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4|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国·孔丘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9 1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丘(—551.10.3-—479.3.9),字仲尼,史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人。先世是商后宋国贵族,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但总的来说,一生是郁郁不遇。春秋末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
  少时“贫且贱”,及长,青年时做过“委使”(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学无常师,相传曾问札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属于改良性的人物,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50岁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宣传其政治主张,前后达13年。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终不见用。68岁时返鲁。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改,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先后有弟子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其学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即所谓“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以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说:“克己复礼为仁。”“仁”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为目的,但也表现对一般人的重视。
  在世界观上,相信有人格意义的“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但又把天看成自然之物;重视祭祀,但又怀疑鬼神的存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相信天命,强调“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但又重视人为,在生活和学习上取积极态度。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承认“生而知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但强调“学而时习之”,提倡“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但鄙视“学稼”、“学圃”。在美学上,主张“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
  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自汉以后,学说成为2000余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极大。辞世后仅一年,鲁哀公将其故宅茅屋三间改建成神祠庙,并亲祭孔子,此后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奉为圣人,唐以后孔庙的建造、孔子的造像更为普遍,道教寺庙中也常见孔子的塑像。历代统治者把孔子当作偶像崇拜,这并不是历史上孔子的原貌,与孔子的一生也并不完全相符,这里面既利用了孔子学说对统治秩序有利的内容,又有偶像制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灌输进去的东西。现存的《论语》一书,专门记有孔子的谈话和言行,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汉书·艺文志》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互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它是用语录体写成的,全书比较散乱,没有系统的组织和分类,先后次第也没有严格的准则,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学说的主要资料。《论语》的记录者,并没有在文学上追求一定的效果意识,但有时通过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论语》虽然篇幅不大,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长期以来,是文化人必读的书籍。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留下了广泛的影响。
  鲁<FONT face=Verdana>·</FONT>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3月9日因病在陬邑逝世,终年72岁。葬于洙水边上(今山东省曲阜市城北孔林)。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6:57 | 只看该作者
<b>【孔子圣地孔府、孔庙、孔林对联】</b><P>  〖<b>山东省曲阜孔府联</b>〗</P><P>  〖曲阜孔府〗
  孔府又称圣府、圣公府、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规模相当宏大,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汉元帝封孔子十二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三百斤,宅一区”。这是封建帝王赐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 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孔府也就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占地240多亩,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有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又分为前后两部;西路为客厅院,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事实上目前世界上还找不到子孙持续七十七代更久的人家。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衍圣公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前厅另设知印、堂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大学为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公案上有公府大印、令箭令旗、惊堂木、文房四宝等。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贻的住宅和房内陈设保存完整。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是一个集官衙、家庙、住室三位一体的古典建筑。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的住房,现陈列着当年的生活用品:如古老的红木家具和新式的沙发。至今仍可看到孔子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和目前在台湾的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房间内就摆设着当时的结婚时用的中西结合的豪华家具及生活用品。最后一进是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具全。尤为难得的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孔府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珍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其中最著名的为“商周十器”也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的青铜礼器,为清·高宗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赏赐孔府的;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如著名画家周之冕、高其佩、郑板桥的绘画作品;名人墨迹,如宋元明各时期的雕版印刷珍品、善本书籍;以及竹雕玉琢、大雕、青铜器、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等等。此外还有大批明清以来的文书档案。整个孔府宛如一座珍藏无数的博物馆,供游人参观鉴赏。</P>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6:58 | 只看该作者
<P>素王千古;
名教万邦。
——山东省曲阜孔府</P><P>镂玉裁冰著句;
高山流水知音。
——山东省曲阜孔府后堂楼西二间西墙壁
  上联“镂”,本来指可雕刻的钢铁,后来引申为动词雕刻。“玉、冰”,或者冰玉,都是比喻清润,如泉水至清则似冰玉,还用来形容人的性行如冰之清,如玉之润。旧时,还往往用冰清玉洁来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得象冰一样清明,象玉一样纯洁。在这里镂玉裁冰是比喻精巧。著是写作、撰述。镂玉裁冰著句,是指用心推敲字眼,写出精巧的对联或诗句。下联“高山流水”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琴曲。其曲名和内容都取之《列子·汤问》中关于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现存的曲谱初见于《神奇秘谱》。此书在解释《高山流水》一曲时说:“高山流水……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二是指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姓伯名牙,也有人说他姓伯名雅。他非常精于弹琴。钟子期,春秋时楚国人,精于音律。他听到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曲调后,立刻领略了其中的意思,被伯牙视为知音。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再弹琴,没有人能领略其中的含义,伯牙伤心至极,感叹道:“世无知音者。”于是便扯断了琴弦,摔碎了琴,发誓终身不再弹琴。这个故事在我国流传很广,《高山流水》的曲子也深为广大群众所欢迎,伯牙和钟子期也成了人们景仰的知音楷模。伯牙毁琴台在武汉市,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了下来。</P><P>安富尊荣公府第;
文章礼名圣人家。
——山东省曲阜孔府</P><P>守道不多金鼎重;
居身常抱玉壶清。
——谢振定题山东省曲阜孔府前堂楼</P><P>宝月卿云瞻厥度;
奇文妙墨炳其华。
——山东省曲阜孔府三堂上房内
  上联“宝月”,为玉器的总称,引申为泛指一切珍贵的物品。“卿云”,同“景云”(“卿”同“庆”),一种彩云,古时候人们认为这种云有祥瑞之气。出自《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是为卿云。”“瞻”,谓望、视也,引申为显示、表露。“厥”,作代词“其”字解。“度”,为计量长短的标准。在这里指程度、限度,实际上是指光采奇文妙墨,指好文章和好字。下联“炳”,谓光明,显著。在这里作“显示出”解。“其”,代词“它”。“华”,即光彩、光辉。在这里指有文采。此联意在着力歌颂孔府这个书香门第文物、宝贝多,质量、价值高,象宝月卿云一样显示着它的风采;诗文书画好,即诗、书、画妙不可言,如锦簇花团似地表露着它的光辉。作者特用“宝月卿云”和“奇文妙墨”来形容孔府的文物珍宝和富有文化气息的气氛,是费了一番苦心的。</P><P>彝鼎宝书罗几席;
珊瑚碧树交枝柯。
——山东省曲阜孔府前上房西里间书房
  孔府前上房西里间是孔令贻的书房,书架上摆放着他曾经读过的“四书”、“五经”。书架上方墙壁上悬挂着这副对联。这副对联是清代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为孔府题赠的。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官至内阁学士。能诗会文,善于鉴赏,经他考证、题跋的著名碑帖很多。嘉祥县武氏墓群石刻就经过他的发掘、整理,并精心题跋,跋文现存于武氏墓群石刻展室内。他的书法学欧阳询、虞世南,谨守法度,缺乏创新,他也擅长隶书,与同时代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著有《两汉金石记》、《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文集、诗集》、《石洲诗话》等。翁方纲写这副对联的目的,是为了颂扬孔府的显贵和富有。上联“彝”,器也,也称“尊彝”,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总称,过去对某些不能恰当定名的青铜器也统称彝,后来引申为凡是盛酒用的青铜器皆称彝器。彝器,亦即礼器,是古代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和宴享、婚冠等活动时举行仪式所使用的器皿,主要指青铜器中的鼎、簠、觚、豆、钟、鎛等。“鼎”,是古代炊具,多用青铜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形四足的,盛行于我国商周时期,直至汉代还很流行。“宝”,是玉器的总称,引申为泛指一切珍贵的东西。宝书即指珍贵的书籍。旧时计算物品以12个为1打,12打为1罗。在这里,“罗”字通动词“摞”字,即摆列的意思。“席”,是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如芦席、竹席等。下联“珊瑚”,在这里实际上是指的珊瑚化石。古代珊瑚虫的石灰质骨胳,经过石化作用后保存下来,便成了化石。珊瑚化石外形有单体和群体之分。根据其骨胳的形状,可分为四射珊瑚、六射珊瑚、床板珊瑚和日射珊瑚四大类,因为珊瑚分布广,生存时间短,是划分地质历史的重要化石。“碧”,指青绿色的美石,也称碧玉,由硅质物质沉积而成。其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并含有氧化铁等,主要由隐晶质石英所组成。由于含有铁质,所以常呈绿色或红色,但有时也呈其他杂色,常用作建筑及雕刻、装饰品等的材料。碧树是指用碧玉做成的树。室内陈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6:58 | 只看该作者
<P>经济以诗书为鹄;
文章得山水之腴。
——山东省曲阜孔府启事厅西墙壁
  在孔府启事厅西墙壁上有这样一副对联。古人称经世济民、治理国家为“经济”,称具有这方面才能的人为“经济才”;称礼乐法度、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以及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文字为文章。“鹄”,是天鹅,又指箭靶的中心,引申为目的。“腴”字的狭义是指腹下肥肉,一般泛指肥胖、肥美和丰裕。上联主要说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和诗书的关系;下联主要说明文章和山水的关系。在这里,“诗书”是泛指一切经典著作。对联的作者认为,治理国家,关键的一条就是对人民进行教育,让人民达到知书达礼的程度。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也就可以说是达到了目的。同时,要造就一批具有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材,也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教育他们,其中最主要的一条还是熟读经书。只有熟读经书,才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熟读经书,才能不断增长才干,逐步达到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目的。写文章既要有丰富而生动的内容,也要有优美的景色加以衬托和润色。壮美的河山及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是文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副对联讲出了一条存在决定意识的哲理,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至于治理国家究竟以什么为目的,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乃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有着不同内容的。孔子读的书很多。他读书和教育弟子们读书的目的就是经世济民、治理国家。他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即便能把《诗经》三百篇读得滚瓜烂熟,甚至能一字不错地背诵出来,可是叫他去办政务,他却一窍不通,叫他出使外国去办外交,他也摸不着头脑,象这样的人,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他做了鲁国大司寇以后,采取了许多整顿社会秩序和使鲁国强盛起来的措施,教育人民,造就人才,重用贤者,很快把鲁国治理得商贾无欺、买卖公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他给鲁定公推荐做地方官的宓不齐、子路、子贡等也都把所属的部邑治理得很好。</P><P>十月偏如春气暖;
三秋雅爱月光寒。
——山东省曲阜孔府三堂上房内
  这是一副悬挂在孔府三堂上房内的对联。这副对联有浓厚的“风花雪月”气味。“三秋”,在这里指的是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九月。九月的夜晚,星空万里,微风吹来,寒气袭人。面对眼前花草变黄枯萎、树木落叶纷纷的情景,往往令人悲秋伤怀,而这副对联的作者偏偏喜爱这种情景,如果不是物质条件十分优越的人,谁能有这种雅兴呢!九月份已经出现了月光寒,到十月份反而“偏如春气暖”,这也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够感受到的。看起来,这是一副观风赏月的对联,实际上是一副歌舞升平、美化生活的对联。试想在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或者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谁还能有这种闲情逸致呢?就拿孔子的境遇来说吧。公元前517年,孔子35岁,鲁国发生了一场内战。当时,季孙氏背着国君鲁昭公训练精兵数千,准备谋反鲁昭公。鲁昭公得到消息后,仓促之间率兵讨伐季孙氏。季孙氏联合叔孙氏和孟孙氏两家的势力反抗鲁昭公,结果鲁昭公战败,连夜乘车逃奔到齐国。随后,孔子也带领弟子们到齐国避难。孔子到了齐国,住在齐国有名的贤大夫高昭子家中。高昭子把他敬为上宾,齐国国君齐景公也给予他很高的礼遇,并且经常向他请教问题,还称他为夫子,甚至提出给他一块封地。但孔子昼思夜想的是鲁国,骚扰他五脏六腑的是国破的苦,离家的恨,别说没心思去玩味那“三秋寒”和“十月暖”,每当一轮明月挂上星空时,反而使他触景伤情,心中那一团团离愁别恨的思绪越发深切了!</P>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6:58 | 只看该作者
<P>承道统于两千载;
祝冈陵者亿万人。
——山东省曲阜孔府前上房东里间西墙壁
  孔府前堂楼是孔令贻夫妇及其子女居住的地方。正堂中有一方匾额,上书“松筠永春”四个大字。筠为竹,“松筠永春”即“松竹永春”。松竹四季常青,而且寿命极长,所以用来比喻孔府“同天并老”。与这方匾额相照应的是前上房东里间西墙壁上的这一副对联。“承”,为继承,道指孔子的思想,统是主管、综理的意思。孔庙大成门左边的腋门为“金声门”,右边的腋门为“玉振门”,东路的门为“承圣门”,西路的门为“启圣门”。这五个门一字摆开,气势宏伟,甚是壮观。承圣门内有诗礼堂、崇圣祠等建筑。崇圣祠是供奉孔子上五代的祠堂。启圣门内有启圣殿、启圣寝殿等,是供奉孔子父母的殿堂。“承圣”是指孔子继承上五代的业绩,“启圣”是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对孔子起了启蒙的教育作用。孔府是圣人世家,被世人视为典型的书香门第。孔子的思想,在他的子孙后代中被原原本本地继承了下来。这其中的正宗,就是长子长孙。“承道统于两千载”,就是指从孔子传到孔令贻的时候,已经一脉相承地继承孔子的思想达到2000多年了。在对联的作者看来,由于孔子伟大,因此“祝冈陵者亿万人”。“冈”,山岭;“陵”,丘陵,语出《诗经·小雅·天保》:“如冈如陵”,形容事业宏伟,根基坚固。“祝冈陵者亿万人”,就是说祝福孔府的宏伟事业永远兴旺发达的人,可以以万计、以亿计,即普天下的人都有这个良好的愿望。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的确是这样。翻开中国古代史,撇开封建文人不说,单以号称真龙天子的皇帝而论,不尊孔的只有一人,这就是秦始皇。从汉高祖刘邦到曲阜祭孔开始在汉代掀起了第一个尊孔的高潮,后来发展到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宋朝时,宋真宗皇帝赵恒、宋仁宗皇帝赵祯又掀起了第二个尊孔的高潮。宋真宗不仅亲自到曲阜祭孔,而且至今还在孔林留下了驻跸亭。宋仁宗还封孔子的46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从此孔子的后裔繁衍接续,每代至少有一个圣人。到明朝朱元璋时,又掀起了第三个尊孔的高潮,他居然下诏扩大了孔庙、孔府和孔林的规模,并将衍圣公的爵位从元朝时的三品官晋升为一品衔。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个比较昏庸的人,但是他也念念不忘尊孔,他不仅下诏重修了孔庙、孔府和孔林,而且对孔府有许多恩赐,允许孔府立重光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到了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等都再三再四地掀起一个个尊孔的高潮,尤其是乾隆皇帝不但多次到曲阜祭孔,还把女儿嫁给了孔子的72代孙孔宪培。在他留下的大量碑石上,都流露出对孔子的无限崇拜之情。都希望孔府的事业永远发展,孔子的思想永远光照人间。都祝愿孔府象松竹一样常青不衰。</P><P>彝训承先,闻诗闻礼;
名宗衍庆,宜室宜家。
——山东省曲阜孔府后堂楼正堂
  上联“彝训”,指尊长对后辈训导、教诲的话。“彝训承先,闻诗闻礼”,是指孔子教儿子孔鲤学《诗经》、学《礼记》的典故。孔子教孔鲤学《诗经》和学《礼记》这件事,在当时就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经过陈亢绘声绘色地大力宣传,影响更加深远了。因为孔子是在自己的庭院中给儿子孔鲤讲述学《诗经》、学《礼记》的道理的,所以孔子的后代将这段话称作“庭训”、“家训”等。因为孔子非常喜欢并重视《诗经》、《礼记》这两本书,而且亲自删述过,还亲自给孔鲤讲清了学《诗经》和学《礼记》的道理,孔府便引此以为荣,自称是“诗礼传家”,也就是说,孔府世世代代都按照孔子的教诲办事,努力学习《诗经》和《礼记》,并从中学会说话和做人的道理。后来,孔府为了纪念这件事,在孔子当年教孔鲤学《诗经》和《礼记》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诗礼堂,还在堂前种植槐树一棵、银杏树两棵。槐树为唐代所植,银杏树为宋代所植,至今仍然长得根深叶茂。每到秋季,银杏树硕果累累,一簇簇,一串串,呈金黄色,如玉似珠,甚是好看。下联“宗”,族也。“名宗”,即名门。旧时泛指一切有名声地位的家族为“名宗”。满溢称“衍”,可纪念庆贺的事情称“庆”。名宗衍庆是指有名声、有地位的家族值得庆贺的事情很多。孔府的饭菜之精美,是名闻遐迩、世人皆知的。单以宴会而论,就有三种形式:一为平时宴请客人的宴会,称作“家宴”;二为结婚志喜时举行的宴会,称作“喜宴”;三为祝寿祈福时举行的宴会,称作“寿宴”。举行这三种宴会时,宴会厅的布置不一样,餐具不一样,菜肴也不一样,即各具特色,极力突出主题,极力渲染气氛。但在这三种宴会上,都必须上一道甜食,就是“诗礼银杏”。在其他地方做这种甜食,一般称作“蜜汁银杏”,如果加上其他佐料,在名称前面冠以佐料的名称也就可以了,比如加上桂花,就称作“桂花蜜汁银杏”。唯独在孔府,总是称这种甜食为“诗礼银杏”,如果加上其他佐料时,再在其名字前面冠以佐料的名称。总之,即使是千变万化,总是离不开“诗礼”二字。其原因就在于这些银杏是取自诗礼堂前的银杏树上,说得更准确些,就是因为孔子曾在那里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6:59 | 只看该作者
<P>先秦古书,三代法物;
中朝冠冕,东国人伦。
——山东省曲阜孔府二堂伴官厅内
  此联引用的都是历史典故。从远古起,经过夏、商、周,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段历史,被史学家称为先秦时期,先者,早也,即先于秦朝的一段历史,因此称为“先秦”。上联“先秦古书”,是指秦朝以前的古书。古代没有纸张和印刷业,所有的书都是写在竹简或者布帛、石头、龟壳等物上,加上保管条件太差,能够完好地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很少,就以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而论,保存至今的也是寥寥无几。其中要数儒家最幸运,虽几经磨难,甚至遭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洗劫,最后总算将四书、五经等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因此这副对联所指的先秦古书主要是针对四书、五经而言了。过去人们把夏、商、周三个朝代称为三代,也有人称祖辈、父辈、子辈为三代,还有人称曾祖、祖父、父亲为三代。如果将“三代”一词同“法物”一词联系起来理解,在这副对联中则应取前者之含义。法物是指宗庙内的乐器、车驾、卤簿等。卤簿是古代帝王外出时护拥前后的仪仗队。“卤”字与“橹”字音义皆同,就是大盾牌。古时的大盾牌都是用金属或者皮革做成,所以又称为甲楯。盾牌为兵士所用,兵士的队伍叫部伍,部伍都是登记造册的。帝王外出时,这些队伍按一定的次序护拥其前后,因而称之为卤簿。卤簿起始于秦朝,当时只有皇帝才能用。自汉代以后,王后、嫔妃、太子、王公、大臣都有了卤簿,不过等级、规模各有定制,与皇帝是有很大差别的。下联“中朝”,指朝中或者朝廷。汉代从汉武帝刘彻开始,把朝官分为中朝、外朝两种。中朝官又称为内朝官,由皇帝的近臣组成,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外朝官则是包括宰相以下的正规职官。冠冕是“冠冕堂皇”的省语,表示体面的意思;冠冕还有首位的意思。在封建社会,往往以帽子的颜色、形状、特别是以纱帽翅的形状来区分官职的高低,因此,冠冕也是仕官的代称。“东国”一词有三种解释,其一是指东都洛阳。因为洛阳在周朝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南)的东方,所以称洛阳为东国。其二是指古时候的齐、鲁、徐夷等国。因为这些地方均位于我国的东方,所以称为东国。其三是单指鲁国。在这副对联中应取后者之意。“人伦”一词是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由此可见,东国人伦即指鲁国人伦。在这里,“人伦”一词又可以引申为典范和表率。</P><P>鹤算长绵,仪隆一品;
鸿慈普被,福颂九如。
——佚名题山东省曲阜孔府
  孔府号称天下第一家,又是鼎鼎有名的书香门第。因此有人给孔府题赠了这一副对联,引用了“福颂九如”一语。这副对联现在悬挂在后堂楼前的西厢楼里。《诗经<FONT face=Verdana>·</FONT>小雅<FONT face=Verdana>·</FONT>天保》篇,是一首给贵族祝福的诗。全诗充满了歌颂和祝愿之辞。诗中写道:“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作者祝福他心目中的这个贵族大福大寿,其事业象高山、如土丘,象山冈、如丘陵,根基坚实,宏伟壮观;其财源犹如大川河流,浩浩荡荡涌来,并且长此以往,永远如此。还把兴旺景象比喻成象月亮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永恒长在,如刚刚升起的一轮红日似地充满了希望。并且唯恐他时间不足,享乐不够,便再三祝愿他“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最后还肯定地说,因为他德高望重,人民没有不拥护他的,愿他得到一切。这首诗连用了九个“如”字,又全是祝福、祝寿之辞,后人便经常引用,并且称祝福、祝寿为“福颂九如”。这样,“福颂九如”也就成了祝福、祝寿的代名词。鸿是鸿雁,即天鹅。古人认为,鸿雁是善良仁慈的鸟儿。它喜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甘愿为人们传送书信。在这里引用“鸿慈普被”一语,是比喻孔府象鸿雁一样,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美德,把幸福送给千家万户。特别对他世族的人更是如此。孔府因为其门第尊贵,事务繁杂,需要雇用许多仆人。在孔府看来,这些仆人都得到了美差,所以孔府起初是不让外姓人到这里来当差的。孔府认为,这也算是“鸿慈普被”了。但是,仆人毕竟是下人、贱人,所以到了后来,孔府又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一律不准孔氏世家族里的任何人为奴。孔姓人氏若想到孔府里当仆人,则必须改名换姓了。孔子76代孙孔令贻手下有个当差的,名字叫郭顺,他本来就姓孔,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才改名换姓到孔府做了仆人。这只是“鸿慈普被”一语的一层意思,如果把这句话用在孔府本身,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孔府这样高贵的门第,世世代代,每一个人都享受那鸿雁赐的幸福。</P><P>福禄繁祉,与天相保;
颂声作兴,使君延年。
——山东省曲阜孔府前上房内
  这也是悬挂于孔府前上房内的一副对联。上联“福、禄、祉”三字在这里意义相同,包含着幸福、福运、福气等意思。繁,多、盛也。“福禄繁祉”,就是指福运和福气多而又多,多极了。保是安的意思。“与天相保”,就是与天相安,互不侵犯,可以相互托福。歌颂赞美之声称作“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0 | 只看该作者
〖<b>山东省曲阜孔庙联</b>〗<P>  〖曲阜孔庙〗
  曲阜位于济南市南120公里,为山东省著名的古城,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历代封建王朝,在这里兴建了孔府、孔庙、孔林,使其闻名于全国。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夫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死后的第二年,人们将其住宅改为祭祀他的孔庙,后代帝王对他的思想观点大为推崇,不断对其加封,不断扩大祭祀他的孔庙,逐渐形成今天的规模。现存的孔庙面积约有327亩,建筑物仿皇宫之建制,贯串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有殿、阁、坛、堂466间,门坊54座,历代碑刻2000余块,前后共有9进院落。藏有历朝皇帝赐书的奎文阁在第4进院落中,第7进院落的杏坛为传说中孔子为弟子讲学的地方。整个孔庙建筑布局整整,气势宏大,具有平稳、对称、方正、敦厚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古代对孔儒思想的尊崇,是儒学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孔庙主殿是大成殿,高约32米,宽54米,进深34米,廊下还有28根云龙雕柱。孔庙中还有大量的碑刻和画像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资料。</P><P>功垂万世;
德贯百王。
——山东省曲阜孔庙奎文阁</P><P>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山东省曲阜孔庙奎文阁</P><P>德音永飨;
师表常尊。
——山东省曲阜孔庙寝殿</P><P>衮裳瞻古像;
俎豆识遗风。
——山东省曲阜孔庙寝殿</P><P>德大千年祀;
名高万世师。
——山东省曲阜孔庙寝殿</P><P>教泽垂千古;
泰山终不颓。
——山东省曲阜孔庙大中门</P><P>圣何可及也;
文不在兹乎。
——山东省曲阜孔庙</P><P>夫子贤于尧舜远;
至诚可与天地参。
——山东省曲阜孔庙大成殿</P><P>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佚名题山东省曲阜孔庙</P><P>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德参天地,道贯古今。
——山东省曲阜孔庙奎文阁</P><P>绍绪仰斯,文识大识小;
趋庭传玉,教学礼学诗。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题山东省曲阜孔庙诗礼堂</P><P>成春秋一书,褒贬严斧钺;
留洙泗片席,俎豆以馨香。
——山东省曲阜孔庙</P><P>大象承乾,处处春光寒转暖;
三阳开泰,年年淑景去还来。
——山东省曲阜孔庙大成门</P><P>允矣!斯文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
大哉!夫子合诗书、易礼、春秋集大成。
——山东省曲阜孔庙</P><P>宰割万物之谓圣,化生万物之谓神,江河漾溢东西,泗水源流,允作六洲冠冕;
衣被群伦公其功,孕育群伦颂其德,日月照临上下,尼山俎豆,长留百世馨香。
——佚名题山东省曲阜孔庙(30+30=60字)</P>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0 | 只看该作者
〖<b>山东省曲阜孔林联</b>〗<P>  〖曲阜孔林〗
  孔林,本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县城北2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子死后,葬在曲阜泗水之阳,洙水之阴,即现在的孔林,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孔林面积不过一顷,随着孔子的地位的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自汉以后,孔林先后重修13次,增值树木5次,增扩地域3次,现总面积3000余亩,周围7.5公里,并以高3米,厚1.5米的灰砖砌墙护之,林内古木参天,茂林幽深,相传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树木种值于孔林之内,因而树种极多,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孔林是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家族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现在孔林内有10万余株树木,其中不乏古树名木。曲阜是全国三大碑林之一,石碑数量最多,共约5000余块,其中孔林占3000余块,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等书法大家的碑刻。孔林内古代建筑很多,其中有两道门分别是大林门和“观楼”,也称二林门。观楼亦是鲁国故城的北城门,门上面刻有篆书“至圣林”三字,这是孔林的大门。孔林内埋葬着孔子后裔,按照孔家的风俗,孔林有“四不埋”:即不满18岁的人死后不进纪林埋葬;犯了国家王法被判死刑的人不能进孔林;虽是孔姓妇女,但已嫁出去的女人不能埋进孔林;出门当和尚者不能埋进孔林。靠近路边刻有东塘先生之墓的石碑,就是清代大文学家、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的墓。孔尚任少时好学,极为聪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来曲阜祭孔,要从孔子后裔中选人给他讲解经书,孔尚任和族兄孔尚立被选给皇帝讲经。讲堂设在诗礼堂,孔尚任一入诗礼堂,就见堂中悬挂着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孔尚任看了心喜,拉了族兄一下说:“我们要入朝做官了。”果然,孔尚任、孔尚立讲解深得皇上喜欢,3天后便接到任命诏书,被提拔为国子监博士,正六品官,官服前面正好是白鹭的图案。往前走有座牌坊叫“于氏坊”,正北面是乾隆女儿与孔子72代孙孔宪培的合葬墓。据说乾隆女儿很丑,脸上有块黑斑,算命先生打卦说她一生有灾,必须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官员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有福,可按当时规定,满汉不通婚,于是乾隆让女儿认汉族大臣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这才嫁给了孔宪培。孔子墓前有条小河叫“洙水河”,桥叫“洙水桥”。这条小河因在孔子墓前,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究,宜与天地共长久”。这甬道两边高大的石柱叫“望柱”,是进“天门”的标志,这像豹的动物叫义豹,温顺善良,用以守墓。这个石刻动物叫角端,这文武两位石人称翁仲,文者执笏,武者按剑,守在墓前。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便是孔子墓,四周用红墙围绕,约长里许。墓前石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为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写的。墓西这座房子是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三3年,尽皆离去,只有子贡守墓6年。孔子墓右边是孔子儿子孔鲤墓,前边是孙子孔伋墓,三座坟墓呈“携子抱孙”形。孔林中神道长达1公里,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值。其中柏、桧、柞、榆、槐、朴、枫、杨、柳、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四季争荣,不愧是一座天然植物园。孔子墓前东侧有三座亭子,其中一亭叫驻跸亭,是当年皇帝祭孔时休息的地方。墓南200米处的亭殿后,有子贡亲手栽植的楷树遗迹。“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松柏滔滔,坟茔座座,碑石遍地,正诉说着千古的故事。</P><P>洙源萃秀;
泰岳钟灵。
——山东省曲阜孔林</P><P>  <b>【全国各地孔庙对联】</b></P><P>  <b>华北地区孔庙对联</b></P><P>  〖北京市孔庙〗
  北京孔庙是元至清代祭祀孔子的建筑,又称先师庙。在北京东城区国子监待。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十年(1307年)特诏命加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至顺二年(1331年)诏孔庙配亨宫城规制,准于四隅建角楼,元末荒废。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修;嘉靖九年(1530年)增建崇圣词。清·乾隆二年(1737年)高宗亲谕各殿顶皆易为黄琉璃瓦,崇圣祠用绿琉璃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祭孔礼仪为大祀,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并将原来七间三进的大成殿改为九间五进,工程一直进行到民国五年(1916年)才最后峻工。过去孔庙一直被列为禁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始对外开放。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坐北朝南,占地约2.2万平方米,以大成殿为中心,形成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由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依次组成三进院落,左右有殿庑对列。最南端隔街建有嵌琉璃雕花砖影壁1座。先师门三楹,俗称棂星门,黄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明、次间平身斜斗口各二攒,是北京城区少见的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0 | 只看该作者
 〖<b>山西省太原文庙联</b>〗<P>  〖太原文庙〗
  太原名胜古迹甚多,其中以晋祠最为有名。它位于城古南25公里的悬翁山下,风景优美宜人,是形式多样的古代建筑荟萃一处的游览胜地。此外,天龙山石窟、上兰村窦大夫寺、西山大佛、双塔寺和市内的崇善寺、文庙、纯阳宫、古清真寺等名胜古迹,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太原市内的迎泽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等,也是娱乐游览的好地方。文庙,原在太原市城西偏北,清·光绪七年(1881年)因汾水成灾,文庙被毁,遂移建于崇善寺被焚的废墟上,就是现在的文庙。文庙的布局,在全国已成定制。太原文庙占地1.3万平方米,由南北依次建有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院心宽广,古木参天,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殿基为“凸”字形,前置石雕栏板,使大成殿更加舒朗壮观。现文庙为山西省博物馆的一部。</P><P>形上为道,形下为器;
今人与居,古人与稽。
——佚名题山西省太原文庙大成殿</P><P>作者圣,述者明,仰崇高万仞宫墙,敬教勤学;
形上道,形下器,萃中外一时文物,强识博闻。
——佚名题山西省太原文庙崇圣祠</P><P>处万国竞争世界,博古尤贵通今,搜索遍遐陬直同,亲历全球亚雨、欧风咸栉沐;
萃千秋作述精华,物理无非道妙,文明天广厦偶幸,来游福地贤关、圣域即琅环。
——佚名题山西省太原文庙(31+31=62字)</P><P>  〖<b>山西省平遥县文庙联</b>〗</P><P>  〖平遥文庙〗
  平遥文庙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遥悬城东南隅云路街北侧,为国内现存早的大成殿之一。文庙占地1万多平方米,由三组建筑组合而成。中轴线为孔庙,左右为东西二堂。庙前东西南牌坊三座,庙内四进院落,檑星、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等主体建筑,顺序排列在中轴线上,或西廊庑以及时习斋、日新斋等,以对称的格局配属两旁。大成殿较古,余均经明清重建。大成殿始建年代已无考,重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平面近方形,坐落在一个方形高台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五脊六兽,正脊两端安置有2米多高的琉璃鸱尾。造形华丽,光泽夺目。面宽进深各5间,单厚檐歇山顶,斗拱硕大,出檐极远。殿前月台宽敞,周以石栏围护,东、西、南各设石级,檐柱粗大,直径达47厘米,屋檐下斗拱疏朗雄伟,用料硕大,有住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三种。为祀方便,殿内减去明间两根柱子,故空间宽敞。殿内顶设天花板,将梁架分为明伏、草伏两部分;明伏嵌削规整,草伏制作略粗糙。前后槽用乳伏搭牵相构。内柱上有复梁拼成草伏承重,其中用四椽伏、平梁、叉手、侏儒住、驼峰等层层支叠。梁枋断面,大多为三与二之比,显然是宋金之制。殿内藻井,用小型斗拱叠架而成,体形规格制作精巧。我国文庙甚多,但屡经重建,早期实物多已不存,除河北下达一文庙大成殿为五代遗物,山东曲阜孔庙中尚存一金代碑亭外,宋、金时期的大成殿此为已知者的罕见之例。</P><P>道与天地参,功满天地,名满天地;
书留春秋在,知我春秋,罪我春秋。
——佚名题山西省平遥文庙</P><P>  <b>东北地区孔庙对联</b></P><P>  〖<b>黑龙江省哈尔滨文庙联</b>〗</P><P>  〖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直街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院内,始建于1926年,建成于1929年,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现存最完整的仿古建筑,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两边建筑对称排列,整个结构以殿堂、两厢、门庭和围墙组成为南北向三进院落,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属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前院是首进院落,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中院是文庙的主体,正殿大成殿,超过了曲阜孔庙大成殿横阔9间的规格,为横阔11间(9堂2夹室)的重檐庞殿顶大殿。殿内供孔子及四配神,十二先贤牌位。大殿两边是两座配殿,内供孔子的弟子牌位。前院院池南有“万侧宫墙(俗称影壁墙),上镶有琉璃雕花砖,长44.8米,高5.9米。池北有棂星门,是三间四柱的木牌坊,采用了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和釜彩绘,虎殿顶上面覆黄色琉璃瓦。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与棂星门合称”三楼”。院落东南角有驮碑一座,碑文为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撰写的《哈尔滨文庙碑记》。西北角的石碑。后院为面阔7间、单檐歇山顶的崇圣祠,原供孔子前五代祖先,后改为书厅,东西两边有侧殿。1985年在此成立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现主要建筑已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P><P>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
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黑龙江省哈尔滨文庙</P><P>  <b>华东地区孔庙对联</b></P><P>  〖<b>江苏省南京夫子庙联</b>〗</P><P>  〖南京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位于秦淮河畔,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庙宇。始建于宋·景佑元年(1034年,清·同治八年(1869年)第四次重建,1937年焚于日军侵华战火。1986年7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复建落成。夫子庙古建筑群富有明清色彩,它在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权威性一条中轴线,左右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0 | 只看该作者
 〖<b>江西省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及礼圣门联</b>〗<P>  〖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东南,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代贞元年间,李渤与李涉兄弟于五老峰下山谷中隐居读书。李渤“蓄一白鹿甚驯,尝随之,人称白鹿先生。宝历中,渤为江州(今九江)剌史,就今书院地创台榭,引流植花,遂以白鹿名洞(《白鹿洞志》)。南唐·升元四年(940年)在此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库,匡山国子监,与金陵国子监齐名。宋·开宝九年(976年)于国学旧基改建为书院。淳熙六年(1179年)朱喜熹知南康军,兴复书院,自兼洞主,讲学其中,复定规章(《白鹿洞书院揭示》)。吕祖谦撰《白鹿洞书院记》叙其始末,始称其为四大书院之一。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毁于兵火。明·正统三年(1438年)重建,奠定明清两代建置的基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赐“学达性天”匾额,乾隆九年(1744年)复赐“洙泗心传”额。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间重修,清末改为江西林业学堂。白鹿书院在儒家理学思想的指导下,凭借庐山这块风水宝地,并依靠历代文人学者和热心教育者们的精心耕耘,获得了一种精深文博的厚实,区别于庙堂式的州、府、助学,令人向往、探索和追求,这正是它一千余年来生命力的所在,精魂所在,魅力所在的缘由。白鹿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1988年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
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
——朱熹题江西省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上联“鹿豕与游”,语出《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原文说舜虽与鹿豕游,然异于深山之野人。朱熹曾解释说:“盖圣人之心,至虚至明,浑然之中,万理毕具。”白鹿洞因唐·李渤隐居时养鹿而名。故上联巧引“鹿与豕游”之语。“物我相忘”的“物”,指客观世界,“我”,指客观世界。“相忘”,即一切都忘弃了。苏轼《前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上联写书院环境清静幽美,足可以使读书治学者忘掉尘俗的烦恼,而于“鹿豕与游”的山野情趣中,体悟圣人“至虚至明”的襟怀和境界。下联“仁智”,典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未熹注:“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下联借孔子的山水之喻,实写书院之清丽明净。将此间的清泉秀峰,视作特意为读书治学的仁智之士安排造就的,只有真正的仁智之士方能领悟其中的妙趣。言外之意是将广博的知识比作“泉峰交映”,尤为可贵的是要“独得”,即“读书要有特识,”“学者当自树其帜”。此联从《孟子》、《论语》中所引之句借题发挥,描绘书院所处环境之美,烘托其文化氛围,表达哲人的情趣,融入哲理的体验,写得灵活不滞,恰切新颖,手法可谓巧矣,内容可谓深也。</P><P>  〖白鹿洞书院礼圣门〗
  礼圣门即白鹿洞书院之正门,原称先师庙门,或称大成门,以纪孔子。初为宋·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遗钱三十万给南康知军钱闻诗嘱其所建。明·正统三年(1438年),南康知府翟溥福重建。康熙七年(1668年)推官巫之峦与知县黄秉坤重建;五十一年(1712年)提学冀霖增高大门,1980年重新维修。门十扇,木门廊式,梧为空心几何图案,裙板为平面木板,两侧为阁楼,硬山顶,屋脊东西两头饰陶龙。正门四柱五间。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提学副使邵宝以颜体书“正学之门”,现为原南京军区政委杜平所书,两侧有楹联(见下)。礼圣门全长22.1米,宽8.23米,高7.3米,正门全宽12.15米,前后有石阶梯,前阶四级,每级长14.4米,高0.8米。后阶三级,每级长2.7米,高0.5米。阁楼呈长方形,灰砖外饰石灰面,长8.23米,宽3.6米,高7.3米。</P><P>千古宫墙,丽日祥云照耀;
万方礼乐,太和元气流行。
——张纯题江西省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门</P><P>诏有格言,求真才于正学;
教无异术,体至理于常行。
——陈尚秋补书江西省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门外柱</P><P>古往今来,先圣后贤同脉络;
天高地下,四时百物共流行。
——刘俭书江西省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礼圣门</P><P>  〖<b>山东省乐陵文庙联</b>〗</P><P>  〖乐陵文庙〗
  乐陵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存正殿5间,绿瓦飞檐,斗拱承托。主要建筑物有大成殿、后殿、戟门、棂星门等,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疏密有致,左右对称,内外呼应。后经明清两朝的多次修葺,形成现在的规模,整座建筑物端庄大方,宏伟高大,巍峨壮观。</P><P>道若江河,随地尽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犹是春秋。
——山东省乐陵文庙</P><P>  <b>中南地区孔庙对联</b></P><P>  〖<b>河南省郑州孔庙联</b>〗</P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1 | 只看该作者
<b>西北地区孔庙对联</b><P>  〖<b>甘肃省兰州五泉山万源阁联</b>〗</P><P>  〖五泉山公园及万源阁〗
  五泉山公园在兰州市皋兰山北麓,海拔1600多米。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泉得名。史传四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曾驻兵于此,士卒疲渴,霍将军以鞭插地,当即涌出五眼泉水。公园占地面积26.7万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群108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山梁轴线一带,一组组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依山就势,参错其间,东西两长廊似两条巨龙横卧山中。山门两座石狮对立,院内有亭,形若蝴蝶,故名蝴蝶亭。亭后为崇庆寺,建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中心建筑万源阁,方为青云梯,通文昌宫,有青云直上之意。1919至1924年,兰州邑绅刘尔炘用捐资和劝募的办法,相继筹集白银四万两,对五泉山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扩建。在赛楼前面添建了牌楼,并亲书匾额,标出“五泉山”山名。将原甘肃贡院的明远楼拆迁到大雄殿后侧,改建为万源阁,阁祀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等先贤。文昌宫,清虚府,千佛阁,嘛呢寺,三教洞,武侯祠,卧佛殿,均系清朝同治和光绪年月日间所修。东西山谷之中,楼台错落,森林嶂日,溪流湖南交错,清凉爽人,谷之尽头,悬崖凌空,不可仰望。主要文物有崇庆寺保存铜接引佛,为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铸造,高5米多,身围2.7米,重近万斤,造型精美。泰和铁钟,系金代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铸造,钟身高9尺,重万斤,造型雄伟,声音洪亮。为兰州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金石文物之一。五泉山1999年被评为全国百家名园之一。以山水、古树、古建筑群,独秀于西北,园内游乐设施完善,餐饮、茶园等服务齐全,历来为兰州人民最喜爱的游憩园地。</P><P>以阴阳消长;
定世界安危。
——方尔炘题甘肃省兰州五泉山万源阁(阁祀伏羲、文王、周公、孔子)</P><P>  <b>港澳台地区孔庙对联</b></P><P>  〖<b>台湾省高雄孔庙联</b>〗</P><P>  〖台湾省高雄孔庙〗
  历代往台湾移民的汉人,带来了数千年一脉相承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这套强韧和具有适应力的常民生活教育,奠定了后来教化的基础。明郑成功时代,台南建立了第一所孔庙。这意味着中国正统教育的成立。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台厦兵备道陈瑸在重修台南孔庙后,于碑上题记,开首第一句便是:“台湾荒岛也,夫子庙在焉……”这句话说明了在典型的中国人眼光中,一座夫子庙代表着无比的文明光辉,在它的照耀下,荒岛也不再是荒岛了。300年来,台湾各地已建有大小孔庙40余座,尽管科举制度废除,孔庙、书院似乎与现代教育渐行离远,但孔庙对台湾教育史上的贡献及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不会因时空移易而失去其价值。高雄孔庙有新旧两座:旧孔庙举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日据时代久失修,目前只剩一座三级古迹“·崇圣祠”,保存在左营旧城国小内,祠后有碑林记载史迹;新建高雄市孔子庙位于左营莲池西北方潭畔,临近半屏山,系市政府于1974年仿照宋代孔庙样式及山东曲阜孔庙配置略作修改而兴建,于1976年落成启用,建筑巍峨堂皇,造型优雅,包括大成殿、大成门、东西庑、崇圣祠、右侧檑星门、礼门与义路坊、文昌祠、明伦堂与书院、泮宫坊、万仞宫墙、泮池与左侧小拱桥,桥旁横陈一片叙述孔子事迹的铜壁浮雕,背书“万仞宫墙”四个大字,正对是广场等,建制完备。大成殿为孔子庙的主体建筑,仿北京故宫太和殿之建制,为重担宫殿式整体结构,气魄雄伟,金黄色琉璃瓦顶,飞禽走兽屋脊,代表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殿内蟠龙凤藻井,庄严华贵,纯为手绘作品。孔子庙大成门平时不开启,均由礼门义路坊进入,启示人要循礼,蹈义,亦暗示为学须通五经,欲达到孔子理想并无捷径,因此具有鼓励后进自立自强之含义。</P><P>莲潭水明,直同泗水;
半屏山秀,俨如尼山。
——台湾省高雄孔庙</P><P>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同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题台湾省高雄孔庙</P><P>  〖<b>台湾省新竹文林阁联</b>〗</P><P>  〖新竹文林阁〗
  文林阁位于新竹县芎林乡文林村文昌街,是启蒙芎林一带文风之处。清·同治末年,芎林乡举人邓兆熊为替地方作育英才而设立学堂的处所。清·光绪二年(1876年)邓氏更邀集好友创设文林班,成为地方人士研究学问的场所。后来地方仕绅林学源鉴于当地莠民甚多,为了提倡善良风俗,乃邀集同志倡设宙宇,把学堂改建为神庙,原祀仓颉、孔子、文昌帝等。但昔有之古迹文林阁已拆除改建,因此当年之古色古香已不再。现今重建之文林阁,主祭文昌帝君,因此每逢考季前夕,即有大批家长带领考生前来膜拜,甚至有外县市的考生亦慕名而来。清·光绪年兴建以来,曾于1932年改建历经10年至1942年才重建完毕,2001年修葺后举行了庆成建醮活动。重建后的文林阁为一座三层楼的庙宇,一、二层为学子阅读及举办地方文化学术活动场所,三楼为殿堂。外貌雄伟壮观,装饰美伦美奂,成为芎林乡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1 | 只看该作者
<P>文笔峰尖,五指擎来,作儒宗泰岱;
林泉水活,一溪流出,为圣学渊源。
——台湾省新竹文林阁(阁祀仓颉、孔子、文昌帝)</P><P>  <b>海外孔庙对联</b></P><P>  〖<b>海外孔庙联</b>〗</P><P>  〖韩国孔庙联〗</P><P>古今尊至圣;
中外仰先师。
——韩国首都汉城孔庙</P><P>  〖日本孔庙联〗</P><P>万世文章祖;
历代帝王师。
——顾孝先题日本张崎孔庙</P><P>至圣无域泽天下;
威德有范垂人间。
——李苦禅题日本长崎孔庙

教被寰宇光曲阜;
泽流海外润长崎。
——赵朴初题日本长崎孔庙</P><P>讲屋宏开,群仰海邦领袖;
吟坛载启,争承尼父渊源。
——沈陶题日本长崎孔庙

庙貌森然,蓬海肃陈俎豆;
仪范卓尔,崎山尊祝衣冠。
——顾孝先题日本长崎孔庙</P><P>  〖澳大利亚孔庙联〗

圣德通天地;
神恩遍万方。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三圣庙(庙祀孔子、老子、如来佛)</P><P>  〖美国孔庙联〗</P><P>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德参天地,道冠古今。
——美国纽约中华公所孔子像

至圣孰能名由义,居仁一脉,儒风扬彼美;
华侨尤爱国熟诗,乐礼千秋,书院起人文。
——伏嘉谟题美国孔子书院(美洲孔子学院)</P><P><FONT color=#ff0000><DIV align=center></FONT><b><FONT color=#000000>★ ★ ★ ★ ★ ★ ★</FONT></b></DIV>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1 | 只看该作者
<b>【孔子庙(祠)通用对联】</b><P>六经谟典;
万古纲常。</P><P>师表万世;
作范百王。</P><P>高深莫赞;
广大无疆。</P><P>德侔天地;
道贯古今。</P><P>天下文官祖;
历代帝王师。</P><P>圣何可及也;
文不在兹乎。</P><P>观于海者难为水;
譬如天之不可阶。</P><P>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P><P>生民来,未有夫子也;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P><P>冠冕百王,隆千秋祀典;
钧陶万物,作百世经师。</P><P>成春秋一书,褒贬严斧钺;
留洙泗片席,俎豆以馨香。</P><P>允矣斯文,为古今中外君民立之极;
大哉夫子,合诗书易礼春秋集其成。</P><P>宰制万物之谓圣,化生万物之谓神,江河洋溢东西,泗水源流,允作六州冠冕;
衣被群伦颂其功,孕育群伦颂其德,日月照临上下,尼山俎豆,长留百世馨香。
——佚名题孔子庙通用联</P><P>  <b>【中国楹联第一城征联选】</b></P><P>  〖中国楹联第一城——曲阜〗
  曲阜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的故乡,享誉中外的历史名城。孔子在这里创立的儒家文化,把中华文明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特征,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曲阜历来被称为“东方文化的发源地”、“东方圣城”。城市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象征。曲阜5000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几千年来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中国主流文化。变传统文化资源为现代经济资源,着力寻求儒家文化与现代经济的最佳结合点,是促进今天曲阜市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曲阜市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深入开展了“崇德守法、美在曲阜”道德实践活动,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人为本、以德为魂、德法并举、全面发展”的公民道德建设新路子,为把曲阜早日建成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儒学研究中心、生态式旅游城市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国家旅游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孔子文化节,于1999年9月26日隆重开幕,曲阜市的主要街道上镶嵌2550副由国内外知名书法家题写的对联,市内最繁华的鼓楼大街变成了“孔子名言一条街”;老城区建成了“中国楹联第一城”,到处都是道德标准。处处皆为文明礼仪,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市里每年都要花费上百万元的广告费,还投巨资兴建了“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反映孔子道德思想精华的教育观瞻景点,以及10个教育基地,100个道德教育展室。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在城区大街上熠熠闪烁的不是商业广告牌,而是道德公约宣传栏;使游人步入“中国楹联第一城”,领略孔了思想的博大精深。</P>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2 | 只看该作者
〖<b>女作家闵宜贺曲阜楹联学会成立对联</b>〗<P>  〖女作家闵宜〗  
  闵宜(1937-——),女,汉族,江苏省兴化县人。195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近40多年兼教文史,将诗歌、楹联引入课堂,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从而形成其情感教学、富教于乐的独特风格,结合教学、科研在二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学术论文、文艺评论10余篇,出版著术13本,其中独立完成者有诗集、散文集、歌谣集,发表楹联300余副,撰写碑文12帧(皆已镌刻)等。现为山东省临沂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P><P>尼山联友皆俊秀;
古都韶乐尽新声。</P><P>可喜可贺,联坛才俊汇曲阜;
堪颂堪嘉,阆苑鸿猷集孔门。</P><P>儒家文化发祥地,地灵人杰,名闻天下;
中国楹联第一城,城阜民熙,誉载全球。</P><P>  〖闵宜参与中国楹联第一城应征联选〗</P><P>秉先人遗训;
承诗礼家风。</P><P>师训垂千古;
圣德飨万民。</P><P>孝悌传家久;
仁德治国长。</P><P>英名垂大宇;
浩气贯长虹。</P><P>为人谋而重义;
与友交则守诚。</P><P>亲儿孙慈则休纵;
敬父母孝而不违。</P><P>阙里儿孙多仁孝;
名城子弟尽贤良。</P><P>兴邦伟业千秋业;
尊孔纤心万古心。</P><P>三十六行皆重教;
一城孔裔尽尊师。</P><P>治学从教光天下;
传道授业育新人。</P><P>兴教兴科兴大宇;
铸人铸史铸国魂。</P><P>有情园丁催桃李;
无声世界育英贤。
  下联指聋哑学校。</P><P>入馆可共先师语;
登堂能随圣人游。</P><P>教书育人凭真理;
传道授业效尊师。</P><P>无欲常令情似水;
有志方能气如虹。</P><P>温良恭俭让诤友;
礼义仁诚向斯民。</P><P>众水载舟舟载众;
群心向党党向群。</P><P>万民皆颂共产党;
合城齐读圣贤书。</P><P>入馆乃可书通六艺;
登阶即能学富五车。</P><P>修美德,温良恭俭让;
求真知,学问思辩行。</P><P>行仁尚义,德居榜首;
铸史熔经,才冠诸贤。</P><P>忠于社稷,孝于父母;
仁于友朋,爱于黎民。</P><P>言非仁义,不发于口;
念非正直,不萌于心。</P><P>民族文化,根萌远古;
中华教育,源自孔丘。</P><P>游三孔,孔府孔林孔庙;
仰至圣,圣人圣迹圣观。</P><P>兴科技,增强综合国力;
重教化,提高民族素质。</P><P>夫子交友,温良恭俭让;
圣人求知,学问思辩行。</P><P>发展教育,抓头等大事;
培养后代,奠百年雄基。</P><P>作书作文,作万世师表;
立德立言,立千秋楷模。</P><P>秉夫子遗徽,传道授业;
承先师厚泽,教书育人。</P><P>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读而常思者,岂非乐哉。</P><P>垂光苑,常以会德勉后辈;
厉霜节,总将礼让孝儿孙。</P><P>兴教化,宁使英才辉广宇;
重科研,勇擎新星上高天。</P><P>通今博古,常铭仲尼慈训;
铸史熔经,永昭先圣遗徽。</P><P>效孔子修德,传道兴科教;
学圣贤尚义,崇仁振家邦。</P><P>学六艺传真,知至诚至爱;
育四有催英,才全意全心。</P><P>世界十大思想家位居榜首;
旷宇百位文化人名列第七。</P><P>孔圣故地,一城皆唱清平乐;
礼仪之邦,万户同吟喜春来。</P><P>传统文化,根深叶茂当承继;
时代精神,源远流长应弘扬。</P><P>谨尊圣谕,教弟子六艺畅晓;
严履方针,策园丁五育兼施。</P><P>秉圣育贤,人梯巧架登攀路;
开来继往,心血勤浇桃李林。</P><P>催桃植李,杏坛事业百年业;
尚义崇仁,弘道之心众人心。</P><P>为公之举,不以事小而不举;
营私之行,不因行迫而强行。</P><P>顺天应人,不把教条充马列;
修身持正,唯将真理论雄豪。</P><P>多党合作,江山永葆千秋岁;
众士归心,赤帜常昭满江红。</P><P>垂光范共产党人,一身正气;
树高标人民公仆,两袖清风。</P><P>登堂即知:文化名城来龙去脉;
人俯可仰:至圣先师恩教慈徽。</P><P>面向未来,培养学生多才多艺;
放眼宇宙,教育后代全德全能。</P><P>遵三个面向,智勇恭诚催梁栋;
育四有新人,德仁敏惠铸国魂。</P><P>育四有新人,红烛莹莹秉圣道;
尊三个面向,夭桃绰绰辉杏坛。</P><P>江山逢盛世,工业农业齐发展;
名城浑宇宙,政治经济涌大潮。</P><P>民风正世风,淳阙里有星皆北拱;
士气高文气,盛泗源无水不东流。</P><P>儒家文化创始人,宇内岂有双璧;
平民教育奠基者,天下唯此一尊。</P><P>想大业,兴大业,办学高擎四化业;
唱文明,歌文明,重教力争双文明。</P><P>贯彻教育方针,定让学生能文能武;
重视奠基工程,务使后代有德有才。</P><P>讲仁爱,重德泽,明教悌,域中谁家后辈;
尊贤良,尚礼义,秉忠诚,曲阜孔圣儿孙。</P>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2 | 只看该作者
<b>【纪念、题咏、嵌典孔子联】</b><P>  <b>纪念、题咏孔子联</b></P><P>洙源萃秀;
泰岳钟灵。
——佚名撰孔姓用典联
  上下联均指孔子。

东山振铎;
北海倾樽。
——佚名撰孔姓用典联
  上联指战国孔子,下联指东汉孔融。

齐名六逸;
栾叶万年。
——佚名撰孔姓用典联
  上联指唐·孔巢父,下联指战国·孔子之子孔鲁鲤。

仲尼不为己甚者;
惟帝若是其难之。
——北京厮故宫东暖阁

泗水文章流紫水;
尼山木铎振荆山。
——太平天国·冯云山题孔子像
  尼山,山名,位于曲阜城东南30公里处,有孔子出生的山洞——夫子洞;和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的川上亭。尼山原名尼丘山,所以孔子取名丘,字仲尼,后人为避孔子其名“丘”之讳,故将尼丘山名易为尼山。戴光《邹县地理志》载:“尼丘山去城东60里,在鲁源社、鲁源村。昔启圣王夫人颜氏祝祷于此,而生孔子也,其山五峰连峙,中峰之麓有孔子庙。”  志书中并把尼山列为古邹十六景之一“尼山毓圣”。当时文人顾俊曾题诗颂之:“乾坤开壁本无心,邹鲁合邦毓秀深”。《舆地志》亦有记载:“邹县西界阙里,有尼丘山。”其山并不甚高大,海拔340多米。因为孔子降生于此山,才得以名扬海内外。为纪念孔子,北魏时在尼山建筑孔庙奉祀孔子,历代重修。据《阙里文献考》载:“后周显德中,以尼山为孔子发祥地,始创庙。”说明此庙是最早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60年)。宋·庆历三年(1043年)孔子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请复尼山祠庙,朝议未允。元·顺帝二年(1336年),复建祠庙并塑孔子像,造礼、乐器,建观川亭和尼山书院。荐举彭为书院山长。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增修启圣蓼及寝殿,建成现在的规模,明清以来又多次重修。现在的尼山书院占地25亩,周围数百亩古柏,景色幽美。古有文德林、坤灵祠、中和壑等八景,现又添尼山水库,碧波荡漾,更增秀色。</P><P>千秋绝唱桃花扇;
万古奇文论语篇。
——佚名题孔尚任、孔子</P><P>为人万世钦师表;
投国多方饿肚肠。
——湖南省湖南省楹学会理事钟华益题孔子</P><P>北海贤相,名家簪缨继世;
东鲁圣人,嫡派道学开宗。
——佚名题孔融、孔子</P><P>泗水溯渊源,两字惟传诗礼;
尼山留苗裔,千秋永亨蒸尝。
——佚名撰各地孔子后裔通用祠堂联</P><P>曲阜旧家风,诗礼相传,留得麟经昭万世;
洞庭新庙貌,馨香以祝,绵延凤德永千秋。
——佚名撰各地孔子后裔通用祠堂联</P><P>  <b>嵌典、涉题孔子联
</b>  涉及以孔子姓名、字号、故居、著作、典故等等入句联。</P><P>求诸己;
老复丁。
——吴昌硕集《论语》、《急就篇》句自题</P><P>卓冠贤科;
优入圣域。
——山东省曲阜颜庙
  颜庙,又称复圣庙,庙祀孔子弟子颜回。</P><P>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张中阶集句应对袁名曜集句题湖南省长沙岳麓书院
  袁名曜(——-1835),字道南,号岘冈,湖南省宁乡人。清·嘉庆进士。官至国史馆编修。他任岳麓书院山长时,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张中队应声对以“于斯为盛”,后成为书院的门联。上联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语出《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联语用古代典籍名句,赞湖南人才荟萃冠于神州之首,而岳麓书院更是尤以“为盛”,真正名实相符,并非虚饰。联为四言,简约有力,气势非凡,加之书写见方,形大如斗,格外醒目,更具阳刚之美。)
  长沙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在湖南省长沙市。宋·开宝九年(976年)由潭州(今长沙市)太守朱洞始创。开禧二年(1018年)真宗赐“岳麓书院”额,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张栻曾在此讲学,“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一时文风大盛。后历经兵火,屡废屡修。清·康熙、乾隆先后御书“学达性天”、“道南正脉”额,使书院得以复兴。同治七年(1868年)大规模修建,形成现有的格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高等学堂。书院的名师山长还有王文清、旷敏本、罗典、丁善庆等,而其高足生徒则有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唐才常、杨国济、蔡锷、范旭东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烹天父子;
作圣人师。
——某地项姓祠堂
  上联指项羽;下联指项橐,传说孔子曾拜项橐为师。</P><P>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
——山西省太原难老泉边难老亭
  此为集句联。上联语出《论语·子罕》;下联语出《孟子·尽心上》。</P><P>人耳人耳;
彼哉彼哉。
——佚名集自《庄子》、《论语》句</P><P>子丑天地辟;
庚戌圣贤生。
——佚名题孔子、朱子诞生
  古人认为天开于子,阳气乃生;地辟于丑,阴质乃成。周代庚戌年生孔子,宋代庚戌年生朱子。</P><P>居室同三苟;
为人合四诸。
——黄雅南集句题某赶带三狗四猪迁居者
  上联语出《论语》,末字“苟”谐“狗”;下联语出《礼记》,末字“诸”谐“猪”。</P><P>死矣,盆成括;
孝哉,闵子骞。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2 | 只看该作者
<P>志在春秋,孔圣人未见刚者;
气塞天地,孟夫子所谓浩然。
——齐彦槐题江苏省宜兴关帝庙</P><P>落荡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高则诚应对某客
  上联后句典出《诗经·硕人》:“鞠躬如也”句。下联后句典出《论语·乡党》句。</P><P>女子有情,赐我几升邦有道;
先生无理,赏他两碗孝无终。
——某牧鸭女应对塾师
  某塾师路经一村寨,看见一村女正在饲鸭,遂吟上联戏题。牧鸭女不示弱,反唇相讥对以下联。此为隐字联,上联后句末隐一“谷”字,典出《论语·宪问》:“邦有道,谷”句,隐指稻谷。下联后句末隐一“屎”字,语出《孝经·庶人》:“孝无终始”句,谐指“屎”也。</P><P>志孔子之志,老安少怀友信;
学孔子之学,命知耳顺心从。
——耿橘题江苏省常熟虞山书院体圣堂</P><P>伏其几而升,其堂曾非孔子;
袭其书而戴,其帽未是苏公。
——佚名撰嘲某士大夫仿苏东坡戴高筒帽
  元祐年初,士大夫仿苏东坡戴高筒帽,谓之子瞻样,故云。</P><P>论语二十篇,唯乡党篇无子曰;
周易六四卦,独乾坤卦有文言。
——佚名题《论语》、《周易》</P><P>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刘少逸幼时应对名士罗思纯</P><P>大义秉春秋,辅汉精忠悬日月;
咸灵存宇宙,干霄正气壮山河。
——湖南省湘潭关圣殿</P><P>晏婴齐仁人,一言而溥天下利;
孔子鲁司寇,无讼当为百世师。
——山东省某臬署</P><P>文武继诸周,好为汝南曾月旦;
弦歌开广厦,定因言偃得澹台。
——王闿运题河南省确山铜川书院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号湘绮,湖南省湘潭人。近代学者、文学家,曾任清·史馆馆长,讲学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此联题铜川书院。上联“文武”,本指始于河南而兴的周朝文王和武王,联用以借指文术和武艺。“月旦”,《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劭从兄]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因称品评人物为“月旦”。上联劝勉在书院学习的诸生胸怀大志,勤奋努力,成为能文能武,可令人品评的杰出人物。下联“弦歌”,即河南淮阳一古台,传为孔子在陈绝粮处。前人有诗云:“书声隐隐月溶溶,似谱弦歌写素衷。”因有“弦歌夜读”的美称。“广厦”,指大屋子,联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意,指书院。“言偃”,即子游。春秋时吴国人,孔子学生,曾为武城宰,提倡以礼乐为教,境内有“弦歌之声”。“澹台”,复姓,联指澹台灭明,春秋时鲁国人,澹台氏,字子羽,孔子学生,以品行端正著称。下联以孔子的杰出弟子为例,指出在此兴办书院,旨在礼乐教化,定可于“弦歌夜读”之中,培养出像子游、子羽这样的贤达之士,是对上联“好为汝南增月旦”的具体说明。此联妙处在于写出书院育人的宗旨,古今契合相印,读来隽永醇厚,发人深思。)
  确山铜川书院 铜川书院在河南省确山县。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知县吴典率邑绅捐资兴建。吴典,字伯美,号铜川,山西省沁州(今沁县)人。清·顺治进士,确县知县,“操履端方,性资凝重”,后升为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县人以吴别号“铜川”为书院命名。嘉庆初,学舍迁至城内(现城关靖宇小学),从学者众。民国初年,改为朗陵高等小学堂。</P><P>东鲁至圣文宣王,七十二弟子;
南无释迦牟尼佛,千百亿化身。
——佚名题孔子、如来佛</P><P>衍一人忠恕之心,传学惟省贯;
开万世治平之事,业道极明新。
——山东省嘉祥曾庙
  曾庙在嘉祥县南武山,祠祀孔子弟子曾参。上联前句,言推衍孔子忠恕之道,并得到心传。“省贯”,谓知道融会贯通。下联“明新”,语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句。</P><P>同矍圃之观人,去其半,存其半;
类孔门之取友,益者三,损者三。
——宋·谢启题处州六士子赴科考结果
  宋代某年科考,处州有士子六人赴考,其中三人入选,谢启因以此事成联。上联化用《邹孟阳六十序》句:“四十年来,如矍圃之观人,去者已过半矣。”下联化用《论语》句。)

九州既别,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
一道相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孟。
——宋·周密《齐东野语》录载</P><P>左泗右洙,乃吾孔圣人坛前门户;
南蛮北狄,是我明天子域外藩篱。
——明·佚名题明朝疆域励志</P><P>由孔子至于今,南闽道统际东鲁;
以斯文为己任,黄石儒宗祀紫阳。
——福建省水南书院</P><P>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居孔子上;
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清·张居正幼年时应对塾师
  此联复字双关联。传说中有众多的版本:另一说为汪静峰应对师石楚阳;还有一说为朱氏席间应对孔氏。</P><P>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纪昀应对乾隆
  据《纪晓岚外传》载:清·乾隆皇帝游泰山,上至玉皇顶,望见东岳庙北有弥高岩,便出此上联要纪昀属对。纪遂以下联对之。此联妙在用典,“坚”,谓深也。上联前二句本讲孔子之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3 | 只看该作者
<P>孔子道何道,曰一以贯之,多学而识识此,忠恕而行行此;
孔子学何学,曰圣与仁是,时习之悦悦斯,朋来之乐乐斯。
——管志道题江苏省常熟虞山书院</P><P>笺疏训诂,六经于易尤专,阐羲文周孔之遗,汉宋诸贤齐退听;
节义词章,终古以儒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郭嵩焘题湖南省长沙王船山学社</P><P>画栏前眼界绝佳,有田有园有湖山,且访陶令归来,会心即景;
水榭外春光不老,宜浴宜风宜吟咏,试问曾皙而后,同志何人。
——陈兆庆题云南省通海温泉
  上联“陶令”,指陶渊明。下联“曾皙”,孔子弟子。</P><P>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亦是妙文。
——清·纪昀撰谜猜藏字联
  上联隐“猜”字,下联隐“谜”字。联释详见《清·纪昀》主题帖。</P><P>到南渡后,谁知孔圣人尚存,即今日仰庙貌于黄鹤楼前,无非是秋阳江汉;
便北朝中,也问朱先生安在,想当年学规寄于白鹿洞口,何处寻汴水钱塘。
——夏力恕题湖北省汉口紫阳书院
  夏力恕(1692-1758),字观川,晚号澴农,湖北省孝感人。清·康熙进士。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山西乡试正考官。主讲江汉书院。学主穷理,随事体验,以求自得。有《四书札记》、《菜根精舍诗》等。在朱熹生活的年代,正是金人大举南下,宋室衰颓之时,高宗“南度”迁都临安。朱熹执教长达50年,成为集理学之大成者。上联“孔圣人尚存”,即指朱熹,称孔子的学说在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那里得到发扬。此联还以湖北代表性建筑物黄鹤楼喻其令人景仰,以江汉东流喻指绵延不断,颂扬朱熹弘扬儒学、再传薪火的功绩。朱熹在江西省南康任职时,主持修复了庐山白鹿洞书院,招徒讲学,所订《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南宋以来各地方学校和书院共同遵守的学规。他除亲自执教外,还请陆九渊、吕祖谦等人前来讲学,一时声名远播,连“北朝”的士子也皆仰慕,“问朱先生安在”,使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偏都临安都无法与享有盛誉的书院相比。下联颂赞朱熹广办书院、制规授业的深远影响。此联陈述委婉,表意含蓄,意旨深远,耐人寻味。作者另有一联,与此联引近句为:
  仰大成于往圣,观海难言,却就这江永流广,分泗水之支流,益信此中涉川有自;
  留微绪于来贤,指迷未远,请都向义路礼门,范考亭之正轨,不须他处问道所由。
  ——夏力恕再题湖北省汉口紫阳书院
  汉口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在湖北省汉口县,又名甑山书院。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始建,祭祀并纪念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朱喜别称紫阳,故名。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后废。嘉庆五年(1800年)重立,改名甑山书院。道光十年(1830年)清理书院学田并修葺。</P><P>时不拘古今,先成圣、后成圣,风动四方,孰先孰后,立功立德,立言皆古之贤也;
运无论升降,见而知、闻而知,道原一贯,可步可趋,不忧不惑,不惧何有于我哉。
——佚名题四川省丰都圣贤祠(30+30=60字)
  丰都圣贤祠,在丰都县栗子寨,祠祀楞代名贤。上联末二句,化用《左传》句:“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道原一贯”,化用《论语》有“子曰:‘参乎,吾道以一贯之’”句。“可步可趋”,化用《庄子》有“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句。</P><P>溯心源于往古,虞夏商周,或帝王,或卿相,百千圣授受相传,只此精一危微,炯然清灯朗照;
衍道统于来兹,濂洛关闽,为朋友,为师生,亿万言讲习不倦,无这存养省察,卓尔万派同归。
——湖北省长阳佷山书院(35+35=70字)
  上联“心源”,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授受”,即一方交付,一方接受。“精一危微”,宋儒为宣传道统,谓《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为尧舜禹相传授之心法。后泛谓以心性精义相传。“炯然”,谓明亮貌。上联指出自古以来,不论帝王卿相,但心有所成就,都要接受教育,使精义得以授受相传,也正因此,书院才受到重视,“炯然清灯朗照”。下联“衍”,谓拓展,展延。“道统”,儒家传道的系统。《论语·尧曰》历叙尧舜传授之言,为此说之所本。“濂洛关闽”,分别指宋儒的四大学派代表人物。周敦颐居濂溪,称濂学;程颢、程颐是洛阳人,称洛学;张载曾讲学关中,称关学;朱熹讲学福建[简称闽],称闽学。“存养”,指存心养性,古代儒家的一种修养方法。语出《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省察”,谓检查,内省。苏轼《黄州安国寺记》:“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卓尔”,形容道德学问等的成就超越寻常,与众不同。下联颂赞书院继承儒家正统,使不同的学派如江河归宗,师生在这里“讲习不倦”,“存养省察”,定会成为卓尔不群的人才。此联溯古衍今,遥想当年“百千圣授受相传”的情状,描绘此间“亿万言讲习不倦”的盛况,读来感人。</P><P>  附录一:<b>【孔子《论语》摘录】</b></P><P>  〖<b>人生格言</b>〗
  士志于道,而耳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3 | 只看该作者
<P>  附录二:<b>【中国孔庙纵览】</b></P><P>  孔庙,又称文庙、夫子庙、先师庙、文宣庙、宣圣庙等。中国两千多年来,孔子所提倡的道德修养,实行仁政统治的思想,一直被历代王朝者奉为统治思想。国内各地孔庙众多,风格多样。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中国,几乎是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一座孔庙,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在曲阜。山东省的曲阜,是孔子的故乡。这里有一座巨大的宫殿式建筑“孔庙”,有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世袭了七十多代的贵族府第“孔府”,有一片比曲阜县城还要大一倍的园林墓地“孔林”。孔庙、孔府和孔林简称“三孔”。曲阜孔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面积327亩,共有厅堂殿宇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是我国宫殿式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金碧辉煌白大殿,阔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占地面积1836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可与故宫及和殿媲美。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龙,飞腾于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之曰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孔子像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另有“十二哲”塑像,身高2米。孔庙里共碑碣3000余块,被人们视为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最为珍贵的是22块汉魏六朝石刻。孔庙扫建筑既仿帝王宫殿之制,又有着特殊的思想学说的主要传人“四圣”、“十二哲”,两庑供奉孔子弟子及历代受儒家推崇和对儒学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先贤、先儒;在中门、坊、殿、堂的题名及匾额,所用辞语或出自儒家典籍,或是对孔子及儒家思想学说的赞辞。一座孔庙,实际上成了儒家思想在整个封建时代所占地位的物化象征。其每一建筑,甚至在一石、一柱、一花纹、一雕饰中,又无不蕴含着人民群众的智慧。这使孔庙不仅以其特有的深广的内涵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且在中国建筑史、美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实例和吸引国内外游人的一大人文景观。曲阜的“三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受中国的影响,中国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东南亚、琉球群岛等国家和地区将孔子思想当作指导思想,相继建起了祭祀孔子的庙宇。十六世纪以来,孔子思想陆续传入西方国家,他的理想主义,道德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宗教迷信的武器,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十八世纪以来,随着孔子思想的传播和华人的移民外迁,在欧、美洲也出现了孔子庙。到十九世纪,祭祀孔子的庙宇近2800座。</P><P>  附录三:<b>【历代评孔】</b></P><P>  〖<b>先秦评孔</b>〗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急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以儒、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故各家对孔子的毁誉不一。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凡是永远不可企及的,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亚圣人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然而当时民间一般看法认为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战国末期大儒荀子,虽然其礼的思想根源于孔子,然而他有浓厚的“法”思想成分。他以继承儒家思想正统自任,称颂孔子,认为孔子的美德永远不可泯灭。但他贬斥子张、子夏、子游为“贱儒”,批评了子思、孟子。他的著作多处称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借孔子之名表达他重视礼法和“亲贤用知”的思想。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的态度。先秦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上述秦诸子对孔子的毁誉褒贬,各持己见,正是反映了当时学述上百家争鸣的兴盛景象。</P><P>  〖<b>秦汉评孔</b>〗
  秦汉时代是儒学发展中的关键时期。在先秦,孔子只算是诸子之一,儒家虽号为“显学”,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儒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秦始皇虽焚书坑儒,但秦朝博士中有许多儒生,祖述孔子,传播儒学,秦尚法术,儒学并未居于统治地位;2、西汉前期,崇尚黄老,博士诸儒具官待问,未见尊显;3、汉武帝以后,定儒术于一尊,此后进入儒学统治时期。汉代儒学的特点是:1、融摄百家,综合吸取诸子各家之长来充实儒学,使儒学更加丰富;2、由于定儒术于一尊,孔子的地位愈来愈高;3、神化孔子和经书,使孔子由圣人变为神。</P><P>  〖<b>魏晋评孔</b>〗
  魏晋是中国历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4 | 只看该作者
 〖<b>明代评孔</b>〗
  继宋元之后,明代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心学极盛。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与之对立的所学。呈现理学、心学和气学三大思潮鼎立的局面。三者对孔子及其学说亦各自有其阐发和评述。<P>  〖<b>清代评孔</b>〗
  在清朝时代,孔学由盛而衰。论孔者依时代之不同而歧见纷呈,其要者有:1、治统、道统合一论;2、朱学即孔学论,以孔学批评理学;3、以孔、孟之学批评君子专制;4、“经学即理学”论;5、“六经皆史”论;6、“中体西用”说;7、“孔子改制”说;8、以夷变夏论、孔子尊君论、儒学汗漫说。</P><P>  〖<b>近代以来评孔</b>〗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空前的民族灾难和巨大的社会变革,制约和影响着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围绕如何评价孔子及其儒学的争论,不仅有学术意义,而且反映了各个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不但以物质武器批判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而且从思想上冲击了一切束缚人民的绳索。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并未完全摆脱儒家纲常思想的影响。早期改良派目睹当时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关心时政,热心西学,提出了“器变道不变”的“中体西用”思维模式。甲午战争后,面临列强瓜分中国的危局,资产阶级革命派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并发动革命与改良之辩,深化了近代评孔运动。辛亥革命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当时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激进分子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未能建立,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触动旧思想、旧道德。五四以后,围绕评孔问题的争论仍一直继续,最后由毛泽东作了科学的总结,提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并强调“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评孔的应持态度和方法。</P><P>  〖<b>港澳台评孔</b>〗
  1、现代新儒家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力图恢复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重建儒家的价值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吸纳、融合、会通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2、儒家资本主义又称“第三种现代化模式”或“东亚工业文明”。现代新儒家设想的
以儒家文化为背景,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来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模式。
  3、儒学第三期发展,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的现今发展阶段和可以展望的未来前景,及其在儒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所提出的一种看法。</P><P>  附录四:<b>【六代含饴】</b></P><P>  〖<b>六代含饴</b>〗
  在孔府三堂内正上方,也悬挂着一方匾额,上书“六代含饴”四个大字。这是清<FONT face=Verdana>·</FONT>乾隆皇帝爱新觉罗<FONT face=Verdana>·</FONT>弘历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十一日,为孔子第71代孙孔昭焕的高祖母、诰封衍圣公一品夫人黄氏而题写的。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早婚、早育、多子女,是最幸福的事情,若能达到祖孙几代欢聚一堂,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等,长者健康长寿,膝下子孙满堂,则更是乐享天伦了。但是,在贫穷落后的旧社会里,一般的家庭,只能达到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就已经不多了,五世同堂极为罕见。然而,孔子的第71代孙孔昭焕却上有高祖母,下有子女,达到了六世同堂。在乾隆皇帝看来,孔子的后裔能够得到这种幸福,无疑是一件值得大加赞颂和庆贺的事情,于是便欣然命笔写下了这方匾额。“饴”原指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稀。在这里专指甜美,“六代含饴”即指六世同堂这件事令人由衷地感到幸福。</P><P>  〖<b>世袭圣人</b>〗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到现在已传到79代。在孔子的这79代子子孙孙中,有许多身居高官者,地位非常显赫。这样著名的书香门第和豪门贵族,要钱有钱,要势有势,最担心的莫过于没有人继承祖业。在孔子的嫡系后裔中,曾有多代孤子单传,也曾有几代长子绝后,而由次子的后代世袭爵位的。这一点可以从《孔氏家谱》中看得一清二楚。
  第2代:孔鲤,字伯鱼。孔子只生孤子孔鲤一人,于宋<FONT face=Verdana>·</FONT>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为泗水侯。此为第2代,故称二世祖。
  第3代:孔伋,字子思。孔鲤也只生孤子一人,此为第3代,故称三世祖。于宋<FONT face=Verdana>·</FONT>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为沂水侯,元<FONT face=Verdana>·</FONT>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追封为沂国述圣公。相传《中庸》是孔伋写的。
  第4代:孔白,字子上。
  第5代:孔求,字子家。
  第6代:孔箕,字子京。著有《谰言》12篇。
  第7代:孔穿,字子高。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17:04 | 只看该作者
〖<b>贤者从游</b>〗
  天下文章莫大乎是;
  一时贤者皆从之游。
  这是悬挂在孔府前堂楼内的一副对联。过去,有些人非常迷信《论语》这本书,说什么“一部《论语》治天下”,还有些人更进一步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在这些人看来,古今中外任何一本书都没法与《论语》相比,孔子一生收徒三千,精通礼、乐、射、御(驭)、书、数的就有七十多人,因此,被这副对联的作者称之为“一时贤者皆从之游”。 孔子对弟子的情况非常熟悉,并能针对每个弟子的实际因人施教,同时能做到知人善任,量才使用。他把他的七十多个高足弟子的基本特点记录在布帛上,取名为《题名录》(即《登科录》)。他的《题名录》是这样写的:
  颜 回:字子渊,鲁国人。以德行著称。家贫穷而不知忧愁,好学习而不知疲倦。
  曾 参:字子舆,南武城人,纯孝出自天性,齐景公聘他为下卿,他以“父母年老,不忍远离”为理由,谢绝了齐景公。继母曾经虐待过他,他对继母却供养得很好。一次,他叫妻子蒸梨给继母吃,其妻未蒸熟就端给继母吃。曾参大怒,便写休书休了妻子。有人对他说:“蒸梨未曾蒸熟,不过是小事一桩,怎么可以休妻呢?”曾参说:“是啊,蒸梨这样的小事尚且不听我的话,何况大事呢!”休妻后,终生不再续娶,以防后妻虐待他儿子。
  闵 损:字子骞,鲁国人。以德行著称。继母曾经用芦花代替棉花做成棉衣给他穿,冻得他瑟瑟发抖。他继母所生的胞弟穿着薄棉衣,却一点不冷。其父认为他有意败坏继母的名声,盛怒之下,用皮鞭抽打他,及至打破棉衣,芦花从里面露出来,其父知道了原委,要写休书休掉后妻。闵损跪在父亲面前,替继母求情,他说:“后母在,仅有我一人受寒,你若是休掉后母,我和弟弟两人都要受寒了。”父亲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动,不再提休妻之事。因此,人们都称闵损为大孝子。
  冉 耕:字伯牛,鲁国人。以德行著名。曾任中都的地方长官。不幸遭恶疾病死。
  冉 雍:字仲弓,鲁国人。与冉耕同族。以德行著名。其父却是个无赖。
  宰 予:字子我,鲁国人。擅长辞令。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以有口才、善言语而著名。家中很富有,经常坐着双套马车去访亲问友。善于做买卖,每次贩卖货物都赚钱。曾做过齐国信阳的长官。
  冉 求:字子有,鲁国人。冉雍的同族。有才艺,以善于问政事而著名,曾任过季平子的家臣。在官场,他把公务处理得很好;在家中,又刻苦钻研学问。虽然做了官,却总是象个学者。
  仲 由:字子路,又字季孙,弁人。勇猛无比,才艺超人。为人刚烈耿直。曾任过蒲邑的长官。
  言 偃:字子游,吴国人(一说鲁国人)。以擅长文学著名。任过武城的长官,以礼乐教化黎民。
  卜 商:字子夏,卫国人,以文学著称,熟读《诗经》。平生好论精微,在卫国听人读史书读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时,子夏说:“不是三豕,应该是己亥。你读错了。”读史书的人去问晋国的史官,史官果然回答说:“应为己亥。”
  顓孙师:字子张,陈国人。仪表堂堂,英俊非凡。性情宽和,擅长交际。
  有 若:字子若,鲁国人。博闻强记,喜欢研究历史,能著书立说。
  颜 由:字季路,鲁国人。是颜回的父亲。
  曾 点:字子晳,南武城人。曾参的父亲。
  澹台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容貌丑陋,但有君子风度,为人公正无私。
  宓不齐:字子贱,鲁国人。性仁爱,有才智。为单父地方的长官,为官清廉,不欺百姓。
  原 宪:字子思,宋国人。清净守节,安贫乐道,虽贫穷不贪财,可称廉士。
  公冶长:字子长,鲁国人。懂鸟语,为人能忍耻。
  南宫适:字子容,一字敬叔,鲁国人。是鲁国大夫,为官清廉,有独到见解。
  公析哀:字季次,一说季沈,齐国人。为人重气节,有雅士风度。
  商 瞿:字子木,鲁国人。最喜欢读《易经》。
  高 柴:字子羔,齐国人。身高不足六尺,容貌丑陋不堪。为人笃孝,公正守法。
  漆雕开:字子若,蔡国人。经常读《尚书》,终生不求做官。
  樊 须:字子迟,鲁国人。为人没有远大的抱负,但他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喜欢学习,喜欢提出问题。
  司马耕:一作司马牛,字子牛,宋国人。性情急躁,是桓魋之弟。
  商 泽:字子秀,一作子季,鲁国人。
  梁 鳣:“鳣”字或作“鲤”,字叔鱼,齐国人。
  巫马施:字子期,鲁国人。
  颜 辛:一作幸,又作韦、柳,字子柳,鲁国人。
  伯 虔:“虔”或作“處”,字子析,又作子晳,鲁国人。
  曹血阝:字子循,蔡国人。
  冉 季:字子产,鲁国人。
  公孙龙:字子石,楚国人,一作卫人,又作赵人。
  漆雕徒父:字子友,一作子文,鲁国人。
  秦 商:字子丕,一作不慈,又作丕兹,鲁国人。
  漆雕哆:字子敛,鲁国人。
  颜 高:字子骄,鲁国人。
  公西赤:字子华,鲁国人。
  壤驷赤:字子华,鲁国人。
  任不齐:字子选,楚国人。
  石作蜀:字子明,秦国人。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18:10 , Processed in 0.0996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