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27|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抱月亭16045横箫彻月 同学练习本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5 1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合咏 桃花
多情此刻随春嫁,
寥落他年逐水悲。(横箫彻月)
对句:春风归故里 [横箫彻月]
出句:草色染天涯【根】
出句:情丝难剪断 【牧歌】
对句:美玉怎随缘?(横箫彻月)
出句:情丝难剪断 【牧歌】
对句:真理易澄清(横箫彻月)凑

出句:笔下生花诗一句【阆苑书生】
对句:杯中见月影三人(横箫彻月)
灌水:月似帘钩窗上挂【新鲜】
灌水:诗如美味腹中填(横箫彻月)
出句:云蒸江树生烟梦;【雪域行者】
对句:月照花林远客魂(横箫彻月)
出句:横琴难诉相思意 【牧歌】
对句:执笔又书寥落诗(横箫彻月)
出句:飞觥买醉【新鲜】
对句:咽泪装欢(横箫彻月)
出句:烟波浩渺兰舟小 【牧歌】
对句:水月缠绵雁字长(横箫彻月)
出句:金玉良言当记取 【李崇贤】
对句:凌云壮志更冲天(横箫彻月)
灌水:细号稽琴流水脉[新鲜]
灌水:详听杜宇落花音[横箫彻月]
出句:柳笛春声泻【牧歌】
对句:花山燕影梭(横箫彻月)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ブ彩| 六合投ブ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ブ乐ブ城:顶级信用ブ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4:01 | 只看该作者
出句1:雨霁山流翠【缅甸哥】
对句1:风驰水烁金(横箫彻月)

出句1:雨霁山流翠【缅甸哥】
对句1:心悠笔沁芳(横箫彻月)

出句2:急舟惊碎江中月【风中箫】
对句2:游子盼来梦里书(横箫彻月)

出句2:急舟惊碎江中月【风中箫】
对句2:骤雨催开陌上花(横箫彻月)

出句3:雾笼青山云系带【云色倾城】
对句3:钟鸣古寺客参禅(横箫彻月)

出句3:雾笼青山云系带【云色倾城】
对句3:春回旷野燕调弦(横箫彻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横箫彻月 于 2012-2-25 15:04 编辑

1 洪都 老师赠与嵌名联
欢迎横萧彻月联友光临:
  夜难眠窗系
  瓶大醉曙吹

回谢洪都小子老师:
洪都本是贤才地,
小子原来儒雅夫。

2  石上泉老师赠与嵌名联
欢迎横箫彻月联友光临:
笛扬牛背,
箫彻月空。

回谢石上泉老师:
石上
明月老山间。

3 松林雨老师赠与嵌名联
欢迎横箫彻月联友:
笛竖彻月
落花流影淡然风。

回谢松林雨老师:
舍外温情
间傲岸
{:5_137:} 第一次弄嵌名,老师们见笑了{:5_1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4
发表于 2012-2-25 16:13 | 只看该作者
也送个嵌名联给箫吧,{:5_105:}本本漂亮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21:2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箫老师光临,请多提宝贵建议!学生上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21:31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大斑竹啊,还说不是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2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横箫彻月 于 2012-2-26 15:13 编辑

4# 风中箫

老师好,我凑一个,老师莫见笑

款款风中,千古声轻诉水,
悠悠笔下,一怀月色妙匀诗。
{:5_137:}重新改了,也不知道老师喜欢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08:13 | 只看该作者
总是弄不好{:5_1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23 小时
主题
14

813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7571
经验
160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9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24
9
发表于 2012-2-26 09:23 | 只看该作者
好勤奋的筒子。。。
好多句子对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23 小时
主题
14

813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7571
经验
160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9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24
10
发表于 2012-2-26 09:23 | 只看该作者
好勤奋的筒子。。。
好多句子对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横箫彻月 于 2012-2-26 14:21 编辑

10# 独钓西湖

欢迎西湖斑竹光临, 谢您夸奖,因为我只具有一样东东啦,那就是勤奋,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4:22 | 只看该作者
谢风中箫老师答疑:
回答三楼
1,查诗词对联平仄的网址以哪个为基准?
答:A搜韵:http://sou-yun.com/QR.aspx?ci=12&qtype=Category
收录齐全,使用方便,我最喜欢用的一个网
    B国粹论坛查询:http://www.zhgc.com/pz/pz.asp
这个网最爽的是可以查找例词,例句,古诗词例诗
      C联都平仄查询:http://www.china-liandu.com/pingze.htm
最方便的,写作的时候,提交前可以直接进行对联平仄重字查询。
   
2,古音怎么来记忆?有窍门吗?
答:首先多读,多记,还有在查询古音的时候,觉得自己记错的,就加强记一下,入声字缅甸哥已传入群共享,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窍门在练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5: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横箫彻月 于 2012-2-26 20:29 编辑

出句:二月迎春花正旺【梨花飞雪】
对句:三更喜雨绿悄肥(横箫彻月)

出句:诗与梅花皆入酒【梨花飞雪】
对句:君同瑞雪共迎春(横箫彻月)

灌水:一意烟蓑撑入画【新鲜】
灌水:几声舟棹唱成诗(横箫彻月)

出句:槛外独修清境雅【试梅妆】
对句:心田广种善真纯(横箫彻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1:19 | 只看该作者
诗钟学习资料
一、诗钟的起源
二、诗钟的要点
三、钟格
四、诗钟的禁忌
五、诗钟的创作方法
六、诗钟的赏析
一、诗钟的起源
诗钟起源于何时,史料阙如。相传宋代苏氏父子曾以“冷香”为题咏作诗钟,内有苏小妹的“叫月杜鹃啼血冷,宿花蝴蝶梦魂香”句,事见载历代轶闻琐事的《坚瓠集》(清初文学家褚人获撰)。然史无苏小妹其人,故是说不足信。
述天文、地纪、人事、物理,兼记时事得失,特别论及元代故事颇为详核的《草木子》  (明代叶子奇著)一书载:元至正间,程雪楼为福建道廉访使,任满离闽时,民有献箭旗者以百数。内一联云:“闽中有雪方为贵,天下无楼如此高。”嵌公名字“雪楼”于第四唱。可见在元代,闽人己善为“诗钟”了。
诗钟正式见诸文字记载的有莫友堂的《屏麓草堂诗话》、李家瑞的《停云阁诗话》、黄理堂的《雪鸿初集》和施鸿保的《闽杂记》等书。
《屏麓草堂诗话》成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记述作者的先师林雨田的一联碎锦格的诗钟“老鼠过街”。联云:“风摇老树啼鸦舅,雨过香街卖鼠姑”。可见在嘉庆间,闽塾己盛行诗钟。
《停云阁诗话》成书于咸丰五年(1855年),书中收录了林光天的诗钟,如分咏“卖汤丸·破伞”钟联:“重叠碗声喧夜市,零星雨点落春衫。”林光天是嘉庆十二年(1807年)副举人。
《雪鸿初集》成书于光绪七年(1881年),刊录林则徐在家乡里居时的诗钟吟作。嵌“窗夜”一唱云:“窗虚权借月栖榻,夜静猛闻风打门。”嵌“陈人”一唱云:“陈迹浑如牛转磨,人情几见雀衔环。”林则徐系嘉庆进土。

从上引三书的记载,可证诗钟之活动在嘉庆间已盛行于闽中了。诗钟,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辞赋的馀韵,已成为闽文化的骄傲。
至于施鸿保的《闽杂记》,记述了作者于道光廿五年来闽十数年间的所见所闻。咸丰六年(1856年)是书初成,次年又追忆补续,全书完成于咸丰八年(1858年)。卷八专列“嵌字偶句”和“分曹偶句”二章,对闽之诗钟做了详尽的记述。最可贵还提及广东已先有诗钟,但语焉不详。
时下比较认同的观点是清朝嘉庆年间福州人所创,兴起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初名折枝,是文人的一种寓锻炼敏捷才思于竞争(比赛)的一种游戏。游戏中,不限人数,但限时限字。通常有人出题,有人记录。出题后,在“考场”内放一个金属盘子,里面点一炷香,接近香的下端用线系一枚铜钱,香烧至线上时,线断钱落,金属盘上一声响,好象钟鸣一样,催大家交卷,这便是“诗钟”得名的由来。清人徐兆丰《风月谈余录》中说得很清楚:“构思时以寸香系缕上,缀以钱,下承盂。火焚缕断,钱落盂响,虽佳卷亦不录,故名诗钟云。”张西厢《闲话诗钟》云:“昔人敲钟,规律极严,拈题时,缀钱于缕,焚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钱落盘鸣,以为构思之限,故名「诗钟」,即刻烛击钵之遗意也。”刊行于光绪年间的《惠园诗钟录》一书,其跋云:“诗钟之名,初不详其所昉,相传闽人好为之,以两题分咏,号曰织锦。汉军赵小鲁直刺始铸钟,网寸香杵端,香烬杵落,句不成者罚,殆诗钟之所由名欤?”赵小鲁,生平未详;直刺大概是直隶知州之美称。清顾炎武《日知录》:“隋以后刺史,犹今之知府及直隶知州也。”假如没有更新的资料出现,看来诗钟名称的创始人,就是这位赵知州了。


清朝后期和民国初年,诗钟非常盛行。并一直影响到民国初期。全国林立的诗钟社也多以闽人为主,特别是有闽人相聚的地方为甚。较大的吟社有“吟秋诗社”,道光年问为福州人士所创立。“荔香吟社”也是道光间由福州人士曾光澄等在北京发起成立的。光绪间,由福州人士陈宝琛、严复、张元奇等在北京组织联吟诗钟的“灯社”。由福州人士发起组织的诗钟社,在广州有“与社”、在上海有“江南吟社”、在南京有“滨社”、“法社”,在苏州有“折枝吟社”、“寒山社”,在常州有“鲸华社”,甚至在台湾也有唐景崧组织的诗钟社,闽省各地的诗钟吟社更是比比皆是。诗钟社的创建和活动,使许多诗钟联吟得以结集刊布,广为流传。同治间,沈葆桢创船政于福州马尾,常集幕僚拈题分韵,限时鏖战,留下《船司雅集录》。光绪间,唐景崧、邱逢甲等人在台湾创诗钟吟社,亦有《诗畸》传世。南京也有陈燮嘉编撰的《围炉集》问世。我国第一位《茶花女》的中文译者、诗人林纾(字琴南),在家乡发起组织“冷红吟局”,集友征对诗钟。两湖总督张之洞常与幕友清流,以吟作诗钟比才斗捷为乐事。民国初年,在北京,以经营字画古董琉璃厂的儒商们,也常利用节庆,公开命题,征求诗钟。参与维新变法的梁启超曾在京师三贝子花园,宴集二百馀名清客,竞作诗钟。末代皇帝的帝师陈宝琛亦是吟唱诗钟的大笔手。闽南一带的诗钟结社亦甚多,举其大者,厦门有“剑社”、“补余吟社”、“石社”,漳州有“谈何容易社”、“武安吟社”,且有《谈何容易社征诗汇刊》和《武安吟社征诗初集》面世。



各地的诗钟吟集也为数不少,主要有北京“灯社” 的《灯社吟卷》三集和《兰吟》,成都的《仿建除体诗》,苏州的《百衲琴》、《洁园诗钟》等,可惜流传不广,知之不多。而有更多吟集,或散或失,已不可求。



诗钟在初创时期注重典实,取其博雅。清末已趋白描,取其才性。其后更有闽粤派之分,闽重学问,粤求学识,各有千秋。



张西厢《闲话诗钟》云:钟虽小品,惊天地,泣鬼神,征夫怨妇之思,怀乡忧国之感,均可流露于寥寥十四字中,变化无穷,奥妙莫测,固属雕虫小技,亦洋洋乎大观,或谓此中兴味,胜诗十倍,经验之语也。可见当时文人雅士对诗钟的倍加推崇。


但由于诗钟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的难度,使诗钟的传播和普及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在盛极一时之后便逐渐衰落以至式微,特别是民国后期,白话文的出现,更是把诗钟推进谷底。


二、诗钟的要点
1、句式单一: 诗钟一般限于7言。每联诗钟仅十四个字,不得增减。
2、对仗工稳:诗钟的对仗讲究属对匀整,浑然天成。
3、平仄和谐:诗钟的平仄必须严格合律,不允许以拗句的形式出现。诗钟平仄的正格,实际上只有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然要求严格,个别地方也可变通,主要指第1、3字的位置:第1字不须论,第三第五字则必论,若不犯孤平第3字亦可不论,出比第三字可不论,对比第三平字则必论,所以诗钟的格律为:
通平通仄平平仄
通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通平平仄仄
通平通仄仄平平
注:“通”为可平可仄的意思。
尽管有“诗钟不允许拗救”的说法,但是当代有不少人(包括一些诗钟名家)使用拗句,并有佳作。关于拗句的格律,在此不做论述,有兴趣的联友可在网络上搜寻。
4、用字讲究:诗钟用字非常严格,以字字不落空,字字不能移易为佳制。例如“两空”六唱“不住猿声啼两岸;但闻人语响空山。”字字出自唐诗,字字不能移易,可称佳构。
5、扣题严格:除非是镶嵌格,诗钟不可犯题面字,不可转咏到题面之同义或近义字词上去,也不可以代替字明点题意。题目字眼虽不能点明使用,但却常以旁敲侧。


6、立意新奇: 诗钟篇幅短小,应该尽量追求新颖诗意,争取出奇制胜。张西厢《闲语诗钟》云:“诗钟固重对仗,尤重立意,无意义之诗钟,谓之「哑钟」,敲之不响,唱之无味。盖以白粉墙对黑漆板之类,决难引人入胜,粤派之弱点,即在于此。故正宗之诗钟,须有诗之声调风格,置之于诗中,则为名诗,置之于钟中,则为名钟。”例如“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若易以“鹦鹉啄残红豆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则较平实无奇矣,当年杜老,亦何曾不推敲及此乎。

7、对法讲究: 诗钟虽为诗之一联,然切忌流水对法,而对仗亦不宜假借。
8、用典均衡:如一比用典,则另一比不能不用;而且两个典故最好同时代,至少要时代相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1:20 | 只看该作者
三、钟格
关于诗钟格式,虽有多种,但不出咏物和嵌字两类。咏物又有:合咏、分咏、笼纱之正格以及合、分咏连环之别格。而嵌字格又分:一至七唱(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魁斗、蝉联、辘轳、比翼、汤网、云泥、鼎峙、晦明、碎锦、双钩、四皓、五杂、六逸、七贤、八龙、九老等格。

有资料将诗钟格作更为细化的分类:
钟格分为八大类:合咏,笼纱,晦明,分咏,分咏连环,专咏,专咏连环,嵌字。
其中嵌字格又分为:
2字正格7类: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
2字别格7类:魁斗,蝉联,比翼,流水,云泥,太极,辘轳。
3字别格3类:汤网,勾股,鼎峙。
4字别格2:双钩,睡珠。
6字别格1:竹节。
碎锦类8: 碎锦,鸿爪,四皓,五俎,六逸,七贤,八龙,九老。
另外,还有些不常见的钟格:
韵律类1:拗体。
集句类3:集句,集锦,居易。
改句类2:续句,改句(包括折腰格)。
杂体类5:四言,五言,八言,骈体,散文(包括流水碎和押尾格)。
其它类3:虚词,方言,钟谜。
其中有些格式已不为当今诗钟所用或所常用,故又称之另格。

现就常用诗钟格式分述如下:
(一)合咏格
即将题意表现于钟联中,以不犯题字为原则。亦有例外者,并得随意加以某种限制,例如:花落知多少:合咏,不犯题字
绣坏料添红一片
锦茵应减绿三分

凄凉墙外飘难数
狼藉阶前扫几回

“冒雨登高台敲诗钟”可犯题字
登台不避单衣湿
限格惟求两句工

“李白” 限用“毛”字
天姥梦游腰脚健
夜郎流放鬓毛苍

“砚” 禁用“纸笔墨池石水花磨端歙”十字
一夜案头梅欲入
十年窗下铁为穿

(二)分咏格
即分咏事物也,以不犯题字为合格,例如
岳飞、虎:分咏
画尔不成翻类犬
字之曰举并称鹏

笔、邮票:分咏
万国花封元首相
五云草判黑头公

“燕 昨夜”
何处楼台寻旧主
谁家笙管扰清眠

“船 胞衣”
帆如秋叶来天上
人似春蚕卧茧中

“竹夫人 闰六月”
春冬不入三千队
秋夏平分十五天

(三)笼纱格
即将题字暗藏于钟联中,隐约如见,呼之欲出,两样事物,例如
左易:笼纱格
牙因知味承恩幸
思未能言擅赋才

“本/崔”
辟佛我思修作论
登楼人仰颢题诗

“重/四”
传说凤哺文王乳
史载象耕舜帝瞳

“春/天”
嫣红姹紫终归是
美景良辰可奈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1:20 | 只看该作者
(四)嵌字格
1、凤顶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一字,所谓「一唱」也,例如
人鸟:一唱
人凭赤血羸犹健
鸟到青云倦亦飞
2、燕颔格 即将两题字分崁于每句之第二字,所谓二唱也,例如
醉吟:二唱
臣醉酒能倾一石
客吟诗已载三车

3、鸢肩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三字。所谓三唱也。例如
红豆:三唱
灯光豆灺劳人草
楼影红飞思妇花

4、蜂腰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四字。所谓四唱也,例如
元旦:四唱
千军待旦传刁斗
万国朝元拜冕旒

5、鹤膝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五字。所谓五唱也。例如
重、九:五唱
要为卷土重来计
谁赞勤王九合功

6、凫胫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六字。所谓六唱也。例如
意、飞:六唱
斜阳六伐鸦飞乱
明月孤山鹤意痴

7、雁足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每句之第七字。所谓七唱也。例如
鹤梅:七唱
隐现云端千岁鹤
横斜竹外一枝梅

8、魁斗格 即将两题字任意分嵌于第一字及第十四字。例如
黄花:魁斗格
花门积雪千山白
大漠飞沙一月黄



9、蝉联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第七字及第八宇。例如



蝉唱:蝉联格



花落后庭商女唱



蝉鸣西陆楚囚吟






10、辘轳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第一字及第九字。或第三字及第九字,以此类推。例如



莲露:辘轳格



乍垂莲瓣移香步



微露瓠犀发妙香






11、比翼格 即将两题字任意对嵌于钟联中。等于一唱至七唱。例如



散书:比翼格



杜房并驾中书省



金宋相持大散关






12、汤网格 即将三个题字。任意分嵌于两句之首末。而成网开一面之局。例如



天、安、云:汤网格



天末楼台横北固



云中城阙望西安






13、云泥格 即将题字分嵌于两句中。但不得相对。例如



云泥:云泥格



青云直上鹏程路



华屋偏多燕垒泥






14、晦明格 即一句明点题字?一句暗写题字。一字以“笼纱格”法为之,另一字随意嵌入另一句中。相当于一句嵌字格,一句笼纱格。两样事物。例如



红豆:晦明格



双肿如豆讥文士



一口含樱画美人







“银 甲”



金银双阙仙人府




桃李三朝贡士科






“红 豆”



红藕湾深双桨可




黄茅店小一灯如
一灯如豆






但愿红颜终不老




须知此物最相思






“酒 花”



阶前举杯邀月饮
酒字呼之欲出



蓠边信步赏花天





携酒与鱼游赤壁




随蜂伴蝶赏东篱
暗示菊花






15、鼎峙格 即将三个题字分嵌于第一字第七字第十一字。或分嵌于第四字第八字第十四字。而成鼎峙之格。例如



天中节:鼎峙格



穷阴杀节霜铺地



中夜清寒月满天






16、碎锦格 亦称鸿爪格 ,俗称天女散花。即将题字。分崁于钟联中。不得相连。例如



张陈:碎锦格



满几陈编三寸烛



半肩行李一张琴






17、双钩格 即将四个题字。对嵌于钟联中。例如



南北高丽:双钩格



丽水逆流环陇北



高邮名县着淮南






18、四皓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不得相连。例如



海角钟声



海城画角严兵卫



山阁诗钟集友声






19、五杂俎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不得相连。例如



清泉石上流



溪边瘦石多清籁



岩上飞泉少浊流






20、六逸格 碎锦格之一种。惟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杏花春雨江南:得连二字。



雨后寻春桃叶渡



江南沽酒杏花村






21、七贤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发无可白方为老:得连二字。



无眠可到东方白



有发都为老境苍






22、八龙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得连三字。



小桥画舫摇明月



华屋芳林度碧阴






23、九老格 碎锦格之一种。题字可以相连。例如



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得连四字。



水流孤塞千声雁



村绕寒林万点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1:2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诗钟其它格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相关资料或以后有机会和大家交流。


(1)
分咏连环格:分咏两样事物,若嵌字,多限制唱位等。两样事物。
“丹青 丑女” 嵌“山黛” 限第四唱
画里云山妨小末
镜中眉黛胜无盐

“教馆 考卷”嵌“笔生花” 限用“鸿爪格”
笔墨生涯聊卒岁
文章花样且趋时
(2)专吟连环格:专咏,同时又限定嵌字的唱位等。一样事物。
“燕” 嵌“灯”
华灯照舞昭阳殿
残碣留题海叟庵

“思妇”嵌“斜锁” 限第二唱
横斜钗影松云髻
牢锁春心紧指环

“辋川怀古”嵌“黄白 木水” 分限第一唱和第三唱
黄叶木梢传画诀
白云水际冷诗魂

(3)太极格:回文
“续横”限第二唱
断续钟声山半雨
纵横帆影月中湖

(4)流水格:上下句意须相贯,似流水不断。
“长 薄”限第五唱
乞多天上长生药
医尽人间薄命花

(5)睡珠格:取四字,两字相联分嵌于上下句,不拘位置,平行相对即可。题字可互相调换
“野菊 寒梅”
野菊千丛经日久
寒梅一树得春先

“菊野 梅寒”
问道无时山菊野
知君有信岭梅寒

“抱月弹琴”
夜深倚月弹筝急
年暮携琴抱醉归

“垂杨 杜宇”
十里垂杨流水上
一声杜宇落花中

(6)六字别格1种:竹节格
竹节格:将六个题字分别嵌入上下句的二四六的位置上,题字须三平三仄。
“霓 裳 中 序 第 一”
连裳列第唯中垢
登序骖霓总一途

(7)拗体格:如同律诗句中孤平拗救等。

“药溪”限第七唱
幽人无事出寻药
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三五互换,出为古入声,为仄。
小鸟一声飞过溪
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三五互换,一为古入声,为仄。
(8)集句集名类3种:集句格,集锦格,居易格。
1、集句格:选用古人原句诗词,有时限唐诗。
分咏“二月十二”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碧栏干外绣帘垂 韩偓

唐诗集句分咏“庸医 八字”
新鬼烦冤旧鬼哭 杜甫
他生未卜此生休 李商隐

集句嵌字“女 花” 限第二唱
神女生涯原是梦 李商隐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2、集锦格:所谓集锦,是说两句中之字,各集同类之名词而成也。可集花名,鸟名,,戏名,书名,词牌,曲牌,电影等。但必须事先标明题意。
以花名,鸟名作集锦格:
合欢锦带红蝴蝶
比翼雪衣白鹭鸶

以曲牌,戏名作集锦格:
簇水暗香芳草渡
游园小宴浣花溪

3、居易格:将古人的名字号分别嵌入上下联句,且要求语含双关。
留病转教能去病 霍去病
驻年翻自不延年 李延年

满载一船山色去 王船山
只留万里水光浮 杨万里

(9)对或修改古诗词类2种:续句格,改句格。
1、续句格 续接前人原句
散句式
“今夜月明人尽望” 原句
悲欢离合四般心

萧郎去后无消息
“何用吹箫向碧空”

偶句式
“渔妇晓妆波作镜”
牧童午睡草为毡
才见疏星思弄弈
“更闻寒雨劝飞觞”

2、改句格(包括折腰格)
改前人诗联上下句的前四字
“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天秋”
短棹影分江月晓,远钏响彻海天秋

或留前人诗联上下句的任意六字,改其余八字。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为问楼头杨柳色,可能夫婿共春回

或留前人诗联上下句的第三第四字,改其余十字,这种改句格又叫“折腰格”。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临文最恨新涂饰,读史方知旧废兴

(10)杂体诗钟:四言,五言,八言,骈体,散文。
1、四言体
“华社诗原” 限四言,不连不对
华灯社酒
治诗论原

2、五言体
“山秋”限第一唱
山色和云淡
秋声向晚多

“石山” 限第五唱
烟霞严氏石
风雨米家山

3、八言体
分咏“放榜前一日杨太真”
桂子秋风明朝得意
梨花春雨绝代承恩

4、骈体
“分咏“王安石 须”
定功罪于平生 吕诲弹章胜似欧阳荐牍
数风流之佳话 谢家偶象何如张氏纱囊

分咏“岳武穆筋”
四字铭忠 排奸相如金之议
一筹借展 破腐儒误汉之谋

5、散文体:可分为“流水碎”和“押尾”两格,不求对偶。
#流水碎格,要求按顺序嵌入所给题字。
“在何闻歌”流水碎
灞桥秋在人何处
不忍重闻折柳歌

#押尾格:把平仄为“仄仄平”或“仄平平”的三字,连续嵌在下联的最后三字位置。
“一枝花”
万紫千红推领袖
岭梅先放一枝花

“是当年”
回首六朝金粉地
青山不改是当年

“曲江春”
好景一年君记取
杏花燕子曲江春

“去后思”
芳草经年绿
王孙去后思

(11)其它诗钟格:虚词,方言,钟谜。
1、虚字格:十四字全用虚字。
“欢 此”限第四唱
不知过此伊胡底
无以为欢可奈何

2、方言格:诗钟是从福州起步,故闽人喜以方言为题,创作诗钟。
“缠脚(裹足)乞食仔(童丐)”
丝萝系处莲双瓣
衣钵传来竹一枝

“做普渡(荐幽道场)和尚娶某(妻)”
三界斋坛喧鼓磬
两行花烛照袈裟

3、钟谜格
分咏:词牌名
明月二分魂有路 梦扬州
长堤十里柳无情 台城路

分咏:书籍名
已遣乌衣为寄信 《燕子笺》
更教红叶与通情 《韩诗外传》
四、诗钟的禁忌
1、忌哑钟:诗钟尤重立意,无意义之诗钟,谓之“哑钟”,敲之不响,唱之无味。
2、忌畸形不整:俗称“三脚蟾”、“三脚钟”,以一物对两物者,谓之,例如“风云”对“秋月”,风云为二物,而秋月则为一物。。如“去棹如飞移岸走,有山无数渡江来”句,“岸、山、江”为同一类字,“岸、江”相对甚好,但惜用“山”字,变成畸形,故曰不整。
3、忌跛脚钟:出比、对比,须凑合天然,铢两悉称,若一比堂皇,一比纤巧,一比如天,一比如井,彼此失衡,此为“跛脚钟”。
用典不可一句有典一句无典,所嵌二字尤不可一句有典一句无典。至典内必须有所嵌之字方可引用,但往往嵌字有典矣,而上下又难以足成。切忌一句用典中之字足成,一句自凑,便有强弱。傥两句难全用典中之字足成,则不如两不用而自加字;惟自加字须善于熨贴,勿著痕迹,切忌好为涂泽,转致杂凑。无论典句空句,两句情事以相类为佳;如一句政治一句游览,一句文学一句花木,便嫌不类,余可类推。然往往为嵌字所窘,恰难一类,是在造句善于牵合,于不类而求其类。
4、忌犯题字,包括同音相犯、同义异字:分咏、合咏不可犯题面字,并忌以代替字明点题意,例如“象、扇”分咏。若用大兽、交趾兽、挥羽、羽毛、一羽、裁纨等字,不啻将题字明明点出,决难得到佳句,且易失去题意。
5、忌偏离重心:伴篱望月帶锄归(咏菊),所咏对象显然是人而不是菊了。种种现象称为偏离重心。
6、忌平仄失调:(见诗钟平仄设置)
7、忌动静无别。以动对静,不能相称,诗钟谓此病为“内外科”。如“越职悔陈言事疏,好官笑剩买山钱”句,以“越”对“好”就不相称了。
8、忌虚实难称。以虚对实,虽非大错,然未可为法。如“遂非我见承平远,亦既人怜少小孤”句,“远”字虚,“孤”字实,终觉不妥。
9、忌同意相犯。虽非大病,但应尽量避免。如“星影满江将眼乱,秋声在树已心凉”句,“星、心、声”同音,应避。准此,同韵也应不得相犯。  
10、忌子母相失。排比有子母与非子母之分,它们应各自为对,否则就是子母相失。如“斑兽西还看早晚,崖州南望泣孤寒”句,“早晚”为子母排比字,而“孤寒”属非子母排比字,故不能相对。
10、忌总称别称。总称和别称应区分,各自为对。如“芳草送春无限碧,杜鹃劝客不如归”句,“芳草”是总称,“杜鹃”是别称或曰专称,例不得相对。
11、忌通用专用。词有通用与专用之分,亦不能相对。如“人海归来空有梦,白门游后怅无诗”句,以“人海”对“白门”,则是通用名词与专用名词相对了。

其它如:
1、所嵌用古人姓名,不可一句有姓,一句有名无姓,因其易于成对不能制胜。如以杜甫对昌龄,截去王字,不可也。非嵌字处尚不甚忌。
2、女名禁对男名。必不得已,如仙佛、优妓、奴婢及杂艺家事迹相类者可偶用之;或男名之典属闺阁者,亦间对女名。然究非正轨。
3、时代忌相离太远。大概春秋以上故实,对以元明便嫌太远。
4、本游戏笔墨,偶用俗书、俗事借以解颐,在所不忌。然两句亦必求相近,勿太不伦。
5、字异义同。此病不易觉察,偶然用之在所难免。如“闲似白鸥沧海客,健如黄犊少年人”句,下联“如”字若改为“于”字,即可免犯此病。
6、意同词异。此则诗中之“合掌”,应避之。如“栖寂不教投众浊,避嚣但要赏孤芳”句。
7、左右相撞。此病系同类项字在钟联中不对称排列。如“颇疑风露花前立,最爱湖山雪后看”句,出句已用“风露”,对句复用“雪”,同属天文类字,故曰左右相撞。
8、属人属物。一对钟吟,语气及动作不能一句属人,另一句属物。如“开遍山花春欲老,坐残墙月夜将阑”句,上联“开”字的对象是花,属物,下联“坐”字的对象是人,属人,故相对不妥,若改“开”为“看”,则与“坐”同属人;或改“坐”为“照”,与“开”字同属物,则妥。
9、联上联下。一对钟联的句法顺序不应相左。如“微径得从新鹿迹,寒林失却旧莺声”句,出句用倒装法,对句用直叙法,句法相左,不如改上句“得从”为“留多”,则句法相同无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横箫彻月 于 2012-3-2 09:54 编辑

五、诗钟的创作方法
诗钟话云:“凡作诗钟,熟题用生典,俗题用雅语,琢句新鲜,裁对工巧,斯为能品。最难得凌空下笔,骤观之似不切题,细按之实是此题境界,超然出人意表,此神品也。”此语道出了诗钟创作的真谛。
前面我们说过,诗钟大致可分两类:咏物诗钟、嵌字诗钟。两类诗钟的思维方式:咏物诗钟的思维方式是收敛思维,创作时不管选取哪个物象、不管从那个角度切入,最终必须收敛于所咏事物的本质特征;嵌字诗钟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表象上展示发散思维的特征,从嵌字出发展开想像,具体为:嵌字——中心词——钟句,从联意上看,更应该从嵌字出发赋予诗钟以新奇的意境。
咏物诗钟可从以下例句中加以体会:
分咏“苏轼?印”:
自古曾传龟负字
惟君能解墨磨人

分咏“阮籍?重阳”:
且将青眼怜佳士
莫遣黄花笑逐臣

合咏:“花落知多少”:
凄凉墙外飘难数
狼藉阶前扫几回

嵌字诗钟可以从以下例句中加以体会:
断江三唱:
可怜断雁无消息
不及江潮有去来

田月四唱:
薄宦无田何日返
故人如月几时圆

皋马五唱:
金玦心伤皋氏宅
玉环魂断马嵬坡

雪如六唱:
湖上残山松雪老
江南春雨六如归

落来七唱:
山雨欲随岩翠落
天风直送海涛来

诗钟的创作要点,从立意到文词,形成了多方面的要求。忽略了其中某一方面,作品就会出现不足。大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偶两句的意义和词义不要离得太近,尤其要避免同义词相对。以“吟至酣时形每放;歌于欢处态如狂”为例,“形”与“态”、“狂”与“放”都离得很近,两句的意义也接近。
再以“诗词精妙多豪放;歌曲清新每激昂”为例,“多”与“每”都表示次数不少;“豪放”与“激昂”都反映精神状态向上。象这样离得越近,对偶的内容就越少,而内容应是以多为胜的。所以,《文心雕龙》提出“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历代诗话》“韵语阳秋”卷一中说:“律诗中间对联,两句意甚远,而中实潜贯者,最为高作。”
第二、分咏和合咏作品,一定要紧紧围绕所咏对象,绘形传神;如需以“绿叶”衬“红花”,则要主次分明,避免主次并列、主次易位。以“朝闻鸟语海边赤(咏日出)”为例,因为“鸟语”与“海边赤”没有主从、因果关系,所以二者处于并列地位。再以“且看江花红胜火(咏日出)”为例,重点是咏了江花而不是日出。再以“伴篱望月带锄归(咏菊)”为例,所咏对象显然是人而不是菊了。这种现象可称之为偏离重心,其原因虽与安排对仗有关,但需努力避免之。
第三、分咏和合咏作品,更要避免犯题面。现在,直接犯题面的现象很少见了,但是,以代名、别名、代称犯题而的还有。如以金乌咏日、以黄花咏菊、以阳咏日的不少。解决这个问题,除多看、多体验、多积累以外,查阅古人近人的诗作也很必要。细品以下钟句,应可给我们一些启迪。
坐看旰谷浮金晕(苏轼咏日出)
水中天际一时红(韩仆咏日出)
三径芳根自不群(陈德武咏菊)
宁可抱香枝上老(朱淑真咏菊)


诗钟的创作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白描法:古人名句,多用常语而不用典,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语虽浅近,意则深长,这就是白描法。一定要注意立意高古、用语新奇,否则容易成为哑钟。例如:
分咏“风筝·井”:
吹嘘便得三霄路
坐守徒窥一角天

白描法可分为直述法和推述法:
1、直述法:
《凉棚·申报》分咏
作者张之洞。见于易顺鼎《诗钟说梦》(1913年版)
阴阳舒卷长绳里
欧亚纵横乱纸中
这是用白描笔法抓住题目中事物的特征写成的。旧时凉棚是遮盖在院中按天气阴晴用长绳舒卷顶一的。《申报》是中国第一份报导世界新闻的现代报纸。作者抓住二者的特点,用上“阴阳”、“欧亚”这样的大字眼,写成工整的对仗,以游戏姿态在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中找到联系,有“对”,有“联”成为佳作。所用的是传统文学中“夸张”的修辞技巧。

《西湖·菊》分咏
作者吴味雪。见于杨文继《七竹折枝摭谈》(1994年版)
大梦山前流水碧
重阳节后落英黄
用白描笔法抓住题中事物的地域、节令特征写成。大梦山是福州西湖旁的山,此作像是即景即时写出的诗联,对仗工整而自然。
2、、推述法
《除夕·新嫁娘》分咏
作者他他拉·志润。见于《榆社诗钟》(1890年版)
一岁光阴今夜尽
十分春意昨宵知
此作也是用白描笔法写成。由于题目中要求写的事物稍微抽象,因而按事理推述。“一岁光阴”和“十分春意”都是偏正结构的词组,是精美的宽对。

《风筝·井》分咏
作者秦云。见于《百衲琴》诗钟集(1886年成书)
吹嘘便得三霄路
坐守徒窥一角天
按情理推述出题中事物,并另含寓意。上联是白描写法,“吹嘘”和“三霄”都语意双关;下联化用了“坐井观天”的成语。“吹虚”对“坐守”,“三霄”对“一角”都是宽对,却鲜明地写出人们的行为不同,命运迥异,是精美的宽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1:25 | 只看该作者
二、用比喻切题法
《船·胎衣》分咏
原作者纪慧庵作于鹊华行馆钟聚(1864年)经赵国华修改而成。见于吴恭亨《对联话》(1921年版)
帆如秋叶来天上
人似春蚕卧茧中
此作用上两种比喻。先是“借喻”,以“帆”代船,以“人”代胎儿。然后全句用明喻。“帆”和“人”是此比喻句的主体,“如”和“似”是“喻词”。“秋叶”和“春蚕”是用来比喻“帆”
和“人”的,是比喻的“喻体”在比喻修辞中起主要作用。“来天上”和“卧茧中”是进一步修饰、说明“喻体”的。现在有的修辞学学者称之为“喻释”。在诗钟的写作中,“喻释”很重要。此作把比喻句的这些成分逐一对应下来显得很和顺。作品的灵气所在是以“秋叶”对“春蚕”。以“秋叶”比喻船,把上联写得很生动,意境高远。以“春蚕”喻人,把本来很难写的“胎衣”很文雅地表现出来。诗钟作品用比喻,多半是为了便于切题咏作。
三、化用典故、名句法
在诗文写作中用典应该说是一种比喻修辞的方法。在分咏体写作中使用知名的典故、名句、成语、熟语主要是为了便于切题咏作。使用名句、成语、熟语有时是起修辞作用,更多的情况是借用其中字词以便靠近题目写作。
《项羽·二乔》分咏
作者陈莪,见于《燕山钟韵》第二期(1999年)
铜雀台中芳迹渺
乌江岸畔霸图空
化用两个人们熟悉的典故写成。“乌江”是两个字的专有名词,加上一个“岸”字用来对“铜雀台”,是一个变通写法,读起来很顺适,我看可以接受这样的宽对。“芳迹”与“
霸图”相对,做到虚实相当。关键在于选用“迹”、“图”二字。福建钟友最擅长这种功夫。

《香港·老虎》分咏
作者吴寿松。录自1997年北京诗钟咏作
赤日重光干诺道
威风尽扫景阳岗
用武松打虎的典故写出下联,切合题目达到不可移易的程度。“赤日重光”与“威风尽扫”自然成对,有如天成。“干诺道”是香港的一条知名街道名称。

《无酒·石崇》分咏,作者张伯驹。见于《春游社琐谈》(1998年版)
纵使有花兼有月
只能谋富不谋身
集李商隐和吕岩的诗句,上联的切题,引而不发,让读者自己认同。下联完全切合石崇的身世。集句是凑合前人的诗句,往往是两联之间关联不够。此作上下联句式一致,相对的词和字,结构和词性相同,两句的句意也都有表示某种不完美的感觉,也算有相近之处。

《帆·杜牧》分咏
作者易顺鼎。见于《吴社诗钟》(1886年成书)
三千殿脚春风锦
廿四桥头夜月箫
上联写锦帆,用隋火易帝开运河用妙龄少女为行船拉纟牵的典故(史称殿脚女)。下联化用杜牧咏扬州的名作《寄韩绰》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成的。此作切题很勉强,重在“殿脚”、“桥头”等逐字相对,借以拉近两句关系,以此种游戏笔墨取乐。以前诗钟写作中有这样的一派,仅举此为例。

《云·雨》分咏
作者吴爝光。见于《燕山钟韵》第十九期(2003年)
无心出岫成苍狗
有意随风润绿苗
咏作《云·雨》,很多作者化用陶渊明的“云出岫而无心”和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此作写得最洗练。以“出岫”与“随风”相对,加上前后的衬托,不但咏出主题并且如表心志。

《台灯·猪》分咏
作者冯再兴。见于《诗钟报》第四期(1995年)
插葱自古强装象
伏案如今胜聚萤
此作是引歇后语和典故写成的。“猪鼻子插葱——装象”是讽剌好装模作势的人。下联用了古人囊萤读书的故事。
以此作为例,可以看到在诗钟写作中用典有两种情况。一种与一般诗文的用典相同,所起的是比喻修辞的作用。如以囊萤夜读比喻在台灯下伏案读书。另一种是为了便于切题咏作,引“猪鼻子插葱”的歇后语,只是为了切合题目中的“猪”字。这是一种独特的用典方法,常见于诗钟和谜语的写作。
四、多运用反对、旁对
《文心雕龙》曰:“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反对者,理殊趣合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刘熙载也说:“绝句体每首只有四句,容量很少,难以尽情抒写,这就需要有一种‘妙用’,要取径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以上论述亦适用于诗钟。在《雪鸿初集》中,反对的例子如:上下联一往一返:
移篷拟向明湖泛;策杖曾从日观归(《明·日》五唱)

一晴一雨:
明月楼台秋似水;落花庭院雨如烟(《秋·雨》五唱)

一有一无:
疑无路入危峰隔;别有天开曲径通(《路·天》三唱)

一水一陆,或一高一下:
霜凌老树头皆秃;月上横塘水更明(《头·水》五唱)
等等。

旁对的例子如:上下联一见一闻:
菊残篱下金无色;竹折阶前雪有声(《金·雪》五唱)
夹岸泉声穿石出;隔江云影挟山来(《石·山》六唱)

一天一地:
潮生远岸平无际;云互寒天影不流(《平·影》五唱)

一人一我:
我亦爱莲尘不染;人能如菊淡何妨(《尘·淡》五唱)
等等。
以上这些反对和旁对的例子,都是通过语境和视角的转换和对比,来取得上下联浑然一体、珠圆玉润的效果,而达到活泼隽永、含蓄天成的境界。
六、诗钟的赏析
诗钟的赏析,可以从平仄的设置;对仗的工稳;风格的体现;钟意的表达等几个方面来品评。这就要求欣赏者除具备较好的诗钟知识外,还须具备对古典文学的欣赏有着深厚的功底,非常人所能及。
张西厢《闲话诗钟》云:评选诗钟,为一难事,见仁见智,各有不同,惟古人名句,传诵至今,犹众囗同声,盖文艺自有其客观之优点,绝非成见或感情所能左右也。尝读唐司空图所列《诗品》二十四种,见地极高,可作诗钟评选之标准,即雄浑第一、冲淡第二、沉着第三、高古第四、纤秾第五、典雅第六、洗炼第七、劲健第八、绮丽第九、自然第十、含蓄第十一、豪放第十二、精神第十三、缜密第十四、疏野第十五、清奇第十六、委曲第十七、实境第十八、悲慨第十九、形容第二十、超诣第二十一、飘逸第二十二、旷达第二十三、流动第二十四,当然这是从钟意的品评方面来说的。
以下是几则钟评:
传为林则徐所作的《窗·夜》一唱:
窗虚权借月栖榻
夜静猛闻风打门
“窗”“夜”是不好用来直接相对的,组成“窗虚”“夜静”两个写环境的词,就可以据以成联了。根据题字组成的词在诗钟写作中称为“眼字”。现在这一对眼字都是陈述式结构的合成词,上下句的谓语都是连动式,于是成为一联工对。所练的技巧不仅可以用于作诗作联,对于写骈文、散文也都十分有益。对联和诗钟都有集前人诗句的写法。前人的七言律句拿过来就能用,说明从格律上来说,它们本来就是一家。

分咏《苏东坡、燕子》:
七月黄州游赤壁
六朝朱户伴乌衣
上句说的是苏东坡壬戌七月游赤壁的事,下句用了六朝时燕子栖宿贵族人家的典故,不仅分别点明了题目,而且颜色、数字两两相对。

纪慧庵分咏《新嫁娘·脉》:
三日羹汤亲手作
几时肺腑对人言
出句用唐代王建《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原诗就是用谜语一样的笔法,描绘出新嫁娘。又以新嫁娘自喻,以小姑喻奖掖自己的前辈,以翁姑喻尊长,如《文心雕龙》所说"谲譬以指事",很有诙谐趣味。诗钟的出句以此诗为"言典",比喻出新嫁娘,还带来原诗的韵味。对句是描绘出"脉"的特点,又拟人化与出句相对,把新嫁娘这一人物引来,喻指她处于人地生疏境况的心态,充分运用了谐隐的技巧,寥寥十四字写出有风情的诗联。

唐景崧所写的分咏《眉·偷鸡》:
手无缚力难为贼
尖有愁痕易动人
是用"手无缚鸡之力"成语中的"手"与"眉尖"同为人体词相对,以此为连结点,在铺展中又使用"有""无"、"难""易"等同类的以及邻类的词相对,令人感到所咏的两种事物似有关联。诗钟是把传统文学中偶尔一见的写法,推广了,体式化了。
分咏“竹夫人闰六月”
春冬不入三千队
秋夏平分十五天
闰六月这题目难度很大,一般人往往会顾此失彼,写了六月,丢了闰字,着重于闰,又忽略了六月,作者毕竟是高手,抓住了闰六月是夏秋间多出来的三十天,理应半夏半秋,竹夫人(扇)又是夏秋用品,冬春必然打入冷宫,短短十四字,把春夏秋冬都占全了,且还有四个数目字,两两平仄相对,靠“平分”和“不入”几个字,把前后有机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实属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主题
9

221

帖子

0

精华

49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629
经验
5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9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1:27 | 只看该作者
对联三十六忌(转帖)(一)动  机
  1、忌无决心、无恒心。对联是文学,不是“笔墨游戏”,而是“做学问”,社会功能极广极大。三日打鱼两天晒网不行,须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并非要放弃或削弱本职工作(指在岗和寻觅生活者),意指经常妙巧地抓紧安排“读、想、练”。想学不想学,不想学又想学的动机难以成功。
  2、忌贪快。决心很大,追求“快”,恨不得“一举成名天下知”,世间哪有那么“便宜事”。从小学到大学,要十多年;从懂得做对联到出佳作,绝非朝夕工夫,短得要两三载,此亦“恒”也。别被吓住,朝夕能出精品,这就在于个人基础。
  3、忌贪长厌短。对联一般宜短而精,一味认为“长联易得出名”,非高手反而弄巧成拙。因为长联易犯“重字”,内部结构对应关系等复杂较难匹配。
  4、忌贪奇贪异。实用对联作法尚未过关,便去搞巧、奇、怪之类的对联,则会失去重心。
  5、忌贪多。懂得对联基础知识后,就年产对联几百甚至千余副,欲以“高产”称著,或者赶时间,急于出集子,操之过急。正确的方向是“少而精,精后多”。
  6、忌骄。发表几副或一些作品,或得过一两次小奖(一指地区不广,二指含金量不足),便不想钻读报刊上的好作品(包括理论等),守株待兔无益。“功夫到家”这个话实难结论,在甲次征联获甲等奖,乙次不一定获奖,总有间破的。
(二)句  式
  7、忌句子长短不一。古传有这种例子,如“红颜配老翁,妙;知己成佳偶,堪欢。”这不是“对联”。有的联书收入它,贻误初学知多少?!
  8、忌节奏不相称(注意“假对”例外)。如某书中:“掌握/科学/创/大业;黄土/育出/金和玉”,除了缺乏对联味,上句是二二一二式,下句是二二三式,属对不成。
  9、忌把律诗对偶句式与非律诗对偶混谈。律诗对偶句式是固定的,有二二三(或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两种节奏(音步)。非律诗句式,每个节奏的字数不能固定,以词、词组语意而定。总之,音步必在同一“点”上,如周恩来一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
  于/无字句处/读书。
(三)音  韵
  10、忌音步平仄不协。对联基本原理——音韵(或叫声律)方面,是要讲平仄对仗的:
  本句之中,第一音步用平,第二音步必仄,第三音步又要回复用平……叫平仄相间(或交替)。
  对句之间,第一音步必仄,第二音步必平,第三音步必须用仄声……叫平仄相对(或相反)。
  此说既适应律诗对偶句式,也适应非律诗对偶句式。例如我的“祖国颂”百佳联:
  日出(●)东方(○)九万里(●)就无(○)哪个(●)重谈(○)冷;
  斗悬(○)北国(●)两半球(○)难得(●)有人(○)不道(●)明。
  不过律诗对偶型,句子的平仄要求严谨些,仄起句子(指上联)要避拗句,平收句子(指下联)要避孤平。犯了“拗、孤”要补救,因而要正确理解古传的“一三五不论”。如果你听某些人“不要提拗句、孤平”的说法,那就对于律诗对偶格律型和非律诗对偶格律型混淆不清,你上当了。例如:“金盾杯”全国征联赛有个出句:
  金盾耀金辉,题词五载千军奋;
  五、七句子都是律诗句式,平仄严谨。获奖的对句中有:
  警威凭警德,造福一方百姓安。(一等奖)
  从句脚“德对辉”来看,是古声,因“德”在今声中为“平”,那么七言句的“一”古乃仄声,便犯了孤平。如以今声论,不是孤平,但“德、辉”乃平对平,亦失律。终于留下遗憾,不能忽视。
  11、忌同声(同调)落脚。上下联尾不能平对平、仄对仄。应“仄起平收”。古有个别例子,不能视为合理的平仄格式。
  12、忌三平尾。这是专指律诗对偶型而言的,三连平影响音韵铿锵;三仄尾在遣词无法解决时可不避,因为仄调有上去入,(今声有上去两种),它们本身有高低升降之别,不可能同为去声(或上声)。
  13、忌长联句脚平仄乱阵。通常是保持“马蹄格”形式,也可同字连脚(这是押韵式的一种),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以及某些排偶自对等有规律的形式。不宜把句脚搞得时而平对平、时而平对仄、时而仄对仄。米汤煮芋子,糊糊呷呷乏味。
  14、忌邻音字安排不当。并非禁止使用,安排不当念起来拗口,有些像绕口令,则欠韵味。
  15、忌不突出读音重点。对联虽与诗词不同体裁,但同属音韵文学这一范畴。虚词宜少用,音节上恰到好处时,选择音节响亮的词(开口呼的词),配合平仄安排,一念朗朗上口,更臻协调风趣和色彩。
  所以,只保持“上仄下平收尾”的宽对,而不讲究以上音韵常识的作品,除少数意境出奇者外,大多过不了美学关。只能说“大多”,因为对联“美”是多方面的。
(四)字  词
  16、忌同位重字。例如:“国对国,天对天”,一来同义同音,二来用楷隶书写不美观,三是缺“对象”。但有少数情形,如明代高贲亨题白鹿书院联:
  列嶂成垣,永护考亭之遗迹;
  环溪作泮,遥通泗水之真源。
  没有这个“之”,文句照样流利,实际是仿骈体形式,最好不用。
  17、忌异位重字。如当代某君一联:
  九州创空前伟业;
  万马图无量前程。
  又如郭沫若题四川风物联,异位重“风”字,亦未能幸免。
  杏花春雨杨柳轻风,酒兴汹浓春色绝;
  沫水澄波峨嵋滴翠,仙人风物此间多。
  据孙髯大观楼长联下幅,有两个“尽”字,排版都有说明,因简体关系,第二个“尽”有“亻”旁。不要盲目接受“重字无妨”的说法。
  18、忌把字词机械分类。字,不一定都是词,要靠字与字或字与词结合才能成为词,如“垃”与“圾”合成,才变为“垃圾”一词。能否独立表达语意,是字与词的分水岭。除了少数字,绝大多数字的含义不是孤立的,可以活用,一字多义,以造语的表达意义来定“词类”,遣词如果机械化,便会出现“细羽家禽砖后死”对“粗毛野兽石先生”。
  19、忌“字眼”模糊。一首诗看来平淡而其中若有“顶峰”句,则变平淡为崛奇。一副对联,如果讲究“字眼”(联珠),不论是虚是实,乃描绘意境思维形象的关键。舍此,谈不上“字眼”。例如我的“百杰”联:
  最最亲,惟共产党摧三山建国治国;
  真真好,乃红太阳泽万物裕民强民。
  “最惟真乃”四个字,是显示整个境象轮廓的画笔。删掉,既不真又无情,可以说“不成对联”。
  20、忌“不明语法成分的用词”。老是强调“汉字分类”,欠科学性。在这个前提下,我曾提出“做对联要以语法(句法)开路”的观点。明确“主谓宾定补状”六种成分各用哪些词,“主、谓、宾”对仗严一点,“定、补、状”乃附加品,对仗可以延伸(并非说它不起决定优劣的功能)。例如:
  一日/无心/出;
  群峰/不敢/高。 (泰山绝顶联)
  定主  状  谓
  做到“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主语对主语……”就是词语上的“工对”。曾有人说“心是名词,敢是动词,词类对仗不当”,谬之千里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 20:31 , Processed in 0.1020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