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孙逐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胡自立先生的根本分歧在哪里?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主题
103

788

帖子

0

精华

782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1978
经验
7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1:15 | 只看该作者
声明:

我完全赞同柳韵泉滋先生的观点:

“讨论是件很好的事情,但切记必须心平气和。部分联家对语言学权威王力颇有微词,如果能拿出系统的理论与实例,充分论证且被公认有道理,我想大家是会心服口服的。权威之所以是权威,首先在于其理论来自于扎实的学术功底,举出了合乎理论根据的语言实例,经受了语言实践的考验。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论证,我宁可相信权威的观点,但同时坚决捍卫提出异议诸先生们平等、科学探讨学术问题的权利、自由与勇气。”

这一观点既公正,又充满宽容和平等的心态。


我也明确表示我的态度。

在2007年以前,我根本没有接触过对联理论,完全是由于中国楹联学会在国粹论坛公开征求大家的意见,顺便发表了几则不同看法,在相互辩论中逐步形成了我的较为系统的观点。

我的研究内容,不完全是普及型的应用理论,而是溯源性的基础理论,我的研究主要是提供专业的联律研究组织的专家们为总结归纳对联基本理论作参考的。相对而言,我同样也认为他们比一般的读者更有权威性,一般读者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论证说服我之前,我宁可相信专业的联律研究组织的专家们对我的基本观点的取舍,但同时同时坚决捍卫对我的观点提出异议诸先生们平等、科学探讨学术问题的权利、自由与勇气。

我的对仗法度的基本思想很明确,对仗法度可以概括为:“字类相同”可对,“词类相同”可对,“词组语法结构相同”可对。这三个条件都不是必要条件,只是充分条件,得其一即可成对,不及其余。

现在《对联文化》、《联律通则》在原则上都采纳了我的这一观点,惟细节和解释有所差异,中国楹联论坛的管理层赞同我的观点,国粹论坛的管理层也赞同我的观点,至今我仍然是国粹论坛中华对联网校特聘的关于对仗基本法度的教员之一。

在大家没有写出强有力的论证文章驳倒我的观点,以至于使得《对联文化》和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的编委会们采纳反对者的意见而取消“词性一致与古典字类一致,二者得其一即可对”的法度之前,我宁可信任《对联文化》和《联律通则》的意见。

我还有很多课题要继续研究,没有精力和大家讨论,在《联都论坛》我只打算与翠拔青松和其他理论版的版主交流意见,我尊重他们的看法。请大家参看《请教联都论坛翠拔青松先生暨诸位版主》和翠拔青松先生的《与孙先生商榷》的两则帖子,其余讨论贴我一律不参与讨论。本帖我也只回这一则帖子了。特此声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18 小时
主题
854

8507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6628
经验
16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16
42
发表于 2011-11-6 11:1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大家都这么教条,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雷同对联会不知有多少,也不知道谁抄袭谁的,联坛到时都不知会变成咋样
龙吟华夏五千载
虎啸联坛十万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 小时
主题
20

262

帖子

0

精华

267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27004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12
43
发表于 2011-11-6 11:17 | 只看该作者
八股文和死教条不知害死多少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主题
103

788

帖子

0

精华

782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1978
经验
7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1:20 | 只看该作者
今后我的关于联律的新论文,主要发布在中国楹联论坛的【联话清谈】里,欢迎大家到那里去批评指正。

【联话清谈】http://www.yinglian.org/bbs/showforum-52.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32 小时
主题
68

3226

帖子

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砖头批发商

Rank: 4Rank: 4

UID
15993
经验
5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2
45
发表于 2011-11-6 11:27 | 只看该作者
凡事要张弛有度,灵活变通,不能死教条,对联也是如此。假如严谨到出“天”就得对“地”,出“山”就只能对“水”,出“女子”就只能对“男人”,那不成了笑话了。呵呵。

树兄弟,理论可不是干这种教条事的。恰恰相反,掌握了对仗理论,就更能灵活地运用,从语素,词语,词组,到句子成分,就是对仗从严到宽的过程和范围,随心把握,任你驰骋,不但没有所谓的拘束,反而有更宽阔更灵活的天地,不会只在小类上去打转,更加不会去这么整。事实情况是很多宽对当今很多所谓的名家方家总是说失对,自己写的失对又总找借口,说什么对联不是科学精密的云云。
用利牙冷血 扫光残次
循物竞天择 留下优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32 小时
主题
68

3226

帖子

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砖头批发商

Rank: 4Rank: 4

UID
15993
经验
5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2
46
发表于 2011-11-6 1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漠野孤狼 于 2011-11-6 11:54 编辑

学习“严谨”“精密”的对仗理论,不但不会拘束写作,反而会让你对对仗有更清晰的认识,有更广阔的天地,有更能灵活运用的空间。事实也是如此,我看对联对仗不对仗,就比多数人要宽得多。很多失对的,我都能清晰地说出理由,如果对方说出一些糊弄的理由,我都能用他的“理由”使得他没法自圆其说。历史上很多宽对,一些方家说不对仗的,我都能清晰地说出对仗的理由,你说到底谁更拘束写作呢?谁更是什么桎梏呢?
  因为自己缺乏或者不具备基础知识而去抵制,那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无知和愚昧。我可是一个一直以来连日记都不写的人,也仅仅只是在初中的时候学了一点语法基础知识,可在辨析对联对仗的时候,很多所谓的方家名家应该是比不上我的,这说明了什么呢?在对联界也有很多精通语法之人,对对仗有很清晰的认识,可偏偏被某些掌握了对联话语权的人或因无知或因嫉妒而糊里糊涂地排斥在外了,历史上那些怪异的沉渣,都被当做奇珍异宝而发扬光大了。
用利牙冷血 扫光残次
循物竞天择 留下优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62 小时
主题
470

5082

帖子

8

精华

6750

积分

荣誉版主

联都秀才

Rank: 6Rank: 6

UID
15787
经验
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23
47
发表于 2011-11-6 11:4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一下,觉得这样好累!:L
佩服各位老师!
间有桃花衣上来,恍如三月,已然四月;
时看流水门前过,逝尽烟云,渐起溪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59 小时
主题
171

1723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655
经验
17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22
48
发表于 2011-11-6 11:57 | 只看该作者
老学究,钻牛角,逐名一世随他去;
大夫子,注清联,流韵八方载誉还。

私下更加佩服三羊先生,只是先生你太刚烈,刚烈到不惜违反论坛规定发帖……
技巧联交流探讨高级群——机巧堂:646719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4 小时
主题
1

148

帖子

0

精华

376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5532
经验
85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0
49
发表于 2011-11-6 15:30 | 只看该作者
论辩双方的一些观点,个人认为均有可取之处。但从语法对于对联分析、创作之作用的角度来说,个人更赞同漠野孤狼先生的观点。

无招胜有招,是因为对基本招数的千锤百炼,最终化为“无招”。
个人懒散,懒得去锤。但那些平时出招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几位老师、斑斑们,做人要厚道,别私下拼命炼,在贴子上却说枯燥、教条,那可不实诚了哦!{:5_103:}
{:5_110:}开个玩笑哈,请别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18 小时
主题
854

8507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6628
经验
16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16
50
发表于 2011-11-6 1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岭南一棵树 于 2011-11-6 15:51 编辑

一般情况下应该遵守联律为好,但切不可教条,在特殊情况下应该会变通。比如象成语、地名和其它不可拆分的固定词组,不可为了平仄而乱改,改的不伦不类,甚至搞出笑话。技巧联的平仄也是可以放宽的。古人都尚且会
灵活变通,懂得“拗救”,更何况今人!比如崔颢的《黄鹤楼》诗被推为唐朝七律之首(取诗意为先,不严格遵守律诗格式),就是古人灵活变通的明证。
龙吟华夏五千载
虎啸联坛十万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 小时
主题
9

92

帖子

0

精华

8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8976
经验
1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21
51
发表于 2011-11-6 15:55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情况下应该遵守联律为好,但切不可教条,在特殊情况下应该会变通。比如象成语、地名和其它不可拆分的固定词组,不可为了平仄而乱改,改的不伦不类,甚至搞出笑话。技巧联的平仄也是可以放宽的。古人都尚且会
灵 ...
岭南一棵树 发表于 2011-11-6 15:49

岭南兄一语中的,严重支持!: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 小时
主题
9

92

帖子

0

精华

8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8976
经验
1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21
52
发表于 2011-11-6 15:58 | 只看该作者
老学究,钻牛角,逐名一世随他去;
大夫子,注清联,流韵八方载誉还。

私下更加佩服三羊先生,只是先生你太刚烈,刚烈到不惜违反论坛规定发帖……
寄情山水间 发表于 2011-11-6 11:57

老学究,钻牛角,逐名一世随他去{:5_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 小时
主题
9

92

帖子

0

精华

8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8976
经验
1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21
53
发表于 2011-11-6 16:02 | 只看该作者
八股文和死教条不知害死多少人啊!
新人奋起千钧棒 发表于 2011-11-6 11:17

嗯。俺也是新人,但不会喜欢八股文和死教条。{:5_1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4 小时
主题
1

148

帖子

0

精华

376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5532
经验
85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0
54
发表于 2011-11-6 16:29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情况下应该遵守联律为好,但切不可教条,在特殊情况下应该会变通。比如象成语、地名和其它不可拆分的固定词组,不可为了平仄而乱改,改的不伦不类,甚至搞出笑话。技巧联的平仄也是可以放宽的。古人都尚且会
灵 ...
岭南一棵树 发表于 2011-11-6 15:49


严重支持!{:5_105:} {:5_105:} {:5_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5 小时
主题
23

853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平民

Rank: 4Rank: 4

UID
3416
经验
231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24
55
发表于 2011-11-6 16:4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问题,对事不对人。在这非常赞成“漠野孤狼”先生关于对联中用词对仗的言论。
平心静气,重义轻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5 小时
主题
23

853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平民

Rank: 4Rank: 4

UID
3416
经验
231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24
56
发表于 2011-11-6 16:51 | 只看该作者
响应妃子老板号召,大家心平气和地聊。
我喝的是酒,灌的是水。
关于对仗,我以为放在同一语境的词汇,说得通就行了。
对联是交流的工具,如果变成语法的研究,就和存折上的数字一样枯燥无味了。
举一个名联为例 ...
哈哈公 发表于 2011-11-5 20:06


哈公好!

读书声

天下事

同为名词结构,但按词性对仗严格来说,属宽对。
平心静气,重义轻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 小时
主题
9

92

帖子

0

精华

8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8976
经验
1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21
57
发表于 2011-11-6 16:52 | 只看该作者
梅州征联出句“客天下迎天下客”如果按严格标准来说,也是出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078 小时
主题
158

3274

帖子

6

精华

105万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顾问

Rank: 4Rank: 4

UID
18715
经验
8108 点
威望
9999 点
在线时间
70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7
58
发表于 2011-11-6 17:00 | 只看该作者
学术研究,必须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很是钦佩这些理论家的精研精神。
文学创作,倒是可以兼收并蓄,宽严相济。汉字没有绝对的可以对仗,不可以对仗,就看你手法如何~手段如何。太过宽松,就会使创作失去控制,有失去本来面目的危险。太过严谨,就会使创作失去张力,失去弹性,失之于呆板困顿。 如何于宽严中游刃有余,是诸位修炼的方向。
对于理论,我的态度是了解它,掌握它,使用它,利用它。既行走于法度之中,又偶尔游离于法度之外~在合法与违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如在刀尖上跳舞~还要跳得开心~跳得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5 小时
主题
23

853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平民

Rank: 4Rank: 4

UID
3416
经验
231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24
59
发表于 2011-11-6 1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昌男人 于 2011-11-6 17:07 编辑

有人认为对联是从诗词、诗经等演变过来,但我一直以来不赞成此学

说。

本人我一直认为对联是从“易经”或更早的一些学著延伸之今。

看看“易经”里的一些对仗工整的词吧~

(当然,律诗里也有对仗,但不见得对联就从律诗演化而来。)

大家别冲动,真的!想想,再想想,我们的老祖先可不是傻瓜!
平心静气,重义轻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078 小时
主题
158

3274

帖子

6

精华

105万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顾问

Rank: 4Rank: 4

UID
18715
经验
8108 点
威望
9999 点
在线时间
70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7
60
发表于 2011-11-6 17:1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现在的问题呢,不是对联从哪里来,而是对联要到哪里去。
易经有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前两种已经失传了~前两种以前是否还有~尚且不得而知。也许这些古籍,是一切文体的先祖~非对联一家所能独霸。追远不如慎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16 02:35 , Processed in 0.1124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