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烟袋老师不辞辛苦的连夜点评!
木槿有以下一些疑问想请教:
以下是引用木槿在2003-9-1 17:43:25的发言:
正如康师傅所言,明天就是中秋节了,联都殿试在即!为了使有实力的联友不失去参加殿试的机会,必须加快评卷速度!原则不改,评点从简,待日后补充意见,敬请理解并谅解!
1、补诗。
长安春游 王建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桃花红粉醉,江水绿波凉[/COLOR]。
每眷游春洽[/COLOR],何曾得日长。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律工意可。“凉”押韵,符合补诗要求。“恰”字用得好,“眷”字独用不多见,似不如“念”、“恋”自然些。
此联得15分。
2、化诗。
仙踪何处?无缘松下盘膝弈;
野趣几重?着意山中极目寻。(今音)
意尚可。对仗还算工稳。以今音论平仄,声律基本合,上联平声字少了些,下联尾句亦然,虽不是大问题,应该尽量避免。
此联得14分。
仙踪何处?无缘松下盘膝弈;
○○○● ○○○●○○●
野趣几重?着意山中极目寻。
●●●○ ○●○○○●○
这一标出来才发现句尾平仄大有问题,汗死……
但是老师所说的“上联平声字少了些,下联尾句亦然”是说呢?木槿倒觉得平声字似乎太多了……(又汗……[em02])
3、化文。
缘为何物?弄人有处还无处。
情却怎堪?随尔来时更去时。
合声律,个别地方对仗宽了些。上下联尾句写得还不错,首句却随意了些。
此联得13分。
4、自撰成联两副。
胸韫千金,如斯抱负;
笔耕斗米,实在生活。(今音)
声律合,对仗基本工稳。“千金”所指不明,费解,“笔耕斗米”不通顺。
此联得11分。
关于“千金”,木槿本意是借“书中自有黄金屋”来表示想多读书,读好书的心愿,看来是失败的[em02]。至于“笔耕斗米”,“笔耕”指依靠抄写或写文章过活,“斗米”则来自“五斗米”,比喻微薄的俸祿/薪酬。由于两个词中的“耕”和“米”有一点微妙的关系,所以木槿试图将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不知老师觉得有何不妥?
采菊东篱,还惹金风满袖;
移兰暖室,自拥清馥盈怀。
“菊”为古仄今平,因此可以断定此联以古声论平仄,但是下联尾句“拥”字亦是古仄今平,不合声律,其他合律。意方面,上联好于下联,“移兰暖室”与“采菊东篱”无论是立意上还是表述上,都不在一个层次上,“暖”字用得尤其不好。
此联得12分。
“移兰暖室”实在是化自《兰花草》歌词:“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采菊东篱”一出陶翁之手,经过后人的引申渲染,其“层次”已经太高?让人已经无法再简单的从低一点,浅一点的“层次”去理解?木槿对于诗词是连“半”吊子也够不上的,化用该句,纯粹因为喜欢大自然,田园生活,莳花弄草。这样似乎亵渎了原诗的“高层次”?那么请原谅木槿将出句降低,为的是配合对句。
“拥”字平仄,实在是木槿疏忽大意,谢谢老师的指正。
(篡改考卷……[em02])
OK,麻烦老师点评!
总得分为65分。恭喜木槿联友!顺利通过会试,晋升为“联都进士”,威望值为+3,享受联都贵宾待遇。并祝愿你在联都甲科殿试中取得佳绩!
周大烟袋
2003、09、11 凌晨
顺祝:中秋愉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11 11:15:0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