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孟繁锦同志在中国楹联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一)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610 小时
主题
239

2245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77
经验
29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4 2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B></B> </P>
<P align=center>
<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5>科学发展 团结协作 再创辉煌</FONT>
<P>                                                ——在中国楹联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P>                                                   (2009年5月23日)
<P>  孟繁锦</P>
<P>  
<P>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P>  我受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P>   一、五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P>  中国楹联学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4年9月11日在河北省廊坊召开。五年来,在中国文联的直接领导下,全国楹联界紧紧围绕五代会关于《服务大局,团结务实,努力开创中国联坛新局面》的工作主题,奋力拼搏,使中国楹联文化事业很快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党的十七大,为弘扬中华文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全国联坛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出了有目共睹的骄人成绩。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过去的五年,是中国楹联组织走向成熟的五年,是中国楹联文化迅猛发展的五年,是中国楹联事业开拓创新的五年,是中国楹联成果全面丰收的五年,是中国楹联影响日益扩大的五年。中国楹联学会已从五代会前的低谷中跃上新高峰,中国楹联文化也随之进入快速健康发展的崭新阶段。
<P>  (一)牢记使命,团结奉献,楹联组织走向成熟
<P>  五年来的实践证明,要发展繁荣中国楹联文化,首先必须强化楹联组织的自身建设。
<P>  第一,加强队伍建设。这是继承发展楹联文化事业的群众基础。过去的五年,是中国楹联文化大军这支队伍发展得最快最好的五年。中国楹联学会的会员已从四代会末的2300多人发展到迄今的6,600多人,年均发展近千人,全国各级注册的会员达数十万。更可喜的是又有一大批中青年人和女性加入到楹联队伍中来。团体会员已扩展到150来个。全国各级各地楹联组织正在不断增加和壮大。在省一级,吉林省、山西省先后树立起了楹联大旗。至此,全国已有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了楹联组织。地市县级的楹联组织发展得更快,有些地方的乡镇甚至村一级也成立了楹联组织。
<P>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任何组织,要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制度保证。五代会后,在中国楹联学会内部建立了学术、宣传出版、教育、评审、书法艺术、事业发展、对外交流等专业委员会。学会机关成立了办公室、组联部、财务部、编辑部等办事机构。为了保证这些部门的工作有序、有效运行,学会机关建立健全了办公制度、会议制度、公文办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学会领导外出公务报告制度,以及团体会员制度等,从而使学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了把中国楹联文化的旗帜举得更高,我们还制作了会歌和会徽。全方位地使中国联坛面貌焕然一新。
<P>  第三,加强班子建设。楹联学会领导班子,是发展繁荣楹联文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大量事实证明,哪里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那里必然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带头人。从中国楹联学会来说,自五代会起,我们认真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立会为公”的要求,学会领导班子形成了“多通气、多商量、多服务”的良好风气,以一种团结包容的宽广胸怀,增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孙轶青先生赞扬中国楹联学会“有朝气,有水平,有魄力”。马萧萧先生多次表示对学会五代会的领导班子感到欣慰。中国文联领导同志来考察后,对中国楹联学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P>  第四,加强思想建设。如果说队伍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班子是核心,那么,抓思想建设就是抓根本。在这一点上,我们有两句话已经深入全国联界的人心,这就是“牢记使命,无私奉献”。湖北省楹联学会在总结的经验中提出,作为从事楹联工作的社会团体,要弘扬中华文化,最根本的就是将楹联普及与提高当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山西运城楹联学会,“把楹联当成事业,把事业当成追求”,在全国联坛树起了一面旗帜。他们那里的闻喜北垣诗联学会原会长韩俊秀,去年85岁,在临终弥留之际,还不忘把学会的主要负责人叫到病床前,交待楹联后事。这种把楹联事业当成生命的崇高精神是牢记使命的光辉典范。
<P>  (二)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楹联文化迅猛发展
<P>  五代会以来,我们紧紧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努力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提高文化软实力服务,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服务。
<P>  第一,开展创建楹联文化城乡活动,为各地文化建设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我们在原来创建“楹联之乡”的基础上,加强了楹联文化市、县的创建工作,使其从自发争创发展到规范创建、从社团行为提升到政府行为、从中心城市延伸到所属县区、从内地县市扩展到边远地区。五代会后,创建工作有了快速发展,获得这项称号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乆彩| 六合投乆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乆乐乆城:顶级信用乆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1610 小时
主题
239

2245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6077
经验
29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9
2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20:49 | 只看该作者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同心同德,共创辉煌!!!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4-5 14:12 , Processed in 0.0759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