下呢?或是身体放纵?
22.
原玉: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唯有少年心。
化句: 直须橫笛层楼上;长记骑波大海东。 --25楼
评:与原句出入过大,不算化句,乃为新造了。单从联看,联意磅礴大气,对仗工稳,文思出奇,上乘佳作。另,“层楼”换做“危楼”或许更好。
23.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化句:芍药簪头阑楯外;桃花戏柳早春中。--26楼
评:阑楯(并列)、早春(偏正)二者词性失对。芍药为五月花神,桃花则开在三月,此二者如何能见?
24.
原玉: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化句:莺声上下风花嫩;日子蹒跚春雨濛。--27楼
评:合律,联意清新喜人,以“上下”来形容莺声,出新意。再三揣摩原玉及化句,倒感觉蹒跚的不是日子,而是日色,诗中景色倒也不像是“春雨濛”,倒像是“云脚低”。
25.
原玉: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化句:有闲风景常临远;忆旧情怀莫乱心。--28楼
评:句式与用词皆常见,但整合得当,写的贴切原玉又不失自我,化意已得。另,远/心,略有不工。
26.
原玉: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化句:依稀朱履痕仍在;灿烂华年影未寻。--29楼
评:词工律合,用词上乘,化句贴合原玉,化意已得。细究来,这朱履之痕,若是前几天踩的倒还可寻,要是少年游时就未免太久远了。
27.
原玉: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己抽簪。
化句: 浓柳绿如骚客酒;嫩花红似美人簪。 --30楼
评:笔法老到,景色丰满,上乘佳作。若要吹毛求疵下,原玉为春末夏初,化句倒似春天;另,绿蚁为酒面上的绿色泡沫,如何能如柳绿,上句倒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28.
原玉: 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三分阴。
化句: 亭光渐暖云归壑;塔影稍长鸟出林。 --31楼
评:对仗精妙,笔力出奇,上乘佳作也。亭光、塔影二者,上下文皆无照应,与原玉之景物略脱。
29.
原玉: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化句: 苦筆颓杯宜放弃;长山阔水且追寻。 --32楼
评:对仗工稳,合律。上联以“苦笔颓杯”指代伤心往事,虽可,但原玉中上下文未见铺垫,却嫌突兀,窃以为倒不如换做些原文事物。下联已得化句之妙。
30.
原玉: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化句: 可嗟今日凭栏处;无觅当年击楫心。 --33楼
评:用词老到,对仗工稳,化意已出。
31.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1
化句:柳绿花红春报喜;兰香蕊艳蝶来欢。--34楼
评:联友似乎搞错了时节,此处是暮春初夏,兰花这时候不开了哦。
32.
原玉: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2
化句:林密山高迷猎兽;风和日丽醉飞禽。--35楼
评:化得有点远了,用词倒是很考究的。
33.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1
化句:抽簪芍药凭阑笑;藏叶黄莺枕柳鸣--36楼
评:词工律合,一笑一鸣间,有声有色,景色丰满,诗意十足。但细究来,上联含带了比喻(抽簪)与拟人(笑),下联虽藏叶二字甚佳,但所描景物却过于写实,且叶与柳终归一物,与上联结构小异。
34.
原玉: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2
化句:雨后鸟鸣溪涧绿;春深花发柳阴浓。--37楼
评:这似是1、2句化成,其余可。
35.
原玉: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化句: 芭蕉叶外千丝柳;芍药枝头一甲花。 --38楼
评:上联说了:芭蕉、柳,下联只说了芍药,三足了。花以一甲为量,倒是非常的新颖。
36.
原玉: 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三分阴。
化句: 群鸟飞天山顿寂;余云别榭日初遐。 --39楼
评:词工律合,笔法老到,用字考究。化意略嫌有点远。
37.
原玉: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化句: 休浓老墨描前事;且亮春衫看物华。 --40楼
评:词工律合,对仗精妙。
38.
原玉: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化句: 随处吟痕皆在目;少年剑气已沉沙? --41楼
评:用词老到,比原玉意境更高。吟痕略生。
39.
原玉: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化句:身临绝顶,千里江山无限好;心薄太霄,一生襟抱万般雄。--42楼
评:词工律合,大气磅礴。联中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与句中惆怅之感不符。
40.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1
化句:黄莺卖唱高攀柳;芍药抽簪喜探春--43楼
评:词工律合,拟人手法清新喜人。芍药花开之际,已是暮春,此时再探,倒也有点探不到了。
41.
原玉: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化句:雨过莺声脆;风和柳荫浓。--44楼
评:字字不虚,已得五言精简之妙。
42.
原玉: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对句:他日登山修往事;此春赏景弄闲情。--45楼
评:修往事有点玄乎,往事已逝,如何能修?下联好。
43.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化玉:新绿万重浮岭上;殷红数点跃阑干。--46楼
评:词工律合,用字轻巧,耐品。下联一跃字足为联眼,情趣顿出。全联看来,新绿字颇似初春,倒不似春深之境。
44.
原玉: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化句: 虽有人生难再少;但看景色也还多。 --47楼
评:词工,律合,联中用字简单常见,颇有点大白话的口吻,但联意却意犹未尽,很有诗词之妙。与原玉中惆怅之意不同,化句里先抑后扬,以乐观心态结尾。这点虽与原玉稍异,但境界更为淡泊。
45.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化玉:春事渐深伤柳暗;蕙风微醉待花明。---48楼
评:词工律合,用字优美。上下联情绪略显脱节,上联为春深伤怀之意,下联却似早春繁花欲放之时。
46.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化句:门外绿杨初落荫;阑边红芍正含芳。--49楼
评:对仗工稳,合律。虽是寻常笔法,但化意已得。
47.
原玉: 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三分阴。
化句: 风软鸟声碎;日高云影稀。 --50楼
评:对仗工稳,合律,用词老到。上联借用原句太多,下联已然不见三分阴。
48.
原玉: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化句: 尽置闲愁抛酒盏;且收好景入诗囊。 --51楼
评:词工律合,虽是寻常词句,却写得磅礴大气,好。与原玉中情怀相比,更多了写洒脱大方。不过这酒盏在原文中并无铺垫,来的有些突然,抛物外如何?
49.
原玉: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1
化句:红芍山栏春晚报;碧波池畔柳初垂。---53楼
评:芍药花开时,已不是报春而是送春了;春深处,柳也不是初垂吧。山栏费解,与池畔亦失对。
50.
原玉: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2
化句:雨过风轻知鸟脆;日升云淡解香柔 。--54楼
评:对仗工稳,合律。下联香从何来?又是谁解?似乎未有交代清楚。
51.
原玉: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3
化句:如烟往事休追忆;有梦青春不滞留。--55楼
评:对仗工稳,合律。上联与原意贴合,下联略不通。
52.
原玉: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4
化句: 逝水依稀波照影;昔年隐约景伤怀 。--56楼 评:词工,律合。上联脱出化句范围,虽同为追怀伤感之意,但原文中并未出现水景。另,水/波为一物,倒可换做:逝水依稀曾照影,昔年隐约若伤怀。浅见,说错勿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