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3854
在线时间3602 小时
主题69
记录0
![](data/attachment/common/c8/common_2_usergroup_icon.gif)
超级版主 树萱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经验13758 点
威望0 点
金钱23270 ¥
在线时间3602 小时
主题69
![](data/attachment/common/c8/common_2_usergroup_icon.gif)
超级版主
树萱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Rank: 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UID
- 43137
- 经验
- 13758 点
- 威望
- 0 点
- 在线时间
- 360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12-25
|
白圭之玷
bái guī zhī diàn
ㄅㄞˊ ㄍㄨㄟ ㄓㄧ ㄉㄧㄢˋ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十全十美
词语解释成语解释网友讨论
◎ 白圭之玷 báiguī-zhīdiàn
[flaw in jade] 白玉的斑点。喻完美中的缺憾
白圭之玷,尚可靡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大雅·抑》
奉为圭臬(奉爲圭臬)
fèng wéi guī niè
ㄈㄥˋ ㄨㄟˊ ㄍㄨㄟ ㄋㄧㄝ ˋ
奉若神明 奉为楷模
视如草芥 视如敝屣
词语解释成语解释网友讨论
遵奉为准则或法度。 鲁迅 《坟·人之历史》:“适应之説,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玉圭金臬
yù guī jīn niè
ㄧㄩˋ ㄍㄨㄟ ㄐㄧㄣ ㄋㄧㄝ ˋ
词语解释成语解释网友讨论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圣穀篇语》:“国朝《岭南文钞》 张南山 《圣穀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参见“ 圭臬 ”。
圭臬 guīniè
[criterion;standard] 指圭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春广。——杜甫《八哀诗》
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鲁迅《人之历史》
--------------------------
1.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明 黄佐 《乾清宫赋》:“揆日晷,验星文,陈圭臬,絜广轮。”
2.比喻典范;准则。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耆旧·西庄光禄》:“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 鲁迅 《坟·人之历史》:“适应之説,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 朱春雨 《关于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封信》:“有好的文学理论工作,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强烈的追求气氛,圭臬不凡,效尤不俗。
圭
guī ㄍㄨㄟˉ
1.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角(jiǎo )(圭的棱角,喻锋芒)。
2. 古代测日影的器具:~表(a.测日影的器具;b.标准)。~臬(指标准、法度,如“奉为~~”)。
3. 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撮(喻小量)。~勺。
4. 古代重量单位,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5. 洁:~田(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