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五律探微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24 小时
主题
63

217

帖子

3

精华

346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10679
经验
34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4 0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泽东五律探微


1996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诗词集》发表的“五律”共五首,写作时间次序如下:
一、吊戴安澜将军(1943年3月)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二、张冠道中(1947年)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三、喜闻捷报(1947年)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四、看山(1955年)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莺。
五、为陈毅改诗(1965年)
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毛泽东诗词中最难解之迷是他的两首词沁园春和五首五律。词《长沙》、《雪》,那真是自宋以来长调中的上品,而且写作时间都很早:《长沙》1925年,《雪》1936年,其间相隔十一年,作《长沙》时毛还是一介书生,十一年后就是“三军统帅”了。《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雪》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立志与达志的思想写照。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毛泽东早已走下神坛,他的这两首词没有发现经任何人润色过,这是天才与诗才的结合。

毛泽东最早的律诗是《长征》。《长征》是一个伟大事件的纪实,没有办法写得更好。十四年后又一个伟大事件的纪实《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艺术性就比《长征》好得多。此后毛的七律没有比这两首更好的。

谈到毛的“五律”,就更是个迷。1943年的《挽戴安澜将军》,可称五律上品。至今也没有发现经人润色过。但根据毛自己对五律的谈话:“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会写七律,是不须要再学习写五律的。“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那1943年的《挽戴安澜将军》的五律上品就无法解释。

我们来看1955年的《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一片飘下,欢迎有晚莺。


这首诗除了第二联不粘(唐人有此例)外,其他还看不出有什么缺点。但是毛的一个原稿却是这祥的: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上看,桃花岭上闻。
冷来寻扇子,热去唱东风。韬光庵畔树,一片是晚莺。

这幅手稿由秘书田家英收集。后来的三幅滕清手稿中,有一幅为“冷去对美人”。这说明毛对他这首五律进行过认真修改,而且是很珍惜的。那么,这就不尽要问:毛1947年的两首五律:《张冠道中》、《喜闻捷报》才事隔七年,毛后来为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呢?据说,这两首诗是毛身边的秘书林克于1962年4月24日清退文件时发现,抄在笔记本上的。毛身边的李银桥也说:1949年1月11日,淮海战役报捷的第二天,毛将五律《张冠道中》、《喜闻捷报》抄给李银桥夫妇看。经三人证实,而且毛在将隔两年后还对这两首诗爱不失手,这应该是毛诗无疑了。但《张冠道中》、《喜闻捷报》的诗无论是平仄和粘对都有问题,毛后来为什么不作修改,更无书法作品?

但毛泽东的这五首五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中四首的押韵,都是上平声“东韵”、“真韵”和下平声“庚、青、蒸”互押,这很能证明是毛押韵的特点。因为毛早在1936年《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就词韵“第一部、第六部、第十一部”即“东、真、庚”等互押的。
在线时间
155 小时
主题
28

222

帖子

0

精华

4686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6662
经验
11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8
2
发表于 2011-12-26 23:56 | 只看该作者
作《长沙》时毛还是一介书生

作《长沙》时毛早已不是书生了,而是党的领袖级人物了。没仔细读《长沙》吧,要么就是没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17 小时
主题
82

3105

帖子

7

精华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15419
经验
876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27
3
发表于 2012-1-2 19:11 | 只看该作者
伟人也是人啊,作品质量往往随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下降,这应该是个规律
茅盖三间厦,牛耕数亩田,枕上,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首清新杜甫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02:20 , Processed in 0.0685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