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210 小时
主题16
联都高级会员
- UID
- 40584
- 经验
- 915 点
- 威望
- 0 点
- 在线时间
- 21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8-19
|
本帖最后由 霓裳菲雪 于 2012-10-9 09:19 编辑
代D11-清水滴音交作业,她的网络有问题
D11-清水滴音
作业: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70分,平均每讲14分)
考试要求:
1、 每讲独立总结一个纲目,(如第一讲有三个内容,分别书以:一、二、三)。
2.、不可大段复制讲义内容,建议大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3.、完全按照讲义内容进行总结,否则视为无效试题,评阅有权扣分或者不打分。
二、对联(30分)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2、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70分,平均每讲14分)
答:
第一讲内容有
1.讲了什么是格律诗,格——格式,包括:平仄、 粘 、对、 替、 字数 、对仗、 押韵、 起承转合。
律——韵律、声律、音律
2.律诗的粘,替和对
粘:就是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粘”。反之为失粘。
对:就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这就是“对”。反之为失对。
替:就是一个句中的平仄相交替
3.水平韵;共有一百零六个韵,平声30韵,上平下平没有分别。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十七韵
第二讲内容是
1.律诗的起
起:是以首句第二个字来论的。
律诗的平起或是仄起都是由首句第二字的平仄来讲的,第二字是仄就是仄起、是平就是平起。
2.律诗的收
收:是以首句,最后一个字来论的。
律诗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就是平收,是仄就是仄收
3律诗的入韵和不入韵式
(1)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就入韵。
(2)首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就不入韵。(不入韵是因为我们学习的律诗主要是以近体诗的格式来讲的,而近体诗押平韵,入韵必须押平 韵,所以称不入韵式).
4.律诗的四种格式
(1)、平起仄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2)、仄起平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入韵式
(3)、仄起仄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4)、平起平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入韵式
第三讲内容是
1.七律常用的两种格式
(1)、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入韵有仄起有平起都必须要入韵。
2.什么是孤平
如果句式中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时,就是孤平。
例: (仄)仄平平(仄)仄平改成(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成孤平了。
(1) 拗救:律诗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凡是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叫“拗字”,拗了就必须救,我们把其称为“拗救”。例:“(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第3字一定要用仄声字,那么就要把 第5个字改为平声字。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这就可以了。这就叫孤平拗救。
(2)相救:就是用对句的字来救出句的字。
(3)七言的第三字不可将平通融为仄,那样就成了孤平句。
3 是三仄尾和什么是三平尾
在七律的句子中,如果出现了“仄仄平平仄仄仄”,或者”平平仄仄平平平“的句子,我们就叫它 三仄尾 (三平尾)。
第四讲内容是
1、关于“韵”的一些概念
格律诗要押韵,我们要求是统一押《平水韵》。“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合用,所以唐朝《切韵》实际简化版为193韵。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刘渊,在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时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2、对偶
对偶也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格。
3、七律音节的划分
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
第五讲内容是
1.什么是起承转合
【1】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就是开始
承:就是承接
转:就是转折、深入
合:就是总结
(1)、起承转合的作用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是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是扩展主题。)
转:转变的作用(转变,是紧扣主题。)
合:总结的作用(总结,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
(2)、起承转合的特点
格律诗中起承转合的特点是: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3).第一二句不对偶就叫起句
第一二句不对偶就叫起句,不能成其为联'(对偶才能叫首联)
2. 什么是赋、比、兴
赋:就是直言其事,如同我们所说的大白话。“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就是比喻。
兴:简单的说,就是触景生情。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二、对联(30分)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2、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答:是处春光沽杏酒=何时燕语啭桃诗
诗于淡处存真意=酒至酣时醉寂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