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哀沈阳》一诗让张学良下半生一直为此耿耿于怀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0 小时
主题
25

203

帖子

0

精华

304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7
经验
7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5 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诗苑飞花 于 2016-4-15 21:29 编辑

    《哀沈阳》一诗让张学良下半生一直为此耿耿于怀

  人们提及马君武,多半因为他直率勇武的个性以及那首让张学良终生恼恨的诗——《哀沈阳》。
  在民国,马君武的身份实在有点尴尬。说他是大学校长、教育家,名头却大不过蔡元培。说他是国民党元老,人们记住了吴稚晖却想不起他。其实马君武早于1905年便在日本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1927年,马君武回到家乡,受广西省政府委托,创办了广西大学,并先后三次出任广西大学校长。1940年,年近花甲的马君武给广西大学留下“勤恳朴诚”的四字校训后,累死在大学校长的任上。
  由于办学有成,“始终致力于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 时人将这位广西大学校长与北大校长蔡元培并列,一时有“北蔡南马”之誉,周恩来更是称其为“一代宗师”。
  可是,历史好像专开马君武的玩笑,这位民国元老、著名的教育家名噪一时、惊动后世的,更多的还是那首题为《哀沈阳》的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这是马君武1931年11月20日发表于上海《时事新报》上的两首“感时近作”诗中的一首。其时,日本关东军已经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主政东北的张学良坚决奉行不抵抗主义,以致日本轻而易举便侵占了辽、吉两省,黑龙江省也在迅速陷落之中。
  这首《哀沈阳》一经发表,恼恨张学良三年前通电易帜不愿卖国的日本人闻风而动,在报上大肆攻讦张学良糜烂荒唐的私生活,以败坏张的名声。南京中央政府蒋介石等人也乐见由张一人来顶东北失土之责。如此这般,一首极为寻常的诗,终于弄出了巨大的动静,以致举国尽知,流传百年。打那之后,在国人的眼中,张学良便是一个性喜风流、为色祸国的花花公子,头上结结实实戴上了一顶不抵抗将军的帽子。
  一首五言四句诗,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和影响!马君武大感意外,也颇为自得,竟自诩此诗堪称是民国版的《圆圆曲》。
  晚年的张学良对唐德刚(历史学家,著有《张学良口述历史》)就曾不止一次地提及这首诗——看来在张心里,这首诗不仅伤害了他,而且冤枉了他,使他终生背负卖国的恶名。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张学良因久吸鸦片,弄坏身子,正住在北平协和医院疗养。事变爆发当夜,张临时出院陪着英国驻华大使夫妇,坐在一个包厢里观赏梅派京戏《宇宙锋》。按理说国难当头,陪人看戏也是不合时宜,但当晚演出系为辽西水灾筹款,张学良出席应景自有道理。况有外国使节在侧,兼有外事活动性质,更是张学良这位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司令、北方七省最高军政长官的职份所在。由此足见当时张学良根本没有时间与诗中所涉的三位女士演绎风流。
  况且历史也证明,三位女士中,影星胡蝶与张学良终生未谋一面。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胡蝶正在天津,一周后才为拍电影《自由之花》抵达北平。稍有嫌疑的是朱五与赵四两人,但据张学良自己晚年口述,跟朱五小姐他连一句玩笑都未开过。至于赵四,两人早在1926年便相识了,至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二人相处日久,即便亲密厮守,也不应再作香艳故事来看。
  论及马张二人之间的私怨,历史上好像确有其事。据张学良当年秘书惠德安回忆,九一八事变后不久,马君武曾担任过北平私立民国大学校长,由于办学基金甚少,必须另外筹措经费维持。因张学良此前就有创办东北大学和捐助大笔款项支持张伯苓先生主办南开大学的故事在,马君武便亲自登门拜访张学良,请其出钱助学,不料竟遭拒见。
  尽管马君武后来放软身段,甚至不惜“低下勇武的头颅”,在张的公寓外苦守一夜,成功逼迫张学良出来见他,但张学良最终还是以“现今军事费用,已穷于筹措,先生所需经费,实在爱莫能助”为借口,当场回绝了马君武。
  至于素来好交朋友、出手阔绰的张学良当时为何拒见马君武,惠德安说那是因为当时张的身体不好,加之东北局势紧张。言外之意,张无心搭理闲人。
  但以马君武一贯的行事风格,若非倾心教育,让他低头求人几乎没有可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生都是人求他,唯有办学他求人。因此,他对张学良因恼生怨。
  晚年的张学良对唐德刚(历史学家,著有《张学良口述历史》)就曾不止一次地提及这首诗:
  ——“这首诗我最恨了,我跟她(朱五)不仅没有任何关系,我都没跟她(朱五)开过一句玩笑!”
  ——“到底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我张学良如有卖国的行为,你们就是将我的头颅割下,我也是情愿的。”
  看来在张心里,这首诗不仅伤害了他,而且冤枉了他,使他终生背负卖国的恶名。
       看来有时诗词的力量不可小觑,无论褒贬。(转载)

在线时间
40 小时
主题
25

203

帖子

0

精华

304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7
经验
7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21:33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是有可能让张学良背上恶名,但诗的风格却仅显时事时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0 小时
主题
25

203

帖子

0

精华

304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7
经验
7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21:34 | 只看该作者
这可不是老干体啊-----: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24

128

帖子

0

精华

25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74271
经验
5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4
发表于 2016-4-17 09:3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诗案,自那两首诗一发表便争论不已。
马君武爱国之心可见,但所用材料虚假,实际已经严重侵权。尤其,在当时严峻的抗战局面,对于东北军,有较大负面影响。马君武的偏激浮浪,显而易见。
张学良年轻时是花花公子,这无疑,文章近来的扮演是真实再现,其军事才能也一般般。其接手东北军后易帜后,变化是很大的。其一生的易帜和兵谏,是两大光彩,可彪炳青史。
北大营事件,蒋的本意和张的对日认识不足防备不够,都有。后来的沦陷,更不是张的能力所及,老蒋的不抵抗是核心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24

128

帖子

0

精华

25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74271
经验
5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5
发表于 2016-4-17 09:36 | 只看该作者
皮袍下面的一个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6
发表于 2016-4-17 19:35 | 只看该作者
雪之 发表于 2016-4-17 09:35
这个诗案,自那两首诗一发表便争论不已。
马君武爱国之心可见,但所用材料虚假,实际已经严重侵权。尤其, ...

东北的沦陷,张学良是挡了替罪羊,传闻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手上有令蒋介石害怕的东西,但终究不知是何等东西?随着当事人的故去,永远是个谜? 蒋介石始终不敢杀害张学良,也是个历史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0 小时
主题
25

203

帖子

0

精华

304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7
经验
7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20:09 | 只看该作者
雪之 发表于 2016-4-17 09:36
皮袍下面的一个小!

如果马君武正人真是因为筹资之事而如此,也不算一个正人君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8
发表于 2016-4-19 19:56 | 只看该作者
诗苑飞花 发表于 2016-4-18 20:09
如果马君武正人真是因为筹资之事而如此,也不算一个正人君子-----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0 小时
主题
25

203

帖子

0

精华

304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7
经验
7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1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24

128

帖子

0

精华

25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74271
经验
5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10
发表于 2016-4-20 22:25 | 只看该作者
诗苑飞花 发表于 2016-4-18 20:09
如果马君武正人真是因为筹资之事而如此,也不算一个正人君子-----

没有大局,不见道义,一己私情,胡编滥造,谈何正人君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11
发表于 2016-4-21 21:53 | 只看该作者
雪之 发表于 2016-4-20 22:25
没有大局,不见道义,一己私情,胡编滥造,谈何正人君子?

没有大局,不见道义,一己私情,胡编滥造。

同意此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0 小时
主题
25

203

帖子

0

精华

304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7
经验
7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2:45 | 只看该作者
雪之 发表于 2016-4-20 22:25
没有大局,不见道义,一己私情,胡编滥造,谈何正人君子?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13
发表于 2016-4-30 22:50 | 只看该作者
雪之 发表于 2016-4-17 09:35
这个诗案,自那两首诗一发表便争论不已。
马君武爱国之心可见,但所用材料虚假,实际已经严重侵权。尤其, ...

张学良:我的事情只到三十六岁,以后就没有了


   张学良生涯里,有三个“三六”。一个是“一九三六”,他在这一年发动西安事变,挟蒋抗日,“把天捅了个窟窿”。另一个“三六”,划开他一生两段。他在回忆录中说:“我的事情只到三十六岁,以后就没有了。”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监禁,从浙江奉化开始,先后移监于安徽黄山,江西萍乡,湖南的郴州、沅陵,贵州的修文、开阳、桐梓和四川的重庆,辗转流离,终于1946年11月2日被转至台湾,幽禁于新竹县竹东镇井上温泉。
   张学良这天日记说:“今日迁移,但余始终不知去向何处。早六点一刻,由重庆白市驿机场起飞……八点四十分抵武昌徐家珊机场加油,十二点一刻抵台北松山机场,余始知是到台湾……下午二点一刻由台北乘汽车动身,约五点半抵新竹,宿于招待所。”

   其时,张学良生涯中出现第三个“三六”——伴随他的赵一荻当年三十六岁。贵州之前的张学良,绝对孤寂。从贵州始,著名的赵家四小姐追随到他身边,陪伴寂寞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14
发表于 2016-5-2 13:39 | 只看该作者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坚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送蒋前,张学良曾对他的部将说“人家是委员长,我不送他回去,叫人家怎么领导抗日,我抓了他,现在送他回去,是‘一抓一送’,到了南京,他再送我回来,也是‘一抓一送’,这样,岂不成了千古美谈。”可惜事与愿违,蒋介石睚眦必报,自此张学良被囚禁多年,杨虎城于1949年被国民党杀害。

看来张学良是送蒋介石到南京后被囚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0 小时
主题
25

203

帖子

0

精华

304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7
经验
7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22:08 | 只看该作者
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

西安事变也将载入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2 18:12 , Processed in 0.1073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