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鸿爪踏雪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鸿爪踏雪泥练习本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61
发表于 2014-3-22 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主题
209

4万

帖子

25

精华

47万

积分

管理员

几个句号。。。。。。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2578
经验
10383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1
62
发表于 2014-3-23 14:00 | 只看该作者
鸿爪踏雪泥 发表于 2014-3-22 19:46
谢谢望海老师鼓励 小道再接再励

慢慢来,不着急。。。。。。。。。。。。
重在坚持。
频尝苦辣甜酸味,日月偷来凑拙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主题
209

4万

帖子

25

精华

47万

积分

管理员

几个句号。。。。。。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2578
经验
10383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1
63
发表于 2014-3-23 14:00 | 只看该作者
鸿爪踏雪泥 发表于 2014-3-22 19:46
谢谢望海老师鼓励 小道再接再励

慢慢来,不着急。。。。。。。。。。。。
重在坚持。
频尝苦辣甜酸味,日月偷来凑拙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主题
209

4万

帖子

25

精华

47万

积分

管理员

几个句号。。。。。。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2578
经验
10383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1
64
发表于 2014-3-23 14:00 | 只看该作者
鸿爪踏雪泥 发表于 2014-3-22 19:46
谢谢望海老师鼓励 小道再接再励

慢慢来,不着急。。。。。。。。。。。。
重在坚持。
频尝苦辣甜酸味,日月偷来凑拙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53 小时
主题
68

3804

帖子

16

精华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9530
经验
14498 点
威望
3 点
在线时间
3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0
65
发表于 2014-3-28 09:1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才看到雪泥作品,图文并茂,赞一个
笑邀小月入【湘】帘,
墨酽毫干【水】酒添。
壁上纶【垂】钩日月
闲拿【竿】杪作书签     [望海老师赠]
深水好垂纶,与世无争,不钓虚名不钓利;
庠门长立雪,负笈奋志,一赢俦侣一赢诗。[十点下线老师赠]
君若问予,锄雨犁烟能报国?
吾当答尔,披星戴月即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6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21:06 | 只看该作者
鸿爪踏雪泥 发表于 2014-3-12 18:52
五绝《无题》(新韵八寒)
心宽盛大海,
坦荡起征帆,

湘水老师好 不是俺画的 俺不会 这是百度搜索出来 然后ps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67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9: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鸿爪踏雪泥 于 2014-4-6 09:13 编辑

孤雁入群格
也称孤雁混群格。就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混入一群黑雁一起振翅高飞。
在格律诗的创作中,“孤雁入群格”不常用;但是,诗人因为激情澎湃,为了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需要,一时在本韵部里又找不到准确的字眼,不得已之下,借用邻韵部的字眼作为全诗结句的韵脚。所以说,“孤雁入群格”是一种不常用的“格”,但又是某些诗人在某些场合不得不用的一种“格”。

古人有时喜欢把绝句称为“两韵诗”,把律诗称为“四韵诗”。因为古人认为,绝句只要有严格的两韵脚就可,律诗只要求有严格的四韵脚就可。以律诗来说,古人把首句不入韵的五律视为“正轨”就是很好的证明。不过,为了音律的和谐和吟唱的悦耳,人们又要求部分格律诗的首句也押韵。这是因为格律诗首句押韵更容易记忆,吟唱时更悦耳动听,更赏心怡神。
     格律诗因为增加了一个韵脚,却增加了不少的麻烦。为了减轻负担,人们又想出了一个“偷工减料”的取巧办法,那就是:允许格律诗的首句和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格律诗的首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入群格”这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带着一群黑雁振翅高飞。而格律诗的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出群格”。
     在格律诗的创作中,“孤雁入群格”是很常用的一种“格”(格律)。例如:
         雪作(曾几)
    卧闻微霰却无声,(庚韵)起看阶前又不能。(蒸韵)
    一夜纸窗明似月,        多年布被冷于冰。(蒸韵)
    履穿过我柴门客,        笠重归来竹院僧。(蒸韵)
    三白自佳晴也好,        诸山粉黛见层层。(蒸韵)
      又如:
   访戴天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声中,(东韵)桃花带露浓。(冬韵)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冬韵)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冬韵)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冬韵)
    (出群):
        言怀(黄景仁)
    听雨看云暮复朝,(萧韵)谁于笼鹤采丰标。(萧韵)
    不禁多病聪明减,讵惯长闲意气销。(萧韵)
     静里风怀玄度月,愁边心血子胥潮。(萧韵)
    可知战胜浑难事,一任浮生付浊醪。(豪韵)
       无题(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支韵) 挈妇将雏鬓有丝。(支韵)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支韵)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支韵)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微韵)
     在格律诗的创作中,虽然“孤雁入群格”和“孤雁出群格”都可以使用,但是,这两种“格”不可以在一首诗里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同一首诗里,“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是不允许同时并用的。原因就是:律诗称为“四韵诗”,它要求一首诗至少使用同一韵部里的四个韵脚。如果在一首诗里,同时采用“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那么,这首诗同韵部里的韵脚只剩下三个了,显然不符合“四韵诗”的概念界定。
   
  “孤雁入群格”与“孤雁出群格”同样适用于绝句(五绝、七绝)。先举绝句运用“孤雁入群格”的例子。
    例一、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四支),莫教枝上啼(八齐)。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八齐)。
       例二,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三江),骚人阁笔费评章(七阳)。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七阳)。
    一般来说,诗人创作绝句时,很少使用“孤雁出群格”;但是,毕竟还是有人采用了这种方法(“孤雁出群格)。下面就是两个运用“孤雁出群格”的例子。
       例三,故行宫(元稹)
     寥落故行宫(一东),宫花寂寞红(一东)。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二冬)。
         例四,呼陀河(范成大)
    闻道河神解造冰(十蒸),曾扶阳九见中兴(十蒸)。
    如今烂被胡羶浣,       不似沧浪可濯缨(八庚)。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68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9:11 | 只看该作者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再贬出京,知黄州,徙蕲州。
 
  咸平四年卒,年四十八。《宋史》与《东都事略》有传。禹偁性刚直,遇事敢言,以直躬行道为己任,曾三次遭贬黜。著有《小畜集》。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反对宋初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其诗文清丽可爱,颇受后人推重。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王禹偁词作鉴赏
 
  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传世之作。全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竹林纪事》评此词云:“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起首一句“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上片煞拍写的是: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许多。“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象“征鸿”一样展翅高飞。最后,王词将“平生事”凝聚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这首词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从思想内容看,此词对于改变北宋初年词坛上流行的“秉笔多艳冶”的风气起了重要作用,为词境的开拓作了一定的贡献。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69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9:17 | 只看该作者
学对联九法

一 联贵立意

    文学皆讲究立意为先,对联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对联毕竟有其特殊的文学性质,讲究格律对仗,所以格律和意境有时会出现矛盾冲突的地方,我以为应先懂得格律,但又不应拘泥于格律的束缚,不宜以词害意。在尊重格律要求的前提下讲究意境的优美,选择最合适的字词。
   比如此联:形需工,意需工,神韵足也;雅为上,趣为上,机巧次之。严格要求格律的话,此联多有不工之处。试改为合律之作:形要工,意要工,神机足也;雅为上,趣为上,技巧次之。哪联更好?应该是前者吧。
意的选择很广,但最好是根据心境和即景而定,如勉强成联,则凑对痕迹过重,不够自然。意境本无高下之分,雅俗均可,并不是只有那些极其华丽的词章组成的联才叫意境联,那样的联和机巧联其实都只是联的一种形式,类似于诗词中的“婉约派”。只要能把联意完整的表现出来,就是很好的意境联。

二 联贵推敲

    联的句式简洁,字数通常较少。字数越少,越要注意字词的选择,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的修饰字词,如动词或形容词,尤其应当注意,要与整体相衬,不可随意取之。
    比如此联:孤灯不照我,冷月更寒心。另一联:  明月不知我,清风也乱心 。两联看上去非常相似,其实表述的意思大不相同,前者写孤独心境,后者写心绪难宁。
    再比如:寒彻心扉飞冷雪;以及:寒彻心扉非冷雪。两句只差一字,意思却截然相反,前句说的是寒冷的感觉来自于飞舞的大雪;而后句则说这种冷意并非因为下雪,而是来自于心中深处的一种感觉。对句也如此:参明尘世是真情;参明尘世逝真情。前者说世上有真情,后者则说世上真情越来越少,一个悲观,一个乐观。

三 联贵品评

    学联不但要仔细推敲自己的作品,更应细致品评他人作品的好坏,既可取长补短,通过找出他人的瑕疵之处,避免自己犯下同样的错失;亦可通过揣摩他人作品,完善自己的联作风格。这是品评的一种方法,品评的是联本身的好坏。
    另一种品评则深入得多,通过对对联的品味,寻找作者深心处的感受。比如此半联:愁寄春风风亦愁;以及:愁寄春风春亦愁。两者意思乍看差不多,但仔细品评后,就会觉得并不一样。 如果说的是愁寄春风春亦愁,渲染的是一种苍凉或悲怨的心境,满腔愁苦,想寄托给春风随风而逝,然而连春都满是愁苦之意,又如何能寄托给春风?如果欲用在诗中的话,这等句子,适合放在诗的前边,引领全篇意境,埋下苍邃的基调。
    如果改成愁寄春风风亦愁的话,虽是一字之差,但意境和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了,说的是愁苦之意想寄托春风而去,然而愁苦甚浓,连风都被染上了惆怅之意。虽仍说的是愁寄春风,但意境却由悲凉凄苦变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愁意远没有春亦愁那么浓。这样的句子可以放在句尾,把前边要写的内容小结一下,且留有余味。

四 联贵变化

    大部分对联学习者,有时会出现心生厌倦的情况,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因为觉得太难,学不下去;有些人则是因为觉得枯燥乏味;还有些人则认为对联是小道,比不上诗词的博大精深。
第一种情况,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对联学习的方法。学习对联应该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一开始不宜强行要求平仄等的束缚,可以适当放宽标准,然后才一步步加强格律的练习。
    第二种情况,就需要讲究对联的变化了。对联的种类、风格繁多,应该都尝试一下,这样既可以调剂学习的心情,增加兴趣,还可通过多方面的练习得到迅速的提高。
    联的变化也有很多种,比如机巧的运用与否,字数长短、句式多少的增加与否等等等等,都可以看作是联的变化。
如前者:秋霜映月明。这一句话本来隐含有拆字的机巧(日月为明),如果喜欢拆字的,自然就可以用拆字联来对;如果不喜欢机巧联的,就大可不必理会拆字与否,照样是一个不错的下联,找个合适的对上就是。这就叫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必强求;否则难免觉得累或者难,而不想学下去了。
    再如后者:水;山。水中月;山顶松。水中月色应无影;山顶松枝本傲寒。这种叫加字联,或者叫续字对,挺有意思,学联困乏厌倦时不妨玩些诸如此类的游戏调剂一下。
    再看另一种变化:秋风冷落庭前月。此句可以变化为:庭前月冷落秋风;冷月庭前落秋风;庭前月落秋风冷等等。这样是不是很有意思呢?看如何才能得到相应变化的下联出来?
    多尝试些对联的变化,相信可以提高兴趣的;而且通过对联的变化,可以提高推敲品评的水准。
至于第三种觉得对联不如诗词的,我则大不以为然。对联可长可短,长则千百字,短则二四言,其变化之丰富,诗词难以相比;而且对联比诗词更易上手,自然更易普及;对联学到深处之后,更会觉得有无穷尽的知识可以去钻研;而诗词多半需要灵感而就,未必及得上对联的灵活多变。

五 联贵余韵

    对联和诗词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不过一些方面是相通的,比如诗有诗眼,联也有联眼,比如方才说的那句“愁寄春风风/春亦愁”,这风、春二字便是句中的联眼所在;另一句“寒彻心扉非/飞冷雪”,非、飞二字亦然。
    另外对意境的把握,两者亦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同样以“意犹未尽”为美。对联和诗词一样,不宜写得太过于直白,意思不宜放尽,如能留有余韵,方是大佳之作。
    比如此半联:云淡过千山。
    五言之句,看似简单,但正因字数太少,反而难得佳作。此句意境颇为空灵,虽云淡,然则能过千山,表面写云,内里隐含人的心怀之意,若能看淡世事,何惧千山险阻,万岭崎岖?立意颇佳,描述也精致,短短五言,空间无限。
    又比如:兰苑流芳春正浓。
此句之妙在于写实,兰花本就清馨万分,一苑兰花绽芳,如何不浓?从浓郁兰香中感觉到了春意之浓,递进之意明显而不觉突兀,句式因此流利自然起来;而流与正两处动词的使用,给人以春意蓬勃的生态之感。
    再比如:春浓风不起。为什么风不起?是因为春太浓呢。此句和上句都是写春浓,但一个通过描绘兰花的香气而感到了浓浓春意;另一句则是虚写春浓,较之上句,更有回味无穷之意。

六 联贵渲染

    好的对联,往往会如同一副水墨画,着墨无须重,用彩无需浓,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所要描述的风景或事物。
    比如此联:禽鸣犬吠山犹静,雾绕云遮岭更幽。此联上句运用反衬手法,有禽鸣、有犬吠,山反而显得愈发清静,下句则用上了烘托手法,因为雾绕云遮,洗去了山野间的俗气,所以才会幽静清宁。
    好的叙事联等也同样如此,运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人物、事物的风骨脉络,不宜全面实写,可以加入虚写予以描述。

七 联贵反复

    凡事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对联也不可能一学就会、一学就精,学联是会不断进步的;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识见的增加,以及心境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段写出的联会有很大不同,所以要对自己写过的联反复推敲,加以完善;还可以重新对过。
    比如出句:江流依旧在。初见此联时年少轻狂,遂对之:风雨几时休?那时最恨下雨。殊不知风雨皆是人间不可缺少的事物,而且风雨更催诗人雅兴呢。过了数年,只觉世事无情,往昔如梦,遂对之:山月已然空。再过了数年,又觉红颜易老,岁月难留,遂再对之:岁月不曾回。
反复推敲,反复吟唱,都是学联的好方法。

八 联贵选择

    各种不同的心境,要选择各种不同的笔触来描写,所以在前边曾提过要学习各种对联风格,都可以尝试一下。
心情愉悦时,笔法应放得轻松些,如:秋树白云两相悦,春风细雨共对歌,这样的联句,俗一点没关系,贵在自然;苦闷时,就应借笔舒愁,不妨多推敲点字词,或有转换精神的效果,如:我唱秋歌谁与和?竹吟春曲雨堪随。激情起处,文字可以大气豪放:笔写江山,笑看风生云涌;心怀日月,自觉地广天宽。闲情生时,则可以写出些闲逸、空灵的感觉:满地落花红不扫, 一春流水翠难收。
    联的选择不论粗疏,但求适合恰当,不宜“为赋新词强说愁”,勉强堆砌出的联句很难有上好的。

九 联贵创新

    联的种类繁多,变化繁多,虽说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对联已经相当成熟了,不过其实仍有创新改变的可能。何况时代早已不同,文化气氛、语言环境都与古代大不一样,也更有变化更新的必要。
    比如白话入联:廿四桥边,领略萧声月色;五一节里,游玩北岭东山。上联出的甚雅,下联则是典型的大白话,但细一推敲,仍十分工整。
现代的事物也可入联,不过有些东西你再怎么选择字词,总难免俗气,不过字句虽俗,意境却也不差,有何不可?马踏銮铃舞,声声清脆响尘路;车行汽笛鸣,阵阵轰鸣震脑间。上联写古路马儿铃响,下联则写一些司机乱按喇叭,一个大雅,一个大俗,古代没这种噪音污染,现代人自然深受其害,所以完全可以借对联这种形式予以批判。不过司机按喇叭这事,要写得大雅,怕也不容易吧。所以干脆就用现代语言白描。
    再比如更现代一些的网络。其实网络是个练习对联最好的场所,临屏对句,既快,而且又可避免现实聚会联对中的听不清语句,普通话不标准、平仄难定的情况。“才俊何须沉吟多,霎时临屏而就;头晕暂且休息去,待会卷土重来。”这一联所描述的就是网络联对时的一幕场景。
    对联这东西说难,其实也容易;说容易,却也有不少讲究,若要学得精深,一要培养自己的浓厚兴趣,才能不断深入学习下去;二来要掌握方法。学联方法甚多,这里撷取自己心得九则,写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对联的九忌是: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一忌合掌】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  
思重复的字、词。  
   一副对联,必须上下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联时,有人误认“词类相对”,以为上  
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  
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  
    比如:五湖传喜讯;  
          四海送佳音。  
      “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  
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  

【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请看:百鸟鸣春歌盛世;  
      一龙降世兆丰年。  
    两个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  
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例如:奥运精神传友谊;  
        圣火辉煌映和谐。  
  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  

【第四失替应留意】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  
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  
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五为乱脚】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  
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比如:九州迎圣火;  
      百载圆一梦。  
  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  
律了。  

【六孤平】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  
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第七切记三平尾】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  
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  
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迎新春。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  
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八忌上重下边轻】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  
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  
之一。  
比如:听铁马声声 关山入梦;  
      看银钩笔笔书画萦心。  
此联立意很好,可以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  
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个联的美感。  
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  
比如:南邦庙死个和尚;  
      西竺国多一如来。  
上联就没一点气势,如果下联不能补上,就很尴尬。  

【九忌初学用癖典】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是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是人  
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  
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对于对联爱好者来说,只要认真避免以上九忌,就不愁对不出好的对联!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70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鸿爪踏雪泥 于 2014-4-6 09:24 编辑

互 文

在古文中,把属於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例子(1):

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范仲淹

( 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

「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

例子(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

( 意思是 不因「物」[所处的环境]或「己」[个人的遭遇]而喜,

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 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互文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东犬西吠”亦属此类。
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在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数十处,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全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概括起来,互文一般有四类(常见的有两类)。
单句互文
  (即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 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 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对句互文
  (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归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只有这样理解诗句才显合理。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理解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句中“将军角弓”和“都护铁衣”为互文,应理解为“将军和都护(这里代指全体人)的角弓都(僵硬)无法张开,铁甲冷得无法穿上。”才更合理。
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 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排句互文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71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2:58 | 只看该作者
成联:信步拾春韵  不限

春风沽酒杏花醅,借我清樽同一醉,
信步拈香梅子拾,还君馥郁共相痴

成联:置酒梅花下  

清樽一卧刘伶醉
雅韵千寻和靖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72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14 | 只看该作者
再改:
成联:信步拾春韵  不限

春风沽酒杏花醅,约君一醉,
信步拈香梅子拾,唤尓同痴

成联:置酒梅花下  

清樽一卧拈香醉
雅韵千寻踏雪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73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10:55 | 只看该作者
对句后做五绝

出句:忘我云山外【梨花飞雪】
忘我云山外
移身古道中
松涛听入耳
揽鹤做仙翁

出句:柳丝朦细雨【八音盒】
柳丝朦细雨
荷盏漫轻烟
试问谁执笔
书来水墨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74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鸿爪踏雪泥 于 2014-5-18 11:01 编辑

五绝《无题》(下平十二尤)
吟月梧桐老,
凭栏寂寞秋。
已然无一字,
何事向觥筹?【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7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49 | 只看该作者
诗钟:嵌字 掐 架

信手掐来千水墨,
随心架起一虹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7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49 | 只看该作者
《秋夜》(上平十四寒)
秋月栖桐老,
蝉吟饱露寒。
西楼尤独上,
别是一凭栏。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主题
59

4281

帖子

8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小道士

Rank: 9

UID
46783
经验
164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0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6
77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53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主题
209

4万

帖子

25

精华

47万

积分

管理员

几个句号。。。。。。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2578
经验
10383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1
78
发表于 2014-4-12 14:53 | 只看该作者
鸿爪踏雪泥 发表于 2014-4-12 14:53
朋友的摄影作品

图片不错。。。。。。。。。。。。。赏过。。。。
频尝苦辣甜酸味,日月偷来凑拙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主题
209

4万

帖子

25

精华

47万

积分

管理员

几个句号。。。。。。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2578
经验
10383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1
79
发表于 2014-4-12 15:05 | 只看该作者
期待IT好作品(摄影)。。。。
频尝苦辣甜酸味,日月偷来凑拙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主题
209

4万

帖子

25

精华

47万

积分

管理员

几个句号。。。。。。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2578
经验
10383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1
80
发表于 2014-4-12 15:05 | 只看该作者
期待IT好作品(摄影)。。。。
频尝苦辣甜酸味,日月偷来凑拙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3 13:09 , Processed in 0.1033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