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在华] 长联声韵层次例谈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3

115

帖子

0

精华

227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9330
经验
3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28 0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size=5>长联声韵层次例谈
方在华</FONT></P>
<P>
<FONT size=4>    对联有和有短。单联最短的可以只有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则最常见。因为字数少,单联通常只有一句,要以称为短联。词可以根据字数多少,划分短调(小令)、中调和长调,对联则没有这种划分,通常只有短联、长联之分,并无“中联”的提法。这长、短之间的部分,我想可以称为中短联或中长联,偏于短者称中短联,偏于长者称中长联。而这中间也无划分界限,比如单联3-5句者,可谓偏于短,超过6-8句者可谓偏于长,这都是一般地笼统地说说,并非定论。
    之所以要提出对联长短的问题,在这里仅仅是出于讨论声韵层次的需要。我们都知道,虽然从理论上说,上下联的总收(末字)可平可仄,也有上联平收下联仄收的例子,但毕竟很少,一般都是上联仄收,下联平收。人们都喜欢这样做的原因,应该与平仄声的特点与作用有关。对联虽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但它们应该组成一个整体,在声韵上也应该是这样。上联之末仄收,仄声有倾侧、不隐、未终结的意味,与全联内容尚未结束相适应。下联末字平收,平声有平稳、舒缓的意味,与内容的趋于完满而渐止,如同歌曲尾音的平缓悠长一样,是很合适的。单联由两句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收尾的前一句与收尾句平仄异收,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定律。对联除了律句的要求,对组成整体的各句之间,并非像被称为长短句的词那样有规定性的格律要求,所以可以说联无定律。如果说一定有,我想单联末二句平仄异收可以说是一条。先举个单联由两句组成的例子。
    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
    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清·钱楷《湖北黄鹤楼联》
上联末仄收,下联末平收,而“匆”平声,“眷”仄声,正好分别与“客”“楼”的平仄相反。那么,单联由三个句子组成呢,也一样,末二句平仄异收。也举个例子。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佚名《湖南长沙屈贾祠联》
上联末二句“梁”、“节”,一平一仄;下联末二句“史”、“章”,一仄一平。再举一个例子。
    晚景自堪嗟,落日余晖,凭添枫叶三分艳;
    春光无限好,生花妙笔,难写江天一色秋。——佚名《湖南长沙爱晚亭联》
与上面的例子相比较,上、下联第一句的末字平仄不一样:前者“楚”、“经”,上仄下平;后者“嗟”、“好”,上平下仄,但末二句“晖”与“艳”,“笔”与“秋”,平仄都相反。也就是说,三句联无论第一句是平收或是仄收,末二句都是平仄异收。
    长联,无论怎样长,末二句都应该是平仄异收。这里有点道理可说。就显得特别有力量,作为全联之半的结束,标志性强。下联平收的前一句仄收,显出不平稳、未终结的意味,等到末句平收,语调舒缓下来,显得格外的平稳,且有余味。要是上联仄收之前已经仄收了,下联平收之前已经平收了,也就是末二句平仄同收,在声韵走势上就完全没有那种耐人品味的作用了。
    单联的句子多了,就是所谓长联,末二句之前的句子的平收或仄收,是杂乱无章,还是有一定的规则呢?从内容上说,长联自然应该有层次,有章法,那么,在声韵的走势上,也应该有跌宕起伏,显示出陡峭与平缓的阶坡,也可说是有明显的大停顿。下面举个例子。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且慢到。
    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佚名《上海嘉定花神庙联》
单联由7句组成。从内容上看,上联前三句为第一层,点明暮春三月,后四句为第二层,花神欲眠芳草,不希望夏天来得太快。下联前三句说春光多么可贵,后四句表明对春的留恋。从声韵上说,也应该是两个运行段落。上联前三句第一句仄收,到第三句“天”字平收,作为第一个声韵阶段的停顿标志。后面四句由第一句仄收,接着两句平收,为末句总仄收蓄势。下联第一句平收,到第三句仄收,作为第一个声韵阶段的停顿标志。后四句,依上联,第一句应平收,但长联某一句上下对应处平仄不机反即失对,属于局部问题,可以带过。何况此处接着两句都是仄收,蓄积渐进渐急的仄声语势,到了末句平收,显得非常平稳。再看一个例子。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清·何绍基《湖南岳阳岳阳楼联》
单联由11句组成。从内容上看,上联写有关岳阳楼的历史与登临感慨,可分三层。第一句总起,接着四句列举四位古人登楼的情景,余下几句抒发前人已成过去的悲怆。下联写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接着写登楼所见的山川状貌与自己的体会。从声韵上说,上联首句平收,起势有力,自成一个停顿标志。2-5句为第二个阶段,四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00:53 , Processed in 0.0783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