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剥皮诗 承望海兄高看,委托我点评本版《剥皮诗大赛》。剥皮诗虽乃小技,古今乐此者甚众,也曾出现不少颇有影响的作品。然对剥皮诗的探讨,历来甚少,也无定言。现仅以本人阅历所及,稍作搜罗,对剥皮诗作一简介,以飧同好。
剥皮诗之名 剥皮诗,是将古诗名篇进行改动,翻新而出,表现与原诗不同的主题与内容,并以幽默、讥讽、雅谑见长。
剥皮诗,为异体诗(或曰杂体诗)之一。也称仿拟诗、依仿诗、戏仿诗、套改诗等。其名出处似无可考。但因该诗体以幽默诙谐见称,故各名称中以“剥皮诗”之名流传最广。
剥皮诗有说起源于唐代李白。传因有崔颢《黄鹤楼》诗,李白登楼不敢复题,后仿其作《凤凰台》,是为剥皮诗之滥觞,然我以为,李白此诗虽有模仿痕迹,但仅仿其章法意境,原创成分更显,并无明显“套改、剥皮”成分,甚至连句法也不相类,似可归为模仿一类,而非剥皮。
剥皮诗唐时已见,宋代渐多,清代更为流行,至今仍源源不绝。
剥皮诗之特征 那么,什么才是剥皮诗的特征呢?我暂将其归为三条:
第一, 以名篇为剥皮母本
剥皮诗之母本,一般为流传甚广之历代名篇,使人一见,立刻会心,以不用例附原作为上品。如: 《鸦片馆》(清-佚名) 葡萄洋酒夜光杯,欲饮琵琶榻上催。 醉卧烟床君莫笑,古来烟客几人回。 不用提示,读者自晓该诗剥自唐王翰《凉州词》。
第二,剥皮诗之主题与原诗相去甚远 原诗自有主题,然剥皮诗若与原诗主题相同相近,则无甚趣味,故应与原诗主题越远越好。如 《惧内即景》(清-佚名): 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 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 原诗言春天景致及童心萌发之欢快心情,剥皮后主题改为丈夫因为惧内而床前下跪,与原诗毫无瓜葛,另翻新意,可谓上品。
毛泽东少年去县就读,有剥皮一诗言志,诗曰: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 此诗剥自日本名僧月性(明治时代)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誓不还。 埋骨何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两诗意境相近,虽略有新意,然剥皮效果未佳。
第三, 剥皮诗以幽默讥讽为上 剥皮诗,虽说是旧瓶装新酒,借他人名篇抒自己胸臆。但其仍属文字游戏,故其内容当以幽默讥讽为佳,惟其如此,才能令人会心于剥皮之趣味。如上举《惧内即景》。 当然,剥皮诗并不排斥严肃庄重的主题,即便如此,若能于严肃中暗含雅噱,更增诗味。如: 朱元璋剥黄巢菊花诗: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满身披上黄金甲。 虽然都是表达同样的叱咤风云的豪迈,主题相类,但此诗比原诗多了些自嘲,更见趣味。因朱曾剃度为僧,故说身披黄金甲(和尚着黄色僧袍)。
剥皮诗之创作手法
关于剥皮诗之创作手法,并无定论。但有一个原则,即必须保存原诗的基本要素,令人一见便能会心。至于具体手法,并无成见,此仅就我所见稍作归纳如下,仅供参考:
1、 换字 将原诗句换几个字词,韵字不换,以保持原诗基本要素。但总体所换字数以不超过原诗三分之一为佳,如: 陈毅《题山川跃马图》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有中华儿女在,不教倭寇度茅山。 2、 换字换韵 不但换句中字词,也换韵字。但需掌握换韵后原诗仍能识别。如: 郭沫若《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诗意改为同根相助,换字较多,词句、韵字都有改动,但原诗之元素仍在。
3、 换句 改换原诗某一句,翻成新意。如: 《仿李白清平调(讽惧内)》佚名 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声狮吼塞江东。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 换序 不改动任何一字,但把诗句的顺序重新改换,翻出新意。此种作法颇难,我只见过一篇成功之作: 唐代诗人李涉有一首名篇《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原诗表现的是作者游山逢僧、听禅悟性的愉悦。宋朝诗人莫子山将其剥皮为: 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一字未改,仅换上下顺序,诗意大变,讥讽僧人的庸俗浅薄,令人一噱。
5、 增字 不改动原诗,只在原诗上增字,常见于五言增作七言,如: 汪精卫《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原作表现汪精卫当年刺杀摄政王载沣未成被捕后之气概。日寇侵华后,汪叛变投敌。时人陈剑魂增字剥其诗曰: 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极尽讥讽怒骂,鞭辟入里。
6、 减字 与增字相反,将原诗减字翻新。常见于七言减作五言,如: 唐才子魏扶考中进士后曾写下《贡院题》一诗,发誓今后若成为考官,也将秉公录才,诗曰: 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魏扶后来果然就任考官,但却有违初衷,以贿赂多少而定是否录取,有人减字剥其诗讽刺: 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 昔年辛苦地,今日负初心。
剥皮,不限于诗,铭、赋、词、联等均可一剥。如《陋室铭》、《昆明大观楼联》以及词《江南好》等都曾被无数人剥皮套改,此不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