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2007年度殿试(13号卷)
一题:云展长笺,孤峰直笔书天意
浪击暮鼓,大雁飞歌动海心
逢节遍人潮,听古刹声嚣,千年曲径幽安在?
游山寻雅意,闻疏钟音渺,几许尘心静此中。
二题:天道酬勤, 心纳星空抒壮志
厚德载物,胸怀家国展宏图
三题:画里移舟,且领略十里秦淮,六朝烟雨
曲中揽胜,莫辜负千秋风月,百代佳人
四题:苍山开慧路,洱海渡慈航,三塔朝宗归净土;
梵呗示真如,天花呈妙象,万方崇圣悟禅缘。
注:梵呗:诵经赞歌。圣:代指观音。
此联文辞隽永,立意高古,内容凝练,对仗工整,音律协调。本联有三个特点:
1、“切”,突出特征。上联起句即点明了三塔的地理位置,同时又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大胆夸张的将苍山比做慧路,洱海犹如慈航,在渺渺的梵呗声中,心灵得以清静和安宁,使人不由心生向往。此联虽然大力宣扬了佛法之奥妙,但作为“佛塔”题联,是切时切地切景的。
2、寓情于景。苍山犹如慧路,池海好比慈航,正是因为作者的无限热爱、眷恋之情才赋予了这秀美山川更深层的含义。
3、运用了电影扫描手法,镜头由远及近。“苍山”“洱海”是远景、大景,有高瞻远瞩,俯瞰千里之感;“梵呗”“天花”之音则是近听,犹如置身于寺院之中。远景与近景,小景与大景相互对比,相互映衬,给人以一种立体景观的感觉。
此联在写作技巧上,远用了联想、排比、自对、镶嵌等艺术手法,使全联更为工整大气,且镶嵌(崇圣三塔)自然,文笔老道,堪称佳作。
小憾之处,此联韵脚上联“仄、平、仄”,下联“平、仄、平”,不合马蹄韵。
倚苍山雪影,枕洱海涛声,柱地撑天,三塔巍然成鼎足;溯佛国渊源,袭皇家气脉,抚今追昔,千年仰止证禅心。
此联切景构辞,气势恢弘,笔力沉雄,对仗工整,音律合谐,是一幅典型的登临寄慨之作。其特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上联写景,紧紧抓住眼前自然景观特色,写得有声(涛声)有色(雪影),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山奇水秀塔美的壮丽画卷,使人如置身于仙境,为之陶醉。下联寄慨,抚今追昔,深刻的揭示了三塔作为皇家寺院的佛教建筑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历史底蕴以及无限敬仰之情。
2、“切”题。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追古,都紧紧围绕三塔而展开。如果说写景是“横向”的描写,那追溯历史渊源,则是从“纵向”方面的延伸。使三塔非常全面,立体的呈现于读者的面前。
写作技巧采用了排比、自对的艺术手法,整联用字冼炼,领字运用到位,文笔生动。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则不难看出,要写好风景名胜对联除具备一般对联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之外,还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突出特色,做到一个“切”字。
各地风景名胜无穷数,各有其独特之处。对联字数有限,但要表达的内容是无穷尽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撰写风景名胜对联时,以凝炼简洁的文字,画龙点睛的点透风景之神髓,撷得风物精英,呈现名胜所独有的特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对联,应该说是失败之作。
2、寓情于景。
我国历来素有“情景交融,相得益彰”之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论,所有的文字都是为其思想感情而服务的。我们撰写风景名胜联,无论是讴歌、赞美,是褒是贬,都要把自己的真挚感情融入其中,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才能打动和感染读者。
|