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痴骆柱英 □ 赵洁 玉笛 一块奇石,一段历史,一个传说。
赏石可以清心,可以怡人,可以益智,可以陶情。
从化也有一种奇石,质地坚硬,表面纹理丰富,颜色绚丽多彩,给人一种富贵、吉祥、喜庆、热烈的精神享受。这彩云样瑰丽的,便是从化彩蜡石。
在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骆柱英的道石山房里,常有全国知名的爱石者,一起喝茶品酒赏石。那温馨陶然的气氛,足以令任何一个为世事奔忙的俗人变得心清气和。
1972年出生的骆柱英拥有公司、酒店、温泉,以及数个青翠欲滴的山头,可递给我们的名片上,既没有“总经理”也没有“董事长”,有的只是一串与石头有关的名衔。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这个出生在从化太平镇水南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后生怎样会对石头如此着迷呢?
入 行
骆柱英入赏石这行,应该开始自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他年轻好玩,每天在从化的青山碧水间游走。就在这段时间,他结识了一群来自广州的奇石收藏家,也是第一次知道,那些山涧河底的奇形怪状的石头,竟然有着不一样的价值。
因为贪玩,也因为热心,骆柱英开始帮着广州来的收藏家们找石头。从此之后,上山下河便留了一个心眼,看到与众不同的石头就捡起来,后来找的石头多了,慢慢懂得了对石头的选美,也学会自己欣赏,收藏家都赞他“入行了”。这石头既娱人又娱己,骆柱英的热情更高了。为了能找到好的石头,他开始向收藏家们学习一些鉴赏奇石的知识。骆柱英从小就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喜欢看书,也喜欢画画和书法,艺术的熏陶对他的审美有着分不开的帮助。
石 缘
石头是个纯朴自然的东西,与人类最亲近。性相近,骆柱英便与奇石结下了不解之缘,玩石使他修炼出平和朴实的心态,在生活中、工作中他是积极进取,而不是投机争斗,由于心态好,为人厚道,也就使他得道多助了。
骆柱英刚工作时,先是当了一段时间的司机,跟着做建筑,做装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消防工程行业。骆柱英为人敦厚诚恳,一点也不像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可也就是他诚实的个性,让他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意上,都能顺风顺水无往而不利。骆柱英常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做了这么多行业,他几乎没有亏过钱。乐于助人的他常常感恩地说:“有许多人帮我,大家都信任我。”
生意越做越大,但骆柱英的爱好还是没变,有事没事,就往有石头的地方钻。所不同的是,过去是他爬山沟下河滩找石头,而现在他也可以常常站到市场上,挑选一些别人拿来卖的奇石。骆柱英清楚地记得,那是2000年的一天,他在市场上花20元购得一块黄蜡石,本来他是看上了这块石头浑然天成的外表和色彩。他拿着石头到河边去洗,洗着洗着,石头突然从中间裂开了,一块石头成了两块,纹路色泽却天衣无缝地合衬着。骆柱英惊喜地看着手中的石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意识到自己无意间得到了一块赏石人称为“对石”的奇石。骆柱英对这对石头爱不释手,看着看着,他突然觉得这沉默的石头正向他诉说着什么,那些曲折坎坷的前世今生,那些形色委婉的故事传说,一种“知音”的感觉油然而生。骆柱英知道,今生今世,他可能都无法抛开这些奇妙的石头了。
赏石玩石,其实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为有了少年时代的基础,也因为他是一个凡事都肯下苦工夫的人,时间不长,他的收藏已经令许多老玩家刮目相看了。他不但自己玩石,还热情地参与协会的各种活动,出钱出力,不久便被一帮志同道合者选为会长。在他的带领下,一些做生意的朋友也开始玩起了石头。“我现在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石头了,”他说,“下了班不是赏石找石就是练习书法绘画,也看许多与赏石有关的书。当然要花一些金钱,但总比吃饭喝酒打牌好吧。”
石 友
骆柱英玩石头还有个特别之处,那就是他不卖石头,不做石头生意。“好的石头当然不舍得卖,差的卖给别人于心不安。”他说。但是他心爱的石头,有好朋友看上了,他常常会慷慨地送给朋友。全国各地都有他的石友,“石友们都是非常纯粹热情的好人,”他说,“去到外地,他们会派车来接,安排吃住,从不嫌麻烦。”他嘴上一直念着别人的好,一旁知根知底的朋友却笑道:“其实他呀,比任何一个石友都热情。”
四年前,骆柱英牵头成立了从化观赏石协会,如今已发展了100多名会员。这几年,为了收藏石头,他和协会里的同道中人几乎把全国产石的地方全跑遍了。参加各种石展,认识了天南地北很多石友,外出旅游,都会刻意挑出产石头的地方,简直成了石痴。
每一枚石头后面都是有故事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段奇缘。
“我自己最爱的石头,不是所有石头里最漂亮的,而是和我最有缘分也没花多少钱得来的一块,呶,就是那个斧头石。”
原来,这是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エ彩| 六合投エ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エ乐エ城:顶级信用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