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21.05.08揭晓】龙江农耕文化博物馆楹联征集结果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4041 小时
主题
3201

2万

帖子

69

精华

3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9386
经验
802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0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12 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龙江农耕文化博物馆楹联征集结果的公告

水墨沙富党建  今天

图片
关于龙江农耕文化博物馆楹联征集结果的公告
图片

     自2020年12月7日龙江农耕文化博物馆公开征集楹联以来,得到广大楹联爱好者踊跃投稿。经专家评审,现将入选楹联公布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博物证风流,农业文明藏一馆;先民多智慧,龙江遗产鉴千年。(作者:雷银喜)
     2.睹物忆农耕,纵历千年,尚留遗响;登堂寻故事,长兴百越,任说风流。(作者:承洁)
     3.地利天时,四维振纲纪,乾坤浩荡;男耕女织,八德敦俗风,福祚绵长。(作者:孝文)
     4.立馆述人文,长为农耕传一脉;进门观物理,应知耒耜衍千秋。(作者:谢鹏主)
     5.六千载农业文明,河姆渡开脉络;数百年蚕魚鼎盛,桑园围奠鸿基。(作者:孝文)
     6.耒耜拓家园,播下龙江千载史;鱼桑如柱石,撑开农事一方天。(作者:王天明)

龙江镇文化站
2021年5月8日
图片
龙江农耕博物馆简介
   唐宋以降,龙江农业文明不断接受中原文明的影响而融合发展,至今已历经千年。明中叶后,先民们把握先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共同创造出“桑基鱼塘”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科学生产之格局,积淀了大量农耕文化遗产。
   但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各种因素叠加,古代、近代许多古旧物件毀坏、散失而几近失传,经济作物区特别是两龙地区的农耕器物尤为稀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耕文明的传承变得刻不容缓。为此,项目筹建理事会发起在沙富村建设公益非盈利性的农耕文化博物馆,连同张氏大宗祠重建、岳秀书院、农博广场等项目建设,一并成为博物馆有机整体,在发挥其基本功能基础上,增加书院教育选项,规划场地用于收藏、展览和修复濒危生产、生活器具,以及民间各种交易衡器、文书、信札、书画、图片、画像等,让具历史价值意义的农耕文明信息得以保存、活化、展示,正如对此有深刻体会的有识之士所言,此举是“人文的存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12 02:50 , Processed in 0.0683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