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梅花山征联"截至2006年2月25日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60

2576

帖子

5

精华

3357

积分

联都贡士

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4525
经验
33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6 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09:58 编辑 <br /><br /><b>[转帖]"梅花山征联"截至2006年2月25日
</b><FONT size=3>"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全国著名赏梅胜地中,无论是按植梅的历史、规模、数量还是品种排比,南京东郊的梅花山皆堪称魁首。特别是2005年梅花山南扩("梅花谷")工程实施后,梅花山面积达1533亩,植梅3万多株,品种增加到350多种,梅花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梅山"。
  梅花山又称孙陵岗,乃东吴大帝孙权墓所在。据记载,六朝时南京植梅已盛,上世纪30年代初,当时的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将梅花山一带辟为中山陵园植物园的蔷薇花木区,开始大量植梅。到抗战前夕,这里已经形成一片梅林,每逢梅花盛开之际,游人络绎不绝。
  梅花山坐落在明孝陵景区内,自然与明孝陵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地理位置上看,二者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明孝陵的神道与历代帝王陵墓的神道不同,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折地绕过了梅花山。据记载,朱元璋在建陵时曾说:"孙权也是条好汉,就留着为朕看门吧",于是修建陵墓神道时便绕过了梅花山。这一绕,不仅保留了这块风水宝地,更成就了如今香雪似海、游人如织的梅花山。
  今天的梅花山每年梅花盛开时节,整个山头姹紫嫣红,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游人行在花间,阵阵暗香飘然而至,朵朵梅花笑脸迎人,白色复瓣的玉蝶株株相连,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恍若朵朵白云飘入凡间;浅红的宫粉成片绽放,犹如灿烂的红霞;艳红的朱砂与青松交映,显得格外精神抖擞;在一片红云白雪之中,花色泛青、花朵如满天星般缀满枝条的绿萼则呈现出一派清丽雅致的风格;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博爱阁附近的跳枝梅,红白两色花同时在一条梅枝上绽放……登上观梅轩俯望,整座梅花山云蒸霞蔚,一片香雪海。
一、征集范围:
①梅花山孙权墓、博爱阁、观梅轩等景点;②新建的"梅花谷"内文化景点。"梅花谷"通过挖掘历史文脉,初步设置了台想昭明、梅花妆韵、商飚别馆、孝陵果园、惟秀亭、告天碑亭等景点。在水景设计上,设置了"燕雀湖"等景点。
  应征者可为上述范围内各景点起草楹联,亦可结合游览体会,构思新建"梅花谷"内景点的景名。
二、征集要求:
  楹联、景名应清新、淡雅、野趣,文字风格高雅、严谨、规范,符合有关格律要求,切实反映梅花山景点建筑的生态与文化意境,字数不限。
三、征集时间及联系方法:
(一)征稿时间自2006年1月15日起,截至2006年2月25日(以邮戳为准)。
(二)来稿要求一纸一稿,并要对作品简要解释,注明姓名、性别、年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信封注明"梅花山征联"字样。
(三)征集截稿后,梅花山征联评委会将对作品进行评选,录用作品将获200-500元人民币奖励。并将在2006年梅花节期间邀请书画家撰写,在景区合适地点展出。
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参与!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ニ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ニ提现即时到账SO.C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5-15 01:20 , Processed in 0.0642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